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阴县基本情况一、历史人文山阴县地处山西省北部,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南北长667公里,东西宽365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全县辖3镇10乡及东、西城区,256个行政村,23.1万人口,其中乡村人口13.3万口人。山阴因位于四大名山之一恒山余支翠微山(山阴人称佛宿山,相传文殊菩萨曾宿于此,故名佛宿山)的阴坡而得名。据考证,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系仰韶文化分布区。春秋属狄域,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隋唐属马邑、神武县地,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始名山阴,后沿用至今。1946年6月24日解放,先后从右玉、朔县、怀仁、应县划归90个自然村。山阴县历年平均气温7.6,降雨量362.4毫米,无霜期143天。县内山地、平原、丘陵均有,东南边缘是恒山余支翠微山,西北部是洪涛山,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槽形盆地,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境内最高峰洪涛山,海拔1947米,中部最低处(合盛堡乡北郭庄村)仅有1003米,高低相差近千米。境内水资源有桑干河、黄水河、木瓜河三条河流,属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848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680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炭、铁矿石、铝钒土、黏土粉砂岩、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钾长石、黑云母、玄武岩等。其中以煤炭资源为主,境内煤田面积35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5%,煤炭地质储量114.5亿吨,可采储量约78亿吨。山阴县农业历代以种植业为主。1974年王震来山阴倡导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35年来,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奶牛存栏最高达7.8万头,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目前全县奶牛存栏7.3万头,为全省最多、全国排名第14位。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主要有玉米、豌豆、莜麦、谷黍、荞麦、马铃薯、胡麻、葵花、西瓜和各种蔬菜。山阴县交通便利,北同蒲铁路等已建成和在建拟拟建的四条铁路线、大运、荣乌两条高速公路、208国道、大忻线等五条国省道在境内交汇,贯穿全境,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大通道,全县油路、水泥路、高速路通车里程达1440多公里。 山阴到历史文化名人历代辈出,主要有北魏司空安远将军、后封西昌公的庾岳,隋刘武周谋臣、唐安州都督、芮国公苑君璋,辽平安节度使、检校太尉沙彦珣,北宋赵匡胤的大将米信,元平阳元帅安明本,明内阁首辅王家屏,明户部郎中温良,明吏部主事、光禄事卿杜盛,明右副都御史成文,明陕西、大同、宣化巡府、中宪大夫郭登庸,清梁启超的荐师崔增瑞,国民党中将、集团军总司令丰玉玺,山西暂编师少将师长张懋卿,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穆旦,等等。山阴文化底蕴较深,文物古迹众多。民间文艺有说唱、道情、耍孩儿、踢鼓秧歌、高跷、打狮舞。重要历史事件有战国时赵襄子灭代之战、宋与辽金沙滩入战。现存国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72件,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武汉墓群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代沙彦珣墓、明代王家屏墓,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广武古城、明长城等。山阴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的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是我国边塞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区距朔州市区40多公里,雁门关5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景区内分布着神秘的汉墓群,遗存着辽金时建设的旧广武城,矗立着蜿蜒盘桓的明长城。据史考汉逐匈奴,唐御突厌,宋抗契丹,明击瓦刺,历经战斗4700余次,在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中,承担着中原农业文化和游牧草原部落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重要角色,成为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是一个具有边塞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奇险独特的自然景观的旅游景区。2008年全面启动开发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重新编制了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突出抓了景区基础设施、生态绿化等,建成了广武石牌楼、汉武大帝及文武大臣雕塑、汉墓博物馆等七项重点工程,一个集边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古军事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正在形成。二、经济社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经济率先发展、短板全面突破两大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招商富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生态畜牧两大基地,大力推进改善民生、和谐稳定两大工程,全面加快富强秀美、两宜靓丽的新山阴建设进程,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全省结构调整先进县、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县、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全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先进县等国家、省级以上多项荣誉。