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及细胞培养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及细胞培养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及细胞培养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及细胞培养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及细胞培养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l 步骤1. 获得海马细胞u 大鼠乙醚麻醉,断头处理;u 迅速解剖海马组织,置于含有2ml 4的HibernateA/B27的35mm的培养皿中;u 随后将其移入含有同上培养基的培养皿,去除脑膜及多余的脑白质(?);u 将海马移入组织切碎机冷处理台面上事先用HibernateA/B27润湿的滤纸上,沿海马长轴将组织切成0.5mm的薄片,随后将其移入含有5ml4的HibernateA/B27的离心管中;u 30震荡8min。u 大吸管将其移入含有木瓜蛋白酶(预热至30)的离心管,置于170rpm的旋转平台(保持组织片悬浮状态),30水域温育30min;u 将海马组织切片移入15ml含有2mlHibernateA/B27的离心管中,30温育5min,吸管吹打10次(30s),静置2min,将上清移入另一离心管,重复上述步骤2次;2. 梯度分离u 将细胞悬液加入Nycoprep gradient(4ml)的上方,室温,1900rpm,离心15min;去除最上方的碎片;吸管收集含有细胞的部分;用5mlHibernateA稀释;第三层富含神经元;将第四层用2 ml B27:NeurobasalA重悬,1100rpm离心1min;3. 盖玻片处理:50ug/mL多聚-D-赖氨酸(无菌水溶解)包被过夜,吸去多余的多聚赖氨酸,无菌水漂洗一次,自然干燥1h;4.u 细胞接种:以目标密度稀释于B27:NeurobasalA,以每盖玻片60到120 Ul 接种,置于5% CO2:9% O2中孵育1h;u 将盖玻片移入24孔培养板中,每孔以0.4ml 37 B27/NeurobasalA漂洗一次,去除未贴壁细胞及细胞碎片;改用0.4ml的生长培养基;u 培养后4天,每3-4天更换一半培养基;新的培养基中的FGF2含量是远培养基的2倍;1. 培养器皿的准备:1) 溶液瓶装配各种溶液输液瓶;2) 螺口瓶血清或培养基;3) 培养瓶细胞培养一般采用带螺口的,清洗时注意防止盖子中垫片的丢失;4) 培养皿细胞组织的分离、培养、染色包括直径为30mm、60mm、120mm5) 血球细胞计数板细胞计数6) 移液管连接上手动(吸耳球)或电动负压吸取装置在移液管尾部塞入少量脱脂棉;7) 离心管分离、漂洗、收集细胞一般选用螺口带盖的;Eppendorf塑料尖底带盖的离心管8) 磁力搅拌器: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机溶液的配置;最好配合使用可调温度的加热装置;可用高压蒸汽消毒。9) 加样器:微量加样器一般采用紫外线消毒:超净台内,3545g,球蛋白20g,血红蛋白越低越好3) 存储:l 新购血清56 30min热灭活(高品质胎牛血清及新生牛血清可不灭活);l 若一次用不完,将其分装,置于-20,保存612月;l 使用时,从-20取出,置于4 24h(4可保存1月),置于37水域温热;溶解过程中必须规则缓慢摇匀。l 避免反复冻融。