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4页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8月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3 2030 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 丘陵地区占89 1 涪江 梓江河谷地貌占10 9 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具有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的特点 汉置广汉郡及广汉县 西魏在金华设射江县 北周更名为射洪县 2012年末射洪县常住总人口103万人 人口密度为695人 平方公里 属于人口高密度区 共有20个镇 10个乡 36个社区 591个村 20个镇 10个乡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 5亿元 增长14 1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 8 62 0 20 2 城镇化水平44 4 城镇人口有45 72万人 一 基本概况 县域概况 1 1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 涪江中游 介于北纬30 40 至31 10 东经105 10 至105 39 之间 县域东北接绵阳市之盐亭县 西接绵阳市三台县 南与遂宁市大英县 射洪县接壤 东连南充市西充县 距离省会城市成都约165公里 距西部惟一直辖市重庆180公里 距中国科学城绵阳约90公里 距成都 重庆 绵阳三达都市均在2小时车程内可达 全县城镇分为县城 重点镇 普通建制镇 一般乡集镇四个等级 县城 太和镇与大榆镇 城镇人口约30 8万 重点镇 沱牌镇 金华镇 城镇人口分别为3 5万 1 72万 城镇人口合计5 22万 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 61万人 普通建制镇 太乙镇 复兴镇 青岗镇 仁和镇 洋溪镇 广兴镇 天仙镇 金家镇 香山镇 明星镇 涪西镇 陈古镇 凤来镇 潼射镇 曹碑镇 官升镇等18个城镇 城镇人口合计8 40万 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0 53万人 乡集镇 金鹤乡 瞿河乡 伏河乡 青堤乡 双溪乡 文升乡 万林乡 太兴乡 东岳乡 玉太乡 青堤乡等共10个 城镇人口在0 2 0 3万之间 城镇人口合计2 1万人 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0 21万人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2012年 一 基本概况 县域概况 1 1 城镇经济职能综合型 旅游型 工贸型 农贸型 农业型等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2012年 县域概况 1 1 一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射洪县城位于四川盆地中部 涪江中下游 包含太和 大榆两镇 其中 太和镇位于涪江中游西岸 地处北纬32 52 东经105 23 主要建于涪江河谷一 二阶冲积台地上 三面环山 丘 一面临水 涪江从北向南曲折绕经太和镇 形为 S 射洪西北至绵阳约90公里 至成都约165公里 南至遂宁约40多公里 太和镇为全县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是中共射洪县委 县人民政府驻地 大榆镇位于涪江中游东岸 是射洪城市未来主要的空间拓展区域 地质地貌县城地势北高南低 海拔高程572 325米之间 相对高差100 150米 属丘陵地貌区 涪江由北向南流经城市 河谷宽广 河流蜿蜒曲折 阶地广布 阶面高出河床3 8米 属堆积阶地 城市大地构造处于新华夏系川中褶皱带内 且处于中台地 绵阳环状构造 威远辐射状构造的交接部位 及射洪 南充东西向构造带上武南 广兴舒缓背斜的南翼 地层近于水平 倾角仅2 左右 构造简单 据 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 35s 地震基本烈度为 级 区域稳定性好 自然环境县城全年年均温17 3 最高温39 4 极端最低温 4 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928 4mm 年均相对湿度79 日照时数3000小时 年 城市概况 1 2 一 基本概况 城市人口经过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射洪工业化 城镇化速度的提升 射洪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至2012年底 射洪城市人口已达30 8万人 城市建设 截止2012 射洪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457公顷 人均79 78平方米 城市概况 1 2 一 基本概况 政策背景国家 十二五 规划的深入推进注入射洪新的发展动力西部大开发 第二个十年 提出推进区域平衡 资金向不发达地区倾斜成渝经济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 辐射带动射洪县经济社会 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四川省 十二五 规划提出交通枢纽建设 完善内部交通网络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发展目标助推射洪射洪列入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射洪现代产业高地建设坚持 两化互动 四化联动 统筹城乡 发展战略有利加快射洪城镇化速度 提升城镇化质量国家明确提出城镇化路径有利射洪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背景射洪县生态本底强 文化底蕴深厚 发展目标提升四川建设西部交通枢纽 加快干线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遂宁市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步伐区域型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三 规划背景 发展背景分析 2 1 