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关于桑黄菌桑黄是东方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传统中药,在民间通常用来治疗:胃痛、胃肠紊乱、淋巴腺炎症、癌症以及强身健体、防止各种疾病。直到近几十年,这些药理作用才渐渐得到科学的解释。1996年,韩国人kim.S H等从桑黄中分离出桑黄多糖,并且发现它有刺激体液,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功效,因而释放出很多的免疫刺激产物。另外在阐述桑黄抗炎症作用方面,kim.S.H等发现桑黄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消去由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朵水肿发炎,可以强烈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并且还发现了该提取物还具有镇痛作用。关于桑黄效用,整理叙述如下: 1、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2、 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3、 减轻抗癌剂所产生的副作用; 4、 预防癌症的发生。 5、抗菌、抗纤维化、抗氧化等。桑黄是已知高等真菌中抗癌效果最好的菌类,并且其抗癌机理也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加上深层培养的成功报道,其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在韩国桑黄的子实体一直作为名贵药材出售,其价格高达2300美元公斤.在日本桑黄药用也开始进入市场。尽管我国应用桑黄治病已经有 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已提到,但明确提出的是在本草纲目),但其市场化发展较慢。近年发现有很好抗癌活性,所以需求量剧增,价格昂贵,再由于天然桑黄供不应求,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黄菌是一种多年生药用真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生物治癌疗效明显的真菌(巴西蘑菇即姬松茸与其疗效相近)。日本及韩国开发利用最早,并已开始人工栽培,批量生产。吉林省延吉市凭借独有的地理优势,现已开发出复合桑黄口服液,销往日本及韩国。而且在当地也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桑黄菌子实体多年生,硬木质,无柄,侧生。菌盖扁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长径3-21cm,短径2-12cm,厚15-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光滑,无皮壳,有同心环棱,老时常龟裂。边缘钝,有黄色翻边,底部颜色鲜黄。菌肉蛋黄色或浅咖啡色,硬,木质。颜色鲜黄是其一大特点。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野生桑黄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1999-2001年共出产30多t;西北地区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从2001年到2003年5月出产50t左右。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哈尔滨与吉林市之间的老爷岭、张广才岭少有出产。另外,西南各省区亦出产少量的桑树生桑黄,但产量极少,难以形成商品。由于外商需求量大,价格高,致使国内各产地进行掠夺性开采,子实体孢子无法大量形成。在东北地区该资源已经难以恢复,西北也即将枯竭。人工栽培桑黄菌,已成为当务之急。桑黄菌的人工栽培在国内刚刚起步。吉林省延吉市已与外商合作,培育桑黄菌出口韩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金寨县桑黄菌研究所人工栽培桑黄已获得成功,并较早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二桑黄的由来桑黄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名贵珍稀药、食用真菌。日本和韩国对其开发研究较早,已经形成规模产业。在我国少数地方有野生桑黄菌存在,但一直作为原料产品被日韩收购。在我国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古代医药学典籍中已经有 “桑耳” , “桑黄” , “桑臣” , “胡孙眼” 等记述,但对桑黄的定义应该说是相当模糊的。这种模糊性带来的混乱至今依然存在。然而,如果从遗传学的分析出发,具备抗癌效能的桑黄应该是特指裂蹄针层孔菌,即 Phellinus Linteus 。由于国内对桑黄的研究相对滞后,所以还有许多人将桑黄与鲍氏木层孔菌 (Phellinus Baumi) 或火木层孔菌( Phellinus Igniarius )相混淆。实际上后两者并非桑黄,也不具备有抗癌效果,只是可以用来治疗中风,胃痛,排尿异常等普通疾病。在日本,具有抗癌功效的桑黄 (Phellinus Linteus) 被称作 “Mesimakobu” ,写成汉字就是 “女岛瘤” ,这是因为在日本的长崎县男女群岛的女岛上曾发现过桑黄。由于日本对桑黄的研究开始的早,进行的也比较深入,所以桑黄的日文名称也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像韩国和美国的桑黄制品就有直接以 “Mesima” 或 “Mesimakobu” 来命名的。天然桑黄( Phellinus Linteus )作为一种珍稀真菌,生长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中国和北美等少数地方。桑黄往往寄生于桑树的枯木之上,子实体为多年生,木质。桑黄的菌伞呈圆锥形或伞状,也有马蹄形的。桑黄的大小如下:长径 8 -20cm ;短径为 2 -12cm ;厚 1.5 -10cm 。