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库迁建项目报批稿.doc_第1页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库迁建项目报批稿.doc_第2页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库迁建项目报批稿.doc_第3页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库迁建项目报批稿.doc_第4页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库迁建项目报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库迁建项目报批稿 公司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内投资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环评已取得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批复(环审xx45号)。 为确保项目施工质量,该项目建设期需要无损探伤检测,而承担探伤工作的单位多达15家,每家探伤单位使用和存放探伤用密封放射源最多8枚;同时,在项目运营中大修检修期也会进行探伤作业,并需要暂存该项目料位计用密封源。 为了给探伤单位和拟建料位计用密封放射源提供暂存场所,规范密封放射源的管理,浙石化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内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暂存库项目,其中、类的探伤用192Ir和75Se密封源最大规模共计为100枚。 该放射源暂存库项目环评已取得舟山市环境保护局批复(舟环辐审xx3号),2018年4月建成投运。 目前,由于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海水管线施工将对现有暂存库所在地的山体进行爆破,现有暂存库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为此,浙石化决定实施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暂存库迁建项目,将暂存库搬迁至已停用的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内。 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建设放射源暂存库1处,拟存储探伤用和料位计用密封放射源,其中探伤用192Ir和75Se密封源属于、类密封源,最大暂存规模共计为100枚;料位计用137Cs、60Co和238Pu-Be密封源属于IV、V类密封源,最大暂存规模共计为16枚。 其中探伤用密封源均属于探伤作业的单位,不属于浙石化所有。 料位计用密封源为浙石化所有,在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常运行期间,贮存在相应的料位计上,仅在检修大修期间暂存在放射源暂存库中。 本项目建成后,浙石化现有放射源暂存库因存在安全隐患将拆除。 根据国家有关辐射环境管理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公司委托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在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项目拟建址进行辐射环境背景监测的基础上,评价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 1.2企业概况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xx年6月18日,注册资本为10亿元。 由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巨化集团公司、浙江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3司共同发起,是民营控股,国营参股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合资公司。 公司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内投资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原油码头、仓储、运输、炼油/化工生产、加工、产品外运及服务配套等设施,为分期建设,其中,一期2000万吨/年炼油(含520万吨/年芳烃)140万吨/年乙烯,计划于2018年12月投产;二期将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同样规划一套2000万吨/年炼油(含520万吨/年芳烃)及14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于2021年一季度投产。 目前项目处于建设阶段。 1.3项目地理位置和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已停用的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内。 该隧道总长约195.8米,建于坚硬岩石区域,隧洞上方为山体,厚度约5-35米。 本项目拟建址设置在自隧道入口至纵深26米,隧道拟一头封死,一头作为暂存库出入口。 项目拟建址上方为山体;东侧为山体,规划有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高架火炬塔;南侧为施工隧道下部(拟封堵)、取水隧洞和山体,本项目建设阶段将对施工隧道下部封堵;西侧为山体、施工道路和海域,规划为无名峙岛保护用地;北侧为施工道路和海域,规划为无名峙岛保护用地,东北侧约20m处有施工宿舍1处。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拟建址周围50m)有施工宿舍1处,为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取水隧洞施工宿舍,本项目建成后该宿舍将拆除。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负责放射源暂存库管理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周边公众成员。 拟建址位置和周围环境见附图1和附图2。 表1-1本项目拟建址周围环境概况方位现状规划东侧山体山体(距本项目约150米处拟设置高架火炬塔)南侧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山体山体西侧山体、施工道路和海域山体和无名峙岛保护用地北侧施工临时宿舍、施工道路和海域无名峙岛保护用地上方山体山体1.4现有项目情况公司已取得由浙江省环保厅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浙环辐证L2105,发证日期2018年10月18日,有效期至2023年10月17日。 