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ppt_第1页
农业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ppt_第2页
农业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ppt_第3页
农业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ppt_第4页
农业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目录 一 传统农业改造二 农业现代化内涵 特征与主要内容三 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奋斗的理想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 四个现代化 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即 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背景 3 一 农业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人类农业发展三个阶段是以生产力水平 主要包括生产工具 劳动者的技能和生产力要素的配置方式等为标志的 第一节传统农业改造 4 5 一 原始农业新石器时代 铁器工具出现前 历时约7000年 基本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下 以石器 棍棒为工具 刀耕火种 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 主要是采集经济 突出成就 野生动植物的驯化 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 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化 6 二 传统农业 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 奴隶社会 19世纪后期 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木制农具 以人畜力为动力 实行手工劳作 生产者根据累世相承的经验和技能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生产力水平一直很低 只能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发展水平 较之于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要素配置已经达到了最优状态 但传统农业生产率低 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之中 因此 要改造传统农业 就必须引入现代的技术 7 二 传统农业 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 奴隶社会 19世纪后期 重大成就 精耕细作 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较少 世界有的国家19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代 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 8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技术停滞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 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半封闭的 自我循环和发展 不仅从土地上获得物质和能量 而且采用施肥 灌溉 轮作 休闲等技术措施 使物质和能量形成农业内部的 半封闭式循环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9 三 现代农业 萌芽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 尤其是二战以后 基本特征 生产工具 农业机械动力 以石油 电力为 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为开放式 从农业以外投入大量的物质和能源 广泛使用各种化学肥料 农药和其它化工产品 打破了农业内部物质循环 能量转化的局限性 是 开放式循环 技术体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实践 10 20世纪50 60年代 机械化 电气化 水利化 化肥化1979年以后 科学化 集约化 社会化 商品化现代科技 现代装备 现代管理 现代农民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 主要应以当时发达国家既有现代化成果为参照 不同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内涵 11 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 它既包涵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 诸如有现代科技 现代装备 集约化 可持续发展等特征 又包涵有现代制度 诸如有现代管理 专业化 社会化 商品化等特征 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12 现代农业的成效 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 13 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内容不同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 农业的发展也就具有历史阶段性 小结 14 1 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了对市场服务的增加2 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3 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4 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 二 传统农业的改造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特征与内容 一 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和标准现代化的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 基本涵义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西方学者把现代化理解为一种包括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15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标准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NP 3000美元以上 2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 15 以下 3 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 以上 4 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 以上 5 识字人口的比重80 以上 6 适龄青年中大学生的比重10 15 以上 7 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 8 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9 婴儿自然死亡率3 以下 10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 以上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1 以下 16 二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 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 科技素质 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 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一个历史性概念 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17 18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含多层含义的概念 从技术含义看 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包括生物 化学 物理 气象 地理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 使落后的 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的农业 19 从经济含义看 是指具有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高的土地生产率 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以及具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劳动者 从制度含义看 是指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 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 20 从社会含义看 是指农业社会化的过程 由封闭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高度商品化 社会化的经济 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 农村文化结构 农民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从生态含义看 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 使得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 生产条件现代化2 生产技术现代化3 经营管理现代化4 集约化 可持续化5 商品化 专业化 社会化6 标准化 信息化 21 22 生产条件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 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 