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声声慢》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1页
新课程语文《声声慢》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2页
新课程语文《声声慢》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 声 慢(教 案)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本词。2、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探究体味作者情感,掌握艺术手法。3、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陶冶自身情操。重点难点:重点:背诵默写,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掌握艺术手法。难点:准确体悟作者的情思,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设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已知,自主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合作分析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究体悟情思,陶冶自身情操。教学过程: 1、 导入:欣赏月满西楼歌曲,欣赏歌曲可以拉近同李清照的距离。这是李清照作词,苏越作曲,安雯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可见她词的影响力之大,而更能够代表她千古才、万古愁心地位的作品应该是今天要学习的声声慢。二、回顾旧知:请同学自己介绍李清照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3、 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对于这首词可能比较熟悉,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尝试让同学们背诵并概括词写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时间:“雁过”,秋天南飞。“晚来风急”,傍晚。地点:“最难将息”,“守着窗儿”,家中。环境:秋天的傍晚,天气忽冷忽暖,秋风萧萧,北雁南飞,黄花满地,梧桐滴雨,满目冷清凄凉景象。事件:找动词。寻觅,难将息,淡酒,见雁过,看黄花,独守寒窗,听梧桐滴雨。情绪:凄凄惨惨戚戚,伤心,孤独,怎一个“愁”字了得。4、 欣赏视频,再次体会: 欣赏中国传媒大学陈冰晶朗诵的李清照,我个人觉得她对李清照的作品理解体会的非常到位,通过欣赏这个视频,可以进一步体会李清照的情感。5、 分析探究,仔细体悟:欣赏完视频后,和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出入。下面探究以下几个问题,仔细体悟作者的情思。1、寻觅什么?为何而寻?寻了多久?寻到了没有?梁衡在乱世中的美神中说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她什么也不寻觅呢?她恍惚茫然,若有所失,这只是她潜意识的动作,和后面的“最难将息”能一致起来。寻觅的原因应该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没有,于孤寂中寻觅,结果是除了更加愁苦外,其它的什么都没寻到。从词中看应该是寻觅到守着窗儿,到这时才静下来,呆立或枯坐在窗前;如果从她的经历看,应该是她的余生都在寻觅。2、乍暖还寒时候是何时?为何这时最难将息?从整首词看写的是秋季,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这时天气变化比较大,自然想起自己变故,所以最难将息。3、是因酒淡不能抵御急风吗?“晚来风急”有的版本作“晓来风急”你认为哪个更合理,为什么?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这愁太重了,心太凉了,酒入愁肠愁更愁,心里全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冰冷的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结合“乍暖还寒时候”、“雁过”的时间、“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等,这首词应该写的是一整天事,而非一晚的事。4、雁过于什么时间?是孤雁还是群雁?看到雁过才伤心还是更加伤心?为什么说是旧时相识?小学课本里有篇课文叫秋天来了,里面写到“秋天来了 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给我的感觉是雁过于天高气爽的中午时分。至于是孤雁还是群雁我觉得都可以,孤雁正衬她的孤独,群雁则可以反衬她的寂寞。个人感觉应是孤雁,因为黄昏时还下着雨呢,可见当时天气应该不是万里无云,大雁群飞的情景,一只受伤的孤独的大雁不就是词人自己吗?看到雁过更加伤心了,那不就是曾多次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可现在丈夫已经去世,怎么可能再传递他们情谊呢? 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种种情债汇集一起,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5、是菊花盛开还是残花遍地?憔悴的是人还是花?憔悴的是黄花,实际上是双关语,以花喻人属于正衬;憔悴的是人,黄花开得茂盛簇拥在枝头,乐景哀情,是反衬。不管是菊花盛开还是残花遍地,都是衬托出人已容颜憔悴,身心疲惫。6、怎样熬到傍晚的?仅仅是这段时间难以度过吗?词人这时才静下来,呆立或枯坐于窗前,但是内心更加不平静,怎么样才能熬到傍晚呢?还是寻觅吗,还是喝酒吗?可这些都不能排遣心中的苦痛啊。不仅仅今天余下的时间难以打发,余生有该怎样度过呢?其内心的种种苦痛都已尽在不言中。7、雨何时而下?听到雨打梧桐心情有什么变化?在古诗词意象中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梧桐是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黄昏时的细雨,点点滴滴不是落在梧桐上,而是打在词人愁苦的心上。8、现在都有哪些愁?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的愁有何不同?这种情景,愁已到了极致,痛和赵明诚天上人间各半,悲同张汝舟的姻缘难全,伤大宋的半壁江山沦陷,恨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还用奸,苦自己形影相吊孀居晚年,愁漫漫余生如何捱过。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等等交织在一起,怎一个愁字了得!6、 分析意象及表现手法:用了哪些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意象】淡酒、急风、秋雁、黄花、梧桐、雨、黄昏。 这些意象都具有凄凉、哀伤、愁苦的象征意义,每一个都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更何况这么多组合在一起呢,再加上作者又是一位多愁善感、命运多舛的女词人呢,这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艺术手法】 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7、 小结: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