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二.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等词义。2.背诵课文前三段。三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结合注释)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四. 学习过程:(一)1.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槁暴( ) 金就砺( )则利 须臾( )之所学 跂( )而望矣 假舆( )马者 假舟楫楫( )者 蛟( )龙生焉 不积跬( )步 骐( )骥( )一跃 驽( )马十驾,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 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 )之穴(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三)把握概括主旨(四)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学不可以已( ) 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虽有( )槁暴( ) 金就( )砺( )则利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 )行无过( )矣2.翻译重点句子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文段分析思考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第二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1.解释加点词语终日而( )思 须臾之( )所学跂而( )望矣 登高而( )招而( )见者远 假( )舆马者而致( )千里 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 生( )非异也2.翻译下列语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4.背诵第三自然段。(六)学习反思(七)当堂检测1.默写课文第二段。2.准确背诵前三自然段。课外拓展哈佛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训言: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12.时间在流逝。13.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17.教育程度代表收入。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劝学学案(一)答案及分析:四. 学习过程:(一)1.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木直中(zhng)绳 輮(ru)以为轮 虽有槁暴(p) 金就砺(l )则利 须臾(y)之所学 跂(q)而望矣 假舆(y)马者 假舟楫楫(j)者 蛟(jio)龙生焉 不积跬(ku)步 骐(q)骥(j)一跃 驽(n)马十驾, 锲(qi)而不舍 金石可镂(lu) 六跪而二螯(o) 非蛇鳝(shn)之穴(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是围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展开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把握概括主旨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四)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学不可以已(停止) 取之于(介词,从 )蓝而青于(介词,比)蓝木直中( 合乎)绳 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轮虽有(通“又”)槁暴(晒 ) 金就(动词,靠近)砺(磨刀石 )则利博学(广泛学习)而(连词,表递进)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犯错)矣2.翻译重点句子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文段分析思考 是全文的文眼。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比喻论证。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1.解释加点词语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 须臾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学跂而(连词,表修饰)望矣 登高而(连词,表修饰)招而(连词,表转折)见者远 假(借助,利用 )舆马者而致(到达)千里 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水)也而绝(横渡 )江河 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2.翻译下列语句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码头建设融资贷款合同
- 2025杀虫剂采购协议
- 入水救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一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遗产授权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学位合同
- 农药试题分类及答案
- 2025年建筑企业合作项目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 2025年水利工程合同范本正式生效
- 方位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量化表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报名表的模板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课件
- 工程力学专业就业能力展示
- 中控室培训课件
- 自考《01685动漫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10题)
-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课件
- 环境卫生整治项目合同范例
- ARDS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