相关规划解读遂宁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遂宁市域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为 形成 一心两轴 一城五辅 的网络状空间布局 遂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2020年 一主 市域主中心 遂宁中心城区 两轴 依托达成铁路 成南高速公路及遂渝铁路 绵渝高速公路 205省道和涪江流域 形成纵横交错的十字型城镇发展轴 五辅 围绕遂宁中心城区 发展射洪 大英 蓬溪 安居 柳树组团5个组团城市 共同形成以遂宁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态势 发展背景分析 2 1 三 规划背景 射洪县处于 南北轴 上 形成以纺织 化工 商贸 电力 都市生态农业 休闲旅游为主的综合性滨江城市 相关规划内容射洪县 十二五 规划 十二五 形成周边广辐射 衔接大交通 城乡全覆盖 水路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产业发展布局形成 一核两副 一带两翼 以 一核两副 为珠 以涪江和S205国道为线 以线串珠 形成射洪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两翼 作为涪江经济带的辐射区和经济带的腹地 承担保护生态的功能 发展原生态农林乡 绿色畜牧业等现代农业 以及乡村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在 十二五 时期 城市化率达到50 左右 设立四个等级城镇级别 优先发展沿涪江和梓江城镇带 利用绵遂高速和拟建绵遂高铁 形成 一核两副 一带两翼 的带状发散式城镇格局 发展背景分析 2 1 三 规划背景 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射洪县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表 2012年 射洪与绵阳市盐亭县 三台县 遂宁市大英县 射洪县 南充市西充县接壤 射洪县与周边相邻的县 区 相比 县城规模 城镇化水平排名都是第一位 射洪县在遂宁市区县中GDP 财政收入也排在第一位 人均GDP仅次于大英县 遂宁 射洪在川中城镇密集区中呈现双心发展 遂射连片发展趋势较明显 对周边区县带动作用较强 发展背景分析 2 1 三 规划背景 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射洪县与周边县交通条件对比 蓬溪 三台 西充可实现四个方向的全高速通车 其余县 市 均只有东西向 或南北向 射洪县的公路交通地位在区域中不算太强 但射洪坐拥涪江 梓江水运交通 在大运量运输方面具备区域优势 发展背景分析 2 1 三 规划背景 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 大英县 打造新型工业县 优秀旅游城 主要发展化工 纺织 农产品加工 蓬溪县 主要发展纺织 电子机械 优质农产品深加工 射洪县 实施 产业集群突破型 旅游产业突破型 的双型突破产业发展战略 打造子昂故里观光体验和涪江水乡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争创中国旅游经济强县和四川丘陵地区旅游发展示范县 盐亭县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新型建材 能源化工 劳动密集型四大产业 三台县 全力打造 纺织丝绸 食品加工 能源化工和机械制造 四大产业集群 西充县 提出 一区三地 和谐文明新区 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新型工业快速崛起地 中国西部乡村旅游目的地 和 四个跨越 向现代农业跨越 向工业强县跨越 向现代服务业跨越 向城乡一体化跨越 的发展战略 结论 射洪与周边区域的相似度较高 未来射洪县要坚持工业立县之本 同时做大做强文化及生态旅游业 大力发展高 精 尖的产业 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 发展背景分析 2 1 三 规划背景 中国锂电产业基地 西部酒业基地 川东北城镇群区域性产业高地四川丘区 两化互动 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战略地位分析 2 2 三 规划背景 成渝经济区北环线 四川北上中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以及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 2012年 遂宁市城镇体系规划 2008 2020年 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 2020年 遂宁涪江经济带规划 2008 2020年 射洪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2011 2015 各专项规划各镇 乡总体规划与规划相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规划依据 3 1 近期 2013至2015年 远期 2016至2030年 远景 2030年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期限 3 2 四 规划总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把生态理念融入到规划全过程 努力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以 融入成都经济圈 全域发展 三化联动 富民强县 为总体思路 促进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把射洪城市建设成为集诗酒文化 山水景观 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宜居城市 规划指导思想 3 3 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两化互动 四化联动绿色低碳 集约发展远近结合 合理发展彰显文化 特色发展 规划原则 3 4 四 规划总则 县域篇 中部县城综合功能区 金华旅游功能区南部沱牌白酒产业功能区 都市农业功能区北部特色农业功能区 东部现代农业功能区 一带 四轴 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 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2030年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综合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4 