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技术基础14309_第1页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14309_第2页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14309_第3页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14309_第4页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143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 3 1计算机及网络技术3 2INTERNET技术3 3WEB技术3 4EDI技术 学习要求 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掌握Internet技术的概念和了解相关知识 掌握Web技术的基本概念 掌握EDI的基本概念 过程 组成 了解EDI的标准 类型和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3 1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3 1 1计算机技术3 1 2数据通信技术3 1 3计算机网络及结构 3 1 1计算机技术 1 计算机硬件技术2 计算机软件技术 1 系统软件1 操作系统2 开发语言3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应用软件1 数值计算软件2 办公处理软件3 管理信息系统4 辅助设计软件 3 1 2数据通信技术 1 通信的定义通信 Communication 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 2 通信的分类 3 通信方式 1 单工通信 2 半双工通信 3 全双工通信 4 交换技术交换结点转发信息的方式就是所谓的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是三种最基本的交换方式 3 1 3计算机网络及结构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若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大小加以区分 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成 局域网 LocalAreaNetwork LAN 城域网 MetropolitanAreaNetwork MAN 广域网 WideAreaNetwork WAN 互联网 Internet 网络拓扑结构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 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 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有不同的拓扑结构 典型的有星型 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图3 1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图3 2环形拓扑结构 图3 3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 3 2INTERNET技术 3 2 1Internet概述3 2 2Internet的功能3 2 3Internet协议和IP地址3 2 4Internet和Intranet3 2 5Internet接入技术 3 2 1Internet概述 互联网始于1969年 是在ARPA 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 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 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 UCSB 加利福尼亚大学 和UniversityofUtah 犹他州大学 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1992年以后 随着商业性网络进入Internet 正式开辟了商业化应用的途径 开始利用Internet传递商业信息 进行商务活动 Internet已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3 2 2Internet的功能 1 电子邮件 E mail 2 文件传输协议 FTP 3 远程登录 Telnet 4 万维网 WWW 5 其他应用 3 2 3Internet协议和IP地址 1 Internet使用的协议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的通信语义和语法规则的集合 只有通过统一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不同的计算机才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 意思 进行通信 实现各种服务功能 Internet上的网络协议统称为Internet协议簇 其中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网络协议IP Internet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 和数据报文协议UDP UserDatagramProtocol 等 因为TCP和IP是其中最基本 最主要的两个协议 所以习惯上又称整个Internet协议簇为TCP IP协议簇 TCP IP协议分为4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2 IP地址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 包括路由器 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bit地址 IP地址是Internet赖以工作的基础 它可以使主机很方便地在Internet上进行寻址 1 IP地址的分类 2 IP地址的表示法 3 域名及IP地址1 域名的作用2 域名的组成3 域名服务器 DomainNameServer 21 Internet是基于TCP I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InternetProtocol 建立的 依据该协议每一台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都被分配了一个IP地址 作为这台计算机在网上的唯一标识 IP地址的表示法例 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22 网络地址 确定该主机所在的物理网络主机地址 确定该主机在该物理网络上的位置IP地址的层次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特性 为每台主机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 网络号必须全球统一分配 主机标识号由本地分配 不需要全球统一分配 23 A类 1 0 0 0 126 255 255 255 255 0 0 0B类 128 0 0 0 191 255 255 255 255 255 0 0C类 192 0 0 0 223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0D类 224 0 0 0 239 255 255 255 E类 240 255 255 255 255 IPv4系统 A E共5级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24 5 子网划分子网划分 可以充分利用IP地址 为更多的主机分配IP地址 三级结构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 子网地址 主机地址 两级网络结构 三级网络结构 25 子网掩码作用 把一个IP地址正确分解为对应的网络地址 子网地址及主机地址子网掩码不同 属于不同的网段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数 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部分全部为1主机地址部分全部为0 A类网的子网掩码是255 0 0 0B类网的子网掩码是255 255 0 0C类网的子网掩码是255 255 255 0 26 IP地址应用1 主机IP地址202 196 0 133 确定该主机所在网络类别 网络号及主机号 1 四组十进制数转变为四字节32位二进制数四组十进制数 202 196 0 13332位二进制数 11001010110001000000000010000101 