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黎家湾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实施专项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1三、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4四、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和方法6七、施工地质工作记录、报表及资料整理要求20八、其它要求28黎家湾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实施专项方案黎家湾隧道全长1023m,施工中可能遭遇岩溶溶洞及突泥突水、断层及其破碎带、瓦斯与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为认真做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并为信息化设计、施工提供支撑,以确保施工安全,规避各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风险,根据相关文件、图纸、规范及标准,特编制本办法。一、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3、隧道施工图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细则。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6、达州建设指挥部制定下发的相关管理办法。7、巴达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文件。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1、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在指挥部设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预报培训和学习工作、预报物探设备管理与协调使用、预报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成立专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小组,负责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资料收集整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见图1: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公室主任:胡桂先副主任:康华成 员:谢成军、宋政启、王 蒙、颜世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小组组长:王立国成员:罗昌、王斌、程城、张新华、林凤、陈贤耀、张翔图1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图人员组成及主要职责分工见表1:超前地质预报人员分工职责表 表1序号姓名职 务职 责1胡桂先副经理对地质预报工作负总责,审核签发预报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地质预报实施情况2康 华工程部长具体负责地质预报管理督促、检查地质预报实施情况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纳入施工质量管理,及时提出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质量。3谢成军安质部长督促、检查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情况,纳入施工安全管理,及时提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4宋政启合同部长督促检查检查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情况,根据预报成果提出变更申请,督促确定处理方案。5王立国工区总工对黎家湾隧道地质预报工作负全责,负责制定具体预报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细化人员分工,按指挥部、设计、监理、业主要求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落实到实处。6王 斌工区工程部长负责具体实施黎家湾隧道的地质预报工作,包括地质素描、围岩量测、各种钻探和物探工作提交成果以及资料收集整理,按时提交周报、月报、年报。7成 员负责配合地质预报小组完成各项预报工作,并整理资料。2、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仪器设备配备见表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仪器设备配备表 表2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生产厂家数量(台、套)备注合计指挥部工区1TSP探测仪TSP203套瑞士安伯格公司112地质雷达RAMAC套瑞典MALA公司113笔记本电脑CF-29台东芝11TSP203专用IBM-T47台IBM公司11地质雷达专用4地质罗盘DQL-8台哈尔滨6115投影仪松下台日本11共用6数码相机索尼台日本6117工程测试车皮卡越野台河北保定11(2)备使用管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物探设备(TSP203、地质雷达)由指挥部统一协调各工区共同使用,钻探设备由指挥部购置,各工区使用。