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训考核手册内科(传染病)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导 师: 所在医院: 入学时间: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制年 月 日说明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办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我天津医科大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该培训考核手册。2. 手册供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申请专业学位博、硕士研究生学习阅读使用。3. 手册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各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培训内容要求指南,用于研究生临床工作量统计、科室轮转及学位申请考核。4. 导师、带教教师和研究生须认真学习、阅读、如实填写本手册,按照本手册规定内容进行临床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培训和考核。全部培训考核完成后上交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该研究生学位授予。 5. 临床医学内科、外科含三级学科,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至少在三个相应学科轮转,故须另附临床轮转科室工作量统计表和临床轮转科室考核表。不要求跨学科轮转的其它学科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申请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本学科内按导师要求轮转的科室,也须另附以上两表分别填写,可加附页。6. 为使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申请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相关政策、要求、标准,本手册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三个文件附后。7. 本手册解释权为天津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办公室。8. 本手册自2007年开始使用。 目 录一、研究生基本情况 1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含CET) 2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3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要求与工作量统计 6五、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10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与素质考核 20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 21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 24九、内科学三级学科培养要求 27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文件汇编 341. 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 34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 35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 39一、研究生基本情况 研究生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照片籍贯婚否民族政治面貌学历学位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身份证号导师类别 统招 定向 委培 自筹 其它家庭住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学历简历起止年月学校及专业职务工作简历导师组成员姓 名职称培 养 分 工- 2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含CET)课 程 名 称学 分成 绩学分总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章)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一学年( 年 月至 年 月)阶段培养计划内容、要求方法、措施指导教师修订记载 指导教师:年 月 日修订第二学年( 年 月至 年 月)阶段培养计划内容、要求方法、措施指导教师 修订记载 指导教师:年 月 日修订第三学年( 年 月至 年 月)阶段培养计划内容、要求方法、措施指导教师 修订记载 指导教师:年 月 日修订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要求与工作量统计内科学要求(4-1-1)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1掌握(1)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扎实的内科学基础。(2)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3)内科各系统典型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以及腹痛、黄疸、发热、贫血、咯血、呕血等症状的鉴别诊断。(4)内科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如休克、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气胸、DIC等。2了解内科学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二)临床技能1能全面、系统、准确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应达到正规合格的要求。2能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平片、CT、MRI等。3掌握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腰穿、胸穿、腹穿、心电图操作等。4熟悉(1)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心肺复苏技术和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摩术、心脏电复律、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药物复苏技术等。5了解各种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线造影技术,掌握其检查指征和临床意义。6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师。 (三)必须在内科学所含的各主要三级学科(不少于3个学科)中进行轮转。内科学(传染病)要求(4-1-2)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传染病基本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 (2)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包括法定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炭疽等)和常见的传染及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流行性出血热、支原体感染、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膜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肺炎球菌脑膜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肠杆菌科、败血症、医院内感染等。 (3)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熟悉 (1)常用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 (2)感染性休克及其急救、防治原则。 (3)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管理原则。 (4)衣原体感染、副伤寒、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囊虫病、血吸虫病、乙型脑炎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原则。 (5)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 3.了解 (1)免疫缺陷者感染如卡氏肺孢虫病、弓形虫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 (二)临床技能 1.掌握胸片阅读,胸穿、腰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 2.熟悉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及重症肝炎的抢救措施。 3.了解肝穿刺活检、病毒性肝炎有关病毒标志检查的基本操作。 - 8 -临床轮转科室工作量统计表(4-2)轮转科室:诊治病例登记技术操作和手术病种日期导师签字名称主做协助日期导师签字- 9 -临床轮转科室考核表(4-3)轮转科室: 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个人自我小结(包括完成计划及医疗任务情况、收获、存在问题及差错事故等): 签 名:考核指标指 标 内 涵满分评分备注医德医风工作责任心、医患关系、人际关系、服务态度10工作完成以科室要求及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工作量为标准15工作记录临床工作登记表完整,真实5病历书写及时准确、字迹清楚、符合三甲医院合格病历要求10体格检查正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方法规范、准确10诊治能力诊断准确、依据充分,处置合理、及时10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培养方案规定的技能25理论知识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最新进展10劳动纪律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5总分100带教老师评语:签名: 年 月 日科室意见:主任签名(公章): 年 月 日- 10 -五、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临床医疗工作总结(5-1)医德医风,临床培训完成情况,诊治能力、水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等。 研究生签名:论文开题报告(5-2)课题名称中文英文1.课题依据:(1)说明课题提出的理由、研究意义。 (2)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自己的见解。 2.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4.