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培训课件_第1页
机修培训课件_第2页
机修培训课件_第3页
机修培训课件_第4页
机修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机械 一 通用零部件装配及检修工艺 1 通用零部件装配及检修工艺流程 2 通用零部件的拆卸 2 1 拆卸的目的拆卸工作是机械设备修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当设备磨损或发生事故损坏后 必须先拆卸 然后才能对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进行修复和更换 才能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法 因此拆卸工作进行的正确与否 往往对整个修理工作影响很大 2 2 拆卸前的准备为了拆卸工作的顺利进行 拆卸前应仔细查阅待修设备的图纸和相关资料 了解设备的结构 零 部件的特点和相互间的配合关系 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拆卸方法 选用合适的拆卸工具 2 3拆卸工作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1 拆卸时 应该按照与装配相反的程序进行 一般从外部拆到内部 从上部拆到下部 先拆部件或组件 在拆成零件 2 对不易拆卸或拆卸后对连接质量有影响甚至会损坏一部分连接零部件的 应当尽量避免拆卸 即使必须拆卸的也要慎重制定拆卸方案 3 用锤子或冲棒冲击零部件时 应垫好软衬垫 或用软材料 如紫铜 以防止损坏零部件表面 4 对非拆卸一个零部件才能得以拆卸的情况下 应保留价值较高 制造困难或质量较好的零部件 多用于事故修理 5 拆卸旋转部件时 应注意尽量不破坏原来的平衡条件 不得在拆卸时发生碰撞 6 拆卸容易产生位移而又无定位装置或有方向性的配件时 应先做好标记 以免在修复后装配时因辨认而浪费时间 7 拆下的零部件应及时清洗 涂上润滑油或润滑脂 对精密零部件应用油纸 白布包好或浸泡在油中 防止锈蚀或碰伤 零部件应分门别类做好记号 8 拆下的较小的 易丢失的零件 清理后应尽可能在装配到零部件上 或用塑料袋装好以免丢失 2 4 常用拆卸方法 1 击卸法拆卸 2 拉拔法拆卸 3 顶压法拆卸 4 温差拆卸 5 破坏拆卸 1 击卸法拆卸击卸法是利用锤子 或其它重物 在敲击或撞击零部件时产生的冲击能量 把零部件拆下 用锤子击卸零部件十分普遍 十分方便 锤子击卸的优点是可以就地拆卸 缺点是冲击处易损伤 故在拆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选用的锤子重量要适宜 b 必须对受击零部件的部位采取保护措施 c 在击卸零部件前 为了考察配合件间配合的牢固程度和零件的拆卸走向 可以试击 当试击所产生的锤击感觉和声音均较为坚实 则应进行检查 是否漏拆了紧固件 止退件或拆卸方向搞错 纠正后方可再进行击卸 d 应选择合适的锤击点 以防零件受击变形 精度下降或损坏 e 如有锈蚀等原因而击卸困难时 可采用煤油浸润锈蚀面 待浸润一定时间后 先轻击包容件的四周 使锈蚀面微有松动 再从轴向击卸 f 注意安全 防止锤头飞出伤人 2 拉拔法拆卸拉拔法是一种静力或冲击力不大的拆卸方法 对于精度较高 不允许敲击或无法用击卸法拆卸的零 部件拉拔法是较为合适的拆卸方法 此法不会损坏零部件 操作较安全 3 顶压法拆卸顶压法是一种静力拆卸的方法 一般使用于形态简单的静止设备 4 温差拆卸拆卸尺寸较小 配合过盈量较大或无法用击卸 顶压等方法拆卸时 或者为了使配合过盈较大的精度较高的相配件容易拆卸 往往采用温差法 5 破坏拆卸破坏拆卸可采用车 锯 凿 钻 割等方法进行 当必须拆卸焊接 铆接等固定连接件或轴与套互相咬死时 才不得与采用这种保存主件 破坏副件的措施 3 清洗 清洗是零 部件装配修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清洗工作对提高装配质量 延长或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均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更为重要 清洗不彻底往往造成严重的事故 3 1 清洗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3 2 清洗注意事项 1 用热煤油 溶剂油清洗时 严格控制油的加热温度 确保安全 灯用煤油加热温度应小于40 溶剂煤油的加热温度应小于65 不得用火焰直接对盛装煤油的容器直接加热 用热的机械油 气轮机油或变压器油清洗时 油温不应超过120 2 用蒸汽或热空气清洗后 应及时除去水分 并涂以润滑油脂 3 油垢过后时应先擦除 再用碱性清洗液清洗 水温宜加热至60 90 材料性质不同的零部件 不宜放在一起清洗 清洗后的工作 应用清水冲洗或漂洗干净 并使其干燥 4 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漆 应用适当的稀释济或脱漆剂清洗 