语文卷面分析.docx_第1页
语文卷面分析.docx_第2页
语文卷面分析.docx_第3页
语文卷面分析.docx_第4页
语文卷面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试卷评析2010-05-13 21:04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007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评析华盛虹溪中学许春香朱熹在哲理诗观书有感中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身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我看,以此诗之境界来诠释二模后的复习是再恰当不过了:开始时很费力,好象已经没有什么内容了,如水浅时驶舰推移不动;后来找到契机,时机成熟工夫到了,复习起来就很容易不费力,好像春水涨了,舰浮起来,可以在中流自在航行。而以二模试卷为蓝本诊断其得失,则是最佳契机,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一、试题评价本样卷从形式设计到内容选择,力争保持湖州市高三语文试题的一贯传统。考查点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精神,注重了试题的继承性与稳定性,便于学生的复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稳中有变,力求实效本试卷的整体面貌与2007年浙江省考纲要求的试题结构相同,试题长度、学生答题量、分值、题型样式等参照浙江省2006年高考试卷结构形式。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08分和42分,题目类型、命题角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规范严谨,富有科学性。试题题目的设置既能照顾到各个考点,体现考查学生知识点的系统性;又能注意与一模检测形成互补,又突出考查学生知识点的全面性。体现了命题组的高屋建瓴,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进行查漏补缺,为高三师生后阶段复习的实效指明了方向。(二)贴近生活,彰显课改本次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选材方面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既有社会热点,也有学生的关注点,体现了湖州市命题的一贯特色。如语用题中为专家写简历,更是高三学生即将面临的问题;在这个需要自我推销的时代,该题的设置适应了毕业生求职者的需求。而且作为应用文的训练,该题也给后期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两篇现代文阅读,一篇延及传统文化,一篇触及外国文学,又正好形成互补。浓浓的生活与人文气息迎面而来,充分体现了对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回应。(三)白璧微瑕,日臻完善本次试卷,总体来说,稳定性和连续性比较突出,题目平实,难度基本上与2006年高考持平。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考查点均在语文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题目考查内容、题型、题量与考试大纲一致,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符合考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实际,绝大多数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强的选拔功能。试题坚持考查知识与能力并举而以考查能力为主,符合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和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有几道题的设置表现出明显的拔高难度倾向。如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题,普遍得分不高,主要是以上题目选材比较生僻,部分超出了师生复习、训练的范畴,以致部分学生对复习资料的整理与教师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因此,这些题实际上区别度不够,选拔性不强,没有很好地做到控制难度与提高信度相协调。再如第24题,根据材料“从小家里当男孩子看”一句可知这位专家是女性,但在材料中却又用“他”来指代,从而干扰了学生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题的信度,而这应该说是该试卷中的瑕疵。二、检测概况 (本县文科各题得分情况及定量分析)试题难度系数为0.55,区分度为0.76, 与今年高考试卷相比,难度略有提高。具体分析如下:(一)卷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题号一123456二78910三11121314平均满 分1833333312333312333342选对率0.520.290.870.160.640.710.460.70.840.770.910.270.330.130.580.280.310.52难 度0.520.290.870.160.640.710.460.70.840.770.910.270.330.130.580.280.310.52区分度0.240.180.180.140.330.30.280.230.210.290.160.240.250.110.360.280.230.23从以上的统计中可知,我县客观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1、3、6、10、11、1、14题(选对率均在0.5以下), 这表明学生在卷上所存在问题较大,在知识点的系统性复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高考前必须再强化,采取应对措施。