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反思27蒙娜丽莎之约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反思27蒙娜丽莎之约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反思27蒙娜丽莎之约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产生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的强烈愿望。教学重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检查预习情况:1我会读:(课件出示)探访 交涉 肖像画 赴约 恬静 矜持 璀璨微抿双唇 耐人寻味 难以捉摸 永不磨灭(1) 自己先读一遍。 (2) 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 齐读一遍。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师小结: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4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三、交流探究一,整体感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1人多。(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2画展出的不易。(一幅画的展出竟需要美法两个大国多次交涉,这幅画的确很有魅力啊!)3预设:读第5段: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6.7段)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5小结: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四、交流探究二,语段研读1好,我们就来看这部分。幻灯出示: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同学们刚刚读了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哪部分描写最吸引你呢?2研读第6段 预设:(1)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哪呢?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2)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慎重、拘谨)(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4)(“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吗?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体会写法: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或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5)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读)3写一写师引语: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这幅画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幅画,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 (1)想一想,写一写。 (2) 指名说。 (3)出示关于微笑的资料。4研读第5、7段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赶快找出来,体会这样写的精妙,然后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1)你想读哪一句?谈感受。(2)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朗读)五、小结并布置作业1小结: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朗读中,老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真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幅画的风采。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与蒙娜丽莎的约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2学到这儿,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幅杰出画像的创作者达芬奇。(出示图片资料投影) 【教学反思】但凡上过公开课的老师肯定有一个感觉,准备公开课是一件累人的事!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蔡依林的一首歌,歌词唱得太快,听不清,歌名我倒是记住了玩美,挺有意思吧?!整个备课的过程就是“玩美”,不停地想,不断地问,不时地改。雏形出来了就上一节,请同事听听,再想想改改;然后再上一节,请同事、师傅、领导听听,完了综合各方意见再改改;最后自己上一节,感受感受。才敢拿到兄弟学校献丑!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写话训练的设计,最先的想法是欣赏完达芬奇另外一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课本上有一幅插图),运用想象的方法写写其中一个人物,可是后来听课老师提出这个题目太难,人物外貌看不清,而且时代背景学生不了解,学生作业反馈上来的确是这样;后来干脆在感受完蒙娜丽莎微笑的美之后,让学生再次欣赏画像,发挥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一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无从着手;再后来模仿课文的写法,让学生想象再写下来,“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试教下来这种设计应该比较合理,学生也最有话说。完了之后,我就在想,平时上课可没这么“磨”呀!钱梦龙老师在备课中谈到:“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的时候觉得有疑惑的地方,学生一定也有疑惑,我读了好几遍才感受到好的地方,学生一定也很难感受到,我教学时就在这些方面导一导。”钱梦龙老师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要好好下点功夫啊!上完了课,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友和导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比如课堂上指导朗读得还不够细致,缺少有层次的阅读,因此学生读得还不够多,读得还不够生动、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