1 都市农业功能区 北部特色农业功能区 沱牌白酒产业功能区 金华旅游功能区 县城综合功能区 东部现代农业功能区 城镇化水平较快 但城镇化水平偏低2003年 2012年 射洪城镇化率从30 68 增加到44 4 年均增加1 52个百分点 比同期四川省增长速度高出0 03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较快 但同期射洪城镇化率比全国仍然低8 19个百分点 全国城镇化率为52 57 城镇化水平较低 大部分城镇规模小 发展差 辐射能力有限县域大部分乡镇规模普遍偏小 除县城 重点城镇 部分建制镇城镇人口超过5000人外 其余建制镇与乡集镇城镇人口绝大部分在2000人左右 多以街代市 沿过境交通发展 城镇发展推力较强 但吸纳力与动力不足射洪工业化率达到57 9 具备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但射洪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 年外出务工人员已超过30万 城市建设水平差异大 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城镇用地紧张 地形破碎 建设成本高 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县域经济主要集中在涪江沿岸 城乡风貌特色有待提升城镇主要沿交通线和涪江呈树枝状分布 缺乏梯级结构 影响重点城镇发展带动作用 部分城镇的布局较松散 城市形态上均未体现应有的特色 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县域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5 1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工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 建立适应射洪工业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 大力培育射洪城市成为大城市 形成 一主两副一带五轴 的县域城镇体系 远景形成以 一主两副 的组群城市 规划期内积极发展田园新市镇 调整行政区划 强化一般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协调工业与城镇布局 调整现状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将工业园区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区统一规划管理提升城镇承载力和交通通达性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承载能力 加强城镇风貌特色塑造 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建设和完善交通网络 拓展腹地促进浅丘平坝地区进一步集聚发展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5 2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总人口预测 2015年 控制在106万人 2020年 控制在111万人 2030年 控制在120万人 资源承载力135 200万人 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5年 51 2020年 60 2030年 70 城镇人口预测 2015年 54 1万人 2020年 66万人 2030年 84万人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5 2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行政区划调整 近期撤县建市 根据发展需要 适时撤销大榆 广兴 瞿河等建制 并入太和镇 设立街道办事处 城镇等级结构 建议将太乙 仁和 金家 复兴 天仙 明星6个镇乡作为田园新市镇 规划形成一主两副3个一级城镇 6个新市镇 18个一般城镇的城镇体系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5 2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规模结构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2030年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5 2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两副 一带五轴 的网络状空间结构 一主 指中心城区 由现太和 大榆 广兴 翟河 洋溪 金鹤组成 形成以轻纺 食品 机电 高新技术 电力 化工 交通运输 商贸 旅游等产业为支撑的县域中心城市 两副 指沱牌镇和金华镇 沱牌以发展食品工业和生态工业旅游为主 远景融合沱牌 青堤 和蓬溪的天福 红江 大英的回马 金华镇以发展旅游和旅游服务 农副加工为主 一带 即依托涪江经济带和绵遂高速的城镇发展带 有太和 广兴 玉太 大榆 沱牌 金华等县域中心城镇与重点城镇 是构建县域城镇发展的纵向主线 五轴 依托金盐公路 三台 射洪 盐亭公路 大英 射洪 盐亭公路形成的城镇发展轴 有金华 仁和 太乙等县域重点城镇 未来加速集聚发展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2030年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5 2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公路交通 形成 四纵四横三环线 的总体布局 四纵 省道205 绵遂高速公路 遂回高速 4 天仙 东岳 玉太 射洪 洋溪 青堤 四横 涪河 复兴 金华 金家 明星 沱牌 青堤 官升 仁和 大榆 太乙 涪西 4 成德南高速 三环线 1 沱牌 明星 太乙 陈古 金家 凤来 金华 潼射 复兴 太兴 天仙 仁和 曹碑 青岗 官升 洋溪 青堤 沱牌 2 金华 东岳 文升 金鹤 瞿河 太和 金华 3 广兴 大榆 太和 广兴 县域交通布局规划图 2030年 县域交通发展规划 5 3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铁路交通修建绵 阳 遂 宁 内 江 宜 宾 城际铁路射洪段47公里 建设射洪 金华 