本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5.年度研究计划:研究进度起止日期研究阶段内容预期结果6.文献综述(包括正文、参考文献、使用宋体 五号字 单倍行距 可另附页):7.开题报告评审组成员:姓名职称专业单位专家签字8.开题报告提出的主要意见、问题:评审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研究生签字 年 月 日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个人申请(5-3)研究生签字:导师对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和学位论文评语: 签字(章):导师对研究生申请临床能力考核及论文答辩意见: 签字(章):教研室对研究生申请临床能力考核及论文答辩意见:主任签字(章):所在单位科教科(教学办)对研究生申请临床能力考核及论文答辩意见:签字(章):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与素质考核成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品德与素质考核成绩表研究生学 号导 师医 院专 业考核日期思想品德与素质考核成绩评定指标优良合格不合格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与医德医风科学态度与创业精神团结协作与谦虚谨慎遵纪守法与劳动纪律综合评定的等级考 核 评 定 小 组 成 员姓名工作单位、科室职称签字(章)组长:说明:考核评定等级标准(按上述5项内容计)1. 优:评定等级中至少获4项优,且无不合格项。2. 合格:评定等级中无不合格项。3. 不合格:评定等级中有1项为不合格。4. 考核小组成员由本学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不少于3人。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病例评估(71)考试科目考试日期考生姓名学号所在医院专业考 核 项 目满分评分格式规范、完整15术 语 准 确15诊断正确性20分析、处理20预 后 情 况15字 迹 清 晰15总 分100考核小组成员签 字姓名职称是否硕导工作单位签字/盖章组长:说明:考核小组由5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包括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1-2人)。临床基本技能,病例答辩(72)考试科目技能操作名称考试日期病例分析疾病名称考 试 项 目满 分评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技能操作操作规范1010技术娴熟1020应变敏捷1010结果满意1020病例分析诊断依据1010鉴别诊断与分析55检查项目与理由55治疗原则与方案105思路与逻辑105知识面广度与深度2010总分100100考核小组成员姓名职称是否硕导工作单位签字/盖章组长:说明:考核小组成员成员组成要求同病例评估(7-1)说明。病例答辩记录(73) 考试科目考试日期研究生姓名学 号所在医院专 业 记录人签字: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成绩记录表(8-1)评分指标指标内涵满分评分文献综述是否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并收集了与综述有关的主要资料5是否充分介绍了主要的学术观点,主要学派5是否科学地评价已有的学术论点与理论5是否阐明本人的观点,并预示可能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5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10研究方法的科学、结果可信10论证合理、结论可靠10研究结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10研究的课题有新方法或新技术和新见解15综合写作逻辑性强,表达清楚5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10论文答辩思路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准确10总分100答辩委员成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签字组长:说明:答辩委员会成员组成要求同病例评估(7-1)说明。论文答辩记录(8-2)答辩委员会决议(8-3) 答辩委员会决议(结合临床能力考核与论文答辩等情况):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章): 年 月 日学位评定委员会意见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章): 年 月 日九、内科学三级学科培养要求内科学(血液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 1掌握 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的生理功能;血细胞生成及造血的调节;常见血液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1) 贫血:各类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溶贫的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2)白血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各型组织化学染色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慢性粒细胞性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3)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凝血机制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4)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等的应用。(5)血液病急症处理(如急性溶血,DIC的治疗)。2.熟悉(1)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分类;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疗和化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新进展。(2)成分输血的指征及输血反应的处理。(3)免疫异常对血液病的影响。3了解(1)血液病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2)干细胞移植的种类及适应证。(3)干扰素及血浆置换技术的应用。(4)其他疾病(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血友病)的临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二)临床技能掌握(1)骨髓穿刺术(骼骨)、活检技术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2)正常血细胞及骨髓细胞形态特征及血常规报告的分析。(3)分析骨髓象、凝血象及溶血象的各种报告单所需的基础知识及技巧。临床能力培养和要求: 内科学(呼吸系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 1掌握(1)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2)常规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3)抗生素、平喘、祛痰药物、抗痨药物的基本药理知识及临床应用原则。(4)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癌、气胸、肺心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5)支气管哮喘的规范治疗方法及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6)呼吸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抢救措施。 2.熟悉(1)咯血的处理、大咯血抢救。(2)肺癌的化疗方案、 3了解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纵隔肿瘤、结节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疾病的肺部表现及诊治。(二)临床技能1掌握(1)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判断及临床意义。(2)呼吸机的初步调节和呼吸机管道的管理。(3)胸腔穿刺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6)能正确阅读常见病的典型X线胸片及胸部CT片。2熟悉气胸箱的装置及应用和负压吸引的装置。3.了解(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方法。(2)胸膜活检术、肺活检术和胸膜闭式引流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方法。(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结果分析。临床能力培养和要求: 内科学(消化系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1.掌握(1)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功能。(2)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3)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4)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5)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的关系。(6)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及并发症的诊断处理。(7)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诱发因素及处理。(8)腹水形成的原因、实验室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及处理。(9)急性胰腺炎间质性与坏死性的区别及处理。(10)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11)黄疸的发生机制与鉴别诊断。(12)肝癌、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质量原则。(13)乙肝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2.熟悉(1)组胺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及临床作用。(2)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治疗。(3)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4)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 3.了解(1)慢性腹泻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2)慢性腹痛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二)临床技能 1掌握(1)腹腔穿刺术、十二指肠引流术及胃液分析。