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家庭访视工作中“废卡”现象浅析.doc_第1页
产后家庭访视工作中“废卡”现象浅析.doc_第2页
产后家庭访视工作中“废卡”现象浅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家庭访视工作中“废卡”现象浅析【关键词】现象浅析 产后家庭访视工作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母婴保健法,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笔者通过对济南市天桥区2003年“废卡”的分析,从“产后家庭访视卡”转发的各环节探寻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产后家庭访视工作由社区家访大夫实施,持“产后家庭访视卡”,对本社区居住的产后28天内的新生儿及产妇进行三次访视,给予保健指导,解答疑难问题。凡未成功接受访视者,卡片均退回妇幼保健站,此卡片即为“废卡”。1 产后访视过程1.1 产妇入院分娩后,由产科专人负责填写“产后家庭访视卡”,转发至区妇幼保健站。1.2 各区妇幼保健站有专人负责分发“产后家庭访视卡”,每周2次至市妇保所交换卡片。1.3 将本区卡片登记,由社区派专人领取本社区“产后家庭访视卡”。1.4 社区家访大夫接卡后进行家庭访视。2 2003年天桥区“废卡”分析根据济南市妇幼工作指标,我区产后访视率应不低于80%。2003年天桥区社区共收卡5031张,实际访视4516人,访视率89.76%。驻区医院共发卡4370张,废卡292张,废卡率6.68%。通过分析,废卡原因如表1所示。表1 废卡原因统计产后访视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废卡”产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 拒访 由于宣传不到位,人们观念落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对有偿服务不理解;对家访大夫存在怀疑、提防心理;有重儿轻母现象,忽视产妇产后健康,其中2例新生儿死亡,均为产后拒绝访视者。2.2 过期 由于医院填写、转发卡片不及时;大多数医院采用邮寄方式转发至区妇幼保健站,常因邮资不足、地址不清或邮递员误投而导致过期。2.3 外休 填卡时询问不清,主观上将产妇家庭住址当作产后休息地址,实际上产妇在另地休息。2.4 地址不详、查无此人 常因产妇记错地址或本人不愿接受访视、编造假地址而造成。3 讨论与建议针对以上原因,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访视率。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拒访率会相应降低。3.2 医院正确填卡,及时转发。3.3 区妇幼保健站对医院转卡进行督促,及时反馈信息。3.4 社区访视大夫收卡后立即进行访视。3.5 建议 针对产后家庭访视卡因周转时间长而产生“过期”废卡现象,倘若医院与社区间实现微机联网,在产妇出院当天即可将产妇相关资料转至所属社区,不但节省人力、物力,相信产后访视率也会大幅度提高。作者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