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州志列传总论志曰:传志之文,古无定体。左氏所引军志、周志诸文, 即传也;盂子所对汤武苑囿之问,皆曰“于传有之”,即志也。六艺为经, 则论语、礼记之文谓之传;卦爻为经,则彖、象、文言 谓之传。自左氏春秋依经起义,兼史为裁。而司马迁七十列传,略参其 例;固以十二本纪,窃比春秋者矣。夫其人别为篇,类从相次,按诸左 氏,稍觉方严,而别识心裁,略规诸子。揆其命名之初,诸传之依春秋, 不过如诸记之因经礼,因名定体,非有深文。即楚之屈原,将汉之贾生合传; 谈天邹衍,缀大儒孟荀之篇;因人征类,品藻无方,咏叹激昂,抑亦吕氏六 论之遗也。吕氏十二纪似本纪所宗,八览似八书所宗,六论似列传所宗。班 史一卷之中,人分首尾,传名既定,规制纂密。然逸民四皓之属,王贡之附 庸也。王吉、韦贤诸人,儒林之别族也。附庸如颛臾之寄鲁,署目无闻; 别族如田陈之居齐,重开标额;征文则相如侈陈词赋,辨俗则东方不讳谐言。 盖卓识鸿裁,犹未可量以一辙矣。范氏东汉之作。则题目繁碎,有类米盐, 传中所列姓名,篇首必标子注。于是列传之体,如注告身,首征祖系,未缀 孙曾,循次编年,惟恐失坠。求如陈寿之述蜀志,旁采季汉辅臣, 沈约之传灵运,通论六朝文史者,不为绳墨拘牵,微存作者之意,跫然如空 谷之足音矣。然师般不作,规矩犹存。比缉成编,以待能者;和而不倡,宜 若可为;第以著述多门,通材达识,不当坐是为詹詹尔。至于正史之外,杂 记之书,若高祖、孝文,论述策诏,皆称为传。汉艺文志有高祖传十三篇,孝文传十一篇。则故事之祖也。穆天子传、汉武内传,小说之属也。刘向列女传,嵇康高士传,专门之纪也。 王肃家传,王裒世传,一家之书也。东方朔传、陆先生传, 一人之行也。至于郡邑之志,则自东京以往,讫于六朝而还,若陈留耆旧 传、会稽先贤传之类;其不为传名者,若襄阳耆旧记、豫章志 后撰之类;载笔繁委,不可胜数。网罗放失,缀辑前闻,譬彼丛流趋壑, 细大不捐:五金在冶,利钝并铸者矣。司马迁曰:“百家言不雅驯,绅先 生难言之。”又曰:“不离古又者近是。”又曰:“择其言尤雅者。”“载 籍极博,折衷六艺。诗、书虽阙,虞夏可知。”然则旁推曲证,闻 见相参,显微阐幽,折衷至当,要使文成法立,安可拘拘为划地之趋哉?夫合甘辛而致味,通纂组以成文,低昂时代,衡鉴士风,论世之学也。同时比德,附出均编,类次之法也。情有激而如平,旨似讽而实惜,予夺之 权也。或反证若比,或吕遥引如兴;一事互为详略,异撰忽尔同编,品节之 理也。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聚公私之记载,参百家之短长,不能自具心裁, 而斤斤焉徒为文案之孔目,何以使观者兴起,而遽欲刊垂不朽耶?且国史证 于外志,外志征于家牒,所征者博,然后可以备约取也,今之外志,纪传无 分,名实多爽,既以人物列女标为专门,又以文苑乡贤区为定品;裁节史传, 删略事实,逐条附注,有似类书摘比之规,非复古人传记之学;拟于国别为 书,丘分作志,不亦难乎?又其甲科仕宦,或详选举之条,志状碑铭,列入 艺文之内。一人之事,复见叠出,或注传详某卷,或注事见某条;此殆有类 本草注药,根实异部分收;韵书通音,平仄互标为用者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