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中部百强。全县经济综合实力位列省、市第一发展梯队。2006年山阴县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之列。2009年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基本评价中,山阴以相对稳定的竞争力态势位列全国县域经济中部百强县第93位,2010年再次以上升的竞争力态势位列全国县域经济中部百强县第49位,一年上升了44位;2009年全省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位列第8位。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均名列全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9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5亿元,增长19.49%;截止10月底,财政总收入完成16.68亿元,占年度任务20亿元的83.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7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循环经济渐成亮点。按照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板块化发展、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创造了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目前全县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共54项,总投资239.6亿元,其中开工项目49项,开工率90.7%,储备项目202个,总投资620多亿元,重点是中煤金海洋投资500亿元、产值500亿元的“双500亿”工程,形成以低碳、循环经济为方向,以项目为依托,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格局。一是煤炭产业素质提升。煤炭资源整合后,21座煤矿两年内将全部进行综采技改,“十二五”末将具备30005000万吨的产能,全县8个煤炭运销企业的一个双两万吨大列、6个两万吨大列、在建拟建的3条输煤隧道,将具备6000万吨的运销能力,成为周边最大的煤炭发运集散中心。二是煤电产业一体化步伐加快。金海洋2300MW、2350MW两个矸石电厂、华能21000MW超超临界电厂、太重、联成两个250MW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等在建和拟建发电项目,将形成一个县内35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为拉动投资、加快发展、辐射三产的重要支柱。三是新型建材业初具规模。围绕电厂废弃物再利用,金海洋建成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正在建设13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围绕丰富优质的高岭土、高钙石资源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150万吨环保活性石灰生产能力。四是生态畜牧业独具特色。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奶牛存栏达到7.3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万吨,养殖规模位列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已占到纯收入的3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成6000多亩日光温室示范区。实施了45万亩的西山缓坡丘陵区绿化和50万亩的广武劣质地造林两大生态工程,现已完成造林30万亩,西山环城生态景观区成为省政府批准建立的56处县级森林公园之一,成功接受了全国京津风沙源朔州现场会的观摩。五是农副产品加工业门类齐全。山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1家,年加工能力65万吨。山阴是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县古城、蒙牛、伊利等6个乳品企业加工能力达45万吨,培育了天鹏4万吨肉制品加工、玉龙万吨杂粮精加工等优势企业,古城集团和天鹏公司列入了全省农业产业化“513”工程,形成了农、牧、林门类齐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六是物流服务业后劲强大。山阴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受到国内许多大型物流集团企业的普遍关注;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建设已完成规划编制,建成汉武大帝雕塑、广场、汉墓博物馆等配套设施,正在形成一个集边塞文化、古军事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区。七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工业循环中,以中煤金海洋能源公司为核心的北周庄低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全省十大试点园区之一,中煤金海洋成为全省工业企业30强,形成了煤炭产、运、销和煤、电、冶、建梯次循环发展的格局,成为区域性循环经济的样板。在农业循环中,积极发展奶牛养殖、牧草种植、温室大棚、沼气建设,形成了粮牛奶和畜沼菜的农业产业循环模式。和谐理念深入人心,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升,高起点修编规划了县城拓展区,远期县城发展规划40平方公里;投资1亿元完成县城“南山引水”工程,投资2.7亿元启动了全省第一家县级热电联供项目,天然气入户、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大忻线县城段西移、廉租、经适房建设工程等全面展开。教育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投资2.6亿元新建山阴一中、投资1.35亿元启动10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改造工程;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列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2.4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15%;县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0天。