2010年11月1日经指挥部及各工区共同研究, TSP203系统、地质雷达预报设备,由指挥部保管,设备存放使用专用保管箱并上锁。各工区使用时从指挥部借用,借用人在借用前须与保管人共同检查设备完好状况,并按要求填写设备使用登记台帐,借用期间由预报小组副组长负责临时保管,使用完毕后当日归还。各工区每次使用共用物探设备前必须由领取人和现保管、使用人共同认真检查设备的各主要组件,按登记示例填写设备使用登记台帐(另附)。领取人自交接之日起即为设备现保管、使用人,负责设备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直至向其他领取人交接完毕,保管及使用人须在责任时限内确保设备不因主观原因造成损坏、丢失,否则视具体情况由个人与所属工区共同承担相应责任。物探设备使用登记台帐在各工区分别建立,办理交接时由交接人和接受人持各自登记台帐同时填写并签名。物探设备每次使用后主要组件必须经认真清洁后方可入箱,接受人在领取设备时发现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提出并在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如有组件及装箱内外泥污脏乱现象不得接受,须由保管及使用人清洁整理并经共同测试后领取。指挥部不定期检查发现设备清洁保养不及时或不到位,酌情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对做得好的个人按半年、年度给予物质奖励并推荐评选先进个人。TSP203系统及地质雷达配备电脑只允许专用于TSP203、地质雷达探测时的数据采集、分析判识及报告编写等预测预报工作,不得另作它用,严禁平时装载游戏软件或用于媒体播放娱乐、上网等。非人为因素造成设备组件、电脑损坏由指挥部负责统一购买和维修之外,TSP203系统接收器套管由指挥部负责统一向各工区各调配4根,其后损耗及其它日常耗材如电线、胶带、雷管、炸药、电池、塑料膜、清洁和润滑油等由各工区自行负责购买。三、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1、主要工作职责(1)地质素描,填写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提出围岩分级修正建议。按要求做好每个掌子面的地质素描和超长炮孔探测。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表3工程名称: 施工里程: 编号:编号项目名称状态描述1掌子面尺 寸开挖宽度(m)*开挖高度(m)*开挖面积(m2)*开挖方式*其它2掌子面状 态稳定正面掉块正面挤出正面不能自稳其它:3毛开挖面状态自稳随时间松弛、掉块自稳困难、要及时支护要超前支护其它:4岩石强度(MPa)306015305155其它:5风化程度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全风化其它:6裂隙间距(mm)535131其它:7裂隙形态密集部分张开开口夹有粘土其它:8裂隙形态随机、方形柱状层状、片状土砂状、细片状其它:涌水状态无水渗水整体湿润涌出或喷出特别大9围岩级别划分V级附图附 注28015掌子面灰岩,围岩基本稳定。 填表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四公司 填 表: 复 核: 驻地监理: 年 月 日备注: 岩性指标栏岩石力学强度、指标变形必要时做(2)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包括TSP203、地质雷达等综合超前物探探测及地质钻机超前钻孔实施与预报。按设计图纸地质分级及设计地质预报通知单要求完成规定的地质超前预报各项工作的现场实施,并在一天内上报设计单位,对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全部责任。(3)隧道施工中,对隧底和周边隐伏岩溶勘察,完成大型溶腔测绘,提出加固处理方案建议。(4)监测隧道变形、瓦斯、天然气、地应力、地温等。(5)相关地层地下水侵蚀性分析。(6)洞内外水文动态监测,水压测试。(7)做好各项地质超前预报的记录、资料整理工作和施工地质资料台帐。(8)当设计单位需进行补充施工地质工作时,主动提供工作条件,积极进行配合。(9)按时报送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报、月报、年报。2、工作程序:预报通知(指挥部、设计、监理、各工区内部要求)预报实施及现场记录 自检、报检验收 资料整理 监理确认和设计审查 归档四、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和方法(一)、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包括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的地下水等的预报。针对本隧道的地质情况,着重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探测:(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3)岩溶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4)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5)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6)含水结构体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7)隧道底部溶洞、暗河等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体探测;(8)探明掌子面前方天然气情况确定瓦斯浓度。(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设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坚持地质调查法、钻探法、物理勘探法等多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原则。