(二)卷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题号四151617五18192021六222324七平均满 分178631862641344560108均分10.534.554.291.6910.943.681.123.72.447.041.872.182.9941.4469.95难 度0.620.570.720.560.60.610.560.620.610.540.470.550.60.690.60区分度0.410.490.380.360.310.380.240.370.230.320.30.310.3612.31.47从以上所抽查的情况看,我县主观题得分率较低是第15、17、19、22、23、25题(难度系数均在0.6以下)。其中以语用题的22题难度为最。这说明在后阶段的学习中,一方面要加强知识点的盘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对照考纲熟悉各种题型。努力做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三、诊断报告(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原因及定性分析)(一)第四大题【1】15题,文言文翻译8分。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整体尚可,8分的总分全县平均得分可能在4.55分左右,但差距较大。有态度认真,踩点齐全,句意完整通畅,书写工整清楚的,得到78分;也有态度不端,字迹潦草,句意不通,没有译完,甚至全部空白的,只能得30分。1采点错误,语境缺乏从学生翻译的技巧上看,学生不是不知道要字字落实,而是“落实”错误。如“交”被译为“来”实际是“一起,相互”,“其”被译为“他”实际是“我”,“得无-乎”被译为陈述句,实际是反问句,“亡论”被译为“无论”实际是“不要说”。很多学生在做翻译题时为图方便和节省时间,没有把句子放在原文中考虑,因缺乏语境意识过于随意,而导致失分严重。2迁移不活,储备欠全从学生翻译的底子看,学生文言基础较差,对古汉语词汇的掌握还有较大欠缺,未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如“交”“其”“亡”,这类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准确、全面地掌握辨别后,通过语境是能够推测的。再如“得无-乎”这一固定词组,在六册教材中是经常出现的,如果课文熟悉的话应该是不难的。3畏难情绪,心理浮躁从学生翻译的完整看,有些学生得分低的原因是不懂意义,又大约是对其长度感到烦躁与恐慌,译得较为粗糙,甚至放弃答题。建议:二模后文言文的复习,应及时回归教材,有必要将常见的实词、虚词、固定句式重新整理一下,记住典型例子,尤其是虚词,更应对考纲要求的常见虚词的几种用法及例句烂熟于心。同时在平常的练习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答题,不要让试题空着。【2】16题,诗歌鉴赏6分从全县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整体面貌还可以,平均分4.29,其中第1小题2分,考生基本上都能拿满分(除极个别的考生改写成了字数并非5个字的诗句外)。但也有一些考生的答案为“日夜无时歇”、“东流无时歇” 或“日夜流无歇”等,从押韵的角度来说此类改法是不妥的。第2小题4分,能拿满分的考生很少,大部分得分为23分。失分的原因主要有:1.审题不细。题目要求是“在一、二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分析”,却有不少考生将两句一起分析甚至分析了三、四句。而题目中“字少节促”的提示也仅是极少数的考生注意到了。诗题中的“愁”和“望”是重要的信息点也是答题的要点,而对于“望”考生关注得不够,因此对第二句的分析才会不到位。2.刻板效应。分析了三、四句,可能是受前一小题影响之故。只有很少的考生能从音韵的角度来分析。其中分析第一句的答题情况更为理想,考生能够分析出原句更能表现出枫叶之多,再进一步分析出表现愁绪之重,因此基本上得分为3分。而对第二句的分析就不太到位,对“掩映”的意思理解极少有正确的,因此基本上得分为2分。3.态度骑墙。没有明确表明立场是认为“多余”或是“不多余”,只是分析了句意。【3】17题3分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得分率一般,所选的五句均出自教材,且在考前已经明确范围,目的是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复习,存在的问题仍是错别字现象。比如:在第一句的“虽”写成“非”,“莫”写成“不”或“未”;第二句的“闾阎”、“鼎”;第三句的“辚辚”的车字旁误写为鱼字旁、石字旁或双折旁;“萧萧”多加三点水或误写为竹字头;第四句里的“馔”是被误写最多的字,主要是写成了金字旁或巳字写成了己;第五句里的“惨怛”误写为“惨达”。建议:书写不规范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二)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整体不难,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大部分尚可,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没有分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如18题:相当多的考生答题不规范,没有分点意识,多是笼统回答不具体点明,更没有从“为人”及“作品”两方面分别概括。