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气体灭火系统讲稿.doc_第1页
第七节 气体灭火系统讲稿.doc_第2页
第七节 气体灭火系统讲稿.doc_第3页
第七节 气体灭火系统讲稿.doc_第4页
第七节 气体灭火系统讲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 气体灭火系统一、气体灭火系统的作用气体灭火系统是指以某些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作为灭火介质,通过这些气体在整个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周围的局部区域建立起灭火浓度实现灭火。该系统的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对保护对象无任何污染,不导电,但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不能扑灭固体物质深位火灾,且某些气体灭火剂排放对大气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根据气体灭火系统特有的性能特点,其主要用于保护重要且要求洁净的场所,它是建筑灭火设施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二、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建规8.5.5 下列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且宜采用气体灭火系统:1 国家、省级或人口超过100 万的城市广播电视发射塔楼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UPS)室;2 国际电信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一万路以上的地区中心内的长途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3 两万线以上的市话汇接局和六万门以上的市话端局内的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4 中央及省级治安、防灾和网局级及以上的电力等调度指挥中心内的通信机房和控制室;5 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40m2 的电子计算机房内的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已记录磁(纸)介质库;6 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中心内建筑面积不小于120m2 的音像制品仓库;7 国家、省级或藏书量超过100 万册的图书馆内的特藏库;中央和省级档案馆内的珍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大、中型博物馆内的珍品仓库;一级纸(绢)质文物的陈列室;8 其它特殊重要设备室。注: 当有备用主机和备用已记录磁(纸)介质,且设置在不同建筑中或同一建筑中的不同防火分区内时,本条第5 款规定的部位亦可采用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规:7.6.7 高层建筑的下列房间,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7.6.7.1 主机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40m2 的电子计算机房中的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已记录磁、纸介质库;7.6.7.2 省级或超过100 万人口的城市,其广播电视发射塔楼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UPS)室;7.6.7.3 国际电信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一万路以上的地区中心的长途通讯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7.6.7.4 二万线以上的市话汇接局和六万门以上的市话端局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7.6.7.5 中央及省级治安、防灾和网、局级及以上的电力等调度指挥中心的通信机房和控制室;7.6.7.6 其它特殊重要设备室。注:当有备用主机和备用已记录磁、纸介质且设置在不同建筑中,或同一建筑中的不同防火分区内时,7.6.7.1 条中指定的房间内可采用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6.8 高层建筑的下列房间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但不得采用卤代烷1211、1301 灭火系统:7.6.8.1 国家、省级或藏书量超过100 万册的图书馆的特藏库;7.6.8.2 中央和省级档案馆中的珍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7.6.8.3 大、中型博物馆中的珍品库房;7.6.8.4 一级纸、绢质文物的陈列室;7.6.8.5 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中心内,面积不小于120m2 的音、像制品库房。三、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由于其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使用已受到严格限制。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 由于其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故其使用同样受到严格限制。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作用,喷射出的液态和固态二氧化碳在气化过程中要吸热,具有一定的冷却作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有高压系统(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和低压系统(指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存的系统)两种形式。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以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由于IG541混合气体纯粹来自于自然,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惰性及不导电的纯“绿色”压缩其他,故又称为洁净气体灭火系统。5.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系列,具有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但与卤代烷1301和卤代烷1211灭火剂相比,臭氧层损耗能力(ODP)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不会破坏大气环境。但七氟丙烷灭火系剂及其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二)按灭火方式分类1.全淹没灭火系统。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房间的顶部,喷射的灭火剂能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形成浓度比较均匀的灭火剂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在灭火必须的“浸渍”时间内维持灭火浓度,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全淹没灭火系统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因此,要求防护区要有必要的封闭性、耐火性和耐压、泄压能力。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对象的四周围,将灭火剂直接而集中地喷射到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其笼罩整个保护物外表面,在燃烧物周围局部范围内达到较高的灭火剂气体浓度的形式。(三)按管网的布置可分为:1.组合分配灭火系统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组合分配系统。组合分配系统是通过选择阀的控制,实现灭火剂释放到着火的保护区。组合分配系统具有同时保护但不能同时灭火的特点。对于几个不会同时着火的相邻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可采用组合分配灭火系统。2.单元独立灭火系统在每个防护区各自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系统称为单元独立灭火系统。若几个防护区都非常重要或有同时着火的可能性,为了确保安全,宜采用单元独立灭火系统。3.无管网灭火系统将灭火剂储存容器、控制和释放部件等组合装配在一起,系统没有管网或仅有一段短管的系统称为无管网灭火装置。该装置一般由工厂成系列生产,使用时可根据防护区的大小直接选用,亦称预制灭火系统。其适应于较小的、无特殊要求的防护区。无管网灭火装置又分为柜式气体灭火装置和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两种。(四)按加压方式可分为:1.自压式灭火系统指灭火剂无需加压而是依靠自身饱和蒸汽压力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2.内储压式灭火系统指灭火剂在瓶组被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储存,系统动作时灭火剂靠瓶组内的冲压气体进行输送的系统。3.外储压式灭火系统指系统动作时灭火剂由专设的冲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的系统。四、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卤代烷1211、1301灭火系统与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这类系统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平时,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灾,产生烟雾、高温和光辐射使感烟、感温、感光的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探测器将火灾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传送到报警灭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经逻辑判断后,启动联动装置(关闭开口、停止空调等),经一定的时间延迟时(视情况确定),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生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之后(或同时)打开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各瓶组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同时安装在管道上的信号反馈装置动作,信号传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外的释放警示灯和警铃。另外,通过压力开关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若启动指令发出,而压力开关的信号迟迟不返回,说明系统故障,值班人员听到事故报警,应尽快到储瓶间,手动开启储存容器上的容器阀,实施人工启动灭火。延时一定时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考虑防护区内人员的疏散,二是及时关闭防护区的开口,三是判断有没有必要启动气体灭火系统。(二)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该系统由灭火剂瓶组、加压气体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工作原理:控制器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之后(或同时)打开顶压单元气体瓶组的容器阀,加压气体经减压进入灭火剂瓶组,加压后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与第一类的主要组成区别是多了一个减压装置.(三)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是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与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基本相同。(四)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总控阀、驱动器、喷头、管道超压泄放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控制器等部件构成。 灭火剂储存装置由灭火剂储存容器、检修阀、充装阀、平衡阀、安全阀、容器超压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