公司已履行环评程序的核技术利用项目共2个,具体如下4 (1)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暂存库项目,建设地点为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内,建设密封放射源暂存库一处,用于暂存探伤用和料位计用密封源,其中、类的探伤用192Ir和75Se密封源最大规模共计为100枚。 该暂存库项目环评已取得舟山市环境保护局批复(舟环辐审xx3号),2018年4月建成投运,目前已委托开展验收监测。 (2)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放射性料位计应用项目,建设地点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建设内容为使用137Cs、60Co和238Pu-Be料位计,配备IV、V类密封源共计180枚。 该项目环评登记表已备案,备案号201833092100000096。 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尚未建成。 表1-2公司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环评情况建设情况验收情况规模地点批复规模地点时间批建相符性1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放射源暂存库项目暂存库1处,可暂存探伤用、类密封源100枚,预留料位计用源暂存空间。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内舟环辐审xx3号暂存库1处,可暂存探伤用、类密封源100枚,预留料位计用源暂存空间。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内2018年4月符合已开展验收监测2放射性料位计应用项目使用137Cs、60Co和238Pu-Be料位计,配备IV、V类密封源共计180枚。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备案号201833092100000096/5表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铱192(192Ir)3.71011-3.3101250、类暂存探伤/暂存库探伤单位暂存的探伤用密封放射源2硒75(75Se)3.71011-3.3101250、类暂存探伤/暂存库探伤单位暂存的探伤用密封放射源3铯137(137Cs)3.7107-1.851010152IV、V类暂存料位计料位计料位计仅检修时暂存在暂存库内,暂存最大规模为16枚4钴60(60Co)7.410912IV、V类暂存料位计料位计料位计5钚238-铍(238Pu-Be)1.8510916IV、V类暂存料位计料位计料位计注其中探伤用密封源均属于探伤作业的单位,不属于浙石化所有,料位计用密封源为浙石化所有。 6表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xx)。 7表表4射线装置表4-1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表4-2X射线机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表4-3中子发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8表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 9表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xx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xx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xx年10月1日)。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年10月1日)。 (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xx年7月29日)。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令第18号(xx年5月1日)。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xx年修正)。 (8)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修正),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4号(2018年3月1日)。 (9)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令第289号(xx年2月1日)。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 (11)关于印发浙江省射线移动探伤作业辐射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浙环函xx号117号。 (12)关于印发关于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的通知,环发xx8号。 (13)关于进一步加强射线移动探伤辐射安全管理的通知,环办函xx1293号。 10技术标准 (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xx)。 (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xx)。 (3)密封放射源及密封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xx)。 (4)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xx)。 (5)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25-xx)。 其他 (1)环评委托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辐射安全许可证。 (4)环评批复意见。 (5)其它相关文件。 11表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本项目建设放射源暂存库1处,暂存探伤用II类、类密封源和料位计用IV类、V类密封源,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xx)的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暂存库实体屏蔽边界外50m范围。 