从他们的答题思路上,可以看出这部分考生表达混乱,缺少条理。建议这部分考生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收集自己作过的题目,或再去分点操作或重新归纳整理,以求实效。2审题不深,浅尝辄止失分大如18题:有不少考生误将“如何评价(文章内容)”理解成“评价的方式(文章写法)”,是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去答题的,以致答非所问而丢分。又如19题:相当多的考生只抓住“不会过时”这一点答,如果考生审题再深入些,从题干 “从全文看”这一点,就会发现此题答案与本文的主旨应有一定的关联,进而没有深入文本领悟“秋天”就是指屠格涅夫。以上反映了这部分考生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均有待加强,建议这部分考生在剩下的20几天里多琢磨考纲及其相应的答题方向。如题中“请概括说明”这样的字眼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能力的,而“文章的写法”则一般是从鉴赏表达技巧的作用或好处的角度设题。3采点不全,半壁江山拱手让如20题:考生普遍又漏答了“沿袭保留”和“变化”。因为本题题干有两个隐含的信息:一、老屠格离开世界100年后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一点较容易)二、这个年代相对于老屠格时代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相对于”表明必须将两个时代作对比,因此,作答时考生必须答出表明对比的关键词“沿袭保留”和“变化”。4没有采点,思路混乱无效答从整个大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考生虽也能分点答,然也表现出:或表达不清晰没有头绪,让阅卷老师很为难;或过于简略,因遗漏要点而白白丢分;或不够简洁,因重复罗嗦而无效答题。建议这部分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避免尚未看清看全题就匆匆下笔的坏习惯,同时还要强化整体阅读、整体答题的意识。另外也发现部分考生的卷面不够整洁,或涂涂改改,或笔芯太淡,都影响了印象分。虽然每一小题的印象分只在一分上下,但高考,又能丢多少个一分呢?更何况“管窥一豹,可见一斑”,此题的卷面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是作文之类的了。因此,建议这部分考生适当约束自己的笔,善待自己的卷面。(三)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力求在常规中有创新,同时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与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区别度和选拔功能。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也做得相对较好,这说明我们师生对这些常规题的复习也较为全面。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22题:没有仔细解读文段内容,整体把握材料信息,以致得出错误结论,只看到叶子高飞时的“得意洋洋”便得出“成功了不要得意忘形,要谦虚,要脚踏实地”的结论,这相对于文段内容来讲显然过于片面。部分学生不注意具体语境从而缺乏对文段整体内容的把握。所填内容应是“鸟儿”对孩子说的话,可有的学生回答的却是“人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不符合语境。有的回答过于简略,如“要靠自己飞翔”,即使表达的意思接近,也要相应扣分。表达不规范,表述缺乏条理如23题:部分学生表达抽象笼统,做修改意见时或将全句抄下或莫名冒出不点明修改之处,让阅卷老师很为难。又如24题:很多考生未能从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职业、从师情况、学术成果方面分条叙述,或丢三落四或东拉西扯,显得表述没有条理。审题不细,解题不深如23题:题目要求选择两处进行修改,但是很多学生仍然四处全改,结果该得分的没得,甚为可惜。如24题:把人物简历写成自我介绍、主持人介绍等体式,甚至有少数考生是对材料进行赏析;还有对材料不能准确理解,审题不深将该专家姓名、性别写错的大有人在。书写潦草,语法不明错别字出现较多,语句不够通顺。部分学生字迹潦草而且字形偏小,造成因阅卷老师看不清楚,难以判断而失分。出错频率较高的字是“即使”的“即”、 “谦虚”的“谦”、“像叶子那样”的“像”,写成“既使”“歉虚”“向叶子那样”的较多;又如将“书写”写成“抒写”,导致失分,实属可惜。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回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要读懂文段内容,整体把握材料,筛选有效信息,概括文段主旨,明确续写的方向。用简洁凝练的语句加以表达,并注意题目中的字数限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书写要清楚端正,力求美观大方。(四)第七大题本次作文命题紧扣教学大纲,属新材料作文。题目比较宽泛,学生有东西可写,适合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全县作文平均41.44分。学生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有:1审题不清,偏离题意尽管本次作文命题较为宽泛,就材料“药可以医病,食可以医饥,诗可以医俗,书可以医愚,勤可以医贫,法可以医乱,道可以医天下”中任何一点展开,都是切题的。然而学生还是存在偏题现象。