并结合本隧道工程特点,以及经理部安排,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如下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序号探测方法备注1地质调查法地质素描或数码成像形成隧道地质基础资料2物理勘探法TSP地震波法(100150m)远距离探测断层破碎带、岩层分界面3地质雷达(25m)近距离探测遂底、掌子面岩溶4钻探法水平钻探(30m)断层、岩溶、瓦斯、重大物探异常段等5底钻探(510m)遂底岩溶、暗河、重大物探异常段等6加长炮孔钻探(深于炮孔3m 以上)掌子面短距离岩溶、地下水的揭露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结合本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确定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TSP地震波法作长距离控制、地质雷达发作近距离判断、加长炮孔钻探作连续岩溶、地下水、等超前探测、钻探法为辅助验证(重大物探异常段,全程水平地质钻探),形成综合的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见下图。信息反馈有分段采用有进一步采用有开始水平超前钻孔法TSP地震波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判释不良地质构造的位置及影响范围按不同探测方法相互验证,判断断层破碎、岩溶、瓦斯、含水构造等的规模及位置准确测定断层破碎带、岩溶、瓦斯、含水构造的位置修正、完善施工方案及抢险措施,准备物资、设备实施施工方案验证中程预报的准确度验证远程预报的准确度按原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三)、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法1、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洞内地质素描等。地质调查法应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洞内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地质理论、地质地图和趋势分析的工具,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的地质情况。(1)、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在实施洞内地质超前预报前进行,并在实施洞内地质超前预报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补充。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b、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层的熟悉和确认;c、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d、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e、煤层、石膏、膨胀岩、含石油天然气、含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层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宽度及其产状变化情况;h、人为坑洞位置、走向、高程等,分析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i、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文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的重点区段。(2)、地质素描地质素描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地段岩性变化处、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每开挖循环应进行一次;一般地段不超过10m进行一次。隧道内地质素描主要内容有:工程地质:a、地层岩性:地层时代、岩性、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b、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c、岩溶: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d、特殊地层:煤层、沥青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和含黄铁矿层等。e、人为坑洞:隧道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f、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孔饼状岩芯等现象。h、塌方:应记录塌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继续掘进的影响。