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阳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批发和零售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市场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连接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处于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环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德阳商贸流通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贸易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流通结构日趋合理,市场载体建设逐步完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和贡献份额稳步上升。一、批发零售贸易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批发和零售业是德阳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2008年末德阳市共有批发和零售法人企业2112个,占全市法人企业的16%,是企业数量较多的行业,仅次于工业。其中:批发企业1402个,零售企业710个,批发和零售业已经成为德阳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之一。(二)单位总量占据第三产业四分之一截止2008年底,德阳拥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占全市第三产业单位总数的25.1%;拥有批发和零售业产业单位占第三产业总量的26.9%,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总量在第三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三)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德阳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的国有和集体经济主导地位已逐渐被私营经济和有限责任公司所代替,同时,由于全市上下对个体经济的扶持发展,近几年来德阳市个体经济规模也在迅速壮大,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支撑了德阳的批发和零售业。从法人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有2109家,占99.8 %;外商投资企业3家,占全部法人企业的 0.1%。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成为中坚力量,共有1751家,占法人单位总数的82.9%;国有企业共有41家,集体企业48家,共占法人单位总数的4.2 %;有限责任公司175家,股份有限公司27家,占法人单位总数比重分别为8.3 %和1.3%。(详见表1)表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单位数登记注册类型法人单位(个)合 计2112内资企业2109国有企业41集体企业48股份合作企业15国有联营企业6有限责任公司175股份有限公司27私营企业1751其他内资企业46外商投资企业3(四)从业人员结构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为德阳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底,德阳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员达42263人,其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4112人,占批零贸易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7%;产业单位从业人员8151人,占批零贸易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3%。在法人单位中,从事批发的人员21025人,从事零售的人员13087人,分别占人员总数的61.6%和38.4%。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来看,批发业主要集中在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和“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这三大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7.7%、8.5%和8.1%,合计占批发行业的71.9%;零售业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综合零售”、“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和“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这三大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5.4%、6.2%和4.4%,合计占零售行业的67.7%。(详见表2)表2:按行业分类的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行业分类就业人员(人)所占比重(%)合 计34112100%批发业2102561.6% 农畜产品批发12243.6%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29078.5%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6882.0%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2650.8%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10863.2%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944527.7%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27558.1% 贸易经纪与代理2190.6% 其他批发24367.1% 零售业1308738.4% 综合零售526815.4%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6692.0%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8042.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2600.8%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11713.4%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21146.2%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15044.4%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5081.5%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7892.3% 二、批发零售业贸易业的特点(一)限额以上企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的主力军按企业规模大小划分,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分为:限额以上企业(注)、限额以下企业,从第二次经济普查情况看,限额以上企业仍是德阳批发零售贸易业的主体。截止2008年底,德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企业共93家,从业人员8174人,实现商品销售额126亿元,分别占批零售贸易业总量的4.4 %、24%和55.1 %;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企业达2019家,从业人员25938人,实现商品销售额102.8亿元,分别占批零售贸易业总量的95.6%、76%和44.9%。数据表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虽然数量和从业人员远远不及限额以下企业,但市场份额占据绝对大的比重。可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主力军的地位突出。(注:限额以上企业是指,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二)批发零售主要集中在三大类商品从法人单位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德阳市的商品销售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以及综合零售三个大类商品,2008年这三大类商品共实现商品销售额102.4亿元,在全市销售总额中占到了81.2%的份额。表3 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销售额(万元)商品销售总额其中批发额零售额总计1261021953926307096一、批发业102822894767380554农畜产品批发83438343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2342342277296505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27202720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636865040913276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69190663204659860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108119898913贸易经纪与代理60266026其他批发1050210502二、零售业2327946252226541综合零售97915129496621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16632354313090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48424314411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8082798579843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3195131951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626626(三)汽车销售在零售业中份额增大为扩大内需,国家把促进汽车消费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先后出台了包括汽车信贷消费政策、放开汽车价格、清理各种汽车收费项目、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近年来德阳市各类汽车代理商迅速增加,至2008年底德阳市拥有限额以上汽车销售公司13家,占全部零售业企业个数的26.5%,实现商品销售额8.1亿元,占零售行业企业销售额的34.7%。