7.2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已停用的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内。 拟建址东北侧约20m有施工宿舍1处,为4幢2层临时用房,约32间宿舍,约130人,为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取水隧洞施工宿舍,本项目建成后该宿舍将拆除。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负责放射源暂存库管理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周边公众成员。 7.3评价标准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xx)中的相关条款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 4.3.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4.3.3.1对于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 4.3.3.2防护与安全最优化的过程,可以从直观的定心分析一直到使用辅助决策技术的定量分析,但均应以某种适当的方法将一切有关因素加以考虑。 B1剂量限值(标准的附录B)B1.1职业照射B1.1.1剂量限值B1.1.1.1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12B1.2公众照射B1.2.1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 2、密封放射源及密封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xx)中的相关条款本标准适用于3.71043.71016Bq(1Ci1MCi)量级密封源。 7密封源贮存的放射防护要求7.1使用单位应有密封源的账目,设立领存登记,状态检查,定期清点,钥匙管理等防护措施。 7.2根据密封源类型、数量及总活度,应分别设计安全可靠的贮源室、贮源柜、贮源箱等相应的专用贮源设备。 7.3贮源室应符合防护屏蔽设计要求,确保周围环境安全,贮源室应有专人管理。 7.4有些贮源室应建造贮源坑,根据存放密封源的最大设计容量确定贮源坑的防护设施,贮源坑应保持干燥。 7.5贮源室应设置醒目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7.6贮源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7.7贮源室及贮源柜、箱等均应有防火、防水、防爆、防腐蚀与防盗等安全设施。 7.8无使用价值或不继续使用的退役密封源应退回生产厂家。 8密封源操作的放射防护要求8.1密封源操作和管理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有关放射防护的职业卫生培训,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并经考核合格。 8.2应根据密封源的数量和活度,按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充分考虑时间、距离、屏蔽设施等因数,采取各种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必要时应对防护措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使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8.3操作密封源应根据其类型和活度,使用相应的工具和屏蔽设施。 8.4密封源更换容器时,应有放射防护人员进行现场监测,必要时获得合格专家的13现场指导。 8.5使用密封源装置进行作业时(包括现场作业),应把放射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 8.6作为主要责任方,密封源使用单位对可能发生的密封源事故应有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 8.7作为主要责任方,密封源使用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3、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xx)中的相关条款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射线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及探伤作业中的防护、监测以及事故应急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射线探伤机的生产与使用。 4射线探伤机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4.1源容器应符合GB/T14058-1993中第5.3的要求,照射容器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超过表7-2中的数值。 表7-2源容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探伤机类别与代号距容器外表面不同距离处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mGyh-1)0cm5cm100cm手提式P20.50.02移动式M210.05固定式F210.18放射源的安全8.1放射源的选用和退役8.1.1按GB4075选定密封源的级别。 对于工业探伤,无保护的密封源为43515级、装置中源为43313级。 8.1.2退役或不用的放射源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退还给设备制造商或其他经授权的废物管理单位进行处置,并有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 8.2放射源的储存和领用8.2.1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专用的放射源(或带源的探伤装置)的储存库。 储存库14应为单独的建筑,不能和爆炸物品、腐蚀性物品一起存放。 储存库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源容器出入源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8.2.2工作间歇临时储存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控制源,应在专用的储存设施内贮存。 