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供配电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2页).doc_第1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2页).doc_第2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2页).doc_第3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2页).doc_第4页
住宅小区供配电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2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小区供配电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2页) 导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海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区 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2015-*-*发布2015-*-*实施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海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国网荥经县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进行老旧(弃管)小区供配电设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海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区 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2015-*-*发布2015-*-*实施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海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2015 年 10 月 海口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主 编 单 位: 参 编 单 位:主要起草人 : 主要审查人 :目次1、总则 (6) 2、术语和定义 (8) 3、供配电系统 (9)3.1 一般规定 (9) 3.2 供电原则 (10) 3.3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11) 3.4 供配电系统 (13) 3.5 负荷计算 (15) 3.6 无功补偿 (18) 4、高压供电系统及变配电站 (19) 4.1 一般规定 (19) 4.2 高压供电系统主接线 (20) 4.3 高压配电装置、设备选型 (21) 4.4 变配电站设置 (22) 4.5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 (23) 4.6 土建专业要求 (24) 5、低压配电系统 (25) 5.1 一般规定 (25) 5.2 低压配电系统 (27) 5.3 低压导体的选择 (29) 6、配电线路布线系统(30)6.1 一般规定 (30)6.2 室外线路布线(31)6.3 室内线路布线(32)6.4 电气竖井布线(33)6.5 土建专业要求(34)7、电能计量(35)8、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37)8.1 一般规定(37)8.2 设计(37)8.3 施工安装(37)8.4 验收(38)8.5 运行维护(38)本规范用词说明(39)引用标准名录(40)附录 AG 居住小区供配电一次接线范例附录 HK 住宅小区配电干线典型示意图附录 L住宅小区用电设备计量典型示意图1 总则1.0.1 为规范海南省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制 定本规范。 1.0.2 为在住宅小区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 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 规范。 1.0.3 本规范适用于海南省内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带商业服务网 点的住宅楼、商住楼规划范围内的变配电系统设计。改建和扩建工程计量部分应执行本规范,变配电部分具备条 件时应执行本规范。 1.0.4 本规范应坚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 能措施,降低电能损耗。变配电系统的容量、设备配置应经济合 理,降低工程投资、节省设备及材料。 1.0.5 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产品,并有国家质量部门 的认证,严禁使用国家已淘汰的产品。 1.0.6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应采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 术,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1.0.7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单位应有与建筑物主体相适应的设计资 质,优先选用建筑、结构、给排水、通风、电气等专业齐全的设 计单位,由一家设计单位完成设计。 1.0.8 住宅小区内的电气设计应符合小区内总体规划,满足与道 路、给排水、燃气和弱电管线的安全距离和维护空间要求。1.0.9 设计范围包含小区内的全部强电设计。 1.0.10 设计时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 规定。2 术语和定义2.0.1 住宅小区 有房产证的、有独立物业管理的居民固定居住的建筑或建筑群。包括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 2.0.2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从建筑电气设计的角度理解为,在满足使用舒适的 前提下,做到节能、节材。 2.0.3 配电站配电网中设有母线及其进出线设备、完成接受并分配电力、 能开断电流的配电设施及其配套建筑物。 2.0.4 变电站用于接受、变换及分配电能的场所。由高、低压配电装置、 变压器、电能计量装置及其配套建筑物组成。 2.0.4 智能电度表住宅中使用的具有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存储、通信功能的 计量电表。 2.0.5 信号采集器采集一个或多个智能电度表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传 输的电子装置。3 供配电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本章适用于住宅小区内 110kV 及以下变配电系统设计。 3.1.2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发展规划、 工程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3.1.3 供配电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的前 提下,力求结构简单。 3.1.4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满足消防安全对供电系统的要求。 3.1.5 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供配电 系统规范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 供电原则3.2.1 变电站的建设位置应与住宅小区内建筑总体规划相协调, 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3.2.2 住宅小区单回路供电容量小于 10MVA,供电距离不大于 4km 时,宜采用 10kV 线路供电;供电距离大于 4km 时,应做技术经济 比较。住宅小区单回路供电容量大于 10MVA,供电距离大于 4km 时, 宜采用 35kV 及以上线路供电。住宅小区供电容量大于 40MVA,供电距离大于 4km 时,采用 110kV 及以上线路供电。 3.2.3 住宅供电总容量在 500kVA 及以下时,10kV 供电系统可采 用环网柜供电,并进行短路电流校验。 3.2.4 0.4kV 线路供电半径宜控制在 250m 以内,超过 250m 时应 做技术经济比较。3.3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3.1 负荷分级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中对电力负荷分级的 要求,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应符合表 331 的规定表 3.3.1 住宅建筑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建筑规模主要用电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建筑高度为 100m 或 35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为 50m100m 或 19 层34 层的一类高层 住宅建筑10 层18 层的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 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 统、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客梯、排污泵、 生活水泵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 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 统、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走道照 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 泵、生活水泵一级 一级 二级三级负荷:一级和二级以外的负荷。 3.3.2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之一:1、 由电网不同的 110kV 及以上回路供电的两个变电站引入 的市电电源。2、 一路市电电源和一路柴油发电机电源。 3.3.3 二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之一:1、 由电网 10kV 及以上变电站引一路专用架空线路或一路双 电缆回路,每根电缆能带 100%负荷。2、 由电网不同变电站引入的双回路电源。 3、一路市电电源和一路柴油发电机电源。3.3.4 三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三级负荷无特殊供电要求。3.4 供配电系统3.4.1 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不应按一个电源检修或发生故障的 同时,另一电源又发生故障进行设计。 3.4.2 同时供电的两路及以上电源线路,当其中一路中断供电 时,其余线路应能全部满足一、二级负荷供电要求。 3.4.3 10kV 系统的配电级数不宜超过 2 级,0.4kV 系统的配电级 数不宜超过 3 级。 3.4.4 根据工程设计需求,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小区内 10kV 供电系统可采用放射式或环网式供电方式。0.4kV/0.23kV 供 电系统可采用放射式、树干式、链式或相结合的供电方式,采用 链式供电方式时,其容量不宜超过 10kW,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宜 超过 5 台。 3.4.5 多回路市电电源供电,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时,电源之间严禁并列运行。 3.4.6 发电机电源与电网电源之间应设置机械和电气连锁装置, 严禁并列运行。 3.4.7 单回路市电电源供电,考虑配电系统节能运行,两台变压 器可并列或分列运行。 3.4.8 变压器负载率宜控制在 0.750.85 之间。 3.4.9 有一、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