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如果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第12题。1.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2.下列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的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全面禁止捕捞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控制渔网网眼大小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B.C.D.解析第1题,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植物与动物的数量并不相等。第2题,全面禁止捕捞虽然能保护渔业资源,但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答案1.C2.D3.有关大陆架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与大陆是一个整体,深度一般超过200米B.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可供人类开采C.大陆架坡度很陡,向海洋底部逐渐延伸D.大陆架就是指大陆四周的边缘部分解析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答案B4.关于海洋污染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的扩散、稀释、氧化、沉降作用能快速并无限度地将污染物加以分解与消化B.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产过程C.海洋污染物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坏人类自身D.施入农田的农药、化肥能最终进入海洋解析海水的扩散、稀释、氧化、沉降作用能逐渐将污染物加以分解与消化,但海洋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答案A 5.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潮汐现象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波浪运动A.B.C.D.解析有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当及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破坏严重。答案C6.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港到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的最佳航线先后经过()A.B.C.D.解析出发地是上海港,目的地是摩尔曼斯克港,先后经过(马六甲海峡)、(红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答案C7.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存在于海底基岩上B.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C.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下形成D.遇火就着解析可燃冰分布在深海沉积物中,不是在基岩上分布。答案A8.图1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赤潮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年代开始快速增长。(2)从各海域分布看,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3)下图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据图可知我国南方海域赤湖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为。(4)江苏省海岸线较长,且较为平直,其海岸类型主要属于,从成因看属于作用形成的。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中,这类海岸适合发展。解析第(1)(2)(3)题,从图中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赤潮发生次数快速增长,主要发生在南海和东海,它的发生与水温高低和废水排放多少有关。第(4)题,江苏沿岸多为平原,海滩多为淤泥质海滩,是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可发展晒盐、养殖等。答案(1)80(2)南黄(3)南方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南方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4)淤泥质海岸堆积滩涂养殖、晒盐、风电场、旅游等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海洋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生命B.能自行增殖C.不断再生D.不包括贝类解析海洋生物约有20万种,包括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答案D2.关于海洋矿产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深海B.滨海砂矿是岩浆活动形成的C.海绿石可提取钾,也可作净化剂D.热液矿床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解析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滨海砂矿是沉积作用形成的;热液矿床是由海底裂谷喷出的高温岩浆冷却沉积形成的。答案C3.不属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是()A.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B.海上机场C.京九高铁D.海底通信解析京九铁路全线在陆地上,不属于海洋空间利用。答案C4.以下措施中,属于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是()A.建海洋博物馆B.建设人工鱼礁C.开发海底油气资源D.海水晒盐解析建海洋博物馆,是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答案A5.关于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正确的做法是()A.禁止开发海底资源B.禁止捕捞海洋生物资源C.不用保护海洋环境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解析A、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C项说法错误。答案D6.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A.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解析本题考查海洋环境污染。“垃圾岛”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排放污染物,属于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污染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如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答案A近年来,我国沿海捕鱼量越来越少,捕上来的都是鱼子鱼孙。据此完成第78题。7.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水升温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8.上述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解析第7题,材料反映渔业资源的枯竭,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第8题,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枯竭,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再生性,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答案7.D8.B9.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A、B两处海域的海岸类型,分别为、。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P海域应属于我国海洋权益的类型。(2)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不利因素有,B海域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因素为。(3)为了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的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B处等高线稀疏,海岸平缓又以滨海旅游为主判断,应为砂质海岸;而A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应为基岩海岸。第(2)题,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但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