放射源储存设施应能做到a)严格限制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防止放射源被盗或损坏,并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采取任何损伤自己或公众的行动,储存设施外应有警告提示。 b)能在常规环境条件下使用,结构上防火,远离腐蚀性和爆炸性等危险因素;c)其外表面能接近公众,其屏蔽应能使设施外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Svh-1,或者审管部门批准的水平;d)应保持在锁紧状态,钥匙仅由授权人员掌管;e)期检查物品清单,确认探伤源、源容器和控制源的存放地点。 8.2.3储存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2.4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放射源管理组织,制定领用及交还制度,建立放射源领用台账,明确放射源的流向,并有专人负责。 8.2.5领用含放射源的源容器或照射容器或连同源与容器的探伤装置时,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源容器或照射容器内。 工作完毕交还时,在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其中,并将放射源及其容器放回储存坑存放。 装置的领用和交还都应有详细的登记。 4、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25-xx)的相关条款本标准适用于粒子注量测量的含密封源的检测仪表(以下简称检测仪表),包括料位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 5.2贮存要求密封源、含密封源的源容器的贮存,检修检测仪表时含密封源的源容器的临时存放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防盗、防火、防爆、防腐蚀、防潮湿的贮存条件;按安全保卫审管要求设置防盗锁等安全措施;b)由经授权的专人管理,建立收贮台账和定期清点制度;建立领取、借出收回登记和安全状态检查、剂量测量制度;c)具有屏蔽防护措施,使非放射工作人员可能到达的任何位置上的周围剂量当量15率小于2.5Sv/h;d)密封源存放处应设有醒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见GB18871)。 5、浙江省射线移动探伤作业辐射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中的相关条款第二十条作业单位的放射源暂存库和现场作业的放射源临时存放场所应满足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要求,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并由管理人员定期清点记录放射源情况;放射源暂存库应实施24小时持续有效视频监控,监控录像保存15天以上,并实施双人双锁管理,由专职工作人员负责。 第二十一条在探伤机出入放射源暂存库、临时存放场所,以及离开作业场所时,作业单位必须对探伤机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并记录剂量监测值和转移时间等信息。 本项目密封源以手提式源容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作为管理限值。 结合以上标准和规定,根据辐射防护“可合理尽量低”原则,本项目取5mSv作为辐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约束限值,取0.25mSv作为公众成员的剂量约束限值。 16表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状8.1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本项目拟建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已停用的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内。 该隧道总长约195.8米,建于坚硬岩石区域,隧洞上方为山体,厚度约5-35米。 本项目拟建址设置在自隧道入口至纵深26米,隧道拟一头封死,一头作为暂存库出入口。 项目拟建址上方为山体;东侧为山体,规划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高架火炬塔;南侧为施工隧道下部(拟封堵)、取水隧洞和山体,本项目建设阶段将对施工隧道下部封堵;西侧为山体、施工道路和海域,规划为无名峙岛保护用地;北侧为施工道路和海域,规划为无名峙岛保护用地,东北侧约20m处有施工宿舍1处,本项目实施后该宿舍将拆除。 本项目拟建址周围环境见附图2。 8.2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监测( (1)监测目的、对象和因子为掌握本项目拟建址的辐射环境背景水平,委托杭州市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5日对项目拟建址周围进行了X-辐射剂量率背景水平检测。 ( (2)监测点位共布设7个监测点位,具体见图8-1。 图8-1拟建址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注*为监测点位置17( (3)监测仪器与规范监测仪器的参数与规范见表8-1。 表8-1X-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参数与规范仪器名称X-辐射剂量率仪仪器型号JB5000生产厂家上海精博工贸有限公司能量响应在48keV3MeV范围内误差30%量程X-0.01Sv/h10mSv/h检定证书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2018H21-20-1526253001)有效期2018年07月24日2019年07月23日监测规范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xx)( (4)监测结果本项目拟建址测量结果见表8-2。 除4#点项目建成后不可达外, 2、 3、 5、6#点位可分别对应表11-2东、西、北墙外和顶部等点位,7#点布置在拟建值班室,1#点为拟建址内,均可以为后续验收和常规监测提供参考。 表8-2本项目所在厂区辐射环境背景监测结果点位号测点描述X-辐射剂量率(Sv/h)平均值标准差1源库拟建址0.1770.0132拟建源库东侧0.1660.0113拟建源库西侧0.1690.0154拟建源库南侧0.1760.0115拟建源库北侧0.1230.0086拟建源库上方0.1710.0167拟建值班室0.1080.010监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的响应。 