(四) 基础培养基1) 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添加成分;2) 配置时应充分溶解,NaCO3应最后添加3) 配置所用器皿应十分清洁,所用水为培养用水;4) 配置后超净台内过滤除菌,4保存(=6h)注意:酸液呈棕红色,若呈绿色提示酸液失效,应更换酸液;4) 冲洗:方法一:用洗涤装置冲洗;自然晾干;方法二:流水灌满后倒掉(15次)然后蒸馏水冲洗23次;自然晾干;(二) 塑料器皿的清洗灭菌l 塑料器皿一般为一次性使用,拆开包装即可使用,使用后即弃;l 若欲重复使用,可按如下步骤:流水冲净,晾干2%NaOH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数遍5%HCl浸泡30min自来水冲洗(15遍)单蒸水浸洗3次双蒸水浸泡24h70%酒精浸泡1h超净台紫外线照射1h使用;(三) 胶塞、盖子的清洗自来水浸泡2%NaOH煮沸1020min自来水冲洗56遍1%HCL浸泡1h自来水冲洗56遍蒸馏水漂洗23遍晾干;(四) 手术器械的清洗:纱布拭去表面污物自来水洗净酒精棉球擦拭(五) 注射器的清洗:使用后用来苏水冲洗数次单蒸水洗3次95%酒精洗3次置于铝饭盒中。(六) 滤器的清洗消毒及使用1) 清洗:使用后用清洗液清洗自来水冲洗15min去离子水浸泡24h三蒸水浸泡24h2) 消毒:新的滤膜(每次更换)于双蒸水中浸泡510min,正面朝上置于滤器中,稍旋旋钮(不宜过紧),包装后高压蒸汽消毒消毒后无菌条件下旋紧旋钮行过滤3) 过滤完成后常规打开滤器,核实滤器有无破裂或移动。(七) 包装:1) 培养瓶、培养皿、胶塞、盖子等直接置于铝饭盒中(螺口旋松);2) 移液管、吸管头端用脱脂棉球将接口端堵塞,置于消毒桶中,桶底部垫纱布;3) 注射器,金属器械用纱布包好后置于铝饭盒中;4) 移液器的吸管头、小滤器置于专用的塑料盒中;(八) 消毒灭菌1) 干热消毒适用于玻璃器皿 160170 90120min2) 湿热消毒适用于玻璃器皿、布类、金属器械、橡胶制品的消毒灭菌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布类15磅 30min;常规使用液体15磅 15min;橡胶制品10磅 10min;湿热消毒后应置于3756的温箱中储存;3) 过滤消毒适用于培养基、消化液及血清的消毒灭菌;4) 经高压蒸汽灭菌,用双层布包裹置于干燥环境中可保持无菌1014d;7. 为了便于固定及染色细胞,可将细胞接种于盖玻片上,盖玻片置于培养皿或培养板中,盖玻片可取出固定染色及封片8. 组织获取:时间尽可能短,保持组织无菌状态,保持组织的湿润。9. 细胞的分离单细胞悬液方法:1) 使用不含Ca,Mg等二价阳离子的平衡盐溶液收集、分散细胞2) 酶消化法: 不用含有Ca,Mg等二价阳离子的平衡盐溶液/含血清或其他蛋白质的溶液溶解酶 控制于适宜的PH环境 消化处理后及时终止酶的活性离心漂洗/加入血清或特殊抑制剂3) 机械吹打法: 吹打口径越小对细胞损伤越大 不时让未离散的组织块下沉,及时收集含有分散细胞的悬液;加入新的平衡盐液重复上述过程 将组织块从吸管中排除时,应将吸管置于液面以上,并贴于试管壁排除避免产生气泡及由此引起的细胞的破裂 要缓慢吹打。吸入时候要很缓慢,吹出的时候可以略快,但是也要缓慢10. 培养物的维持:1) 维持于能自动注入空气及CO2的培养箱内2) 保持较高的湿度,减少蒸发3) 温度:维持于略低于37,细胞在39时可迅速死亡4) 换液时间依不同细胞而定。11. 培养板:1) 培养板属于半开放培养,有利于培养箱中CO2的交换。2) 孔直径愈小,细胞聚集现象越明显,24、96孔板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因为液体的附壁使得孔内培养液不是成一个液平面,而是周边高,就像凹镜一样,而使用这两种孔板由于需要加干预等原因而不能加足量培养液,使得细胞随培养液一起出现“边集”现象,如果为了使孔中央也有均匀细胞而增加接种细胞数量的话,这要看你需要观察何种指标,如果是MTT ,免疫组化的话会因为细胞成层而影响结果。对策:消化细胞时要注意吹打均匀,避免细胞成团;孔内培养液量要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