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航登机效率提升的几种方式.doc_第1页
关于民航登机效率提升的几种方式.doc_第2页
关于民航登机效率提升的几种方式.doc_第3页
关于民航登机效率提升的几种方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实现快速登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经常会为漫长的登机过程沮丧不已?不要总是责怪航空公司。因为他们本可以采取新的程序提高登机效率,但是大部分旅客并不喜欢这种改变,所以航空公司只好作罢,坚持以往的老旧方案。使得登机无限延长的最显著因素是什么?对了,就是舱顶行李箱的存在。“其实放行李的过程比你找座位坐下还要耗时间。”美国西北大学运输中心主任马赫马萨尼说。如果去掉一半的携带行李,每个人可以更快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航空公司对随身携带行李收费的缘故。边疆航空,精神航空和忠实航空就对舱顶行李空间收费,虽然你可能认为这是在赤果果的抢钱,但是它确实能够提高登机效率。再说说优先登机权。航空公司一般会邀请顶级客户优先登机。因为常旅客通常坐在客舱前排,一旦他们坐下来也会方便后面的旅客就坐。顶级客户花钱照顾航空公司的生意,当然享有优先登机的权利。理想状况下,航空公司怎样才能让旅客快速登机呢?马赫马萨尼推荐一种双管齐下的途径。首先,航空公司应该按照从后往前的模式,让旅客登上飞机。不能让每排旅客同时登机,最好按照相隔一排的模式来,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争抢舱顶行李空间。第二点,航空公司应该让靠窗的旅客先上飞机,然后是坐在中间的旅客,最后是靠近过道的旅客。“基本上就是从后往前,从外往内的登机模式。”他如此总结。这样实践起来或许过于复杂,所以马赫马萨尼建议使用随机登机模式一种自由但类似于美西南的登机模式。会降低登机效率吗?基本上还是从后往前的方法。但是由于登机人数集中于某一区域,有可能造成行李空间的争抢。我们搜集了11家航空公司的登机模式。大部分允许顶级旅客优先登机,但是对于其他旅客则各有不同。随机模式美国航空:美国航空采取自己的算法分配上客区域。虽然没有透漏具体措施是什么,但是他们的核心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旅客同时就坐并且安放行李。有点复杂不好叙述。维珍航空:我们尝试了多种登机方案,最终决定每位旅客同时登机最奏效。维珍航空客户体验中心的马克说:“我们协同机场小组共同探讨旅客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无需等待直接走上飞机,他们早已准备好了。”美国西南航空:美西南按照值机时间来登机。因为该航空公司不会提前安排座位,基本上也是一种自由的模式,所以所有旅客同时在机舱不同区域就坐。美西南曾经试验过分配座位,但结果并不好。其发言人说:“我们的常旅客了解这种流程,并且喜欢这样。”按照排数捷蓝航空:按照从后往前,每5排一次的登机顺序。捷蓝发言人称这也许不是最快的方法,但旅客们喜欢这种模式的“结构性和可预测性”。国航、大韩航空、日本航空、长荣航空:在亚洲,从后往前的登机模式一直很受欢迎。亚洲各航企执飞宽体机的数量比美国航企要多。因为宽体机有两条走道,所以登机速度会更快。大韩航空介绍,对于一架A380飞机而言,400名旅客可以在20-25分钟内上客完毕。其他模式美联航:靠窗旅客优先登机,然后是坐在中间的旅客和坐在走道旁边的旅客这种方法有个缩写叫WILMA。美联航发言人称这种方法跟有利于旅客就坐以及放置行李。达美航空:对于普通舱而言,票价高的旅客优先登机,然后才轮到票价低的旅客上机。汉莎航空:德国航企没有统一官方的登机模式。有时按照座位排数来,有时又同时登机。有意思的是,汉莎会按照当地文化来选择登机方式。“如果某国旅客习惯随机登机,那么我们就不会按照排数来上客。”汉莎的发言人这样介绍。汉莎承认的确有更快捷的上客方法,但具体实践起来则会考虑当地人的习惯。在很多人心中,坐飞机出行是一件烦心的事情,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登机过程令人烦躁。在登机过程中,旅客拖着行李箱、背着书包、提着公文包,在狭窄的客舱通道内“蠕动”,只因为前面的旅客在寻找空余的行李架,以便将自己的大包小包安置妥当。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旅客在“吐槽”的同时也会有所疑问:难道登机落座就不能更快一点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分区域登机 避免通道阻塞分舱登机相信对很多旅客来说并不陌生,即在登机过程中,将登机口划分为优先通道和经济舱旅客通道,头等舱、公务舱、其他高端旅客(航空公司贵宾会员)及需要帮助的特殊旅客均可以从优先通道随时登机,目的是为了减少登机时间,提高登机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旅客发现,登机时间减少得并不多,登机效率似乎也没有提高多少,原因在于使用优先通道的旅客毕竟是少数群体,而真正需要提高登机效率的则是经济舱旅客。