由表8-2的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拟建址及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在0.1080.177Sv/h之间,根据浙江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报告可知,舟山市辐射剂量率在0.0440.203Gy/h之间,本拟建场址辐射剂量率的范围未超出所在地区辐射剂量率本底范围,表明拟建址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未见异常。 18表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放射源类型 (1)探伤用密封源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过程中探伤使用到探伤机,配套使用、类192Ir或75Se密封源。 最大存储量共计为100枚。 192Ir密封源半衰期为73.827d,衰变过程产生能量为0.6MeV的射线和能量分别为0. 31、0. 47、0.60MeV的射线。 75Se密封源半衰期为119.79d,衰变过程产生相应能量为0. 066、0. 097、0. 121、0. 136、0. 199、0. 265、0. 280、0. 304、0.401MeV的射线,射线平均能量为0.206MeV。 (2)料位计用密封源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运行过程中,拟使用到的料位计,配备IV、V类137Cs、60Co、238Pu-Be密封源。 料位计用密封源仅在料位计检修时暂存在暂存库内,最大存储量共计为16枚。 9.2放射源的存、取流程取源运源车辆到达放射源暂存库后,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凭“放射源出库通知单”办理出库手续。 暂存库工作人员和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先佩戴好个人剂量报警仪和个人剂量仪;暂存库工作人员打开排风机通风换气减低库内臭氧、氮氧化物等气体浓度后,打开大门(双人双锁),然后打开移动铅门;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打开检测单位专用小隔间(双人双锁)及源箱盖锁,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取出探伤机;暂存库工作人员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探伤机取走,由暂存库工作人员填写“放射源出入库登记表”,写明出库时间、源种类、强度、编号、办理人、监护人等内容,并监测、记录表面剂量数据;暂存库工作人员锁好各道门,回值班室。 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搬运至运源车,运源车开走。 存源运源车辆到达放射源暂存库后,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凭“放射源入库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 暂存库工作人员和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先佩戴好个人剂量报警仪和个人剂量仪;暂存库工作人员开排风机通风换气减低库内臭氧、氮氧化物等气体浓度后,打开大门(双人双锁),然后打开移动铅门;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打开检测单位专用小隔间(双人双锁)及源箱盖锁,检测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存入探伤19机(密封源);放射源暂存库工作人员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入库,由暂存库工作人员填写“放射源出入库登记表”,写明入库时间、源种类、强度、编号、办理人、监护人等内容,并监测、记录表面剂量数据;锁好各道门,运源车开走,放射源暂存库工作人员回值班室。 料位计用密封源出入库程序与探伤用密封源相同,办理出入库手续的辐射工作人员为浙石化公司辐射工作人员。 9.3污染源项描述 1、污染因子 (1)射线射线探伤机利用192Ir、75Se衰变时发射的射线,射线具有较强贯穿能力,虽然贮源容器对放射源产生的射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但一般的贮源容器不可能将各种射线完全屏蔽,在其表面有着合理的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表面剂量率。 因此射线探伤机(密封源)的污染因子是射线。 (2)臭氧和氮氧化物密封源产生的射线造成室内空气电离,会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正常工况下,本项目密封源在存、取、贮存整个过程中均没有离开贮源容器,射线基本被贮源容器屏蔽,漏射的射线很少,故整个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极少。 (3)固体废物本项目拟建放射源暂存库为无损探伤作业单位探伤用密封源和浙石化公司料位计用密封源暂存场所。 废旧密封源将由其所属单位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交回生产单位,故本项目正常运行期间,不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也不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水。 2、正常工况192Ir、75Se等放射源置于密封容器内,虽然贮源容器对放射源产生的射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但一般的贮源容器不可能将各种射线完全屏蔽,在其表面有着合理的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表面剂量率。 当射线探伤机在存、取和暂存过程中,漏射射线对其周围环境将产生辐射影响。 3、事故工况本项目存储的放射性密封源,属于V源,可能的事故工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放射源存取后,暂存库铅防护门未完全关闭,致使射线泄露到暂存库外面,20给周围活动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照射; (2)在放射源存取搬运过程中,放射源在容器中掉出来,由于该放射源为密封源,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弥散性污染,但是将对工作人员产生很强的辐射照射; (3)放射源由于保管不善,可能会发生放射源丢失或被盗事故,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4)人为故意引起的辐射照射。 