沱牌火车站 水运交通航道2015年射洪境内涪江88公里航道为 级航道 2020年航道规划等级达到 级 力争2030年航道规划等级达到IV级 通航500吨级船舶 码头到2015年底 新建改建码头9个 完成80 乡镇客渡小码头建设 到2020年底 新建改建码头12个 完成90 乡镇客渡小码头建设 到2030年底 新建改建码头15个 完成100 乡镇客渡小码头建设 县域交通布局规划图 2030年 县域交通发展规划 5 3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县域综合防灾规划图 2030年 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5 8 五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区一体化发展篇 综合格局 沿涪江流域 金华 县城 沱牌三镇由北至南串联形成的的城镇密集聚集区 城镇化率高 产业聚集度高 社会经济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是射洪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产业配套 洪城工业园区 沱牌工业园区 美丰工业园区等多个工业园区隔江而立 形成射洪县域的沿江工业走廊 交通格局 内绵遂内自宜城际专线 绵遂高速 省道205等主要交通干线贯通南北 形成水陆交通走廊 职能互补 金华 县城 沱牌在产业分工和城镇职能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有利于错位发展 共同提升 沱牌镇 太和镇 金华镇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6 1 射洪城市规划区的范围主要涵盖涪江两岸的主要乡镇 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区域的资源禀赋 生态格局 基础设施 产业布局以及建设用地等因素 以村为基本单元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射洪城市规划区主要由太和 广兴 翟河 洋溪 沱牌 金鹤等重点乡镇组成 并包括玉太 万林 青堤等乡镇的部分行政村 面积约372平方公里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界定 6 2 2 用地规模 金华 玉太 广兴 太和 洋溪 万林 沱牌 青堤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 规划区规模 6 3 1 人口规模 产业分工 优势互补 形成区域协调整体发展统筹布局 共建共享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整合协同发展 合理配置 积极培育城市服务功能生态优先 安全格局 合理分配使用自然资源 以交通与涪江两大轴线为依托 结合产业布局 打造多个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核心 建立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 概括为 一心一轴 两极三区 的空间及功能结构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发展原则 6 4 规划区功能结构 6 5 1 产业统筹发展规划 坚持 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 点轴聚集 的发展思路 以主城区为中心 以金华 沱牌为次中心 以绵遂内自宜客专 绵遂高速 和涪江为发展轴线 形成 强化中心 带动两极 协调发展 的点 轴 面开发空间格局 一轴 沿涪江发展轴 一心 主城片区 两极 沱牌 金华产业发展极 三区 旅游生态发展区 城市功能复合发展区 产城配套发展区 旅游生态发展区 城市功能复合发展区 产城配套发展区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 统筹规划区内城乡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居民点改造相结合 乡镇合并与迁村并点统筹推进 构筑新型城乡聚居体系 2 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重点 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目标 进行农村居民点改造和土地利用整理 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收益反哺 三农 4 建立政府推动 民众参与 市场运作的工作模式和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 调动市 区 镇 乡 村 农民等各方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形成统筹协调的局面 2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3 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 1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布局和规划 结合射洪主城区 金华片区和沱牌片区沿涪江呈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 提出区域一体化区域的交通发展策略为 强化南北 紧密衔接 增设通道 安全高效 即结合区域空间布局 强化南北方向带状分布各大片区及各片区内部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突出区域交通联系的方便和快捷 通过设置多条联系主城区 金华和沱牌三大片区之间的交通通道 保障区域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2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措施 3 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 公路交通 高速公路 快速公交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4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1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策略 1 区域统筹 合理布局供水设施 逐步淘汰部分小水厂 建设大中型水厂 2 完善规划区供水设施建设 