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经济管理 系(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 071 级学生姓名: 赵飞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专题(子课题)题目: 内容: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签字) 主管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目录摘要3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定义:6二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8(一)逆向选择8(二)道德风险10(三) “柠檬”问题12三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影响及主要形式13(一)对市场的影响13(二)对消费者的影响14(三)对商家的影响14四 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式141.电子商务B2B中的信息不对称。152.电子商务B2C中的信息不对称15五 原因分析及对策提出16(一)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17(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171立法182. 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作用193. 依靠网络的开放性,完善信用评估机制214.提高企业的信号传递效率。23六 结语24七 总结与体会26八 谢辞27九 参考文献29十 附录29摘要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所开展的一系列商务、贸易活动的总称。它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其特点是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以及在线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将传统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以电子流代替实物流,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显著地提高了市场的效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在经济中逐渐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市场急症的日趋激烈,电子商务的模式拓展了公司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能力,电子商务市场在信息获得和发布上以及交易成本都存在着传统市场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这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现代商务经济活动,依然没能克服传统商务经济中的一些弊端,信息不对称在电子商务强势崛起的同时,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消极意义。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造成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后果。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信息不对称的定义,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对市场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出了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问题,进而导致了“柠檬市场”的产生。继而提出由于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第三部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影响,从市场,消费者,商家三方面探讨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第四部分,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从B2B和B2C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电子商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四部分,原因分析及对策提出,针对上面产生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解决对策。第五部分,结论。通过对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分析,展望电子商务市场美好的前景。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原因,对策AbstractE-commerce refers to use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network technology in series of business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the floorboard. It was in the early 1990s in Europe and the rise of a new business model, its characteristic is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online shopping, consumer online transac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online electronic payment. Electronic business affairs will traditional business processes to stream digital electronic, instead of real flow, greatly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s; On the other hand it broke through the time and space, and remarkably enhance the limits of market efficiency.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rapid development,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its trading convenience and openness, in the econom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gradually role. Consumer spending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emergency e-commerce models to expand the companys survival space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e-commerce market in information to gain and released on and transaction costs there are traditional market incomparable advantage. However, this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business economic activity, still cant overcome traditional business economic in some drawbacks,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trong rise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shows its negative meanings. In electronic business affairs caused by information asymmetry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and will cause e-commerce lemon market consequenc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o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choose a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ituation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from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business model market both trad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act of e-commerce activities