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情绪管理.ppt_第1页
禅与情绪管理.ppt_第2页
禅与情绪管理.ppt_第3页
禅与情绪管理.ppt_第4页
禅与情绪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禅与情绪管理,北京大学东语系 湛 如 2005年1月8日,2,回归信仰,3,回归自然,4,回归自我,5,三宝歌,弘一法师:词,6,梵乐清音,7,三宝歌 (南无namo佛陀耶! ),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8,三宝歌 (南无namo达摩耶!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9,三宝歌 (南无namo僧伽耶!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延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10,讲授内容,1: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基础 2:禅的修行对于情绪管理的意义 3:日常情绪与禅的超越,11,一:问题的提出,1:精神卫生2:认识自己3:管理自己4:自我实现,12,禅与情绪管理,情绪管理: 是全新的现代科学,正在风靡于世界,成为人类追求成功的重要学问。,禅的功效: 东方的古老智慧,解脱痛苦的良津,身心放松的艺术,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径,自我完善的不二法门。,13,二:禅与禅宗,1:禅梵语:dhyqna巴利:jhqna藏文:bsam-gtan 静虑、思惟修、弃恶。,14,二:禅与禅宗,禅的起源: 远溯印度古奥义书时代。 印度的圣者,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常在森林树下静坐瞑想,此种静坐瞑想即称为禅那。,15,二:禅与禅宗,在西元前五世纪前后,婆罗门、佛教、耆那教皆以静坐瞑想为修持方法,而佛教更以禅作为统一心境、断除烦恼、求达涅槃之重要方法。,16,二:禅与禅宗,原始佛教: 戒定慧-定学 八正道-正定 均以禅为修持的首要法门。,17,三无漏学,18,八正道 aryqstangikq-marga,1 正见指正确的见解2 正思惟行为前正确意志或决定。3 正语正思惟所产生的正确言语。4 正业指正思惟后所产生的行为。5 正命指正确的生活。6 正精进精进是努力趋向理想。7 正念具有正确的意识、想法。8 正定即精神统一。,19,大乘佛教,六度:禅定 禅的修持遂从自利转为利他,而成为菩萨行。,20,二:禅与禅宗,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21,二:禅与禅宗,中国:禅-修持方法-宗派.达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影响:绘画-茶道-建筑等.,22,二:禅与禅宗,2:禅宗 梁普通年中(520526),菩提达摩航海来到广州,继而应梁武帝之请,到金陵与帝问答,机缘不契,入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23,二:禅与禅宗,2:禅宗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南顿慧能 北渐神秀,24,禅宗谱系:,菩提达摩,25,禅宗谱系:,慧可禅师,26,禅宗谱系:,三祖僧璨,27,禅宗谱系,四祖道信,28,禅宗谱系,弘忍禅师,29,二:禅与禅宗,慧能(638713):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30,二:禅与禅宗,神秀(606706):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31,二:禅与禅宗,达摩安心无为,形随运转。慧能但行直心,不着法相。 后世禅家便把这种禅的意味渗透在学人的日常生活里,使它构成一种随缘自在。,32,二:禅与禅宗,传灯录故事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33,永嘉证道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34,二:禅与禅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35,二:禅与禅宗,禅宗宗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36,二:禅与禅宗,坛经: 人性本自净 万法在自性 自性常清净,37,二:禅与禅宗,人心:本自清净-烦恼-妄念-染污-如云遮日,38,二:禅与禅宗,禅修:离一切法相,顿见心性-本来清净.,39,二:禅与禅宗,遍一切处的佛性: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40,二:禅与禅宗,明心见性: 开发自性, 无心无念, 彻见心性。,41,二:禅与禅宗,禅是生活艺术: 禅者可以告诉我们,是创造性的生活艺术家。,42,二:禅与禅宗,个人行为: 表现了独创性和创造性,表现了活泼鲜明的人格。不存在因袭、妥协和禁抑的动机,从心所欲,行动如风。,43,二:禅与禅宗,超越了片面的、有限的、受限制的、自我中心的存在中的自我。 唐代有一位大禅师说:“随处作主,立处皆真。”,44,二:禅与禅宗,禅指出了从枷锁到自 由的道路,通过禅的 修行把本具于我们内 心中的一切创造性与 有益的冲动显现出来。,45,二:禅与禅宗,禅的艺术: 储藏于我们内心所有生命力量进行适当而自然的释放,而这些生命力量在通常的环境之中是被压抑被扭曲的。,禅的目标: 我们免于疯狂或残废。所以,禅对于现代人尤其具有精神疗法的治疗效果。,46,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见性成佛就是显现本具的佛性,佛性就意味着每一个都具有“成佛”的条件,用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说法,说明人具有“自我实现”的潜在可能。,47,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马斯洛: 所谓自我实现,即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按照现代情绪管理学的目标正是培养“自我实现型”的人。,48,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方式: 他们不会刻板地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们行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自由抒发与他们当时的感受相关联的情绪;他们不必约束自己的情绪,他们有充分感觉的自由;他们应付新的情景而不必事先计划应该怎样作出反应。,49,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禅与情绪管理在表达“自我实现”上有一定的不同,但是禅宗则与精神分析学的“自我实现”是相同的。,50,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弗洛姆:将二者的目标概括为“解除压抑”、“自我实现”。,51,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因为无意识中蕴含着人的全部潜能,所以只要觉悟到这一点,便意味着觉醒,摆脱幻象、假象、谎言,如实地观照事物。,52,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觉醒的人是解脱的人,他的自由不为别人所限制,也不为自己所限制。意识到以往未曾意识之物的过程,构成人的内在革命。,53,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正是因为这种真正的觉醒,成为创造性的知性思想与直觉性的直接把握的根源,所以只要通过自觉的努力将无意识中受压抑的创造性潜能释放出来,从而在建设性的方向上去获得个人的自我实现。,54,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弗洛姆认为对禅的知识及实践,能够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上产生最为丰富和清楚的影响,可以使精神分析的焦点更为集中,为洞察本性投下新的光辉。,55,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情绪管理学的表达倾向于具体的、现实的,而禅宗与精神分析学则倾向于抽象,但是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也是我们以禅的超越来阐释情绪管理的基础。,56,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点,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基础: 一位具有很高境界的禅师,本身便是情绪管理很好的人;一位情绪管理得很好的人,他已经在向禅的境界靠近。,57,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禅修:止观 数息 念佛 禅净 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饥渴。 安定人类的心灵。 纠正当今佛教在修行上的误区。,58,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禅定作用: 个人发展 潜能发展 团体成长 智力方面 学习方面 心理治疗 教育机构 生理 疾病 体育。 