i、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水文地质a、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砂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出露形态分为:渗水、滴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b、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c、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d、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e、必要时应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3)、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支护情况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以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况。发生围岩失稳或变形较大的地段,详细分析、描述围岩失稳或变形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4)、对设计施工图给出的围岩分级进行核对。(5)、影像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进行摄影或录像。2、超前水平地质钻探超前水平地质钻探是利用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主要采用冲击钻和回转取芯钻,二者应合理搭配使用,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钻探速度,减少占用开挖面的时间。(1)、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本隧道受深层天然气影响,为超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天然气情况,正洞采用超前探孔进行探测。全隧为低瓦斯,正洞每个断面设置3个89孔,探测孔25m一个循环,单孔长度为30m,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m。加深炮眼探测。(2)、钻孔质量控制措施、采用系统的钻探程序a、测量布孔:施钻前按确定好的孔位用全站仪准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油漆标注在开挖工作面上。b、设备就位:孔位布好后,设备就位,接通各动力电源和供风、供水管路。安装电路要由专业电工操作,确保安全,供风管路要紧密连接,无漏气现象。c、对正空位,固定钻机:将钻具前端对准开挖工作面上的孔位,调整钻机方位,将钻机固定牢固。d、开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e、成孔验收:施钻满足设计要求,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签收后方可停钻终孔。、控制钻进方向a、钻机定位完毕后,对钻机进行基座加固,是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位置不偏移,做到钻孔完毕钻机位置不变。在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机器的松动情况,及时调整固定。b、对钻具的导向装置尽可能加长,并且选用刚度较强的钻杆,从而提高钻具的刚度,减少钻具的下沉量,达到技术的要求。不得使用弯曲钻具。c、当岩层由软变硬时应采用慢速、轻压钻进一定深度后,改用硬岩层的钻进参数。钻进中应减少换径次数。d、本循环钻孔完毕后,根据测量结果总结出钻具的下沉量,下一循环钻探时通过调整仰俯角等措施控制下沉量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达到技术要求的精度。、准确鉴定岩性及其分布位置。(3).超前钻探钻进中应防止地下水突出,可采取安设孔口管和控制闸阀等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同时应使地下水处于可控状态。a、在富水区实施超前水平地质预报钻孔作业,必须先安设孔口管,并将孔口管固定牢固,装上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可继续钻进。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当地下水压力大于一定数值时,应在孔口管上焊接法兰盘,并用锚杆将法兰盘固定在岩壁上。b、富水区隧道超前地质钻探时,发现岩壁松软、片帮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派人监测水情。当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c、孔口管锚固可采用环氧树脂、锚固剂,亦可采用快凝高强度微膨胀的浆液锚固,锚固长度宜为1.52.0m,孔口管外端应露出工作面0.20.3m,用以安装高压球阀。3、加深炮孔探测加深炮孔探测是利用风钻或凿岩台车等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加深炮孔探测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探测,尤其适用于岩溶发育区。(1)、技术要求a、孔深应较爆破孔(或循环进尺)深3m以上;b、孔径宜与爆破孔相同;c、孔数、孔位应根据开挖面大小和地质复杂程度确定;d、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信息,严禁盲目装药放炮;e、钻到溶洞和岩溶水时,应视情况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和其他探测手段,查明情况,确保施工安全,为变更设计提供依据;h、加深炮孔探测严禁在爆破残眼中实施;i、揭示异常情况的钻孔资料应作为技术资料保存。4、TSP203探测(1)有效预报距离应达到:A级地段100m,B、C级地段150m。需要预报区段大于有效预报距离时应多次预报,两次预报重复长度不小于10m;(2)钻孔要求:预报断层构造时爆破钻孔应根据走向布置在与断层夹角较小一侧的隧道边墙上。