表面初期有暗褐色的毛状物所覆盖,不久脱毛后呈黑褐色。桑黄菌伞及下部为鲜黄色,这可能就是被称作桑黄的原因。由于桑黄的生长周期相当长,要长成适合药用的大小,需要 20 至 30 年的岁月。加上近年来掠夺性地开发,天然桑黄已濒于绝灭。而人工栽培桑黄的生物技术一直到了近几年才获得突破。另外,从桑黄的名称和定义的复杂性中也可以看出,要想获得真正的桑黄( Phellinus Linteus )是相当不易的。外形上看这几种真菌的区别并不十分大,但费尽千辛万苦采集而来的子实体,只有通过遗传学的严密分析,才能确定是否是具有抗肿瘤效果的真正桑黄。桑黄被人们称作 “ 幻影蘑菇 ” ,因为它如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能治百病的 “ 千年灵芝 ” 那样,非常难以被发现及采集。三、桑黄的抗癌功能癌症与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复杂而奇妙,它可以自动地识别,攻击和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细菌或有害物质,起到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免疫系统中发挥这种功能的主要有四种淋巴细胞。它们分别是:使免疫反应活性化,并具有破坏病原性微生物和病毒细胞作用的 T 细胞;在外物侵入体内时产生与之对抗的抗体的 B 细胞;直接消灭外来的病毒等微生物的巨噬细胞 (macrophage) ;以及识别病毒和癌细胞并向它们发起攻击的自然杀伤细胞 (NK 细胞 ) 。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可以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还能杀死肿瘤细胞。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生命科学或医疗科学的学者都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愈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其实,由于突然变异等各种原因,每一个人每天在身体内部都可能产生一百到二百个左右的癌变细胞,而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同时在密切地监视细胞的突变和畸变活动。因此,癌细胞一旦出现,免疫系统便立即动员免疫细胞去围剿这些变态的细胞,并抑制他们的繁殖与增生。由此可知,如果免疫系统出现障害或其活性降低,就有可能使癌症和肿瘤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另外也有许多医学研究证明,多数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及伴有转移的癌症患者, NK 细胞的活性往往较正常人低下,并随着肿瘤的发展进一步下降。癌症患者手术后,如果 NK 细胞活性继续低下,又往往预示着肿瘤呈进行性生长或发生了转移。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也可以被利用来治疗以癌症为代表的各种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免疫疗法。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各种手段激活患者原本弱化了的免疫系统,从而利用人体本身的免疫力达到战胜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目的。而桑黄,正是可以被利用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向癌细胞发起攻击的一种珍稀天然物质。四、桑黄的抗癌原理桑黄具有非凡的活化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经过各种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桑黄能使 NK 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倍, T 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倍, B 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倍,巨噬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至倍。桑黄通过活化人体免疫系统,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对癌细胞发起攻击,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抗癌药物或放射线疗法时所产生的副作用。如果桑黄和抗癌药物或放疗并用,更可以减轻诸如丧失食欲,高热,呕吐,脱发等副作用。对经过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服用桑黄则可恢复并强化免疫系统,从而达到防止癌症复发或抑制残余癌细胞转移的目的。20 世纪以来,西方医学的进步有目共睹。过去所谓的一些不治之症,通过近代医学的研究不但解开了其发病的原因,而且也找到了各种医治的方法。但是,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却仍然还有一些疾病,要么令现代医学束手无策,要么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癌症即是这种顽症之一。现代医学对付癌症,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方法疗法。外科疗法这主要指通过实行外科手术,摘除患者体内的癌症组织。为了防止癌症的转移和复发,癌肿附近的组织,脏器和淋巴结也一般在手术时被一起被摘除,这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伤害。体弱者,高龄者或末期癌症的患者常常因无法承受这些负担和伤害而放弃手术治疗。