实现区域设置片区污水处理厂 实行雨污分流 3 电力基础设施统筹共建 共享 以220kV电压等级双回路环网为主网架 加强110kV及以下城乡电网建设 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4 多渠道拓展天然气资源 加快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 区域一张网 建设 并延伸至周边 5 按照 少局所 大容量 原则考虑电信交换局所的布置 大量采用远端模块局接入方式 按照 布局合理 集约用地 技术先进 功能齐全 服务便捷 的原则布置邮政设施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4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 2 给水设施规划 1 新建城区河东水厂和金华水厂2座水厂 扩建现有城区河西水厂和沱牌水厂2座水厂 总供水能力达31万吨 日 2 城区河东水厂 主要服务区为老城河东片区 瞿河片区 洋溪组团和万林组团 金华水厂 主要服务区为金华片区 城区河西水厂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县城河西老城区 广兴组团和玉太组团 沱牌水厂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沱牌片区和青堤组团 3 输水干管沿省道205线和太和大道 美丰大道 河东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敷设 形成串联各片区 组团的区域干管环网系统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4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 3 排水设施规划 1 新建金华 河东 瞿河 沱牌4座污水处理厂 原城区河西污水处理厂维持原规模不变处理 污水总能力达22万吨 日 2 城区河东污水处理厂 主要服务区为河东片区 洋溪组团和玉太组团 金华污水处理厂 主要服务区为金华片区 城区河西污水处理厂 主要服务区为河西老城区和广兴组团 瞿河污水处理厂 主要服务区为瞿河片区和万林组团 沱牌污水处理厂 主要服务区为沱牌片区和青堤组团 青堤 洋溪 万林和玉太4个组团产生的污水就近接入邻近的污水处理厂 近期若条件不成熟 可建小型污水处理站或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组团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3 充分利用地形的自然坡度布置排水管渠 疏挖各片区 组团内主要的排水通道 确保其行洪能力达到规划确定的泄洪标准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4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 4 供电设施规划 1 规划形成2座220千伏变电站 13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区域性供电网络 其中新建220千伏河东变电站 扩建220千伏万林变电站 新建10座110千伏公用变电站 扩建现有蟠龙变 城南变和柳树变 2 规划形成万林变 河东变 东岳变的双环网结构 并辐射周边蓬溪 石门 双堰 110千伏电网以就近的220千伏变电站出线为主供电源 分区形成110千伏环网 3 城市110千伏及以上电力架空线路 应根据城市地形 地貌特点 沿城市道路 河流 绿化带敷设 在规划区内预留过境龙王500千伏变电站至南充500千伏变电站之间的500千伏双回线路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4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 5 燃气设施规划 1 未来规划区主要由中石油 720长输干线供气 川中油气矿做调峰和补充 2 新建河东储配站 瞿河储配站和金华储配站 扩建原沱牌储配站 总供气能力达68万Nm 日 城区河西储配站 维持原规模不变 兼为城市门站 接收中石油 720管线来气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县城河西老城区 广兴组团和玉太组团 城区河东储配站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县城河东片区和洋溪组团 金华储配站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金华片区 瞿河储配站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瞿河片区和万林组团 沱牌储配站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沱牌片区和青堤组团 3 城市门站出次高压输气管线至金华 瞿河和沱牌储配站 次高压输气管线沿省道205线布置 次 高压输气干线管道中心线两侧防护距离宜根据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和燃气专项规划确定 六 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合发展规划 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6 6 4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 6 通讯设施规划 1 保留现状城区河西电信局 新建城区河东电信支局 瞿河电信支局 金华电信支局和广兴电信模块局 扩容现有沱牌电信支局 规划区交换机容量将达56万门 规划将新增设的河东电信局建为第二长途局 以提高全网的安全可靠性 城区河西电信局 主要服务区为河西老城区 城区河东电信支局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县城河东片区和洋溪组团 瞿河片区和万林组团 瞿河电信支局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瞿河片区和万林组团 金华电信支局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金华片区 沱牌电信支局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沱牌片区和青堤组团 广兴电信模块局 主要服务区为规划广兴组团和玉太组团 2 规划保留现状河西邮政局 沱牌邮政支局和金华邮政支局等邮政局所 新建瞿河邮政支局 河东政支局 中心城区篇 成遂渝经济区重要的产业基地 涪江经济带的核心发展极川东北旅游重点目的地以诗 