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大,由此带动了全市石油类商品的旺销,2008年限额以上石油类商品实现销售额34.6亿元,占批零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7.4%。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从普查情况看,德阳市批发零售企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区范围内,而在农村的企业更是微乎其微,可见农村市场发展较为薄弱。因此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加大力度开拓农村市场,改变农村流通网络落后的状况,充分挖掘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二)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企业规模偏小从批发和零售业规模结构看,数虽多,规模小,中小企业仍是主体,个体分散经营仍占绝大多数。目前,在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中,有85.2%为个体经营户,限额以上企业仅占企业法人数的4.4%。可以看出小型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更少。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仅有 4家,并且主要集中在具垄断性的综合零售、石化、钢铁以及汽车销售等行业。目前,德阳批发和零售企业面临“专业批发市场虽大不强,传统百货业虽多不大,批发和零售业既小又散”的局面。德阳现有的大部分专业市场亟待整合、提升,以实现与现代商贸的接轨。另外,德阳传统百货业总体发展较慢,销售规模和赢利能力增长都不快。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零售业规模小,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尤其缺乏国外知名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的加盟。(三)批发和零售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通现代化水平低。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新型流通方式发展虽快但规模很小;二是组织形式结构不尽合理。从连锁经营等现代组织形式所占比重看,截至2008年末,全市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仅为93家,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4.4。(四)营销方式和管理水平不高一是缺乏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一条街上时常可见同种类型的商场,超市林立,为瓜分有限的市场份额而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在缺少资金和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情况下,为求规模化而盲目开分店、铺摊子,结果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难以正常运转。二是规模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三是企业人员素质偏低,尤其是商场管理人员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很低,商场员工基本是初、高中毕业生,培训的机会很少,不能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五)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发展规划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但是真正适合德阳,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规划还不足。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窗口,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通过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现有商业街区实施改造提升工作,重点打造商业特色(著名)街区,促进商旅互动,打造城市品牌。构建高、中、低档结合,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能适应和推动德阳经济发展的商业贸易格局。推动德阳经济结构转型,夯实可持续科学发展基础。四、发展商贸流通的建议加快发展批发和零售业,必须进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大销售,拉动经济发展;以深化流通领域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商贸流通业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新的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加快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一)鼓励发展新型流通业态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场要增加商品品种,实现“一站式购物”要求。超级市场要扩大生鲜食品的经营比重,提供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商品。便利店要深入居民社区设点,积极开展各种便民服务项目。专业(专卖)店要突出经营特色,提供品牌化、专业化的商品和服务。传统百货店要积极调整商品结构,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发展差别化经营,规范招商进店经营行为。加强对新建高档百货店的规划管理,减少重复建设,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百货店集中的地段要积极推进“错位经营”,减少恶性竞争。(二)加快交易市场业态升级根据“经营品牌化、业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引入商场化的规范管理,增加名品精品的经营比重,完善结算与物流等服务功能,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档次,改善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环境。重点市场建有集信息发布、搜索引擎、在线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网站,与银行的信用卡实行联网,为进场经营的市场经营户提供宽带高速上网服务,实行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三)大力拓展商贸发展空间搞好商业文化建设,提高商业文化品位,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企业形象,进一步发挥城市商业的龙头作用,加强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和重点商业的建设。抓住三大黄金周的商机,扩大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综合消费;健全商品流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建立和健全销售网络,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不断改善德阳的消费环境。(四)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批发和零售业中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为培育对象,一是引导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加快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本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实现规模扩张,大力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部分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去外区外市开设销售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琵琶行集体备课课件
- 琵琶行并序课件
- 服装扶贫工程方案范文(3篇)
- 扶贫希望工程方案(3篇)
- 洞库工程临时伪装方案(3篇)
- 电梯工程的安装方案(3篇)
- 农业电商新业态:2025年乡村特色农产品直播基地风险管理报告
- 广西灵山县大步江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环评报告
- 玲玲的画课件
- 风机更换工程方案(3篇)
- 粮库环保节能技术改造
- 2024至2030年中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 1935-2018 架空导线载流量试验方法
- 异地就医备案的个人承诺书
-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个体诊所备案信息表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 小提琴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带目录)员工劳动合同书版Word模板下载
- 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