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doc_第1页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doc_第2页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doc_第3页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doc_第4页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摘要: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以对材料的精选和高质量的手工艺处理,以及规则的几何形体而闻名。本文试图对卒母的几件作品,从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超乎寻常的空间设计和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思考。关键词:卒母托;空间;形体;材料;光1 引言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者至上主义的文化时代里,仍能偏居于阿尔卑斯山脉,以一种近乎中世纪的步调,一种仍然与土地、大自然发生关系的步调盖着自己的“小”房子,证明着另外一种价值的存在。而在他的作品里,能明显感受到那种缺失已久的永恒价值。面对国内如此浮躁的一个建筑时代,彼得卒姆托的思想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他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回我们失去的永恒价值。2 卒母托生平介绍1943 年4月26日,Peter Zumthor (图1)出生于瑞士巴塞尔,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卒母托曾在一位木匠身边以学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因为有这层关系,一般认为卒母托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等,卒母托自己也领悟到那种不畏艰难的心理,认为工匠应该要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卒母托二十岁時进入了巴塞尔艺术工艺学校学习设计,其后到了美国纽约的普瑞特学院学习,在那里,严格的工艺训练使得他清楚的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彼得。卒母托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栋建筑物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有着很周详的考虑,反应出不同的感受。 每一個作品都反应出人对于建筑物基本元素、位置、材料、空间和光线的感觉。24 岁的卒姆托回到瑞士在当地历史保护委员会任建筑师,卒姆托于1979年在瑞士的格劳宾登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自己的事务所。在开办事务所的20年中,卒姆托的作品数量并不多。随着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瑞士馆的成功设计,卒姆托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2009年4月13 日普里茨克基金会宣布,瑞典建筑师彼得。卒母托获得2009年普里茨克奖。图 1 彼得.卒母托3 卒母托的建筑思想4 现象学建筑思想概括来讲现象学是一门关于事物与意识关系的学问。建筑现象学是基于哲学中的现象学,对建筑和场地本身,对人的空间体验,以及对设计动机的实践和研究。 卒姆托的设计技能一一即对材料以及对空间感受和场地的把握使现象学的“事物性”和“ 意识”得以实现 。 图2 瓦尔斯温泉浴场室内瓦尔斯温泉浴场(图2)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卒姆托并没有以现象学的名义来阐释他的设计思想 ,但是我们却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一个建筑现象学的代表作 。沐浴本身就是一 个十分感性的过程 ,水与肌肤的接触更唤醒了人对氛围 、光线和材 料的敏 感。卒姆托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能调动人的相应感受的场所。他的两个设计要素:对材料的(光线也是 一种材料 )以及对空间的感受和对场地的把握与现象学中强调的“ 事物性”和“意识”的立足点相对应 ,也因此卒姆托被称作建筑现象学的代表人物。 5 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对我而言,有些房子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们看上去简单地矗立着,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是我们却无法想象没有它们时这块地方的样子。这些房子牢牢地锚固在土地上。它们是环境中自证的一部分。它们说我就是你所看到的,我属于这儿。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设计这样的建筑 。它们自然地生长,成场所形态和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4谷仓工作室图3圣本尼迪克特教堂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世界文化具有抵抗性的主要 原因是“场所一一形式 ”这一相辅相成的由场所引发的形式。彼得卒姆托关于场所与形式的问题在自己的红皮书思考建筑 里有着这样的描述:“当一个建筑设计独独来源于传统,仅仅重复它所在场所的指示,我觉得这缺少一种对世界和当代生活诚恳的关注。如果一个建筑作品仅仅诉说当代的语汇和诡辩的视线而不去引发场所的感,那么这个建筑与基地是脱节的,我认为它失去了对它所处场所表面的引力。” (图3图4) 6 极少主义设计思想极少主义建筑始于密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集大成于密斯。他利用有限的信息传达一种耐 人寻味的意味。他在纷乱中保持清晰的脉络,并给观者的记忆里提供精炼的索引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自从他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以来,建筑朝着单纯、逻辑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盒子式国际主义建筑 。 