放射疗法这主要指使用放射线等物理手段,达到杀死癌细胞,破坏癌症组织的目的。与癌症的化学疗法一样,放射线对正常细胞也有破坏作用,从而造成癌症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并带来各种严重的副作用。近年来在癌症的三大主流疗法之外,兴起了癌症的第四种治疗方法,即“ 代替疗法 ” 。代替疗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免疫疗法,即使用各种手段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治疗癌症的方法。使用桑黄治疗癌症就是免疫疗法中的一种最有效手段,它具有八大特点:1 、短期口服见效。2 、强力提高巨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和 NK 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对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与癌症的复发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3 、与抗癌药物并用时,能够显著提升抗癌效果,同时极大地减轻由抗癌药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 如白血球减少,食欲不振,呕吐,发热,脱发等。4 、长期坚持服用能够预防癌症。5 、对癌症所特有的剧痛,食欲不振,体重减少及虚弱等症状有明显的缓和作用,从而改善各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6 、因为桑黄不具细胞毒性,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及副作用。长期服用也安全可靠。7 、由于加强免疫系统对侵入体内的外部病原微生物的辨别能力,并能够帮助免疫系统迅捷地建立免疫平衡,服用桑黄后对各种感染病症的抵抗力也能得到提高。8 、对于自身免疫疾患及因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等的预防和治疗都十分有效。五、桑黄抗癌的实证动物实验一癌细胞与具有身体调节功能的正常细胞不同,它是一种无限制反复增生的未分化细胞,在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不受控制地生长。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则通过免疫细胞的活动,对侵入体内的那些无节制,不规则生长的癌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而桑黄在抗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两方面:其一是增强免疫系统将癌细胞识别为抗原的辨识能力;其二是通过活化淋巴细胞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增殖。证实桑黄的抗癌功效的动物实验有许多,这里选登一些典型的结果。首先是在国际学术杂志 Immunopharmacology 上刊登的由韩国科学家做的一组实验。在实验中,首先将人体中的肺癌细胞移植于实验用的小白鼠,然后将小白鼠分为三组,一组投与广谱抗癌药物阿霉素 (Adriamycin) ,另一组投与桑黄,最后一组作为对照,不予任何治疗。对这三组小白鼠身上的肿瘤的增长的观测结果。显然,桑黄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几乎与阿霉素不相上下,但同时却没有使用阿霉素后所引起的各种副作用。动物实验二第二个实验是用来检验桑黄延长癌症患者寿命以及预防癌症作用的。第一组实验用的小白鼠,将黑色素恶性瘤细胞 (B16 F10) 移植后再投与桑黄,而针对第二组小白鼠,作为预防措施,则预先 7 天服用桑黄后,再把 B16 F10 移植上去,然后与第一组一样投与桑黄。两组实验的结果都与不采取任何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对照组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证明了桑黄有抗癌延年效果。对照组的小白鼠在不到 25 天之内,全部死亡。而移植了癌细胞后才开始服用桑黄的小白鼠的寿命得到了明显的延长。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桑黄具有预防癌症的功效。在接种癌细胞后 40 天,提前预服桑黄的小白鼠有近一半还能够生存,这预示着健康人坚持服用桑黄可以有效地预防癌症。动物实验三桑黄与抗癌药物的并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抗癌的效果,这个结论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的支持。被植入恶性黑色素瘤后的小白鼠被分为三组。第一组织投与 10% 或 30% 的广谱抗癌药物阿霉素,第二组在投与抗癌药物的同时投与桑黄,第三组则为对照组。结果是令人惊讶的!桑黄与抗癌药物阿霉素并用后,实验用的小白鼠在植入癌细胞60天后依然有90%的生存率。最后的实验 ,证明了单独服用桑黄或桑黄与抗癌药物的并用可以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对植入人体肺癌细胞的小白鼠进行检查后发现,服用桑黄或同时结果是令人惊异的!桑黄与抗癌药物阿霉素的并用后,实验用的小白鼠在植入桑黄和抗癌药的二组身上所发现的转移病巢数要比对照组少得多。六、桑黄菌的栽培技术建造桑黃棚種植模式採取室內層架結構、建造合理的桑黃棚是取得桑黃高產的重要條件,根據桑黃的生物學特性,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順暢、方便管理操作的桑黃大棚,要求桑黃棚地面清潔,牆壁光潔耐潮濕。桑黃棚大小要根據培養料多少而定,把桑黃棚建在有樹蔭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適合。培養料入棚前要嚴格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5毫升和高錳酸鉀10克密封薰蒸24小時之後使用,夏種以910月份最好。