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doc_第1页
论红楼梦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doc_第2页
论红楼梦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doc_第3页
论红楼梦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doc_第4页
论红楼梦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红楼梦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它的出现也是一个奇迹。一百年前,我国大诗人驻日本使馆参赞黄遵宪对日本汉学家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同光,万古不磨。恨贵邦人不通中语,不能尽得其妙也。”今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全世界比人要不断的探索更为真正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各种途径”,因为它“反映着在别处找不到或者不能这么方便的找得到的中华民族的心灵和她所创造的文化财产,而且那一种反映的真实度和生动度都是如此之高,以致在世界文学上也是不多见的。世界人民迟早都将发现这个独特的宝库,并为此发现而无限惊喜”。后来,随着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开化,文学的发展,红楼梦这朵中国小说史上的“奇葩”必然会引起文人学者的研究与关注,事实也证明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掀起了一股股研究红学的热潮。我去年认真的读完了红楼梦切身的感受到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以至于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有了再次品读它的念头!这篇论文我主要谈一下红楼梦 这部小说的性质,主题内容和主要的人物形象,以及这篇巨著的影响。因对小说史了解甚浅,只能笼统的概括一二,所以择我曾读过的这部书简谈一下我的感受,从而细细感受古代小说的艺术魅力。关于红楼梦的性质:红楼梦问世之初人们把他大都把它当成一部言情小说来看待,近人齐裕焜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中将小说分为八大类型,即:志怪传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和公案侠义小说。时人多将其归为人情小说一类,大概是由于红楼梦中,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书中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占了极大篇幅。但是从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一片风花雪月可以说是其对生命本身的一种极其浓厚的兴趣,是对生命的一种极细致极珍重的品味。就宝黛二人的婚姻而言,这种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单纯的爱恋是与那个时代将婚姻与家族荣辱和社会地位联系起来的封建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对于贾家,他所追求的是在四大家族范围内,裙带相连,亲上加亲,或者进一步攀附权贵,以寻得更大的靠山。而此时的戛然一身,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当然不符合贾家的择媳标准,这就注定了宝黛爱情的悲剧。退一步说,即使宝黛二人能够得到贾家人的认同而结合在一起他们就能幸福吗?不会的,即使他们结合,也仍然会是一个悲剧,因为在那个时代,不仅找不到一个能容纳他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乐园,也找不到能容纳他们的生活理想和思想品格的净土。时代不会容纳他们,他们也不屈从于时代,所以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毁灭。从这个角度而言,宝黛二人的婚姻悲剧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剧。就红楼梦而言,它通过写宝黛的爱情写一个家庭,同时也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这两点恰恰是人情小说不可缺少的。主题内容与主要人物形象:红楼梦主要描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的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贾宝玉的形象:关于贾宝玉的形象江西月中描写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怪僻性乖张,那管事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语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就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而言,他身上经常表现出矛盾的多面性。正像魏同贤先生所说:他一方面“鄙夷仕途经济,世俗传统”,但却又“安于那种锦衣玉食,纨绔车马的公子哥儿生活现状”;他一方面“追求那种志同道合,平等自由的婚姻生活”,但时而又“轻浮的狎戏嬉戏,感情多用”常常是见了“宝姐姐”就忘了“林妹妹”,甚至对“村姑二丫头”也会神往等等。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贾宝玉也算不上“正面”形象。西江月中对他的描述是比较符合当时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对他的评价的。即使在今天,他的这种顽劣性情,恐怕也是让其父母头痛不已的。但是贾宝玉之所以还是让人觉得可爱,主要还是因为他善良的天性,比起贾府中其他男人贾政的迂腐,贾赦的荒淫,贾琏的无耻,薛蟠的无赖,贾环的猥琐,相比之下,贾宝玉就显得“纯洁的多,可爱得多”。林黛玉的形象:林黛玉以“清灵卓异”而又“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一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她在贾府过着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生活,即使在这种境遇之下不仅没有收敛她“爱说就说,爱哭就哭,爱恼就恼,丝毫不怕得罪人的大小姐”性格,久而久之给人留下了“尖酸刻薄”的印象。