(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处理、三腔管使用的禁忌证、适应证及常规操作方法。(3)能正确阅读消化系统常见病的X线检查及腹部CT、MRI的分析。 2.熟悉胃镜,乙状结肠检查术。 3.了解PCR,肝活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腹水回输,纤维结肠镜、腹腔镜等检测手段。 临床能力培养和要求: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1掌握(1)内分泌系统各腺体的结构,激素的生化与分泌调节。(2)常见病(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与低减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昏迷)及常见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原则。(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原则。(5)甲状腺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2熟悉(1)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2)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的诊治原则。(3)肢端肥大症和泌乳素瘤诊断治疗原则。3了解其他较少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原则。(二)临床技能1.掌握(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处理。(2)对内分泌常见疾病的影像检查(X线、CT、 MRI、核医学、B超等)具有正确阅读和分辨的能力。(3)各种激素侧定的正常值和各种常用的内分泌功能试验的结果判断。2.熟悉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及低血糖低迷的处理。临床能力培养和要求: 内科学(肾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1.掌握(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尿、蛋白尿,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2.熟悉(1)不同疾病不同时期治疗方法的选择。(2)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预后、诊断方法及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治疗方法。(3)肾小管疾病的诊断方法、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4)各种透析疗法的应用,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5)肾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3.了解(1)免疫系统调节异常与肾病关系。(2)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如SLE应用等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二)临床技能1.掌握肾功能检查、尿液(含尿量)常规的正规检验及结果分析(含理化性质)。 2.熟悉肾脏疾病的X线影像诊断。 3.了解肾活检技术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临床能力培养和要求: 内科学(风湿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 1.掌握(1)风湿病学及其相关的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其遗传学、流行病学理论知识。(2)最常见的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3)本系统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与免疫相关药物)的药理和用药原则。2.熟悉 (1)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痛风,骨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二)临床技能1.掌握(1)肌肉与关节的检查方法。(2)骨关节影像诊断方法。2.熟悉(1)自身抗体如ANA、抗ENA、类风湿因子、HLA-B27、抗磷脂抗体、ANCA等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2)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临床能力培养和要求: 内科学(传染病)培养要求:(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传染病基本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 (2)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协原则。包括法定烈性传染病(如鼠痊、霍乱、炭疽等)和常见的传染及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流行性出血热、支原体感染、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膜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肺炎球菌脑膜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肠杆菌科、败血症、医院内感染等。 (3)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熟悉 (1)常用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 (2)感染性休克及其急救、防治原则。 (3)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管理原则。 (4)衣原体感染、副伤寒、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囊虫病、血吸虫病、乙型脑炎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原则。 (5)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 3.了解 (1)免疫缺陷者感染如卡氏肺孢虫病、弓形虫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 (二)临床技能 1.掌握胸片阅读,胸穿、腰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 2.熟悉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及重症肝炎的抢救措施。 3.了解肝穿刺活检、病毒性肝炎有关病毒标志检查的基本操作。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文件汇编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建立了学科比较齐全,学位授予质量能够得到基本保证的学位授权体系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硕士、博士。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不同学科均授予医学学位,名实不符;医学学位类型比较单一,尚未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等。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有利于对各种不同质量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专门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有利于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选择和使用,有利于国际上的对等交流,有必要调整医学门类授予学位的类型,设置医学专业学位。一、 医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士学位不设专业学位,仍按现行办法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这两级学位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职业背景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医学科学学位”,一类是“医学专业学位”。二、 医学科学学位,其要求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涉及的学科主要是: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等有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学科,属于这类学科,其合格者均授予医学科学学位。三、 医学专业学位,其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格者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根据不同学科及其职业背景特点,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预防医学专业学位”、“药学专业学位”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等。四、 本着“统一认识,理顺思路,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保证质量”的原则,首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进行试点,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开展。其他学科的专业学位待条件成熟时逐步研究试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定,学位获得者的证书由批准试点的学位授予单位颁发。五、 尚未设置和试点医学专业学位的学科,仍按原办法授予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特此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1. 授予学位的级别和名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分为两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Medicine, M.M.)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Medicine, M.D.)二、授予学位的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主要授予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和在职临床医师。同时授予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生,其授予标准、申请资格等根据七年制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另行制定。