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924-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oc_第1页
DB21∕T 1924-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oc_第2页
DB21∕T 1924-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oc_第3页
DB21∕T 1924-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oc_第4页
DB21∕T 1924-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924-2011 J1*-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 (暂 行)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ed monolithic buildings(Trial)(报批稿)2011-0612-*-09发布 20112012-061201-*-09实施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 (暂行)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ed monolithic buildings(Trial ) DB21/T1*-2011主编部门: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批稿)2011 沈 阳前 言为了适应辽宁省推广、应用装配整体式建筑,促进建筑产业升级换代并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进程,使建筑专业内容与其他专业相配套实施,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写了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暂行)。本规程在参考开放建筑系统((Open Building System))和日本SI住宅建筑的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及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吸纳了国内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实施经验及成果,经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意见和建议后制定本规程。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等相关技术要求。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在实施本规程过程中,若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至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邮编:110003,联系电话,以便今后的修订。主编部门: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蔡 平 魏立志 陈 勇 高连玉 鹿 山 王小玉 周立新孙启方 李继光 宁志学 齐智田 郭 晟 彭前立 徐 巍王铁铮 宋国福 于 健 杨 光 赵云鹏 张 波 居理宏 王裕达 朱洪新 赵 展 富东兵 陆 辉主要审查人:刘卫东卫 顾泰昌 李晓明 冯金秋 刘艳军 叶 明 张前国陆 靖 刘德良 目 次1 总则1 2 术语23 建筑设计4 3.1 一般规定.4 3.2 平面布置.4 3.3 设备管线架空层和吊顶空间.5 3.4 层高和室内净高.5 3.5 外饰面和内装修.5 3.6 建筑节能.6 3.7 建筑防火.64 施工与验收7 4.1 材料.7 4.2 施工.7 4.3 验收.8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10引用标准名录11附:条文说明.12Table of 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 12 Technical Terms.23 Architectural Design.4 3.1 General Provisions.4 3.2 Plan Layout.4 3.3 Empty Space for Equipment Pipeline and Ceiling Void.5 3.4 Story Height and Indoor Clear Height.5 3.5 Exterior Finish and Interior Finish.5 3.6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6 3.7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64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7 4.1 Materials.7 4.2 Construction.7 4.3 Check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8Explana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wording used in thise specifications.1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1Attachment: Explanation Explanation of ArticlesProvisions.12 1 总 则1.0.1 为推进辽宁现代房屋建筑产业化进程,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使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环保,针对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制定本规程(暂行)。1.0.2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内各类新建装配整体式建筑。1.0.3 本规程仅用于建筑专业,与辽宁省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暂行)、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与电气技术规程(暂行)、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暂行)相互配套使用。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室内装饰装修、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设备与电气等部分的验收应执行以上各规程中相关规定。1.0.4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2 术 语 2.0.1 装配整体式建筑 assembled monolithic buildingbuilding assembled precast and cast-in-situ 泛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本规程的装配整体式建筑意指采用支撑体与填充体相分离的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的、采用预制构件或部品装配而成的建筑。2.0.2 支撑体 main force-resisting structural systemskeleton 主体结构、建筑单元的分隔墙、住宅的分户墙、除门窗以外的外围护结构和共用管井、楼电梯等公用部分,具有高耐久性。2.0.3 填充体 infill 内隔墙及装修、整体卫浴、整体厨房、门窗、架空夹层、吊顶、设备管线等部分,具有可变性。2.0.4 管线架空层 empty space 为分离支撑体与填充体,提高上下空间隔声性能,敷设各类设备和管道,而在楼板面层架设的一定高度的架空层。2.0.5 夹心保温外墙板 sandwich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precast component filled with insulation 在外墙板的内外叶之间填充保温材料构成的外围护构件。2.0.6 内隔墙 assembled partition wallassembled internal partition wall 采用干式工法制作,不起承重作用,具有一定隔声、保温、防火功能,可用来分隔空间,并确保各功能空间尺寸精确的墙体。2.0.7 整体卫浴 integrated bathroom unitbathroom unit 由工业化生产的具有淋浴、盆浴、洗漱、便溺四大功能或这些功能之间的任意组合、壁板、顶板构成的整体框架,配上各种功能洁具形成的独立卫生单元。2.0.8 部品 component经工业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建筑产品。例如整体卫浴、厨房系统、储藏收纳系统、门窗系统、内隔墙系统、架空系统等。2.0.9组合保温系统 combined insulation system multiple insulation system 外保温系统、内保温系统、夹心保温系统这三种形式的两两叠加。 3 建筑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应坚持长寿命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基本理念,。应以系统的方法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更新和再生改建的全过程。3.1.2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应考虑不同材料、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为实现支撑体与填充体相分离提供条件。保证支撑体的耐久性和填充体的可变性、适应性。3.1.3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原则,编制一整套利于下一步拆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的设计文件。3.1.4 在前期规划与方案设计阶段,应与结构、设备、装饰装修及构配件厂家充分配合,结合建筑功能与造型,确定建筑各部位构配件的规格、类型,室内外装修方案与设备管线布置等。