预报岩溶时爆破钻孔应布置在没有横洞和停车道的一侧。爆破钻孔应选择布置在完整灰岩段落上,不宜在隧道边墙岩溶发育的段落做TSP试验,此时应加强地质雷达和水平钻孔进行超前探测。每一次预报的有效炮数不少于20个,炮间距1.5m。炮眼高度11.5m,所有炮眼与接收器高度应相同(与隧道底板平行)。炮眼孔深1.21.5m(孔深尽量一致),向下倾斜1020,垂直于隧道轴向。钻孔完成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塌孔。接收器孔距掌子面约50m,距第一爆破孔1520m。必须在隧道两壁各安置1个接收器,接收器安置高度与炮孔一致,孔径4245mm,孔深2 m,应根据采用的藕合材料确定接收孔上倾还是下倾。接收器与孔壁的藕合必须紧密,施测时隧道中应没有其它振动源。具体钻孔布置情况如图7所示。上倾510)(上倾5101m接收器孔接收器孔横截面(接收器孔))(下倾10201m炮孔炮孔横截面(炮孔,左或右侧)下倾102050m掌子面1520m接收孔1隧道轴炮孔S1 S2 S3 S23 S24接收孔22m2m1.5m1.5m 1.5m图7 接收器孔和炮孔布置示意图(3)爆破要求: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使用毫秒级无延迟电雷管,炸药量应大于200m探测距离要求,一般50g左右,最多不大于100g。应保证炸药与炮孔严密藕合,所有炮孔必须采取堵孔和注水措施。(4)资料的处理和整理:数据采集时应对每一炮的波幅进行调节,记录不好或存在干扰时应重新放炮。对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三维波场处理,提取反射界面。(5)提交以下资料:现场数据记录表(如表8);TSP现场数据记录表 表8隧道(第 标) 号 年 月 日掌子面里程炮孔布置左边墙 右边墙接收器里程高度孔深倾角耦合剂耦合状态左右炮点参数序号距离孔深高差药量备 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注:第一炮的距离为炮点到接收器的距离,以后为孔间距。高差为各炮孔与接收器的高差,高为正,低为负。操作: 记录: 复核: 施工监理:X、Y、Z三个分量的原始记录;频率谱;纵横波分离后的P、SH、SV波形图;P、SH、SV波的极度偏移图(横坐标为里程);二维结果图(横坐标为里程);反射面提取图;岩石参数曲线图(横坐标为里程);岩石参数表;TSP解释岩石参数表 表9序号里程波速P/S泊松比密度剪切拉梅体积动杨静杨围岩模量常数模量模量模量级别PSHSVPSHSVPSHSV制表: 复核: 负责:电子文档。5、地质雷达探测(1)有效探测距离:在完整围岩地段应不大于30m,在岩溶发育地段根据雷达波形判定。两次预报的重复长度5m左右。当开挖通过大的异常后,应重新进行下一次预报。在不利于雷达数据采集的地段如煤系地层,可以不采取地质雷达方法进行超前预报。(2)仪器要求:用于超前地质预报的地质雷达可选用SIR3000(SIR2000)、SIR20或RAMAC等型号,天线应使用中心频率为50MHz和100MHz的两种低频天线。(3)掌子面前方预报的数据采集要求:现场数据采集主要在掌子面上进行,在测试前将掌子面及周围危岩彻底排除,并对掌子面进行平整处理,使雷达天线与掌子面能有较好的藕合,在掌子面附近应没有其它的金属物体。全断面开挖的隧道,雷达测线在掌子面上呈“井”字形布置,测线长度根据天线长度决定,在有限的掌子面上尽可能的长,测线位置距隧道周边的距离1m左右。上下台阶开挖的隧道,分别在上下台阶各布置一条横测线,测线高度距隧道底板1m左右。为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应在同一测线上进行至少两次的重复探测,测点间距一般不大于0.2m。(4)资料整理和处理要求:雷达记录应清晰,反射波形、同相轴明显,不合格的记录应重测。对合格的记录应根据记录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编辑、滤波、增益、褶积、道分析、速度分析和消除背景干扰等,求得时间剖面。在时间剖面中应标出探测对象的反射波组、反射体的形态和规模、钻孔验证的位置和深度。解释确定反射体的位置、形态,推断其充填情况。必要时应制作模型进行反演解释。提交以下资料:测线布置图;现场数据记录表(如表10);时间剖面;波形剖面、解释参数和解释结果。地质雷达现场数据记录表 表10隧道(第 标) 号 年 月 日探测目的超前预报里程测点距离隧底复查测线位置序号位置起点终点备注12操作 记录 复核 施工监理注:隧底复查:位置按距隧道中线左右的距离或左边墙右边墙填写,起终点按里程填写;测线按左边墙隧底右边墙的顺序排列编号。超前预报:垂向测线的位置按距中线左右的距离填写,起终点按与底板的距离填写;水平测线的位置按距底板高度填写,起终点按与中线的距离填写,一般左边或拱顶为起点。6、隧底及周边隐伏岩溶探查:隧底及周边隐伏岩溶探查应在隧道已完成一定长度或已通过可溶岩地段以后进行,查明隧底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少于5m)的岩溶发育形态和规模。施工单位主要是做好工前隧底及周边岩溶探查。(1)工前隧底及周边岩溶探查是指在仰拱和衬砌施工前采用地质雷达、钎探探查,影响稳定的异常处采用钻孔验证。(2)用于超前地质预报的地质雷达可选用SIR3000(SIR2000)、SIR20或RAMAC型号,天线应使用中心频率为100MHz左右的屏蔽低频天线,穿透深度应大于10m。(3)测线布置在没有钢筋支护的地段一般应布置4条测线,分别为左、右边墙各1条、隧底2条。有钢筋支护的地段只在隧底布置2条。采用连续测量方式。(4)对所有测线都应进行重复测量。测量前应大致平整隧底,如隧底起伏太大,在记录中应标注。(5)现场数据记录方式、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和所应提交的资料与超前预报相同。地质成果剖面中应标注异常的性质、范围、深度和钻孔验证位置和深度。