图5小教堂简洁的体形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思想跟密斯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的一 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建筑自身的语言入手,探寻建筑的本质,刨造性地将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起来,并在对材质、构造以及光和空间塑造方面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其创作过程充满着理性与严谨,并且在简约的表象下赋予建筑复杂的意义。 (图5)卒姆托认为从一个过分混乱的环境进入一个十分简单的环境,这样的感受是令人震惊的。卒姆托本身对于现今社会上太过于复杂的现象以及对过去旧有事物的尊重,使得他希望他的建筑作品以一种较低的姿态呈现,去除矫饰的事物 ,剔除创作 中不客观的自我情感表现 ,以抽象隐喻的外形表现出对外在事物的应对,坚持以极其简约、朴素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他的作品表达的是建筑本身,体现着对场所和环境的尊重 。 尽善尽美的理想我不是从理论定义的出发点来做建筑。我致力于做建筑、盖建筑物、期望达到尽善尽美。就像小时候我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东西,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才行,原因为何,我也不懂。事情就是这样,对于为自己而做的东西,我一直有深刻的个人感受。我从不认为这有什么特别,就是这样。今天,我知道身为建筑师的我,工作多半是在追求这份早年的热情与执着, 病史者更深入理解,使之尽善尽美。而当我思索是否为旧事物增添新概念与热情,以及是否从训练与实务学到什么时, 我明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新发现必须凭直觉获知的核心要义,自己似乎一直都晓得。7 建筑作品介绍8 瓦尔斯温泉浴场图6浴场鸟瞰瓦尔斯是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一个狭窄山谷里的边远村庄,海拔高度为1200m。村里生活着大约300位居民,他们大都居住在粗石屋顶的农舍木屋中。这个静谧村庄的一大特色就是有治疗功效的30温泉。19世纪末,这个村庄建了一座温泉旅馆,为游客提供了住所。在1960年代,原有的旅馆被一座新建筑取代,即使在今天,这个建筑也还和周围的环境形成着鲜明的对比。1983年,瓦尔斯村购买了温泉浴场和周围的各家旅馆,并于1986 年委托彼得卒姆托建造一座新的温泉浴场,并于1996年完工。图7浴场透视图设计方案的中心理念倾向于:让建筑看起来成为周围景观的一部分,以退让和谦逊的姿态覆盖于同山体一色的草皮之下(如图2)。新建的温泉浴场如同一块巨大的方形岩石般嵌入山体之中,一侧与山体紧密结合,另一侧暴露在外的建筑本体上开着巨大的方形孔洞,仿佛是对山体沉积岩风化形成的深洞的呼应与现代的诠释。整座浴场的内部材料全部用瓦尔斯当地的石材,石壁触摸可以让人安心,比起美丽这一点,它以一种更特殊的方式定义了人类的存在感。由这些石片构成的巨大墩柱成为建筑的支撑结构,不均匀地布置在基地中,通过对空间的占据来划分空间。图8浴场室内在建筑具体的处理手法上,则是根据地形特点来建造。为了眺望,制约了建筑的高度,所以采用了倾斜的方式,屋顶上种植草皮使之和周围和谐。面山的外壁,采用本地很早就用于屋顶的片麻岩。将片麻岩加工成薄片状,它对温度差的不敏感性使之成为优质耐用的建筑材料。正立面使用了大窗与阳台。设计的重点远不在此,而是在于提供一个真实的感官世界,这个感官世界依赖于对沐浴,自我清洁,水中的放松等情感寂静的最初的体验;依赖的是不同类型空间里身体与不同温度的水体的相互作用;依赖的是对石材的触感。通过创造一种冷与热、宽与紧的直接感官体验来达到所谓的“真实”。(图6图8)9 布雷根茨美术馆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图9)荣获了第6届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斯坦斯湖畔,它由构成室内空间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图9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玻璃盒子,共六层(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最上的三层为三个混凝土盒,垂直方向相互脱开,由三道承重墙支撑。每个混凝土盒的顶面敞开且封以半透明的玻璃天花。图10整个建筑的外表面铺满经过精心加工的大片玻璃板,看起来像是带有褶皱的羽毛或是一种鳞状的结构。建筑没有明显基座,而是直接立在地上。所有的玻璃板都采用相同尺寸,既不打孔又不划分,仅仅用大的钢夹子以鳞片状的排布方式固定在钢框架上。玻璃的侧边缘暴露在外,玻璃与玻璃之间隔着一定的缝隙。整个外框结构独立于内部的混凝土盒子,就像单独一层皮肤,并使内外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各层楼板和楼梯都经过打磨,墙体和天花泛着柔和的光。 (图10)10 2000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图11共鸣箱鸟瞰人们觉得这个被称为“共鸣箱”的展馆(图11)是将不同领域的感官体验融入一种“整体艺术效果”之中的特殊场所,它完全是一个艺术作品。共鸣箱通过一种创新的悬挂系统组合在一起,在功能上,它为随气氛变化的感官体验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设计的任务就是:共鸣箱应该总是发出不同的声响,在不同光线、运动、声音、气味的条件下,人们会感到一种持续变化的状态。共鸣箱用木材、沥青和钢材筑成。由不同种类的木材组成的各种空间也划分出了功能的分区。来自瑞士各地的、从中心锯开的木材的清香弥漫在建筑中。所有木梁由于仅靠压力和摩擦力组合在一起而保存完好,在博览会结束后,它们将被拆除并在其他地方重新得以利用。光线作为建筑的第五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图12)图12室内效果11 艺术博物馆图13德国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哥特式教堂圣科伦巴的旧址上,在赋予现存遗迹和历史应有的尊严方面科伦巴非常成功,从而成为人们反思的地方。在这里漏明的砖墙使空气和光像一幕镂空的纱帐;每一种精心选择的材料所散发出的美深深打动这访客;光和暗位博物馆各个房间提供场景,在这些曼妙的场景下,宗教和世俗的艺术品均被赋予精致的展示空间。(图13-14)图13图14光承载了历史的痛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卒姆托在回答“为什么柯伦巴有非常暗的空间 ”这个问题时,他说到 :“ 我在瓦尔斯温泉浴场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这样美丽的昏暗光线的情景,建筑也需要这样,老年人看起来更漂亮 ,他们的皱纹就不那么明显了。遗址大厅中的残垣断壁,缄默无言。游走在这个博物馆内,上帝的言语不单单显示在宗教艺术品中,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