科学谋划未来,“十二五”前景灿烂。我们以7.29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为指导,确定山阴十二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生态畜牧两大基地,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争当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创建低碳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奋斗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1%以上,实现超“翻番”;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双“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引进外资年均增长6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重点是做好四篇文章,推进“四化”进程。 (一)做好项目建设的文章,推进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和“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实施好以中煤金海洋集团为核心的“115513”工程。即:依托煤炭生产一个基地,建设北周庄低碳循环经济生态园一大园区,推进中煤金海洋投资500亿元、销售收入500亿元的“双500亿”工程,逐级争取自备电厂网前直供一项政策,形成煤炭生产输送洗选发运和煤电冶建、以及煤制气和粉煤灰、煤矸石等资源综合利用三条全循环、高端化的产业循环链条。(二)做好特色农业的文章,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好“35135”特色农业工程:即巩固45万亩玉米、10万亩蔬菜、20万亩小杂粮三大种植基地、建设5万亩设施农业、奶牛养殖13万头、做强奶、肉、蔬菜、饲料、小杂粮等五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粮牛奶和畜沼菜两条农业产业循环链。(三)做好靓丽城镇的文章,推进市域城镇化。坚持城镇化承载工业化、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理念,做好发展城镇群、拓宽交通网、提升功能性三项重点工作,发展三产物流和文化旅游两个城镇经济圈,推进市域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型工业生态县城。(四)做好生态造林的文章,推进城乡生态化。依托西山缓坡丘陵区生态绿化和广武劣质地荒山造林两大骨干工程,新增完善30万亩造林绿化,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0%。完成沼气池、沼气站5500个,全县农村沼气使用户数达到1.5万户,占全县农户的30%以上;县城天然气居民用户普及率达到80%以上,切实走好绿化山阴、气化山阴、净化山阴之路。三、企业简介山西天鹏农牧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02年,占地1200亩,总资产1.65亿元,现有员工303名, 是我省牧草种植、良种猪繁育、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生猪屠宰分割、熟肉制品深加工于一体的低碳、环保、循环式利用、链条式生产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公司现有三个种猪繁育场、一个苜蓿草场、一个饲料加工厂、一个沼气发电站和一个肉制品加工厂。近年来,山西天鹏农牧有限公司以建设循环经济链、创办生态畜牧园为目标,坚持“以市场开发产品,以产品壮大企业、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市场牵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龙头型产业体系。通过实施百园千户十万无公害商品猪基地建设项目,带动玉米种植、育肥猪养殖户6000多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公司先后被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评为中央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全国养猪百强企业、山西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十佳龙头企业、山西农大“农科教三结合基地”、山西省科普示范基地、朔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朔州市市场价格调节生猪养殖基地、朔州市科普示范基地,并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制品加工:总投资6400万元,建有生猪屠宰、分割车间及熟肉车间、深加工设备以及冷库等配套设施。聘请全国肉类加工企业前十名的大连础明集团肉联公司总经理王素平、原山西同风肉制品集团公司设备动力公司经理、总工程师鲍建华、大同同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清英等拥有20-30年行业经验的专家担任企业高管。年屠宰生猪可达54万头,生产冷却肉3000吨;白条肉6500吨;分割肉500吨;年产4万吨系列熟肉制品(西式3万吨、中式1万吨)。熟肉制品有中高档西式香肠火腿类、休闲酱卤肉食品、冻品、调理肉制品,目前日产可达60吨,产品主要销往西安、成都等地。 “凯鹏”牌系列火腿荣获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公司是省级守信用重合同企业,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生猪养殖基地:公司三座种猪场占地360多亩。生猪存栏可达3万头形成年出栏6万头的生产规模,公司以“公司+养猪协会+养猪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粮农和养猪户,年转化玉米3000万公斤,出栏种猪、商品猪10万余头。配套大型沼气站年生产沼气52万立方米、有机肥沼液3万多吨、有机肥沼渣1800多吨、发电50多万度,为临近新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能。公司引进“人性化健康生态养殖法”生产“无抗生素瘦肉型商品猪”。