多愁善感,好哭,爱使小性儿,是林黛玉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在贾家,外祖母处处待她以小姐之礼,即使这样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不为人知的敏感、多愁、孤独、焦虑,正如蔡和森先生在他的红楼梦论稿里面说道:“她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服,来忘掉自己寒冷的人;也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做自己的幸福的人。同时,她又是一个愈是处在屈承的境遇底下,就愈是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的人”。这一段话对林黛玉的评价恰如其分,但就是这样“孤标傲世”的她依然让人觉得很美,而且美的很纯粹没有一点杂质。 她的“美”,首先体现在她的“真”。她生性好恶,凭着她的感情流转,毫无顾忌的任性而行。她心里所想的就是她口中所说的。而口中所说的常常是别人所不敢说的真相。在她的行为背后都是贯穿着这样“独立自由,天真率性”的自然人格。她有着一颗玻璃一样纯清、透明、不能曲折、但容易碎裂的心。其次,她不慕名利,不尚虚荣。他是贾宝玉身边女子中唯一一位不劝他读“时文八股”走“仕途经济”道路的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她竟是一位对“仕途经济”不感兴趣的女子,这又足以见得她的纯真。最后,她那才华横溢,赋秉颖异的诗才,一首葬花吟将花拟人,又将人拟花达到人花交融,人花合一的境界,显现出了她的心灵美和思想美,构成了她那“冰雪砌来露为魂”的气质。她的美就是她的真,正如季新在他的红楼梦新评中所说的:“其爱情之真挚,心地之光明,品行之诚悫,胸怀之皓洁,真正不愧情界中人,抱恨而死,所以可伤”。薛宝钗的形象:薛宝钗有着不逊于林黛玉的美貌和才华,但却没有林黛玉的任性与尖酸,性格更为豁达大度,宽容随和,从表面上看林黛玉的优点她不缺,林黛玉的缺点她没有。她似乎是无可挑剔的。但在这种貌似无可挑剔的外表之下总会让人觉得她身上总缺少些什么,脂砚观论薛宝钗:“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蜜之情,形诸声色。”在贾府这个“只有门口外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地方”她也能得到贾府上上下下各色人的称赞,由此可见她“八面玲珑,面面圆通”的处事能力,也正是这样会让人觉得她城府太深、太过世故。另外,与林黛玉相比她是“理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她对封建纲常礼教的顺从,它不像林黛玉那样叛逆,而是处处压抑自己,是自己符合那个时代标准的女子形象,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她是每一个男人心中的完美妻子的标准,可是唯独她看上的贾宝玉却偏偏却是一个“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人,这与她理想中的丈夫形象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她与贾宝玉这段“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她的悲剧的开始。大观园中,少男少女们吟诗作画,尽是儿女情态,宛若生活在世外桃源;大观园外,贾府各阶层的矛盾斗争及整个封建大家庭的肮脏堕落在不可收拾地蔓延。作者把宝、黛、钗的爱情纠葛放到了大观园的小舞台上演示,同时又以贾府这个舞台为背景,表现了贾府内外诸多人物的故事和命运,堪称是一部用文学语言写就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影响:就题材内容而言,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伟大的人情小说。它将人情世态寓于粉迹脂痕,把人情小说的创作推向最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水准迈上一个新台阶。红楼梦以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为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它为题材的诗词、戏剧、曲艺、影视、绘画、舞蹈、雕塑等作品,举不胜举。红楼梦还流播海外,成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奇葩。两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大量的研究著作产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有的现象。“红学派”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旧红学派”的代表是索隐派,他们对红楼梦作了各种各样的“索隐”,有的说小说写的是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家事,贾宝玉就是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有的认为小说影射的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恋爱事迹;有的认为小说描写康熙朝的政治,说作者是抱民族之痛,目的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等等。而“新红学派”认为红楼梦就是写曹雪芹自己的家庭历史,把红楼梦看成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说贾政就是曹頫,贾宝玉就是曹雪芹。逐渐地,“新红学派”的影响超过了“旧红学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解放后,开始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小说的进步思想倾向和可贵的艺术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从而把红楼梦的研究引上来正确的道路。红楼梦是一部以贵族家庭为主要题材的小说。书中的荣、宁二府,是18世纪“康雍乾盛世”时期贵族世家的艺术典型。荣、宁二府和与之“连络有亲”的史、王、薛家,以及有“世交之谊”的王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