心理治疗: 戒烟 青少年犯罪 焦虑、压力 自我宽容 神经质 紧张。,59,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对于情绪管理来说,通过修定,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如修不净观对治贪心,修慈悲观对治嗔心,修因缘观对治痴心。,60,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如现代医学制造出成千上万的镇静药,而这些药不但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而且事实上也是完全无益于消除焦虑本身。,61,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而佛教的禅定却能平息我们的乱心,使不良情绪渐渐降伏下来,禅定的作用是任何镇定药也比不上的。具有定力的人,在挫折面前,具有冷静的头脑,先忍受心中的痛苦与不快,再能审察情势,检讨反省。,62,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佛教的定学不但提倡对不良情绪的对治,更提倡对优良情绪的培养,如慈、悲、喜、舍。 慈:希望众生欢喜受乐、受人爱敬的“与乐心”; 悲:拔除众生痛苦的深度同情心;,63,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喜:众生享受喜乐幸福而自感欣喜快慰的欢喜心; 舍:舍弃我执我慢,等视自他的平等心,舍弃财物等的布施心,舍弃自心过度爱憎及烦恼的平等心。,64,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四无量心的修习,先从自身观起,然后推己及人,平等普覆一切众生。这是通过禅定培养道德素质,改变人格结构,很值得现代情绪管理学注意。,65,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现代情绪管理学也非常提倡静坐,许多研究都肯定静坐能降低血压、胆固醇,有益身心健康。在现代心理治疗中,常用深呼吸来减轻压力。,66,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摆脱压力: 许多与压力有关的抱怨,不论是生理、心理或是情绪皆因不正确的呼吸所造成。但是幸运的是这类的抱怨,通常只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法即可解决。,67,三: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而佛陀将数息观作为习禅的最初入门,称为“二甘露门”之一,可见佛教的修行法门与现代情绪管理方法上具有一致性。,68,禅定的修习的目的:, 能使心趋于寂静,增强自主情绪的能力。 身心的轻安,能使人心调柔。 具有高度的心理自控能力。 很强的自塑能力。 有力量把持自心。 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形象。 能够超越粗劣情欲享受,保持安恬平稳的心态。,69,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70,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我们的世界:情绪流布。 自身的情绪:控制与调节成为衡量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71,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情感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感自觉情感管理将情感导向正途同理心(情感判读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72,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情感智慧:1: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立即觉察自己的情感,了解产生情感的原因,明了自己对别人与某些决策的感觉,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2:控制自己的情感,能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与忧郁,也就是能控制刺激情感的根源;,73,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3:激励自己,能够整理情感,让自己朝一定的目标 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4:明察和理解别人的情感,了解别人真正的感受, 察觉别人真正的需要,具有同情和理解别人的心 理。5: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协调、引导别人的情感,营造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团结共感的气氛,提升集体精神,使集体生活充满和谐与生机。,74,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不但是对自己的控制与调节,同时意味着在自他互动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但是,不良的、负面的情绪如影随形,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影响着人们。,75,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情绪管理的任务负面的情绪: 紧张、沮丧、生气、悲伤、恐惧、寂寞、害羞、愤怒、嫉妒、自卑、自傲、冷漠、焦虑、无聊。,76,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平衡的10条要诀:1:对自己不苛求,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4:暂离困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5: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适当让步;,77,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6: 对人表示善意;7: 找人倾诉烦恼;8: 帮助别人做事;9: 适当娱乐;10:荣辱不惊,知足常乐。,78,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情感智慧 心理平衡 禅修方法 超越智慧 相同相似,79,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禅的智慧: 破除执著 看破放下,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80,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执著与分别:各种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 执著分别烦恼行为业果 嫉妒:因为别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应,是一种相对 比较中的错觉现象。 冷漠: 被称为心灵假象死亡,是由心理挫伤和认知不当而引起的。,81,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禅的智慧: 破除错误认知 看破事物外在的假象 放下事物的执著,82,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禅的实践: 超越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契入能所两忘能所一如。,83,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自我反省,观照自身。在进行情绪管理理时,学习禅修的观照智慧,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走出自我。如恐惧本身是由于生活中不良的经历而引起错误的认知,害羞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败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情绪管理者与心理治疗者应该对这些心理疾病进行分析,反省自己这些精神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暴露与剖析,让患者了解到其实这些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84,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生活在当下,注重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快乐。许多心理疾病都是来自对过去的沉缅及未来的过高期望而产生的。,85,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与心理治疗应该让患者了解到当下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这就是禅修的“正念”。,86,四:禅的智慧与情绪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