最为常见的是:偷换概念,作文应该从“医治”的角度切入,而有的学生解读为“对症下药”,大谈特谈“医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问题,导致全文偏离题意;转移话题,主题游离在材料的边缘,如材料中说“勤可以医贫”,部分学生则中途转移话题,大谈特谈勤奋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作用,勤奋可以带来的成功,就是不去扣住“医治”这个中心。立意肤浅,缺乏深度材料中的这几个点显然是有层次上的区分的,“药可以医病,食可以医饥,勤可以医贫”等内容易写但也易于留于层面不能深入。对于有深度的角度,比如“法可以医乱,道可以医天下”等,由于学生的积累不够,不敢去触碰。导致了文章流于肤浅。更有甚者,在无话可说之时,竟然将所有的材料中的角度全部罗列一遍,来凑够作文字数更是不可取。刻意含蓄,不会扣题考场作文的扣题历来是个技巧性的问题。有些考生可能受某些高考满分作文的影响刻意追求含蓄可又不能学其精髓,结果不伦不类,反而连起码的扣题意识都丢失了。很多学生的作文虽然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不会很好地时时表现自己的主旨,在网上阅卷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不象整份卷面呈现在眼前那么直观,很难让阅卷老师很快地把握作文的精彩之处,自然就很遗憾地与高分失之交臂,甚至是低分。语言无味,材料陈旧部分考生文章或语言枯燥无味,令人面目可憎;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全文泛泛而谈,无一实例;或材料陈旧,缺少应有的活力和深度,大部分同学作文材料依然停留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明星”人物身上,老调重弹,换汤不换药,缺乏亮点。材料堆砌,以叙代议部分考生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比较重视的,能在作文中能运用一些新颖而富有深度的材料。但是发现有不少考生缺少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作文变成几大块事例内容的拼凑,谈不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而将材料的叙述堆砌在自己的作文中,缺乏自己的理性的阐释和分析。加上审题不仔细,很多人的作文流于肤浅。6不会拟题,思维混乱大部分考生的拟题能力有待提高。很多考生的作文题目不知所云,使阅卷教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甚至还有不少同学还是忘记了作文题目。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反映出这部分考生的素材储备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重视。大部分考生往往是一拖起题目就写,没有整体的构思,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全文找不到一中心语句,也没有先后的层次,显得非常散乱,这样自然就无法拟题也拟不出好题了。而一些拥有好题目的文章则能充分体现了考生思维的严密性,也就较容易得高分了。如“诗可以医俗”这个角度,一些学生的题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心永驻”“诗风怡人”等。好的题目不仅可以让老师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可以表现自己的才华,而这关键是理清思路方能显胜。7书写潦草,卷面不清网上阅卷,卷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可还是有不少考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虽说后阶段里卷面不可能有什么大改变,但有些人为因素还是可以避免的,如字太小、笔芯太淡、在卷上涂涂改改等,这些应杜绝。卷面清晰、书写的工整甚至可以直接影响作文的得分,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再度重视。建议:第一要切实做好两种准备,积淀丰富人文底蕴。素材再整理的准备。要引导学生整合自己的已有素材,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有效的素材库。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生命、教养、自然、文化、精神家园、战争与和平等方面进行归类,要指导学生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话题,加以阐释和个性的发挥。素材运用的准备。一要督促学生有意识运用积累的材料进行精彩片段的训练;二要督促学生收集整理不同类型的美文(最好是自己几经修改的)至少20篇;三要督促学生强化理论积淀,要学生每天背一则有关哲学的、文学的理论或名言警句,从而确保学生作文在思想理论上能高人一筹。第二,强化“四基”训练,打造扎实内功。审题训练立足准确,追求亮点。避免考场作文硬伤,在确保恰题的前提下,力求立意的深度、广度和构思的巧妙。拟题训练立足妥贴,追求夺目。“题好一半文”,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习作与优秀文题不断比较、鉴别、欣赏、修改,努力使文题生动贴切、新颖夺目。表达训练立足通畅,追求文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用词准确、造句正确、上下衔接、语意通畅、文采等方面狠下功夫。书写训练立足规范,追求美观。卷面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章的等第。为此在后阶段的作文训练中,更要学生从实战实用的功利出发,切实注意标点规范、卷面整洁,努力做到字迹清楚,不乱写乱涂,不写错别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