21表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10.1项目安全设施10.1.1放射源暂存库周围环境本项目拟建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园区已停用的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内。 该隧道总长约195.8米,建于坚硬岩石区域,隧洞上方为山体,岩石厚度约5-35米。 本项目拟建址设置在自隧道入口至纵深26米,隧道拟一头封死,一头作为暂存库出入口。 项目拟建址上方为山体;东侧为山体,规划有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高架火炬塔;南侧为施工隧道下部(拟封堵)、取水隧洞和山体,本项目建设阶段将对施工隧道下部封堵;西侧为山体、施工道路和海域,规划为无名峙岛保护用地;北侧为施工道路和海域,规划为无名峙岛保护用地,东北侧约20m处有施工宿舍1处,本项目建成后该宿舍将拆除。 10.1.2放射源暂存库平面布局本项目暂存库内部呈阶梯式布置,长26.25m,宽6.4m,净高大于4.8m,总建筑面积为168m2,设置2个储存间、2个布置平台,储存间或平台均长6.0m、宽5.0m。 每个储存间分隔为8个小隔间,每个小隔间设置2个源坑,共设置16个小隔间、32个源坑放置放探伤用密封源;2个平台放料位计用密封源。 暂存库外设有围墙与外环境分隔开,暂存库设置防盗门、铅门、小隔间门三道门,暂存库北面靠西为专用值班室,北面靠东为停车场。 为满足使用要求,将对暂存库进行专业设计,使隧洞改造满足防火、防水、防爆、防腐蚀与防盗等要求。 本项目放射源暂存库单独设置,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布局基本合理。 放射源暂存库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立面图见附图35。 10.1.3放射源暂存库分区该放射源暂存库设置围墙,围墙上设置安防措施并采用严格的门卫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暂存库内。 将放射源暂存库设置为控制区,围墙内暂存库外区域划为监督区,在控制区设置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标识,在监督区设置标识禁止无关人员长期逗留。 10.1.4放射源暂存库屏蔽参数22本项目放射源暂存库设置在园区内已停用的取水隧洞施工隧道内,隧道一头封死,一头作为暂存库出入口。 暂存库紧贴隧道壁和顶部均设计为450mm钢筋混凝土墙;入口墙体(北侧墙体)为350mm混凝土墙,上部设置排风口1个,排风口上设置12mm铅板防护罩。 暂存库进出门设置三道门,分别为入库门、储存间门和小隔间门。 入库门为防盗门,采用双人双锁;储存间门为铅防护门,宽1.5m、高2.1m,铅板厚度为8mm;小隔间门为双人双锁。 源箱尺寸为540mm(长)480mm(宽)500mm(高),其四周屏蔽层结构分内、中、外三层,内外层为2mm不锈钢板金属材料,并具有防火、防盗的性能,中间层用5mm铅板屏蔽射线,源箱盖为10mm铅板屏蔽射线。 源箱放置在560mm(长)500mm(宽)340mm(深)的源坑内。 每一个源箱箱体内存放3-4枚密封源,32个源箱共存放约100枚密封源。 暂存库设计参数情况见表10-1,设计平面布置见附图4。 同时暂存库将设置视频监控设备、红外线监控系统、实时剂量监测仪、CK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剂量监测、CK报警装置位置图见附图4。 表10-1暂存库设计参数一览表内容参数墙体东、西侧墙(隧道壁)为450mm混凝土,北侧墙为350mm混凝土,南侧为3000mm封堵混凝土墙,除北侧外其他三侧还有山体顶棚450mm钢筋混凝土+山体出入门防盗门,1.5m宽2.1m高;储存间门洞1.2m宽2.0m高,铅门1.5m宽2.1m高,8mm铅板,搭接宽度超过10倍缝隙;小隔间门0.7m宽2.0m高源箱32个,540mm(长)480mm(宽)500mm(高)源箱体2mm不锈钢板+5mm铅板+2mm不锈钢板源箱盖10mm铅板源坑32个,560mm(长)500mm(宽)340mm(深)排风设施设机械排风设施,顶部高于暂存库顶部1m,排风口30mm(长)000mm(宽),排风口上设置12mm铅板防护罩观察窗无隔间共16间,2.35m长1.25m宽。 墙体采用实心砖,厚度不小于12cm其他安全设施设置视频监控设备、红外线监控系统、实时剂量报警器、CK报警系统2310.2三三废的治理理10.2.1施施工期期本项目建设放射源暂存库,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施工废水、噪声、固体废物采取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将施工期的影响控制在园区局部区域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大气污染采取以下措施a.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并保持施工场地一定的湿度;b.车辆在运输建筑材料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以减少沿途抛洒;c.施工路面保持清洁、湿润,减少地面扬尘。 施工期废水采取以下措施施工营地设立临时厕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由绿色石化园区统一组织及时清运;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如灰土搅拌等)、道路浇洒或施工车辆冲洗等,不外排。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尽量使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 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建筑装修垃圾将由绿色石化园区统一收运;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设置临时垃圾箱(筒)收集,并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 10.2.2运行期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无放射性三废的产生。 针对本项目,公司必须做到以下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1、常规措施 (1)公司必须完善各项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制度,并制作规范张贴于工作现场处。 (2)辐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进行辐射防护知识和法规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3)公司必须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剂量检定;公司必须每年安排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暂存库 (1)拟建暂存库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周围的放射安全,并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设置中文警示说明,以告诫无关人员勿靠近暂存库;在暂存库墙外1m设置警戒线,以防在无关人员靠近。 24 (2)放射源暂存库应有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等的安全设施,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并由管理工作人员定期清点记录密封源情况。 放射源暂存库应实施24小时持续有效视频监控,监控录像保存15天以上,并实施双人双锁管理,门应为防盗门,由专职工作人员负责。 设置16个隔间,每个隔间对应一家探伤单位,实施双人双锁管理,剩余1个隔间作为备用。 (3)公司已设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密封源领用及交还制度、定期清点制度、安全状态检查和剂量测量制度,建立了密封源领用交还台账,明确密封源的流向,并有专人负责。 密封源出入暂存库时,应对密封源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密封源在源容器或照射容器内,并记录剂量监测值和转移时间等信息。 (4)放射源暂存库设置报警装置,与当地公安“110”联网。 此外还将设置红外线监控系统和实时剂量监测仪。 (5)密封源换源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换源时穿上专门的辐射防护服,并佩带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6)加强退役辐射源的管理,废旧密封源将由其所属单位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交回生产单位,公司不得随意处置。 (7)暂存库设计足够通风量的机械通风设施,以降低室内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浓度。 (8)按需求配备相应的个人辐射防护用品及设施。 已配备铅服2套,铅手套、铅眼镜各2副。 表10-2暂存库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备一览表序号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辐射测量仪/2台已有1台2个人辐射报警器/2个已有1台3个人剂量计/10个已有4铅服-2套已有5铅手套-2副已有6铅眼镜-2副已有7应急处理钳子1个已有25表表11环境影响分析11.1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放射源暂存库1处,利用园区现有停用的取水隧洞临时施工隧道,工程量小、建设内容少,周期较短,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施工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同时施工期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待施工期结束后将消失。 11.1.1施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在建设施工期将产生地面扬尘,另外机械和运输车辆作业时排放废气和扬尘,但这些方面的影响仅局限在施工现场附近区域。 针对上述大气污染采取以下措施a.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并保持施工场地一定的湿度;b.车辆在运输建筑材料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以减少沿途抛洒;c.施工路面保持清洁、湿润,减少地面扬尘。 11.1.2施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时期的废水排放主要于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和泥浆废水。 施工营地设立临时厕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由绿色石化园区统一组织及时清运。 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如灰土搅拌等)、道路浇洒或施工车辆冲洗等,不外排。 11.1.3施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整个建筑施工阶段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施工时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xx)的标准,尽量使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 11.1.4施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拟建址较为平整,因此无废土石方产生,因此,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以及少部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建筑装修垃圾包括废砖、混凝土、沙石、木屑、碎玻璃、废木版、废砂布、废泡沫包装材料等,该部分垃圾将由绿色石化园区统一收运,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应设置临时垃圾箱(筒)收集,并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则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浙石化公司在施工阶段计划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将施工期的影响控制在园区局26部区域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1.2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11.2.1放射源暂存库环境影响本项目只进行密封放射源的暂存不进行密封源的校验。 探伤机存、取、贮存过程中,由于密封源表面有着合理的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表面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