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一种在分舱登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分区域登机”获得了国际一些大型航空公司的青睐,并沿用至今。所谓分区域登机,就是据当日航班的占座率情况,登机口的服务人员在组织登机时从普通舱旅客开始,引导旅客按照座位的顺序从后往前,每5排10排安排一批旅客登机。与传统的登机方式相比较,分区域登机避免了旅客登机后在客舱内前后找座位、放行李而造成的通道阻塞,使旅客登机更加有序,提高了登机效率。前不久,去美国自由行的李女士在美国境内乘机时感受到了分区域登机的高效、有序。“我乘坐的是全美航空公司从凤凰城飞往波士顿的航班,当我拿到登机牌时,发现除了常规的信息外,在登机牌的最下方印着Zone 5的字样。”李女士说。当时她有些奇怪,直到登机的时候才知道全美航空会将客舱根据座位顺序分成不同的区域,除优先登机的两舱旅客和特殊旅客外,区域1最先登机,以此类推。李女士的座位是第9排,属于区域5,也就是最后登机的区域。“当登机口的工作人员通知到区域1和区域2的旅客登机时,其他区域的旅客仍然坐在登机口的座位上耐心等待,等通知到他们登机时才会起身排队。从始至终,在登机口前排队等候的旅客和进入客舱落座的旅客保持在30人左右。”李女士说,“如果国内的航空公司也都采用这种登机方式就太好了。”向国外学习 登机效率提高正如李女士所愿,国内的航空公司也正在逐步采用分区域登机的方式,希望进一步提升航空服务的标准化。早在2004年,国航就开始尝试分区域登机的服务,但仅限于国际出港航班。2008年,国航将分区域登机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出港航班都采用了按旅客座位分区域登机。当航班登机时,头等舱、公务舱以及持星空金卡的旅客可在登机过程中随时优先登机;重要旅客一般在普通旅客登机完毕后再登机;特殊旅客按照规定的登机顺序登;普通舱旅客按照座位区域1、座位区域2、座位区域3的顺序登机,同时登机口工作人员在航班开始登机时,通过登机口区域小广播提醒普通旅客按照不同区域分批登机。今年5月,大连机场的国航出港航班也推出了按旅客座位分区域登机的服务。当航班登机时,工作人员将按照座位区域顺序组织旅客登机,并通过人工、广播等形式提醒普通旅客按照不同区域分批登机,受到旅客的普遍欢迎。南航在2006年开始在广州的国内始发航班上全面推行分舱位分区域登机,在航班登机时,工作人员会出示指示牌,并通过广播要求旅客按不同区域登机,减少了旅客的等候时间。2008年,南航又将该服务扩大至所有航班上,得到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刘先生坐飞机喜欢坐最后一排,但以前最大的麻烦就是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到座位上。“坐在前边的人上了飞机又放行李又找座位,很容易就把通道堵住了,坐在后边的只能干着急却进不来,最长一次我在飞机门口等了10多分钟。现在登机就非常方便,我今天从验登机牌开始到坐在座位上,都没用上2分钟,感觉非常顺畅。”而早在几年前,东航就对登机过程进行了管理创新,让后舱的旅客率先登机,前舱的旅客随后登机。这样一来,等前排旅客进入后,发现后排的旅客基本都坐好了,通道都是顺畅的。于是,登机过程用很短的时间顺利完成。登机要想快 随身行李少带研究表明,一个航班的登机时间每减少1分钟,航空公司就可以节约30美元的成本。因此,航空公司一直在探寻最快速的旅客登机方式。美国科学家杰森史蒂芬做了一项测试,并认为自己找到了最快速的登机方法。他的方法是各排交替,由后向前登机,靠窗座位的旅客先登机,然后是中间座位,最后是靠通道的座位。测试通过72名携带随身行李的志愿者,利用一架波音757飞机,分别使用5种登机方式登机。结果表明,史蒂芬的方法用时3分36秒,靠窗中间通道顺序落座耗时4分13秒,无座位号完全随机的登机方式用时4分44秒,按区域由后向前登机花费6分54秒,由后向前逐个登机的方式耗时6分11秒。自从史蒂芬的研究发表后,一些航空公司就开始实施不同类型的随即落座方式。美国航空发现采用了随机落座方法比以前平均20分钟25分钟的登机时间减少了3分钟4分钟。美国航空和美联航两家公司现在都会采用特定的随机落座法。但是,随机落座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一些乘务员指出,随机登机的方式导致客舱内一片混乱。也许是出于简单易行的这点考虑,许多航空公司依然在采用从后排到前排落座或者是分区域落座的方法。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则将分区域登机和随机落座相结合,采用的是分区域随机落座的方式。航空公司将客舱座位分为3个区域,旅客的登机牌上只印有区域,没有具体座位,旅客登机时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可以随意挑选座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登机速度快不仅仅需要改进登机方式,旅客也需要在随身携带行李上进行精简。根据民航规定,乘坐国内航班时,随身携带的手提行李总重量不要超过5公斤,每件物品的体积不得超过24厘米40厘米55厘米;乘坐国际航班时,手提行李总重量通常不要超过7公斤,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