caus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the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two problems, and led to lemon market produc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e-commerc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e third par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oblem in the impact of consumers, from the market, the businessman three aspects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th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he fourth part, e-commer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forms of expression. B2B and B2C from two aspect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pectively expounds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oblem. The fourth part,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the above, 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he fifth part, conclusion. Through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oblem i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forecast electronic business market good prospects. Key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questions, influence, reason, countermeasures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定义: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但这一 充分信息假定 在60年代就遭到一批欧美经济学家的质疑。进入70年代以后,乔治? 斯蒂格勒(G.J.Stigler于1982年以其在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等人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不仅行为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即同一经济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量可能是不等的。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重要发现(此前也许有人发现过这类问题,但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对称信息的概念:不对称信息指的是在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他们面临选择的有关经济变量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即某些参与方比别人知道的信息更多。它是许多商业情况的特点。例如,厂商和消费者常常缺乏对手和交易品的信息而无法预期可能的收益;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具体状况缺乏足够的信息;拍卖商不知道主顾究竟肯出什么样的价格,而欲购者同样也不了解其它竞购者愿意支付多少钱;雇主并不清楚每个雇员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等等。不对称信息的形成: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对于个别行为者而言,他所掌握的与某一交易行为和交易结果有关的信息都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行为者或当事人双方都了解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公共信息;另一部分则是只有某个行为者自己知道,其它行为者或对方当事人所不了解的信息,我们称之为私人信息。例如,商品交易行为中的买方知道自己的消费偏好、支付能力和意愿价格等,但不了解商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而卖方则恰好相反。如果当事人双方各拥有自己的私人信息,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其中,持有较多私人信息的一方具有信息优势,在交易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对方则居于信息劣势。通常,在消费品市场中,销售者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比消费者知道得多。消费者每天都在接受无数的商品信息,这些信息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烦恼,主要是消费者受到知识、能力、时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面对生产厂商提供的各种专业性强的信息内容看不懂、收不全、难辨真伪,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变成了一个受哄骗的“上帝”,在购买商品时容易作出错误选择,消费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商品信息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分布不对称。 商品信息在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分布不对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有客观因素,有制度因素等。有的不法厂商则利用这一便利,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提供消费者喜欢的商品信息,隐瞒不喜欢的甚至于提供假信息讨好消费者,人为扩大商品信息不对称,给市场上资源配置发出错误信号,扰乱了市场运行的秩序。但在正常市场运行过程中,这些错误信息由于第三方的介入政府和中间机构的监督,应该能及时地被揭露出来,降低不对称程度,减少对消费者的损害,使得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然而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比较典型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大头娃娃事件、疫苗事件、上海浦东新区的联华超市和华联超市出售的染色馒头等,都是商家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从中谋取暴利,进而使得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受到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交易场所电子商务获得了迅速发展。其核心是交易双方在虚拟交易场所上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媒介,使得信息的有效传播、获取和交流都显著提高,从而为更进一步促进商业活动的效率提供了巨大潜力。但电子商务中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电子商务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暴露了出来。电子商务为求更好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二、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信息的不对称性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是非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事前发生的情况称为逆向选择。事后发生的情况称为道德风险。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交易双方用信息在Internet上的交流和沟通,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商务结合就变成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高级形态的商务,体现了商务本身发展的要求,是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一) 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受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的过程偏离信息缺乏者的愿望。