肉品经中国普尼测试中心检测化验,各项指标均优于“肉与肉制品绿色食品标准”,该技术的实施将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公司与山西农大动科院副院长董宽虎博导、车向荣教授等5人组成科技帮扶小组,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养猪研究室主任王立贤博士、北京九州大地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纪元三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发挥养猪协会和猪业合作社的作用,推进“百园千户十万头”无公害商品猪基地建设项目,五年内形成基地加农户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规模。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年屠宰生猪50万头,加工冷鲜肉3万吨,加工熟肉制品4万吨,有机肥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利税3.6亿元,实现全省养猪规模、技术、管理一流;全省养猪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一流;全省率先实现养猪业循环经营;全省率先打造无抗生素猪肉知名品牌的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品耦合、低碳发展、循环利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骨干龙头企业。山阴一中建设工程情况简介 新建山阴一中位于县城东部,是一所三十二轨制(96班)纯高中寄宿制学校,可容纳学生约4800人,教职工约400人,总投资2.6亿元,总占地面积约446.42亩,绿地率35%,总建筑面积100817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及实验楼26766平方米,图书馆9120平方米,行政楼4515平方米,艺术楼4792平方米,食堂总面积14622平方米,学生宿舍楼25942平方米,体育馆8940平方米,浴室及锅炉房1500平方米,综合楼3750平方米。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预计2011年6月底竣工,8月份投入使用。学校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坚持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景观优美、设施一流、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高中学校。学校建成后将秉承品学兼修、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使其成为培养大批新型人才的摇篮,有效促进山阴教育全面发展。目前,高一、高二,高三教学楼、实验楼,女生宿舍楼已封顶,行政楼八层、图书馆三层、食堂二层结构已完成。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简介 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境内,于2009年8月28日成立,中煤集团持有60%的股份,金海洋集团和山煤集团分别持有38.68和1.32%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总资产84亿元,净资产51亿元,资产负债率38.39%。拥有井田总面积89.86平方公里,资源储量18.02亿吨,可采储量12.61亿吨,核定总产能1020万吨。目前公司拥有下属企业18个,包括8座煤矿和10个地面企业,涉及煤炭生产、输送、洗选、发运、发电、冶金、建材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公司运营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20.84亿元,社会贡献总额突破30亿元,其中2009年纳税5.3亿元;员工从200多名增至目前5000余名,吸纳当地大学生、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等3000余名,成为朔州市的纳税大户和龙头旗舰企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结构调整先进企业”“全省首批十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朔州市建市20周年功勋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四强和全国煤炭工业百强,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公司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煤电结合,循环集群”的理念,以“产业耦合、资源利用、闭路循环、吃干榨净”为目标,从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入手,加速加力崛起煤炭主业,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多企业、多行业彼此关联合作、相互协调发展的低碳循环经济典范。一是煤炭产、运、销自成体系,今年投资11亿元进行8座自备煤矿综采技改,建成全长为15.5 公里、年输煤能力1500 万吨的带式输煤专线,实现了煤炭运输的洁净化、自动化与集约化,形成了煤炭生产、洗选、输送、发运能力四个1000万吨;二是煤电联产长足发展,建成2 50 MW煤矸石发电厂,年可发电6 亿度。在建的2300MW矸石电厂,预计2011年6月实现双投,年可发电33亿度,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同时筹建2350MW矸石电厂和21000MW超超临界电厂,可基本转化全县煤矸石。三是产品废物综合利用,利用煤矸石和电厂粉煤灰及灰渣、矿渣等各类工业废渣废料,建成2 x 16500KYA 硅锰合金厂、2 亿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在建13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形成了煤、电、冶、建循环链条,初步实现“三废”物料的不外排、再生资源化和效益化、环保化。2010年公司将完成8座煤矿的技改任务,实现“零死亡”目标,原煤产量实现1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公司将按照省委书记袁纯清关于“全循环、抓高端”的指示精神和“转型跨越”的总体要求,继续以“延伸产业链、实现全循环”为目标,大力实施投资500亿元、产值500亿元的“双500亿”工程,大力推进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力争“十二五”末,煤炭生产、输送、洗选、发运达到四个3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开发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8个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利税突破50亿元,真正形成煤炭产运销和煤电冶建以及煤化工、煤气化等三条产业链,实现“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五大支柱产业的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煤与非煤双轮驱动、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同步跟进、园区发展与绿色环保为一体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能源转型清洁化、高碳产业低碳化”大型能源旗舰企业,创建全省转型发展的示范企业。