栽培料配方的選擇桑黃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用適合本地區的配方。目前,我們採用的配方是:桑樹鋸末77%,麩皮15%、玉米麵5%,糖、磷肥和石膏各1%,每100千克栽培料加JTD802生長素50毫克。栽培料的配製在配製栽培科時先將棉籽殼、木屑、麩皮、石膏粉等料拌均勻,培養料含水量60%65%,以用手攥緊時料成團指縫似滴不滴水為好。料拌好後可用裝袋機裝袋。塑膠袋規格可選用15釐米35釐米或17釐米33釐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每袋裝料400450克,聚乙烯料袋採用常壓滅菌1012小時,聚丙烯飼料袋草用高壓滅菌,保持2小時,待料冷卻到30以下時入無菌室內接種。一瓶栽培種可接種料袋2535袋。將已接種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養室內,分層排放,一般每排放68層高,排架之間留有人行通道,每週上下翻倒一次,這樣做一是可以平衡溫度,二是經過翻動可增加袋內氧氣,使發菌更快。管理技術桑黃是喜溫型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的溫度。菌絲生長溫度以2428為最佳,子實體在1826之間長勢最好。發菌階段發菌期間,培養室內保持2228,空氣相對濕度要求50%60%,每天通風半小時,每隔57天菌袋上下翻動一次,當菌絲體發滿2/3時,移入培養棚內,鬆開料袋口,用手輕輕一提,流一點縫隙。棚內以散光為宜,避免強光直射,一般經2532天左右,菌絲便可長滿料袋。個別料袋菌絲發育不勻,可挑出單放。出黃管理當菌絲長滿後,可用刀片把兩端割成5分硬幣大小的圓形口,以利出黃。出黃時棚溫保持在1826,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並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氣。保持地面存有淺水層,每天向牆四周及空間噴水34次。每天上午8時以前及下午4時以後打開門及通風換氣,氣溫低時在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通風換氣。原基膨大35天,逐漸形成菌蓋,要增加噴水保濕,氣溫過高要噴水控溫。通風不良易出畦形桑黃,出現畦芽要及時割掉。當菌蓋顏色由白變淺黃再變成黃褐色,菌蓋邊緣白色基本消失,邊緣變黃,菌蓋開始革質化,背面彈射出黃褐色的霧狀型孢子時,表明桑黃子實體已成熟,即可及時採用(從割口到採收一般需50天左右)。採收及採收後管理桑黃採收前1周停止噴水,關閉通風口,通道地面鋪上塑膠薄膜,以便把散發的孢子粉收集起來。採收桑黃時從柄基部用剪刀切下或用手輕摘,用條件的烘乾或曬乾至含水量12%,裝袋置於乾燥的室內保存或出售。採收桑黃後,除去料袋口部的老菌皮,培養袋重新排放於棚內,提高濕度至90%95%,溫度仍保持在25左右,一周後,又可在原來菌柄上繼續生長出子實體。按照前一階段的方法培養管理,約2530天又可採收第二茬,一般可採收34茬。每100千克幹料可生產幹桑黃成品3千克以上七、我地发展现状安徽省金寨县桑黄菌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 其前身是安徽省金寨县药食菌科技研究所,主要从事药食用真菌的开发研究、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目前我所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固定资本50万元.几年来,我所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资深专家,博士生导师王秋颖教授的关心、指导下,已经完成桑黄菌、桦褐孔菌等珍稀真菌的开发,研究。并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2005年我所的桑黄菌人工规模栽培技术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已经通过安徽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并荣获六安市科技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泰顺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三门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德钦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朗读 全部单元
- 河北省迁安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社保缴纳及企业职工企业补充意外伤害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船员薪资待遇与晋升合同条款
- 2025版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房地产项目销售包销合同协议书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大单元视域下的历史同步教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表(英译汉)
- 开学第一课-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
- 清扫保洁绿化养护 投标方案(技术标 )
- SLT712-202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 产教融合育人协同创新模式
- 卷帘门维修合同
- XX区烟草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政审表【模板】
- 工商变更登记代理合同
- 2020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110kV输电线路站分册
- 软件管理系统产品报价单模板(详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