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旧车市场上,买者和卖者有关汽车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所售汽车的真实质量;但一般情况下,潜在的买者要想确切地辨认出旧车市场上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困难的,他最多只能通过外观、介绍及简单的现场试验等来获取有关汽车质量的信息,而从这些信息中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质量,因为车的真实质量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使用才能看出,但这在旧车市场上又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说,旧车市场上的买者在购买汽车之前,并不知道哪辆汽车是高质量的,哪辆汽车是低质量的,他只知道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买者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将他们的汽车撤出旧车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者。结果是,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降低,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汽车退出市场。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成交,极端情况下甚至没有交易。在旧车市场上,高质量汽车被低质量汽车排挤到市场之外,市场上留下的只有低质量汽车。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汽车在竞争中失败,市场选择了低质量的汽车。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平常人们说选择,都是选择好的,而这里选择的却是差的,所以把这种现象叫做逆向选择。上述旧车市场中的买者与卖者之间实际上是委托代理关系,而且信息(汽车质量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之前。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逆向选择问题。一般地,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之前,代理人事先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代理人利用这些信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合同,而委托人由于信息劣势在签定合同时处于不利的选择位置;“高质量”的代理人被“低质量”的代理人排挤出局,与委托人签定合同的往往是“低质量”的代理人。这就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问题来自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仍以旧车市场为例,卖者(代理人)知道自己出售的汽车的质量,处于信息优势;买者(委托人)不知道某辆具体汽车的真实质量,处于信息劣势。但对于汽车质量的信息,买者并不是一无所知,他知道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也就是说,卖者掌握一阶信息,买者掌握二阶信息。一阶信息和二阶信息是相对而言的。一种信息如果是在另一些比较原始的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得来的,这种信息就称为二阶信息;而作为基础信息的那些比较原始的信息,就称为一阶信息。例如,某软件产品的销售量是从各国的销售量累计得到的,各国的销售量就是一阶信息,而总销售量就是二阶信息;信息部门产值是在一级信息部门产值和二级信息部门产值的基础上得到的,所以,一级信息部门产值和二级信息部门产值就是一阶信息,信息部门产值就是二阶信息。从原理上说,二阶信息是一阶信息统计和提炼的结果,一阶信息清楚,二阶信息就一定可以清楚。但这并不等于说一阶信息不清楚,二阶信息就一定不清楚。最典型的例子是掷硬币。掷一次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谁也无法预测结果。如果掷一万次,只要硬币是均匀的,我们就可以断定正面朝上的次数大概是五千次左右。这就是一阶信息无法清楚,二阶信息却可以比较清楚的情况。在经济活动中,这种现象很多。 比如对于某种产品,每天的销售量虽不清楚,年销售量却可以大致掌握;生产商对某个具体用户的消费需求不清楚,却可以了解到用户群体的整体需求情况。所以说,二阶信息虽然是在一阶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得来的,但是二阶信息还是有它独立的意义。没有完全掌握一阶信息时,也可以具有良好的二阶信息。回到旧车市场。买卖双方都希望从交易中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他们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他们之间是博奕关系。卖者知道所售汽车的质量,掌握一阶信息;买者只知道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掌握二阶信息,但无法完全获得一阶信息。这是买卖双方博奕所面临的信息环境。买者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只能根据汽车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其决策依据是二阶信息;而卖者从效用最大化出发,根据自身汽车质量决定是否出售汽车,其决策依据是一阶信息。由于一阶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决策依据的差异,从而使得均衡结果表现为:高质量的卖者选择退出市场、低质量的卖者选择留在市场上,而买者只能买到低质量的汽车。所以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逆向选择的根源。(二)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交易合同达成以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道德风险由于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不能承担行动的全部后果引起市场交易各方效用冲突,导致市场低效。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在 B2C 电子商务市场中,由于交易是通过网络发生的,交易的双方处在不同的信息储备中,互相之间在交易发生前没有任何关联,不存在彼此互相公开的成本和收益,网络交易者之间建立的互信很容易就被打破。在交易后,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如卖方产品质量的缺失、买方故意拖延交款时间或者是对卖方的服务提出各种要求,以借此摆脱自己的购买行为。归根到底,在电子商务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B2C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中的信用缺失信用是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基础上从而使后者无须付现即可获取商品、资金或服务的能力,这种信任是以授信人与受信人双方信息对称作为前提的。但是在 B2C 电子商务市场中,授信人和受信人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受“自利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驱使,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可以(采用欺骗手段)借此获益,信息劣势的一方就会吃亏,造成信用的缺失。B2C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惩罚激励机制不够。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对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出现的各种欺诈行为的约束和激励不够,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失信惩罚机制。基于买方机会主义的道德风险。B2C 电子商务市场中买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买方在交易达成之后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有:恶意退货。许多电子商务网站为了提高销售额,往往制定许多侧重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交易条款和规则,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网站上购买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个别的消费者因为自己的原因没看清楚商品的规格,在收到货物时才发现,此时就依仗着网站上保护消费者的条例,比如“七天内无条件退货”,毫无理由地选择退货。商家为了自己的声誉不得不答应买家,导致商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当然,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商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会要求消费者支付收货和退货所需的邮费,如果消费者恶意退货,自己也会有一定的损失,所以消费者的行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在 B2C 电子商务中,大部分的付款方式是先付款后交货,如果缺乏有力的监管,就可能出现卖方的道德风险问题。卖方在交易达成之后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有:质量的不确定性,以次充好卖方由十占有较大的信息优势,在合同达成后,很可能会以次充好,给买方质量较低的同类商品代替原来买方所看到的商品。