山阴县西山缓坡丘陵区治沙工程简介 西山缓坡丘陵区二十万亩治沙工程是我县2002年以来建设的较大规模的生态工程之一。该工程东起县城西侧大运二级公路,西至洪涛山底,南与朔城区接壤,北延至怀仁县,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51公里,涉及三个乡镇十六个村庄,总控制面积49.7万亩。百里绿色通道横跨县域南北。成为我县西部山坡区绿色的生态走廊。西山治沙工程以西山百里通道为轴线,东西拓展,南北延伸,逐步推进,不断建成由西山森林公园、黄羊坡生态景区、长梁生态区、白殿沟生态景区、甘庄生态景区、贾家窑生态景区、沙河生态景区、娘娘山生态景区八大生态景区组成的较大规模的生态治沙工程。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的原则,因地制宜,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带、网、片相结合,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生态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以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为契机,集中整合捆绑首都水资源等项目资金,县政府持续不断地增加投资力度,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大坑、大苗、大水、大规模”科学造林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推进了造一块成一块,不断推进连成片的大规模造林进程。并探索创新了部门牵头,专业队承建,规范化管理的造林机制,创出了当年成活率90%以上,次年保存率85%以上的好成绩。该项目区2010年春季造林面积1.7万亩,其中经济林0.4万亩。补植补造1.3万亩,植树150万株。项目累计总投资6亿元,植树2200万株,其中大接杏、葡萄等经济林树种3000亩,从而构建成结构稳定,三大效益突出的二十万亩绿色生态屏障。西山缓坡丘陵区治沙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在现有工程目标基础上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9万亩,力争到二0二0年,共投资8亿元将大运二级公路西部地区县域境内全部覆盖,形成50万亩的绿色带状风景线。从而使山阴县西部地区成为风景秀丽、四季如春、春花秋果、鸟语花香的绿色生态公园。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从1976年7头黑白花牛起家,1983年建成奶粉厂,1994年实行股份制,1995年与荷兰依美口乳品公司合资,1997年创立古城集团,2009、2010年企业两易股权,2010年2月由山阴煤矿矿长郭俊入主集团。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和省、市领导多次亲临企业给予指导关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是全省唯一的“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先进企业、山西省功勋企业、山西省“513”工程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注册资金8580万元,总资产4.8亿元,员工1200人。下设11个分公司,分布在朔州、忻州、晋中,系列乳制品年生产能力32万吨,其中奶粉生产能力2万吨,液态奶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可加工处理鲜奶35万吨,日处理鲜奶能力1200吨。主要产品有系列奶粉、超高温灭菌鲜牛奶、酸牛奶、巴氏灭菌奶、乳饮料等5大系列80多个品种,在全国9个省66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公司自备4500亩牧草基地,其中4000亩种植青贮玉米、紫花苜蓿、500亩为优质新品种牧草试验基地,提供奶牛饲草饲料原料,示范推广饲草优质品种。集团公司下属古城农牧公司是国内北方农区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奶源升级示范基地、全国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国家级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单位、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雁门关综合试验站、全省唯一的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先进牧场,实现了生产科研化、管理数字化、日粮混合化、防疫系统化。现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良种荷斯坦奶牛1836头,日产无抗鲜奶25吨,奶牛单产达到7.5吨,是全县奶牛养殖业的示范基地。集团公司在朔州、忻州、晋中三大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建立奶站、奶牛场300多个,辐射20多个县(市)区、5万多农户、10万多头奶牛。公司累计收购鲜奶超过200万吨,为奶农发放奶款超过10亿元,创造产值超过20多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先后为当地转化剩余劳动力5000余人次。2009年公司生产系列乳制品产量5.4万吨,销售收入3.2亿元,收购鲜奶4.2万吨。集团公司坚持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建立了华北地区唯一的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引进世界一流的超高温灭菌灌装生产线及工艺技术;注重环境保护,年处理污水量达20多万吨,全部生产性污水处理均达到了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年消减化学需氧量约500吨,产生中水全部得到重复利用;在建500立方沼气发电项目,变奶牛排泄物为电能、热能和有机肥。近期目标:一年调结构,重点提高功能型配方奶粉、婴幼儿奶粉、酸奶、含乳饮品等中高档产品的产销比例,实现高附加值;三年拓市场,强化营销理念,引进营销人才,加大营销宣传,立足山西、辐射周边,拓展全国,尽快实现以中心城市为主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延伸;五年翻三番,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4亿元,“十二五”期末系列乳制品产量达到32万吨,完成销售收入30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在现有基础上翻三番。 