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笔画笔法分析.doc_第1页
基本笔画笔法分析.doc_第2页
基本笔画笔法分析.doc_第3页
基本笔画笔法分析.doc_第4页
基本笔画笔法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笔画笔法分析 汉字的基本点画有点、横、撇、捺、竖、折、钩、挑,其它无论多么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为将来进一 步的学习做准备。 这里总结了九成宫醴泉铭的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地练习。 (一)点和点的变化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欧体的点结实有力,似方似圆。有些点画作出锋点,以顺势带出下一个笔画,显得生动多姿。 (二)横和横的变化 欧体的横画平稳有力,有时中段粗于两端,得“中实”之趣,这是欧体独特之处。 分享图片(三)撇和撇的变化 欧体的撇除常见的长撇、短撇、回锋撇、兰叶撇外,还有入笔强调停顿的屈头撇。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四)捺和捺的变化 欧体的捺画通常较直,也有少数呈微弧状,至尾端顿笔前与顿笔后的过渡含蓄自然,一气呵成。 分享图片(五)竖和竖的变化 欧体的竖画除常见的悬针竖、垂露竖以外,还有上尖竖,即露锋入笔,稍作转笔后径直竖下,这也是欧体的独创。 分享图片(六)折和折的变化 欧体的折画即不作圆转,也没有过于外露的棱角,而是果断而又含蓄。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七)钩和钩的变化 欧体的钩都不作回锋钩,除横折钩作顿笔钩出以外,其余的钩画都在前笔的基础上转锋顺势钩出,尤其是竖弯钩,履端边重按、边钩出,特征显著。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八)挑和挑的变化 欧体的挑画短促、果断,不拖泥带水,但又显得沉稳、安祥。 分享图片偏旁部首的分析 (一)字头的变化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二)字底的变化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三)左偏旁的变化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四)右偏旁的变化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五)字框的变化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结构分析 (一)独体字的变化 欧体的独体字或写得小巧精致,或写得开张奔放,有些字由于斜笔多而呈斜形,但重心仍然安稳,形态变化十分丰富。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二)合体字的变化 欧体合体字是四面匀整,八方俱顾,平衡遒劲,生动活泼。所以初学者应认真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除了应该注意左右各自的长短高低宽窄之外,还要注意二部分的穿插、避让和联系,使左右有机地统一起来。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安排,要注意上下两部分各自的宽窄、长短、大小的区别和联系。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于呈三部分的宽度,容易写得过宽,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等区别以及三部分避让、穿插等等的有机联系,使三部分融为一体。 分享图片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更应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以免字形松散,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由于欧字严谨险劲,包围部分应该写得紧凑,特别是全包围的“口”部两竖作向背状(即都向内拱)。 分享图片分享图片分享图片九成宫醴泉铭文字释义 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 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 士,封渤海男。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 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 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 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正文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至于炎景流金(16),无郁蒸之气;微风 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17)。注释:醴泉:甘美的泉水。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以少监为其副职。检校侍中:兼领门下省侍中,此为加官。唐代中央政府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其长官称“侍中”。“秘书 监检校侍中,即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敕:皇帝旨意。钜鹿郡公:钜鹿为封地,郡公为爵号,位在国公之下,县公之上。维;语气词,无义。乎:于、在。隋:隋文帝杨坚受封于随,公元581年灭北周,改随为隋,以为国号。 6冠山抗殿:冠,覆盖。抗,举兴。(7)绝壑为池;绝,截堵。壑,山谷。池,既指地沼,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