由十买方无法感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更大。时间的不确定性,不按时交货。很多人选择电子商务就是因为其便捷性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是由于卖方的疏忽或者急于获利的原因,很可能出现不能按时交货的现象。比如,有些卖家会在缺货或者无货的情况下,对消费者进行许诺,最后出现时间延迟问题,造成电子商务交易的效率低下。网络商业欺诈行为的产生。在B2C 电子商务中,交易环境是虚拟的,对消费者来说,很难完全排除卖方的虚假信息,甚至很可能遭遇到虚假卖家的欺诈,卖家在获得消费者部分资金后消失,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三) “柠檬”问题。如果一些销售高质量产品的商人将他们的产品从市场拉开,那么市场的整体水平将会下降。经济学家把这种不利的选择潜在结果称作“柠檬”问题。“柠檬”问题指的是一种会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的不对称信息优势。“柠檬”问题是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教授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阿克洛夫通过他所构造的“柠檬市场”模型,证实了信息不对称的后果:由信息不对称性所导致的“柠檬”问题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效率,甚至会引起市场的失灵。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无限优势的搜寻方法,互联网技术和服务的有效性改变了潜在买者的搜寻行为,现有的软件可以使消费者搜寻所有的、有关价格和质量的信息。但电子商务市场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必然也存在“柠檬问题”,而且更为严重。在市场中,由于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卖方存在以次充好的动机,而买方担心卖方的这种投机行为而对产品产生了不信任,最终导致了“柠檬问题”的出现。电子商务中,“柠檬问题”出现原因也在于此:1.电子商务中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市场中卖方利用买方对产品信息把握的不充分而进行的投机行为,在电子商务中,这一行为可能会更加严重:(1)电子商务中交易关系的不稳定性。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乃是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即每个人都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隐瞒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在电子商务市场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由于资源的广泛性,交易关系的稳定性差、交易的频繁度降低,商家的一次性博弈心理加重。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消费者的数量增多、转换频率加快,商家所拥有的市场扩大,商家抱着与消费者一次交易的心理,以欺骗策略为主导策略,加大了其隐瞒真实信息的可能性。(2)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交易双方无法深入地交流与沟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商家更有可能选择放弃守信,选择欺骗。三、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影响及主要形式 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商务交易,在电子商务中由身份、产品和信息技术会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势必会给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对市场的影响 与传统市场比较,电子商务市场所存在的由于产品的质量不确定引发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而且更加严重。因为数字产品多为经验产品(Experience goods),它们的质量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被了解,而许多信息商品只会被购买一次,这一特点使得厂家没有一个好的方式来使消费者相信他们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经验产品只有通过经验通过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来了解其质量,所以即使是大量的广告和产品信息并不足以使消费者相信其质量,消费者也不会购买。如果了解质量有利于将来的购买,顾客可能会冒险一试,但若对某种产品只会使用一次,这种冒险的可能性非常小。另一方面,在电子化市场上销售商的身份也很难辨认,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市场运作的效率将十分低下,甚至根本就无法运作。(二)对消费者的影响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现阶段的电子商务市场日趋成熟,人们也越来越多的进行电子购物。如果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有了失败购买经历,那么他将很有可能不再进入。另外,电子商务市场的可选择性非常强,如果消费者一次购买不满意,他就很有可能转向另一个可替代的商品市场。电子商务市场的上述特性以及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品特性使得客户购买的忠诚度降低,将客户保留在一个市场上的难度加大。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以广阔的消费群为基础的,如果一个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消费者甚少,那么这个市场也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柠檬问题”所导致的电子商务市场中消费者的减少将会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三)对商家的影响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拥有优质产品的卖者不能象传统企业那样简单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竞争力,同时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商家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传统市场上短得多,商家建立品牌信誉的可能性降低,品牌信誉无法发挥效力,商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些让拥有优质产品的商家更容易退出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深入发展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市场要正常发展,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柠檬问题”是当务之急。四、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式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参加者拥有的交易状态信息的不对等或不相同状态。信息不对称可以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种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交易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的主要诱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搜寻成本大为减少,信息获取的时滞约束将几乎完全消失。传统交易行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电子商务B2B中的信息不对称。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或政府)组成的B2B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存在前向物流和反向信息流域反向物流和前向信息流的关系信息流控制和调节物流与资金流。买卖双方由于信息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独占性,表现出供求信息的不对称。具体分析如下:(1)掌握信息的颗粒度不对称。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或政府)构成的交易伙伴关系中,供应商控制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商控制生产过程,分销商(或政府)控制销售过程(或使用过程),各自对信息的细化程度不同,造成整体交易环境中的供求信息掌握的颗粒度差异。(2)掌握信息的实时性不对称。在交易伙伴关系中,由于距离终端消费者远近不同,需求预测、生产计划、订单状态、库存水平、配送计划等信息加工提前期要求不同,导致掌握信息的实时性不对称。(3)掌握信息的准确度不对称。交易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隐藏某些供求信息作为商业秘密严格保密,导致掌握信息的准确度不对称。同时各方对信用信息掌握也是不对称的。