使装配整体式建筑既应做到集成化、工业化、模数化和、土建与和内外装修一体化,又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3.1.5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和装修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及辽宁省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宜选用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材料、构件和部品。3.2 平面布置3.2.1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平面布局应根据使用性质、功能、工艺要求合理布局。3.2.2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单元平面形状宜简洁单、规整,并便于以系列化单元的灵活布置取得来满足丰富多样化变的建筑平面设计的要求。3.2.3 装配整体式建筑平面不宜错层布置,且突出和挑出部分不宜过大。3.2.4 柱网、开间、进深等定位轴线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应遵循模数化原则,以标准化、系列化的模块进行整合设计。上下柱网应对齐贯通。3.2.5 宜优先采用标准化整体卫浴及标准化厨房的整体橱柜。厨卫等用水房间宜上下对位或相邻布置,并靠近有竖向管井的空间。3.2.6 使用同层架空建筑的竖向管井宜应布置在公共空间,。局部架空的建筑的竖向管井应宜整合集中布置。3.2.7 建筑主要使用空间宜采用大跨度空间的设计,以方便用户灵活分隔和改造。3.3 设备管线架空层和吊顶空间3.3.1 为分离支撑体和填充体,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备管线设置部位应宜设置在首选管线架空层或和吊顶空间中,各种管线宜采用同层敷设。3.3.2 管线架空层一般由支撑体楼板相对层高降低一定高度而形成,架空层高度或吊顶空间宜为400mm;吊顶空间高度宜为150mm。设计时应在考虑适应性和经济性的同时,结合根据管线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布线后确定。3.3.3 管线架空层或和吊顶空间的设置应根据不同建筑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通层设置或局部设置。3.3.4 设置用水管线的架空层底板应做向上泛起的柔性注意采用防水和,严密防水及防渗漏措施,且。其顶板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检修用活动盖板口。3.3.5 未采用整体厨卫的装配整体式建筑,其厨卫房间的架空层上部板材面层应为不吸水、不吸污、不防渗漏、耐腐蚀和、易清洁洗的材料。3.3.6 除餐馆厨房外,住宅建筑的厨房、卫生间的排烟、通风宜采用同层水平排烟、通风道;餐馆厨房的烟气排放应采用伸出屋面的垂直烟道,餐馆厨房采用公用的垂直烟道和通风道跨层排放时,应使其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有利烟气扩散,。其具体伸出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的规定。餐馆厨房的烟气排放应采用伸出屋面的垂直烟道。3.4 层高和室内净高3.4.1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层高应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并符合现行国家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3.4.2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层高含架空层和吊顶空间的高度,架空层和吊顶空间的设置不应影响室内使用空间的净高。3.4.3 室内净高应为地面完成面(有架空层的应按架空层面层完成面)至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3.4.4 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空间净高不应低于2.6m;厨卫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m。其他建筑的室内净高应符合现行国家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局部夹层、走道、吊柜下部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低于2.2m。3.5 外饰面和内装修3.5.1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及内隔墙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并宜采用柔性连接。3.5.2 外围护结构的外保温体系和面层材料宜选用高耐久性和耐候性、防火性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保温材料全寿命周期内保持外观完整统一。3.5.3 预制混凝土外墙装饰构件应结合外墙板整体设计。3.5.4 外墙板的立面颜色、分格和质感等细部设计应考虑到专业生产厂家拆分设计和批量生产的可行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面砖和涂料等外饰面(含保温层)宜与外墙板合为整体在构件厂完成;现场拼装的接缝部位、门窗洞口等构配件组装部位的构造设计及材料的选用应满足物理、力学、耐久、耐候、防排水及装饰性能的要求;2 外墙板拼装接缝部位的防水节点应根据不同部位的接缝特点,采用构造防水、材料防水或二者结合的防排水系统;3 选用厚度大于等于20mm的石材以及大面积玻璃做外墙饰面时,宜首选幕墙系统的构造方案现场施工,或在构件厂完成幕墙单元之后现场拼装。其主龙骨应与结构受力构件牢固连接,不应将其连接在夹心外墙板外叶上。3.5.4 独立的装饰构件和空调器室外机组等与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应有可靠连接,自重较大者应连接在结构受力构件上。3.5.5 宜选用易于安装、拆卸,且保温、隔声性能良好的隔墙板灵活分隔室内空间。3.5.6 内隔墙板的面层材料宜与隔墙板形成整体在构件厂完成。3.5.7 用于潮湿房间的内隔墙板面层材料应具有防水、易清洗的性能。3.5.8 内隔墙板与其他构配件(如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空调设备等)的连接应牢固可靠。3.6 建筑节能3.6.1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7的规定进行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以及各部位主断面的传热系数等规定性指标宜首先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如未能满足,应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3.6.2 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系统宜优先选用夹心保温和内保温叠加的组合保温系统。如果仅采用内保温系统,应进行外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3.6.3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与相邻构件连接处,应保持保温材料的连续性和密闭性。3.6.4 连接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内叶和外叶的附加肋应有相应的防结露构造措施。3.6.5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所有冷桥部位均应进行结露验算。3.7 建筑防火3.7.1 装配整体式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和各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防火规定。3.7.2 管线架空层和吊顶空间不应穿越防火墙和防火隔墙。3.7.3 设备管线穿越防火墙或防火隔墙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3.7.4 竖向管井内上下层间的分隔应满足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的相关规范的要求。3.7.5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及幕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3.7.6 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级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3.7.7 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尚应采用不燃材料。4 施工与验收4.1 材料与部品4.1.1 施工中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4.1.2 建筑施工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及有关防火技术及施工规范的要求。4.1.3 建筑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4.1.4 建筑施工所用的墙体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的相关规定。4.1.5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检疫。4.1.6 进场后需要进行复验的材料种类及项目应按规定进行复验。4.1.7 整体卫浴、整体厨房所选用的材料、拼装方式等必须在厂家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质量并满足防水等使用要求,材料的承载能力及整体性能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材料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4.1.8 建筑材料供应商应出具材料的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的技术文件。