酒 山 水为特色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射洪县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综合考虑射洪自身的基础条件 以及未来射洪在区域中的作用 确定射洪的城市性质为 成遂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产业基地 以诗酒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射洪城市人口规划为 2015年36万人 2020年43万人 2030年55万人 远景城市人口按65万人控制 七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职能 7 1 城市性质 7 2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7 3 根据规划城市人口和人均用地指标 到2015年 规划射洪城市建设用地为30 21平方公里 到2020年 规划射洪城市建设用地为38 59平方公里 到2030年 规划射洪城市建设用地为52 04平方公里 城市用地规模 7 4 七 城市性质与规模 射洪城市发展方向为 南进东扩 适度向北 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向东进一步完善河东片区 并推进锂电 化工产业园区建设 向南依托绵遂内自宜客专发展瞿河片区 瞿河涪江对岸新溪坝用地作为城市远景备用地 向北控制发展 保护好城市一级水源保护地及城市生态屏障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8 2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根据对城市用地分析与评价及发展方向选择 到规划期末射洪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应为 北至广兴 南抵瞿河 绵遂高速以西 绵遂内宜铁路以东 射洪城市发展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形态规划为 以涪江发展轴为纽带 以老城为依托 河东片区为城市未来的次中心 南部瞿河 金鹤为产业集聚发展区 沿涪江发展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概括为 一轴五片 两翼双心 的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重点发展河东片区 瞿河片区和金鹤片区 提升老城品质 主要向南 东延伸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8 3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8 4 1 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原则优化布局 优先选择对外交通便利区域进行布局 老城区内工业用地逐步进行土地置换 产业集聚 引导高关联度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 促进优势产业相对集中 形成生产专业化区域和产业密集区 依托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产业集群 集约利用 在工业园区内适度发展总部经济 规划与园区工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土地经济价值 规划到2020年工业总用地达到527 98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3 68 规划到2030年工业用地达到795 13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5 28 用地布局规划 8 5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 仓储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原则 1 根据交通运输条件和片区功能 集中设置仓储物流园区 分别组织各类中转 储备仓库和生产 生活仓库 2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既有利于交通运输 又便于城市生产 生活的配送 3 合理安排危险品仓储 注意安全防护 规划到2020年仓储总用地达到164 98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4 27 规划到2030年仓储用地达到215 24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4 14 用地布局规划 8 5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原则 1 综合考虑各类公共设施的性质特点和要求 布局设施用地 完善城市功能 2 合理利用土地 充分发挥级差地租 凸显土地经济效益 3 完善公共服务等级 确定合理服务半径 建立完整服务体系 4 重点地段与布局均衡相结合 完善基本功能 培育特色区域 规划到2020年公服总用地达到311 54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8 07 规划到2030年公服用地达到406 29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7 81 用地布局规划 8 5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4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 2020年规划商业服务用地448 88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1 63 2030年规划商业服务用地606 79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1 66 商业中心按照城市 片区 社区的层级进行设置 城市级商业中心功能定位多样化 服务对象为县城及周边乡镇 片区级商业中心定位于 购物 休闲 主要服务于居民聚居区 商务集聚地 公共交通集散地周边 社区级商业网点主要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必要服务 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居住区 交通便利的地段等 