交易伙伴企业由于商品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不一、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商品购销行为与货款不一致而产生资金周转不灵,企业出于竞争利益的考虑,会更加隐瞒自己的信用信息,一旦出现市场问题会给关系企业带来风险和利益受损。2.电子商务B2C中的信息不对称。B2C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1)退货问题。现在电子商务已经很普遍,但是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美誉解决那就是退回问题。在进行电子商务中难免会产生商家发错货或者是型号弄错类似的情况的发生,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认为退货比较麻烦而且取证比较难,卖货的商家不一定承认消费者的退货理由,另外退货的邮资更是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宁愿下次不买这家的货,也不去退货,这也无形中给少数的利用消费者这种心态的商家有可趁之机来谋取暴利。所以消费还是要加强自己的法律观念,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2)一次博弈欺骗买主。与B2B电子商务交易金额比较大、交易关系稳定、交易重复高等特点相比,B2C电子商务交易金额一般比较小,通常直接在网上进行,买主相对于卖主人数众多,交易关系不稳定,重复交易概率小,所以卖主在一次博弈中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行为,不遵守约定,隐瞒真实信息欺诈买主。(3)货物品质失真。电子商务市场中有形产品的交易就是所谓的鼠标加水泥类型,一般由传统市场与网络渗透进行,卖主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传达质量信息,买主对于发布的信息真实性、商品质量无从确认,最终出现货物的品质失真或与消费者需求差异,导致有形商品非接触交易的信息失真现象。现在的淘宝网上商家都成自己的商品是实物拍照的,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无法确切断定货物真实的信息是否如商家所阐述那样,从而造成信息的不对称。(4)无形商品质量标准难以制定。无形产品如信息商品或者服务等多为经验产品、一次性产品,使用之前并不知道产品的质量,质量好坏评判取决于买主的爱好和兴趣,无法制定质量规范,不像有形商品那样有标准化的生产指标。同时无形产品的不可破坏性和易复制性特点.更加使得无形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五 原因分析及对策提出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对消费者、商家和市场都不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方式,要想适应现代社会、促进现代市场的发展,必须要解决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1、信息不对称源于社会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发展、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尤其在现代社会,彼此高度依赖的社会分工,不同领域却也高度陌生。对不同领域的不熟悉必然导致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2.信息社会中信息价值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信息即意味着机会和价值,于是人们对于信息开始慎重使用。某些信息成为人们获取利益的“机密”而不再公布或者以有价形式市场出售信息。作为普通公民,在强势群体的控制下,往往无法拥有完善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无法参与市场支付信息获取的费用。而作为信息优势方,为保证其利益,往往会隐藏信息或者以更高的价格出售。3.信息传递过程的滞后和传递渠道的不完善。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被严格封闭,现代社会尤其是充斥着信息的社会。然而,信息的膨胀也为信息的传播造成了困难,繁杂的各类信息铺天盖地的传播开去,这使得人们往往无法选择和分辨,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且,信息传播本身就有其滞后性,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延缓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此外,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也造成了信息传递渠道的不完善,总会有些人和地区率先获得信息,而另一些地区和人则因为传播渠道和获取信息渠道的落后而获得滞后、甚至无法获得某些信息。4.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在电子商务环境里,还必须认识到网络虚拟环境这一独特因素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网络环境下,虽然人们之间的沟通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信息传递的范围和速度大幅优化,但网络的虚拟性意味着双方身份的不确认性。大量虚假信息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清理而肆意泛滥。人们一方面无法获得所需信息,一方面又难以区分信息的真伪,这也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产生。(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认为点在商务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代表人类先进的商务模式,目前还在发展阶段,出了技术上的不断完善来保证交易的可靠性,安全性之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才可能获取良性的发展,解决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通过立法,明确买卖双方以及第三方的责任义务。目前,我国的电子交易很多都只是依靠电子商务企业自己定的交易规则来实施,这种规则的约束力非常弱。二是要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作用,由第三方做好对买卖双方的身份验证、信息披露。毕竟,第三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担保机构。三是依靠网络的开放性,通过消费者对于每一桩买卖经历的网上交流,对网络交易行为进行评价。第四,提高企业的信号传递效率。通过以上措施来缓解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立法 我国关于。现在已经颁布的法律有电信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互联网站从事新闻登载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全国人大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另外2010年央行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我国现行的涉及交易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四类:(1)民法通则和刑法中有关保护交易安全的条文。(2)规范交易主体的有关法律。如公司法、国有企业法、集体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3)规范交易行为的有关法律。包括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财产保险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4)监督交易行为的有关法律。如会计法、审计法、票据法、银行法等另外这些法律还规定了必要的处罚措施,规定了警告、罚款、停止联网、取消联网资格等处罚。通过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有效的得解决了现在电子商务中存在的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只是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在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对于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2. 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作用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作为网络交易的监督人和主要支付渠道,第三方支付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支付手段和可靠的服务保证。 相对于其它的资金支付结算方式,第三方支付可以比较有效地保障了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在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形式中,第三方支付为保证交易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因此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发展迅猛。