七、施工地质工作记录、报表及资料整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地质工作日志;2、施工地质工作报表;3、施工地质工作周报、月报、年报;4、施工地质资料整编:施工地质编录、展示图;洞内涌(突)水、涌(突)泥实录及摄影;洞内瓦斯、天然气涌出及洞内岩爆、大变形实录及摄像;洞内超前地质物探资料及成果图表;洞内水平钻孔布置图、钻孔柱状图、钻探日志(或记录);洞外气象、水文、地面变形观测记录及图表;洞内外地应力、水压力、水质分析等测试试验成果;施工地质预测预报综合成果图及分析报告;施工地质工作总结。1、施工地质工作日志应从施工地质工作起始日起至结束日止,应由专人负责对每天的施工地质工作进行记载,填写施工地质工作日志。施工地质工作日志表格式详见巴达铁路隧道施工地质资料整理格式要求和图集附表:施工地质工作日志表。2、施工地质工作报表(按规定要求)3、施工地质周报、月报、年报(1)封面格式如下:巴达铁路标隧道施工地质周(月、年)报(总第XX期)年度:年月份:月总工程师:编 制 人: 报出日期:年月日(2)正文包括以下内容:施工地质工作基本情况。完成施工地质工作情况。本期施工地质工作小结。下一步施工地质工作计划。4、施工地质资料整编要求:(1)施工地质编录、展示图。格式详见设计下发有关文件。(2)洞内涌(突)水、涌(突)泥实录摄影要求准确记录涌(突)水、涌(突)泥点的时间、里程,测量涌(突)水、涌(突)泥的数量,测出涌(突)水、涌(突)泥点的位置、高程。声像应附有注明工程项目名称及影音内容的文字材料,应做到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文字说明或内容准确。(3)洞内瓦斯、天然气涌出及洞内岩爆、大变形实录及摄像。要求准确记录瓦斯、天然气涌出点的里程、涌出时间,测量其浓度。声像应附有注明工程项目名称及影音内容的文字材料,应做到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文字说明或内容准确。(4)物探报告要求说明和图件以A4纸编制,图幅较长时可用A3纸,折叠后按A4规格装订。除原始记录外,图件的横比例尺1:200、深度或时间、温度的比例尺根据图幅确定。图式要求见图8 图8 超前预报物探图示报告封面巴达铁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探测报告*隧道(第*标)*号探测里程:*仪器操作:(操作人)报告编写:(编写人)技术负责:(总工程师)施工监理:(现场监理)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巴达铁路指挥部年 月 日报告审查意见单巴达线*隧道(第*标)*号*探测报告送审单施工单位送审意见:(预报目的、里程、方法、主要结论、上一次预报的施工验证情况、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建议)主要负责人:日 期:监理单位审查意见:(施工单位对施工地质细则的执行情况、外业数据采集的真实情况)主要负责人:日 期:设计单位审查意见:主要负责人:日 期:报告内容a、工作概况;探测目的、方法、设备及原理;测线布置(附布置图);资料分析;结论与建议;成果图表。b、定性分析资料:TSP:X、Y、Z三个分量的原始记录;频率谱;纵横波分离后的P、SH、SV波形图;P、SH、SV波的极度偏移图和反射面提取图(横坐标为里程);二维结果图(横坐标为里程);岩石参数曲线图(横坐标为里程);岩石参数表。地质雷达:测线布置图;现场数据记录表;时间剖面;波形剖面、解释参数和解释结果。c、定量解释结果(如表11):巴达线隧道(里程)方法解释结果表 表11序号里 程长度推断结果备注制表: 复核: 负责:(5)各探测手段具体要求:TSP203(每测一次提交一次报告):提供原始测试数据表格;提供TSP测试报告,内容包含:a、工作概况。说明测试工作的概况,如测试日期、测试过程、测试完成日期等。b、探测的方法、设备及原理。说明测试采用的设备型号、设备所能达到的精度、设备的工作原理等。c、对测试结果的初步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分析测试结果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则判定异常的位置并分析导致异常的可能原因。d、初步结论:定量解释结果(表格),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建议。e、定性分析图件。地质雷达(每测一次提交一次报告):提供原始测试数据表格;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航天科技公司股权置换与航天器研发合作协议
- 门诊共济面试题库及答案
- 解析卷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腊子口战役教学课件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招聘笔试模拟(含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公开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B类)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试真题库及答案
- 乐至县至弘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员工招聘调整部分岗位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基础写作教程》 课件全套 第1-11章 基础写作概论- 理论文体
- 失能老人健康知识讲座
- 小针刀治疗的应急预案
- 业务外包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 物理化学实验B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 1-丁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技术类《核电站通用机械设备》第1部分(阀门)
- 现场签证单模板
- 风机盘管更换施工方案
- Analyst软件应用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