用地布局规划 8 5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2020年居住用地共1130 77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 30 人均居住用地约26 3平方米 规划2030年 居住用地1488 66公顷 人均居住用地27平方米 居住用地分为4个居住片区 2030年发展到24个居住组团 1 规划目标实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小康水平 运用新的技术手段 提高住宅舒适性和安全性 推动智能住宅和生态住宅建设 建设以人为本新型社区 使之成为实现服务社会化和保障社会化的基本单位 社区基层组织健全度 重大事件公示率 社区服务覆盖率 社区管理人员配置率均达到100 建设优美社区和生态社区 改善社区环境 提高住区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化配置水平 用地布局规划 8 5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广兴片区 老城片区 河东片区 瞿河片区 5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规划 8 5 八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射洪县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三级 主干路设计车速40 60公里 小时 次干路设计车速为30 50公里 小时 支路为设计车速为20 40公里 小时 规划主干道以6 8车道为主 次干道以4车道为主 从人行过街的安全 道路景观的舒适度及发展的适应性考虑 对6车道及以上道路原则上设置分隔带 宽度3 10米 城市道路系统 11 1 十一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结构性主干路和过境公路 形成 四纵三横一环的 片区路网主骨架 四纵 即沱牌大道 太和大道 规划连接大榆和瞿河的城市主干路 省道205改线 三横 即河东大道 规划涪江二桥形成东西向联系干道 河东片区南部东西向联系干道 一环 即美丰大道 河东规划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和瞿河片区连接西侧南北向主干路共同构成一条串接三个组团的城市主干道路 舒活城市各片区协调共同发展 中心城区规划道路总长度404 54公里 道路网密度 含所有道路 为7 78公里 平方公里 干路网密度为4 35公里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道路结构 11 2 十一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区域一体化区域对公交系统的考虑 在主城区布设4条快速公交线路 串接主城区主要的几大片区 规划结合城市较为丰富的滨水资源和周边风景区及森林公园布设步游系统 其中城市级滨水休闲游走步道29公里 其他游步道145公里 公交及步游系统规划 11 3 十一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长途客运站 规划保留现状城南客运中心站 同时在城东河东大道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 城北王家渡涪江大桥南侧和瞿河火车站附近各设置一处三级长途客运站 在广兴组团设置一处四级长途客运站 四处长途客运站总占地约10 3公顷 2 物流设施 规划结合城镇空间发展需要在瞿河片区省道305入口和大榆片区南部靠近绵遂高速张家口出入口附近布设两处物流用地 总规模2 52平方公里 主要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物资及配送 3 公交场站 规划在主城区结合长途客运站设置三处公交首末站 主要承担带外快速公交和内部普线公交运行 场站总规模约6 5公顷 4 停车场 规划设置12处公共停车场 总规模约54 5公顷 规划要求根据需要结合公园绿地 防护绿地等生态空间布设生态停车场 交通设施规划 11 4 十一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用水量 射洪城市用水量近期为7 4万吨 日 远期为22万吨 日 水源选择 规划城市用水水源采用涪江地表水 城市水厂取水点位于广兴镇龙滩村 河东水厂应急备用水源为文升莲花水库水 河西水厂应急备用水源为武都水库水 供水水厂规划 近期 扩建河西水厂规模至5万吨 d 为河西片区 广兴片区和周边乡镇供水 新建河东水厂 规模3万吨 d 为河东片区 瞿河片区及周边乡镇供水 远期 河东水厂规模扩至17万吨 d 河西水厂规模扩至17万吨 d 加压泵站 高位水池规划 规划扩建现有虹桥路给水加压泵站规模 新建城南给水加压泵站和瞿河给水加压泵站 规划在河西城南老鸭山和打鼓山各新建高位水池一处 河西水厂规模 6万吨 d 河东水厂规模17万吨 d占地6 5公顷 十二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12 1 雨水工程规划区内雨水量计算采用遂宁市暴雨公式 对现有清家堰 前锋渠 城西河 武安河等河渠进行渠化整治 作为雨水排放受纳体 为减小武安河泄洪量 本次规划考虑分流部分清家堰的雨水 在文化路截流清家堰 改道清家堰沿文化路经紫薇街接入滨江路上预留的雨水排出口 污水工程污水量 近期4 8万吨 日 远期15 2万吨 日 污水处理厂 规划在河东 瞿河各设1座污水处理厂 位置见图 远期处理规模分别达到7万吨 日 3 5万吨 日 用地分别为12公顷 9公顷 现状河西污水处理厂规模保持不变 十二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12 2 总用气量 城市近期用气量约为16万Nm 日 远期用气量为39 6万Nm 日 气源 宏源公司自产气 中石油射洪天然气运销部和川中石油气矿 储配站规划 规划在河东新建1座储配站 规模20万Nm3 d 占地0 5公顷 规划在瞿河新建1座储配站 规模8万Nm3 d 占地0 5公顷 管网规划 将现有中石油 720高压输气管改线至城市用地边缘通过 对于局部穿越城市规划区的部分管线预留走廊通道 以消除安全隐患 城市配气管网均采用中压一级配气系统 十二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 12 3 用电量 城市近期用电负荷为234MW 远期为611MW 电源 仍以接受主网电力为主 自有水电为补充 变电站规划 近期 新建河东220kv变电站 终期规模2 180 240MVA 本期建设2 180MVA 规划近期新建110kv城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