2 确定网络类别第一字节是11001010 类别是C类 3 确定网络地址C类网前三个字节是网络地址 202 196 0 4 确定主机地址 第四字节 10000101 结论 该主机是C类网202 196 0中的133号主机 27 2 主机IP地址166 111 1 255 确定该主机所在网络类别 网络号及主机号 1 四组十进制数转变为四字节32位的二进制数10100110011011110000000111111111 2 确定网络类别 第一字节是10100110 B类网 3 确定网络地址 第一 二字节1010011001101111 4 确定主机地址第三 四字节 主机地址是0000000111111111 结论 该IP地址表示B类网166 111上的511号主机 28 3 假设网络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 IP地址11000000 01001110 00101110 01100001 198 78 46 97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255 255 255 224确定主机所在网络的类别 网络号 子网号及主机号 1 11000000 C类地址 2 前三个字节 网络地址 198 78 46 3 后一个字节标识主机01100001子网掩码11100000 结论 IP地址198 78 46 97标识的是 C类网络198 78 46的3号子网的1号主机 3 2 4Internet和Intranet 1 Intranet的概念Intranet是企业内部网络 即内联网 它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在企业内部使用TCP IP的组网技术以及环球网 WWW 工具而建立的网络 该网具有与Internet相连接的功能 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 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数据传输服务 2 Internet和Intranet的区别 1 访问用户的范围 2 信息的内容 3 网络规模 性能 3 2 5Internet接入技术 1 ISP InternetServiceProvider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2 Internet接入方式 1 电话拨号 2 ISDN 3 DDN 4 ADSL 5 Cable Modem 6 光纤接入 7 无线接入 3 3WEB技术 3 3 1Web系统的组成3 3 2Web系统的模式 Web的原理Web的本质内涵是一个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网络化超文本信息传递系统 Web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 用户启动浏览器程序 并在浏览器中指定一个统一资源定位地址 URL 浏览器向该URL所指定的Web服务器发出请求 然后 Web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请求后 把URL转换成页面所在服务器上的文件路径名 最后 如果URL指向的是普通的HTML文档 Web服务器直接将它传送给浏览器 如果HTML文档中包含有需要服务器端运行的程序 如JSP等 Web服务器就运行这些程序 并将结果传送给浏览器 图3 4Web系统工作原理 3 3 1Web系统的组成 1 URL2 HTTP3 HTML4 Web服务器5 Web浏览器 3 3 2Web系统的模式 1 静态页面静态网页是相对于动态网页而言 是指没有后台数据库 不含程序和不可交互的网页 任何访问者看到的页面不会有任何区别 2 动态页面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功能 如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商品购买 消息传递 订单管理等 3 4EDI技术 3 4 1EDI概述3 4 2EDI工作过程3 4 3EDI系统组成3 4 4EDI标准3 4 5EDI的类型3 4 6EDI与电子商务 3 4 1EDI概述 1 EDI的概念按照协议 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 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 在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的数据交换的工具和方式 2 EDI的作用缩短了所有相关的事务处理周期 简化了工作流程和环节 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降低了运作的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3 EDI的特点 1 EDI的使用对象是具有固定格式的业务信息 并且具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 2 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业务资料 例如发票 订单等 3 EDI所传送的报文采用标准化的格式 这是EDI报文与普通电子邮件的区别 4 EDI由收发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交换信息 这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传真或电子邮件 3 4 2EDI工作过程 1 EDI的工作流程 一个典型的贸易过程及文件流程 EDI的单证处理过程 应用业务流程示意图 3 应用EDI的前提条件 1 供应商 或订货商 必须有一个适用于EDI要求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 2 所有业务联络 均需通过电子化手段 3 所有业务界面的联络 均需有统一编码 文件格式等标准的支持 4 电子文件的法律支持 3 4 3EDI系统组成 1 EDI标准2 EDI软件与硬件3 EDI通信环境 3 4 4EDI标准 1 EDI标准EDI传递的都是电子单证 为了能让不同商业用户的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这些电子单证 必须制定一种各贸易伙伴都能理解和使用的协议标准 目前国际上存在两大标准体系 一个是流行于欧洲 亚洲的 由联合同欧洲经济委员会 UN ECE 制定的UN EDIFACT标准 另一个是流行于北美的 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ANSI 制定的ANSIX 12标准 2 EDI标准的构成一个EDI标准至少要包括元目录 段目录和EDI标准报文格式 因此 数据元 数据段和标准报文格式是EDI标准的三要素 3 EDIFACT介绍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标准是UN EDIFACT 它是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 ECE 制定颁布的 行政 商业和运输用数据交换规则 UnitedNationsRulesfor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forAdministration CommerceandTransport 简称UN EDIFACT 4 ANSIX 12简介ANSIX 12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制定的EDI标准 5 我国的EDI标准体系1991年我国以中国EDIFACT委员会 CEC 的名义首次参加了亚洲EDIFACT理事会 ASEB 并成为ASEB的正式成员国 在 八五 期间 国内几个EDI应用试点工程相继实施一些EDI标准及部分相关网络标准都是从国际相应标准等同或等效转换而来的 3 4 5EDI的类型 1 封闭式EDI由于不同行业 不同地区实施EDI所采用的标准和协议的内容是不同的 这样就导致了大量不同结构EDI系统的出现 各个系统之间由于采用的标准和传输协议不同 彼此之间相对处于封闭状态 因此人们称之为封闭式EDI 2 开放式EDI开放式EDI被定义为 使用公共的 非专用的标准 以跨时域 跨商域 跨现行技术系统和跨数据类型的交互操作性为目的的自治采用方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 3 交互式EDI交互式EDI是指在两个计算机系统之间连续不断地以询问和应答形式 经过预定义和结构化的自动数据交换达到对不同信息的自动实时反应 一次询问和应答被称为一个对话 3 4 6EDI与电子商务 1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EDI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EDI始于1995年8月 当时劳伦斯利威莫实验室开始试验用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