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 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 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 实现山 水 林 田 路的综合治理 23 农业机械化 24 生产技术现代化 培育和推广良种 实现良种化 提高土地生产率病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采用先进技术 栽培 耕作 畜牧 饲养技术 谷上飞 喷洒农药 25 谷上飞 农用无人机针对不同农作物和环境 调节匹配飞行速度和喷洒流量 支持避障停喷和断点续喷 确保精准喷洒农药 无人机喷头利用了螺旋桨下洗气流 增加了药剂的穿透性 防止药剂飘溢 提高了施药效果 不仅能保障喷施农药后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还能保障农作物食品的安全 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损耗 发展节水农业 提升植保效率 降低农药对人畜 水生生物等的危害 26 膜下滴灌技术 现代的生产 经营理念具备四个意识 市场意识 竞争意识 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加人力资本 有较高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劳动者现代化 27 阿里 新农人 28 经营管理现代化 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 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包括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 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 管理手段现代化 29 第三节国外农业现代化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美国模式 土地和机械的价格相对于工人的工资长期下降 美国用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 日本模式 土地的供给缺乏弹性 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 只有运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 不断改良品种西欧模式 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 30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美国模式 机械技术占主导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发展历程 半机械化阶段 1793 1910 以人力和畜力驱动 按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的改良农机具取代传统农具 机械化阶段 1910 1940 以电力驱动的大型现代农机具代替非机械动力农机具 全盘机械化阶段 开始于1940 50年代 完成于70 80年代 31 美国是农业大国 但农业产值仅占美国经济1 2 美国有3亿多人口 其中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仅占约2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1 其中又只有半数将农业作为主业 美国农民平均年龄接近60岁 并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32 日本模式 生物技术占主导发展历程 明治维新1880 1900年 学习西欧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1900 二战结束 出现了以劳动对象为中心的技术改良高潮 出现以多施肥料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趋势 二战以后 1970年代初 通过农村民主化改革 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建立起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框架 1970年代以后 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性能的农业机械 大量推广应用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 33 在1960年到2010年间 日本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约9 下滑至1 出头 同时期里 日本农林业就业人口占比从30 1 下降至3 7 在2012年 日本农业人口平均年龄已经高达66 2岁 日本对国内农业保护程度始终居高不下 生产者支持估计 简称PSE 是衡量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力度的数据 其原理是计算保护政策带来的收入 包括关税和补助金在内 占农业收入的比例 2012年 日本的PSE为55 9 比经合组织 OECD 成员国的平均值高三倍 仅次于挪威和瑞士 排在成员国中的第三高 34 西欧模式 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与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实行 物力投资 和 智力投资 同时并举 实现农业机械化 电气化 水利化 园林化 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5 西欧有500万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 占了欧洲大陆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面积 以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为代表 主要种植麦类 玉米 马铃薯 蔬菜 瓜果 甜菜 向日葵 亚麻等 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 大麦 燕麦约占60 以上 园艺业发达 主产葡萄和苹果 畜牧业以饲养猪 牛 绵羊为主 36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 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了以上模式的划分即 劳均土地在30公顷以上的国家走的是机械技术型 劳均土地在3 30公顷之间的国家 走的是生物技术 机械技术交替型 劳均土地不足3公顷的国家 走的生物技术型 37 一 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市化 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第四节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38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 农业资源匮乏 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不可能走美国式的道路 能否走日本的道路 日本土地和劳动力双重稀缺 而在我国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同时 农村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既能够大量增加农产品产出 又能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39 三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 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 2 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0 2 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主要有 农业生产条件 农民人均拥有的耕地资源 水利化程度 农业投入水平 农机动力水平 电力水平 农业生产力水平 土地综合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商品化程度 经济结构 农业增加值比重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城市化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41 2 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反映农民富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 农民的收入水平 恩格尔系数 反映农村环境良好的主要指标有 森林覆盖率 水土流失程度 土壤有机质含量 农业用地污染程度 自然灾害成灾率 42 43 44 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 中国9 45 美国1 3 日本为1 7 韩国为3 2 巴西为5 1 印度为17 5 全世界平均只有3 4 农业的劳动力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 美国1 日本6 韩国5 印度为39 中国46 3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差距 45 2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耕种面积 中国4 5亩 印度为9亩 韩国14亩 日本32亩 以色列75亩 美国1000亩 是中国200倍 土地生产率 中国的水稻 玉米 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水稻 中国 420千克 亩 美国的81 低于日本 韩国玉米 中国 400千克 亩 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 3美国 624千克 亩 是中国的1 7倍 以色列 1015千克 亩 是中国的2 8倍 46 3 农业资源利用率化肥施用量 平均每千公顷耕地 中国为341吨 墨西哥只有69t 印度129吨 巴西137吨 日本270吨 美国110吨 澳大利亚仅44 8吨 水资源利用 每1公顷农用地消耗水量 中国557 55吨 澳大利亚为181 95吨 以色列250 95吨 法国293 55吨 日本404 1吨 美国418 8吨 印度466 2吨 韩国530 1吨 47 4 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由自给到商品转换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