4.1.9 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在运输、储存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变质和污染环境。4.2 施工4.2.1 承担建筑施工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按有关的施工工艺标准或经审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并应对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4.2.2 建筑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安装工艺、安装顺序、安全措施、环保措施及施工检查验收技术文件。承担建筑施工的人员应有具有相应的上岗证书,整体厨房、整体卫浴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由生产厂家负责安装或在生产厂家的技术指导下进行安装。4.2.3 建筑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由于违反设计文件和本规程的规定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应由施工单位负责。4.2.4 建筑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4.2.5 外墙面进行现场拼装时,必须保证接缝密实,严密,防止漏水。防水节点必须根据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标准进行施工。4.2.6 管道、设备等的安装及调试应在隔墙面板安装前完成,并且需要留设相应的检查口。检查口留设位置必须准确,方便操作。4.2.7 隔墙板上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布置附加支撑,保证连接牢固可靠,隔墙板内机电管线必须在隔墙板面板安装前完成,防止出现返工。4.2.8 架空层面板施工前,板下所有管线应施工完毕,且已打压、试水完成,做好隐蔽记录,所有接头应连接紧密。4.2.9 外墙面为整体石材墙面或幕墙墙面时,吊装时应设置临时固定支撑,综合考虑吊装机具的选择,吊装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工作。4.2.10 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围护保温形式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保温材料的连续性和密闭性,保温做法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辽宁省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要求。4.2.11 装配式梁、板、柱结构上需要留设的预留洞、预留孔、预留埋件应预留位置准确,数量足够,加工前应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留设。4.3 验收4.3.1 装配整体式建筑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及其它相应设计及施工规范、标准。4.3.2 装配整体式建筑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2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装修材料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合格报告;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 施工记录;5 整体卫浴、厨房系统等厂家出具的产品合格证书及相关的施工过程记录;6 施工技术交底;7 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4.3.3 装配整体式建筑验收时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附录B执行。4.3.4 本规程与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暂行)、辽宁省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暂行)、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与电气技术规程(暂行)相互配套使用,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室内装饰装修、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设备与电气等分部工程的验收应执行以上各规程中相关规定。4.3.5 装配整体式建筑质量验收应按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4.3.6 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4.3.7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4.3.8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筑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第6 章的规定;2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按本规程要求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并按附录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附录C的格式记录;3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附录D 的格式记录;4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附录E 的格式记录,各检验批的质量均应达到相应规范的规定;5 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附录F 的格式记录;4.3.9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附录F 的格式记录。分部工程中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 相关安全、环保和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本规程用词说明1 为了便于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 本规程中指明在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4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6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7的规定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12 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暂行) 辽宁省地方标准13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暂行) 辽宁省地方标准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 辽宁省地方标准15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与电气技术规程(暂行) 辽宁省地方标准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 (暂行)条文说明DB21/T1*-2011J1*-2011制 定 说 明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B21/T1*-2011(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011),经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月*日以辽住建发2011*号文批准发布。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借鉴了日本CSI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等相关技术,对国内实施装配整体式有特色的城市进行了调研,总结、吸纳了国内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实施经验及成果,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充分地讨论,还广泛地征求了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意见和建议。为便于设计、开发、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及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函寄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建筑设计3.1.1 再生改建是指建筑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功能更新和空间重主。我国建筑使用寿命较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建设技术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标准化程度低,可改造性差,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另外传统的以现场湿作业为主的建设方式粗放,造成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高能耗、高物耗,使得建筑品质不能得以长期维持。3.1.3 根据国外的经验,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