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1页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2页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3页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4页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为明确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别,加强防火防爆管理,确保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制定本制度。2范围适用于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饲料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所属生产、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3定义3.1火灾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2火灾危险场所指在生产、使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环境,或有固体可燃物质,并在可燃物质的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3.3爆炸危险场所指在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易燃易爆物质,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有爆炸危险的场所。3.4易燃易爆物品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征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固体和遇湿易燃物品以及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中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3.5闪点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3.6爆炸极限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液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些可燃物质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物质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有时也用每立方米或每升混合物中含有可燃物质多少克来表示。4职责4.1涉及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制定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4.2区域管理部门负责对员工防火防爆知识的培训。4.3HSE部负责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查处违章违规行为。5管理要求5.1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5.1.1分类原则根据公司生产区域火灾爆炸危险的严重程度,将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化分为甲、乙、丙三个区域等级。5.1.1.1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1)甲类区域:对连续或长期装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露天封闭工艺装置、开敞及局部开敞建筑物在离设备外壳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空间或外缘3m(垂直或水平)以内的空间。2)乙类区域:在生产、使用、储存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能形成,但在异常情况下有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场所或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3)丙类区域:在生产、使用、储存的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或仅为其中某个较小的空间有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场所。注:正常情况是指装置或设备正常的开车、运转和停车;异常情况是指装置或设备有故障隐患、拆卸检修和误操作等。5.1.1.2火灾危险性的划分1)甲类区域:对装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露天封闭工艺装置在离设备外壳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空间或在生产、使用及储存过程中,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如甲醛溶液)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2)乙类区域:在生产、使用和储存的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可燃纤维(如编织袋)等物质但在数量和配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3)丙类区域:有固体可燃物在数量和配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5.1.2公司火灾爆炸区域划分5.1.2.1甲类区域包括:1)甲醇罐区2)浸出车间3)FAME车间4)合成装置区5)危险品库房5.1.2.2乙类区域包括:1)油品库2)重要电气装置区域(包括各配电室、变电所及110kv和6kv开关室等)3)化学品库4)粕库5.1.2.3丙类区域包括:公司厂区范围内除了甲类和乙类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其他所有区域。5.2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5.2.1装置区的安全管理5.2.1.1非生产和检修用的机动车辆严禁进入甲类和乙类区域,因生产和检修需要进入甲类和乙类区域的叉车、吊车、工具车、升降车、救护车、运输和消防车等车辆必须装上阻火器后方可入内。5.2.1.2甲类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对讲机,应为防爆型产品,使用该机时禁止在乙类危险区域更换电池及其他附件,以免在折装时接触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5.2.1.3凡在甲、乙类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检修、防腐等作业时,需要使用的移动式灯具、行灯变压器及各种电动工器具均应为防爆型产品;禁止在易燃易爆区使用移动电话。5.2.1.4有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车间及罐区等场所,应注意通风,以防达到爆炸极限。5.2.2危险库房的安全管理5.2.2.1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库房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有良好的通风设施;2)配有符合GB50058-xx等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3)有可靠的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5.2.2.2库房的朝向有利于爆炸危险气体的散发,有足够的卸压面积和必要的安全通道。5.2.2.3甲类区域的库房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具,乙类区域的库房照明灯泡不应大于60W。5.2.2.4对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危险库房应按GB12268-xx的要求实行分类、分项储存,并有明显的货物标签和标识,表明其特性。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品,不得在同一库房内储存。5.2.2.5堆垛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垛距、墙距、顶距和安全通道,不得超量储存。5.2.2.6对遇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物品,必要时应采取隔热降温措施。对储存温度要求较低的有爆炸危险的特殊物质的库房,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5.2.2.7对储存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有毒气体的化学品的库房,堆垛时应加垫板或用专用支架使其比周围高出一定的高度。5.2.2.8严禁在库房内设置生活和办公场所。5.2.3危险场所内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5.2.3.1电气设备的使用及选型按用电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程序执行。5.2.3.2控制仪表的选型及使用1)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工艺装置所使用的控制仪表宜采用本质安全型。2)安装在危险区域内的仪器仪表及控制盘和箱柜等,必须有防爆合格证和获得相关机构的认证,并在永久性铭牌上注有防护等级及该设备适用的危险区域、气体组别、温度范围、认证标准和认证号等。5.2.3.3工艺装置的运行控制1)严禁危险物料的跑、冒、滴、漏,实行全过程密闭化生产。2)严格危险物料的安全监控,及时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指对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气体的部位按照规范设置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进行巡检。3)运转的动设备和储存易燃气体、液体的静设备应接地良好,避免摩擦产生静电火花。4)及时检测甲类区域环境的可燃气体浓度,严禁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设备带病运转。5)对贮有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必须与其他系统有效隔离,并有明显标志。6)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按应急预案执行。5.2.4易燃易爆物品的放置及排放处理5.2.4.1易燃易爆物品应轻装轻放,不得撞击、翻滚、倾倒和重压。5.2.4.2可燃物料的废渣、废液或酸碱等,不准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另作无害化处理。6相关文件6.2用电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6.3事故管理程序7附录无第 8 页 共 11 页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的预防纵观近几年来火灾发展规律,由于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逐渐占主导地位,如何预防电气火灾已成为当前防火工作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对许多长期使用的易燃易爆场所来讲,设备陈旧和电器线路老化的问题尤为突出,做好电气火灾预防工作刻不容缓。一、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爆炸成因分析众所周知,火灾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而对于易燃易爆场所来说,存在易燃易爆的气体、液体、蒸汽、粉尘等物品如果发生爆炸,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汽、粉尘和空气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二是场所内有足以激发混合物爆炸的能量。三是要有足够的助燃物。由于易燃易爆场所内爆炸混合物气体可燃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场所内存在着电气引火源,电气设备设施、安装不规范,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是造成电气火灾事故的最重要因素。易燃易爆场所常见的电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未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要求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正确选择相应级别的防爆电气设备。如用普通插座代替防爆插座,用普通开关代替防爆开关,用防水防爆灯具代替隔爆型灯具等。二是线路敷设不符合防爆要求。如用塑料管或普通电线管代替厚钢管铺设电线路,导线连接外采用未防爆接线盒,导线的接头处未采用钎焊、熔焊造成接触不良,架空导线跨越易燃易爆场所屋面或危险场所间距不足等。三是没有接地和接零或处理不好。如金属设备、管道和构架等未和接地体连成整体,零线的最小截面不符合要求,接地线未接到标志处,没有防松、防锈、防机械损伤措施等。四是其它电气设备等原因。如使用未采取防爆措施的各种通讯设备、电子设备、携带式电器等。另外,防静电和防雷击措施不当等,也可能引起电气鹪质鹿省?br总之,在易燃易爆场所中造成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缺乏整体防爆性。如有的主机防爆、辅机不防爆;有的电气设备防爆、而电线路铺设不防爆;有的动力防爆而照明器具不防爆等。二、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预防对策根据前述分析,要在技术手段方面避免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的发生,主要是要提高电气设备的整体防爆性。1要根据爆炸性危险区域的等级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组别,正确选择相应类型的级别和组别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组级别只能高于环境组级别,不能随意降低标准。2设计、安装、运行、维修电气设备、线路、仪表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要求,并要求达到整体防爆性的要求。3电气控制设备及导线尽可能远离易燃易爆物质。可能的话最好将电气设备安装在室外或危险性较小的地点。4禁止使用临时线路,尽可能少用移动式电具。如必须使用,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5采用三相五线制加漏电保护体制。将中性线与接地线分开,中性线对地绝缘,接地线(保护零线)专用接地,减少对地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安装漏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