山西古城乳业农牧有限公司简介 山西古城乳业农牧有限公司是专门为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优质奶源的全资配套子公司,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奶源升级示范基地、全国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国家级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单位。2007年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2008年成为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雁门关综合试验站。2010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先进牧场。公司2004年4月开工建设,2004年12月建成。公司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5860万元,注册资金3400万元,在册职工88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2人。目前,公司存栏新西兰、澳大利亚良种荷斯坦奶牛1853头,日产无抗鲜奶25吨,头均年单产7500公斤;拥有15栋、两万多平方米的双坡式轻钢结构牛舍,每幢牛舍都配备7000平方米的运动场;配备有10座2000立方米的青贮窖,6000平方米精料库、干草棚,自备牧草基地4500亩,是全国北方农区最大的奶牛养殖场。公司以“绿色发展、关注健康”为宗旨,注重人才与科技,严把源头质量关,实现了“七化”目标。一是生产科研化。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管理站、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了长久的“学企互动”关系,成为各类科研院所、机构实习、实践、试验基地,有效提升了公司及当地奶牛牛群结构,公司奶牛单产由6吨提升到7.5吨,当地牛群由单产4吨提升到5吨。二是管理数字化。公司引进世界一流的HDI奶牛生产性能测试管理和瑞士阿波罗(ALPRO)计算机牧场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电子监控体系,配置了利拉伐MP700型224全自动仿生并列式挤奶设备,采集了从奶牛出生到成长到生产到淘汰的一切行为数据并建立档案,科学指导奶牛生产。三是防疫系统化。公司从奶牛及环境的卫生到定期全范围消毒、接种免疫、疫病监测,再到一牛一册完整防疫档案,建立了完善的奶牛防疫体系,有领导、有组织、有制度、有应急预案。四是喂养科学化。对泌乳期、干乳期、青年牛及犊牛进行分群饲养和管理,针对每头牛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生产性能,配备不同营养饲料,引进12立方的全混合营养均衡日粮车进行科学喂养,奶牛可24小时自由采食。所产鲜奶乳脂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干物质含量高,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五是饲草基地化。公司自备4000亩青贮玉米、紫花苜蓿饲草种植基地、500亩优质新品种牧草试验基地,提供奶牛饲草饲料原料,示范推广饲草优质品种。六是废物再生化。公司奶牛日产40吨粪便,通过新建500立方米的沼气站,将粪便污染物转化为电能、热能,沼液、沼渣等饲草种植基地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七是效益社会化。公司育成牛每年纯收入可达8300元,公司年收入450万元左右。同时,公司直接带动农民饲草种植8000亩;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动了当地奶农养殖水平,每年公司可向奶农提供200头高产奶牛犊,提升了牛群质量。“十二五”期间,公司将新建一座5万吨高效有机肥加工厂、一个500头育肥肉牛养殖场,以公司牵头建立一个省级现代化新型农机合作社,力争到2015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5吨,示范带动全县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5吨。真正形成玉米过腹转化、牛奶加工转化和废物有机肥转化的农业循环产业链,促进农业效益最大化、农民增收最大化。山阴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简介 山阴县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是我国边塞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区距朔州市区40多公里,雁门关5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景区内分布着神秘的汉墓群,遗存着辽金时建设的旧广武城,矗立着蜿蜒盘桓的明长城。据史考汉逐匈奴,唐御突厌,宋抗契丹,明击瓦刺,历经战斗4700余次,在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中,承担着中原农业文化和游牧草原部落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重要角色,成为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是一个具有边塞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奇险独特的自然景观的旅游景区。2008年全面启动开发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重新编制了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突出抓了景区基础设施、生态绿化等,建成了广武石牌楼、汉武大帝及文武大臣雕塑、汉墓博物馆等七项重点工程,一个集边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古军事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正在形成。广武汉墓群:广武汉墓群位于世界闻名的雁门关外长城脚下5公里,距离县城40公里,地处张家庄乡西南地段。墓群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8公里,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共有封土堆293座,是我国最大的汉墓群。数百座封土堆连绵起伏,状若丘陵,面积辽阔,雄伟壮观。封土堆分大、中、小三种:其中最大的封土堆高20米,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236号)。