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方法.doc_第1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方法.doc_第2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方法.doc_第3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 Andre Cournand描述心导管检查始于1844年,当时Claude Bernard在马的颈静脉和颈动脉进行插管送入左右心室行导管检查,但在活着的人体上,经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的是一位年轻的外科住院医生Forss mann,1929年他在荧光屏监视下暴露自己的左上臂静脉将导管经静脉送入右心房。1930年Kiein报道了11例病人进行右心导管检查。1947年Dexter报道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右心导管检查。1953年Seldinger应用经皮穿刺技术进行左、右心导管检查。6070年代心导管检查作为一种介入性治疗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64年Doter医生应用同轴导管扩张周围血管取得成功。从1977年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士大学首例进行了冠状动脉成形术获得成功后,介入性心脏病学领域迅速发展,较多的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在周围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疾病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直到近数年才应用于肺动脉疾病的治疗,1998年Sors提出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PE)的适应证:急性大面积PE、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溶栓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者、经皮心肺支持(PCPS)禁忌或不能实施者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导管操作组。Kasper W对204家医院,1001例广泛型肺栓塞患者的观察结果是接受介入性检查和治疗的院内死亡率为11,而未能积极检查和治疗的院内死亡率达到45,表明了广泛型急性PE采用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日本也有报道广泛型急性肺栓塞(APE)经介入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治疗效果良好。 我国国内在肺栓塞的治疗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几家大医院已开展了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24例危重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导管吸栓和导管内给药溶栓,症状缓解率达95.8。我们认为肺栓塞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进展性低血压、严重呼吸困难、休克、晕厥、心脏骤停;溶栓禁忌证者;开胸禁忌症者和/或伴有极易脱落的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者。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管内溶栓:理论上肺动脉内局部用药比经静脉的全身用药有优势,其起效迅速、剂量较小、出血可能性小,但Werstraete等对比了导管到达血栓处溶栓与静脉溶栓的疗效,发现血栓溶解的速度及肺动脉压的下降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肺动脉内局部用药特别是小剂量时可减少出血并发症,但局部治疗的不利方面是需要通过肺动脉导管,而后者在到达血管时增加出血的危险性,故现已多采用外周静脉给药方法。另外陈小燕等人报告对4例APE患者经DSA导管冲击性灌注UK溶栓效果满意,其特点在于一般的溶栓主要用于2周内的新鲜血栓,而此4例病人病程735天,经放射介入性溶栓治疗后均达到血管再通。提示病程长的动脉阻塞段并不一定机化,溶栓后仍有较高的再通率。 (2)导丝引导下导管血栓捣碎术:Thomas SR报告可用旋转猪尾导管进行碎栓。Zwaan M进行了一组体外实验包括4种装置:猪尾导管、clot buster、Hydrolyser导管以及改良的hydrolyser导管,结果发现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这4种装置均有效。猪尾导管虽然较简便,但同其它三种装置比较而言,它相对费时、粉碎栓子的效果弱而且Miller积分也下降的不多。该作者认为在4种装置中hydrolyser导管是最有希望的。 (3)局部机械消散术:Amplatz Thrombectomy Device(ATD)是一种机械性的血栓切除装置,利用再循环式装置可以将血栓块溶解成13微米的微粒。应用ATD进行的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适用于致命性PE、循环低血压者、不伴低血压的急性右心扩张者、有溶栓禁忌证者,其最适于中心型栓子,对新鲜血栓有较好疗效且无需完全溶解血栓。近来英国学者报道在对5例大面积PE患者的治疗中有4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1例死于无关的并发症。 (4)球囊血管成型术:通过球囊扩张挤血压栓使得血栓碎裂成细小血栓,利于吸栓或溶栓。若急性肺栓塞合并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还可使管腔扩大,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5)导管碎栓和局部溶栓的联合应用:Thomas SR报告用旋转猪尾导管破碎巨大血栓同时局部应用溶栓剂,48小时后肺动脉平均压明显下降,有效率为60,死亡率为20。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一般来说IVC可用来预防有绝对抗凝禁忌证者和虽经充分抗凝治疗仍再发静脉血栓者的PE的发生。腔静脉滤器Greenfield filter、Bird nest filter(BNF)、Vena Tech-LGM Filter(VTF)、Simon Nitiole filter等种类。值得注意的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此外还有一些介入治疗的方法如电解取栓术、负压吸引取栓术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诊断肺栓塞时应注意与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动脉炎)肺动脉型和先天性肺动脉狭窄等进行鉴别。大动脉炎受累的动脉内膜呈广泛而不规则的增厚,可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及内支架放置术可用于治疗大动脉炎引起的狭窄性病变,但主要用于主动脉分支如肾动脉狭窄的治疗,而肺动脉的介入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先天性肺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