2001年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支付规模是1.6亿元人民币,2004年增长到23亿元,2007年第二季度已达140亿元,目前活跃在网上支付市场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有支付宝、首信易支付、腾讯财富通、环迅、网银在线、云网、上海快钱、Yeepay,汇付天下等五十余家。第三方支付使商家看不到客户的信用卡信息,同时又避免了信用卡信息在网络多次公开传输而导致的信用卡被窃事件。第三方支付一般的运行模式为: (1)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选购商品,最后决定购买,买卖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2)消费者选择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交易中介,用借记卡或信用卡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并设定发货期限。 (3)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商家,消费者的货款已到账,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 (4)商家收到消费者已付款的通知后按订单发货,并在网站上做相应记录,消费者可在网站上查看自己所购买商品的状态;如果商家没有发货,则第三方支付平台会通知顾客交易失败,并询问是将货款划回其账户还是暂存在支付平台。 (5)消费者收到货物并确认满意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或认为与商家承诺有出入,可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拒付货款并将货物退回商家。 (6)消费者满意,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划入商家账户,交易完成;消费者对货物不满,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商家收到退货后,将该商品货款划回消费者账户或暂存在第三方账户中等待消费者下一次交易的支付。第三方支付模式 纵观国内当前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主要基于以下两种经营模式: (1)支付关模式 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上,充当了电子商务交易各方与银行的接口,负责交易结算中与银行的对接,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给商家,第三方支付为商家提供一个可以兼容多银行支付方式的接口平台。 (2)信用中介模式 为了增强线上交易双方的信任度,更好的保证资金和货物的流通,充当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应运而生,实行“代收代付”和“信用担保”。交易双方达成交易意向后,买方须先将支付款存入其在支付平台上的账户内,待买家收货通知支付平台后,由支付平台将买方先前存入的款项从买家的账户中划至卖家在支付平台上的 账户。这种模式的实质便是以支付公司作为信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代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 第三方支付的优点1.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了与众多银行合作的方式,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网上交易的进行,对于商家来说,不用安装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和简化了操作流程; 2.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中介方,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对于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 3.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商家网站解决实时交易查询和交易系统分析,提供方便及时的退款和止付服务; 4.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防止交易双方对交易行为可能的抵赖以及为在后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的证据。 总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当前所有可能的突破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双重问题中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电子商务中现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 依靠网络的开放性,完善信用评估机制企业信用评估是对企业在商务活动中信守约定的可能程度进行预先的评价,其实质是通过考查企业的履约能力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在交易双方互不照面的B2C电子商务中,完善的信用评价制度,能使消费者通过查询企业的信用评价,促进信息的对称性,从而规避信用风险。信用评估一般由交易参与者之外的第三方信息中介负责完成,或者通过专门的认证机构等。2011年4月8日上午,“首届中国315电子商务诚信研讨会”在北京朝阳公园朝阳规划艺术馆隆重举行。大会上就2010年电子商务诚信经营状况,进行了相关研讨并发布2010年电子商务投诉报告。京东商城、凡客诚品、易宝支付、乐友、乐酷天、糖豆网等一批电子商务及电子支付企业代表在会上共同倡议发起“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并签署了电子商务诚信经营倡议书。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民规模的不断增长,电子商务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电子商务,以其崭新的商业形态成为互联网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引发的各类投诉问题也随之大幅猛增。尤其是网购市场,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交易,假冒伪劣商品。目前,不讲诚信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易宝支付(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晨表示,“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流合作,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推波助澜,有利于电子商务企业推行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另一方面,联盟可以为电子商务服务商和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和谐、公信力强的沟通平台,有利于电子商务行业的长远发展。从1998年我国的第一笔网络交易开始,电子商务经过7年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背后,还有很多影响网上购物的问题。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给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提供有利的条件,信息优势方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对信息劣势方撒谎行骗。我国信用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使得人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下交易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困境与尴尬,直接与这两个特征相关。由于同步性和单纯的模仿,往往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产业链升级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驾校聘用副校长合同范本
- 理疗床产品经销合同范本
- 终止联通通信合同协议书
- 鱼塘虾池转让协议书范本
- 渣土车个人运输合同协议
- 甲方租赁合同终止协议书
- 镇政府投资项目合同范本
- 自考领取证书免责协议书
- 黑户自卸车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单元测试卷
- 安徽省蚌埠二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语文试题
- 山东省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 CJT 288-2017 预制双层不锈钢烟道及烟囱
- DL-T+5161.2-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2部分:高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 灭火器充装合同范本
- DL-T5355-2006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 《交直流配电网用电力电子变压器技术规范》
- 第5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课件
- 夏季养老院消防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