三、授予学位的标准(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四、申请资格(一)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1.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采取“分段连续培养、中期考核筛选、择优进入第二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培养。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培养者,可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完成第一阶段培养但未升入第二阶段者,经过一年临床工作实践,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2.通过研究生培养的途径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者,自获得学位后在相应专业从事临床工作三年以上,经学位授予单位考核,认为其临床工作能力达到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要求的水平,可接受其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人可免于提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其他需提交的材料,同第四条款(三)中的有关规定。(二)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申请人获得医学学士后,在本学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3年,完成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并通过考核。2.申请人须通过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将逐步增加专业课统一考试。3.申请人需提供一下材料:(1)个人简历及医学学士学位证书。(2)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等)。(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成绩。(4)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证书。(5)两位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书,其中一位应是学位授予单位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4.申请人应在学位授予单位相应学科、专业,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不少于六个月的临床工作,以考核其临床工作能力,并由指导教师提出是否同意申请学位的意见。(三)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1.申请人应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2.申请人已完成第二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申请人须通过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4.申请人需提供一下材料。(1)个人简历及硕士学位证书。(2)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等)。(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4)全国医学博士公共外语成绩合格证明。(5)两位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推荐书,其中一位应是学位授予单位的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申请人应在授予单位相应学科、专业,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不少于六个月的临床工作,以考核其临床工作能力,并由指导教师提出是否同意申请学位的意见。五、考核与学位授予申请人必须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专业学位。(一)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2. 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级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3. 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5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组成。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1) 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2)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时间经验为主。(3) 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专业外语、专业课和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4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5至7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半数以上应是具有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学专家(包括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和外单位专家12人)。 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按学位条例规定程序组织论文答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1) 论文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2) 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 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六、经费申请人在申请学位期间所需费用,参照国家有关研究生的经费标准,原则上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支付。4. 组织管理试点工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领导下进行。选择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6号关于下达的通知精神制定办法。一、考核对象(一)临床医学研究生(二)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在职临床医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见教育部高教司(1999)25号文件。二、考核内容与方式(一)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与培养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含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含临床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三)临床能力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含毕业临床能力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考核小组评价与专家考核(含考核答辩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考核均采用百分制。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一)转科考核:1.考核要求:考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否按照培养方案完成各轮转科室的培养要求,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2.考核方法:申请人每轮转一个科室,应对完成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做详细记录和自我小结;科室负责人召集指导教师等有关人员对申请人进行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并写出对申请人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评语。3.申请人在申请阶段考核前,应向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或相应主管部门提交本人转科的全部考核成绩表及有关材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阶段考核。(二)阶段考核:阶段考核系指临床医学研究生完成第一阶段(硕士)的培养(23年),择优转入博士阶段的临床能力考核和(或)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1.考核要求:考查申请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医德医风,是否找哪个文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否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并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2.考核内容: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含学位课程成绩及专业课、专业外语考试)和临床实际能力。3.考核方法:(1)思想品德素质考核:各学科专业的考核小组根据思想品德素质考核内容对申请人进行全面考核。考核通过后,经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合格者方可进行以下考核。(2)理论知识水平考核:审核学位课程成绩。专业课及专业外语考试。考查申请人临床专业知识的坚实性与系统性,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以及是否具有教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由各学科专业考核答辩委员会命题(二级学科范围内)。采取笔试形式。5. 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病历评估:随机抽取申请人经治的完整病例资料五份,供考核答辩委员会评估。评估项目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范本怎么签约
- 学生书本租售合同范本
- 教培工资合同范本
- 假山工程担保合同范本
- 个人电子借款合同范本
- 低层公寓出租合同范本
- 文员制定合同范本模板
- 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护理查房
- 回收桌椅合同范本
- 简易扇灰合同范本
-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区治安巡防队员面试题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