相传宋代,辽宋交兵时,杨家将利用墓群的封土堆假作粮草(俗称谎粮堆)退了辽兵。明代也把高大的烽火台建在封土堆之上,由此可见墓群之大,封土之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广武城:旧广武城坐落于恒山山脉的雁门关下白草口处,即史书上所称的西陉出口。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城始建于辽、金,为雁门关之山前防御据点。今存较完整的古城墙系明、清修建。古城城墙周长1701米,总占地17272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7.35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2座(包括城门马面),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其尺度大小不等。城墙东、南、西三面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在解放前和“文革”当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城内耸立着两株挺拔茂盛的古柏树,据考证古柏树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两香柏一雌一雄,相距4米,高约17米,雌柏周长3.2米,雄柏周长3.14米,此双柏在全国罕见。旧广武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辽代古城,是研究辽金以及明清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文化有着独特的意义。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武明长城:广武明长城据有关资料和碑文记载,是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修筑,属内长城,全长约40华里(从新广武到西安峪),土墙尚存26华里,剩余部分为残迹,保存较完整的在新广武境内,这段长城全长10000米,城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沿山脊缓行,随山势的曲折而起伏,宛如首尾不见的巨龙,全部为砖石结构,上面有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尚很完整,并筑有易守利攻的腰门等建筑,它东临雁门关,西瞅宁武旧城,南通五台胜境,北达云冈石窟,是我省境内明代长城的代表作,是国内长城之珍品,极具军事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新广武城:新广武城位于雁门关北3公里,据史载:明洪武七年吉安候陆亨所建,万历三年增修。城墙高10米,底宽4米,通体包砖。古城设东关、南关。大北关(石碑文字三晋雄关)、小北关。新广武城由山瓮城、中城、南瓮城三道防线组成。中城逼似簸箕,南瓮城形如斗状,俗有“金斗银簸箕”之称,城池造形奇特,城防坚固,全国绝无仅有,是研究古代军事文化的珍贵实物,是古代军事建筑经典之作。广武劣质地治沙工程简介 位于雁门关西北边的广武区域自然条件极差,属于典型的岩石裸露劣质地貌。长期以来,该区域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理,成为“晴天岩石裸露,雨天泥水乱流,风天黄沙遍地,冬天黄茫茫,夏天不见绿”的不毛之地,不仅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地处大运高速路边,也严重影响了高速路的美化、绿化。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号召,响亮地提出了“绿化内长城,美化雁门关”的口号,以建设雁门关生态军事文化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旅游搞治沙,利用治沙促绿化,合理规划了雁门关劣质地貌治沙示范工程,初期规划治沙面积十万亩,由汉墓公园、五面坡、六郎城、广武内长城、雁门关南出口五部分组成。具体做法是:、 一、依靠科技,三项措施保成活。一是客土回填造林。通过换黄土或沙石中混入一定比例黄土后造林,能避免漏水透风,达到保水保肥的功效。二是水利工程。仅工程区打井4眼,建蓄水池4座,铺设输水管道6.3公里,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劣质地区缺水的问题。三是石片石块覆盖。利用石头多的地质条件,对树坑进行石块覆盖,既清洁了造林地,又实现了保墒的作用。二、加大投入,多方筹资出精品。依托京津风沙源工程项目,多方筹资提高造林营林规模。近年来,累计投入绿化资金1.2亿元,其中县配套9000万元,亩均投资达到1200元。三、创新机制,专业操作出成果。治沙工程采用“三统一、三承包”制,严把“六关”,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林业造林专业队承包造林,包任务、包成活、包质量。林业技术人员包技术指导,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覆土关、覆盖关。造林后成立护林专业队,常年巡护、抚育、保成果。到目前,规划治理面积已全部完成,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绿化50万亩,达到“放眼雁门,满目皆绿”的效果。山阴县热电联供县城集中供热项目该项目是山阴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惠及群众最广的一个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师面试模拟题及策略分析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师高级考试试题及解析与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问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轨道交通调度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50题)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能源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考题及答案
- 桃花源记课件深圳
- 陕西省四校联考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桃源消防知识培训讲座课件
- 生物化学英文版课件:Chapter 7 Carbohydrates Glycobiology
- 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
- 飞虎队精神将永远留在这里
-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三篇)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课件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