气相防锈剂可用12 15 的亚硝酸钠和0 5 0 6 碳酸钠的水溶液或酒精清洗 5 设备零部件加工面如有锈蚀 应进行除锈处理 3 4 脱脂需要在忌油条件下工作的设备 零部件和管路等 应进行脱脂 脱脂后应将脱脂件上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 并做检验 4 修前检查 4 1 检查原则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或检修规程 检查部件磨损或损坏情况 不让不合格的零部件再装到机器上继续使用 也不让不必修理或报废的零件进行修理或报废 4 2 检查内容 1 零部件的尺寸测量 如零件的直径 长度 高度等 2 零部件的几何形状 如零件的椭圆度 锥度 垂直度 弯曲度 圆弧等 3 零件的表面形状 如零部件的表面光洁度 腐蚀 裂纹 刮痕等 4 零件表面层材料和基体的结合强度 如电镀层 喷镀层 堆焊层和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 轴承合金和瓦胎的结合强度等 5 零件的内部缺陷 如夹渣 气孔 焊缝的缺陷 裂纹等 6 零 部件的静 动平衡 7 零 部件的配合情况 如同心度 平衡度 齿合 接触及配合的严密性等 4 3 检查方法凭感觉检查法用机械仪器检查 1 凭感觉检查法 适用于零件的缺陷已经明显或次要零件 次要部位 a 用目测法鉴定b 从发出的声音鉴定c 感觉鉴定 2 用机械仪器检查 主要有两种a 用各种通用量具来测量零部件的尺寸 形状和相互位置b 用各种仪器 如平衡机 着色探伤剂 磁性探伤仪 X射线探伤机 等来检查零部件的内在缺陷 5 装配 5 1 过盈连接的装配过盈连接的装配就是将有较大尺寸的被包容件 如轴 装入有较小尺寸的包容件 如套 中过盈连接包括静配合和过渡配合的装配 过盈连接结构简单 定心性好 承载能力高 承受变载荷及冲击载荷的性能好 可避免零件由于切削键槽等原因而使其强度消弱 但是配合面加工要求高 尤其是圆锥面加工不易 装配不方便 不易拆卸 过盈连接应用较广 如齿轮 连轴器 皮带轮 链轮等与轴的连接 轴承套与轴承座的连接 5 2过盈连接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由于配合表面的型式及各种零部件结构性能的不同要求 有不同的装配方法 1 压入法 2 热胀配合法 3 冷缩法 4 液压套合法 1 压入法 2 热胀配合法 3 冷缩法 4 液压套合法 二 密封 1 概念及分类在我们工业生产中必须使工艺物料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流动或储存 为了做到这一点 所以必须设置密封装置 密封装置包括静密封合动密封两种 在容器的盖子和容器的筒体之间设置的密封装置是静密封 在泵和压缩机的壳体与轴之间设置的密封装置是动密封 如果把密封划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 则静密封一定是接触式密封 而动密封既可以是接触式密封也可以是非接触式密封 2 静密封静密封广泛用于管道连接 压力容器及传动装置的结合面的密封中 静密封的类型主要有 螺纹密封 螺纹连接密封 螺栓法兰连接密封 承载连接密封 填料密封 研合面密封 自紧式密封等 3 动密封3 1 种类 1 接触型 2 非接触型 接触型 压紧填料密封 软填料 皮碗油封 o型圈密封 硬填料密封 胀圈密封 机械密封 非接触型 迷宫密封 间隙密封 动力密封 其他密封 气体密封 水力密封 铁磁流体密封 3 2 机械密封 1 定义机械密封是由两块密封元件垂直于轴的 光洁而平直的表面相互贴合 并作相互转动而构成的密封装置 它是靠弹性构件 如弹簧 和介质的压力在旋转的动环和不转的静环接触表面 端面 上产生适当的压紧力 使这两个端面紧密贴合 端面间维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这层液体膜具有流体流动压力与静压力 起到润滑和平衡压力的作用 2 结构由弹簧座 固定螺钉 弹簧 传动销 动环密封圈 静环密封圈 防转销 动环 静环 推环 传动螺钉组成 3 适用范围机械密封的密封性能良好 标准型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低于10ml h 摩擦功率损失小 对轴的磨损轻微 工作稳定 使用周期较长 能满足多种特殊工艺条件的需要 可以在高压 高温 真空 高速 腐蚀 易燃 易爆 有毒 放射性以及稀有贵重介质等条件中应用 4 优点a 密封性可靠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机械密封可以做到不泄漏或很少泄漏 其泄漏量仅为填料密封的1 100 b 寿命长 正常情况下 他可以连续运行1 2年或更长时间 而且在运行期间不需要进行维修 c 摩擦功率损耗小 约为填料密封的10 50 且轴和轴套不受磨损 d 对旋转轴的振摆和轴对壳体孔的偏斜不敏感 e 使用范围广泛 三 轴 1 轴的功用和类型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 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 如齿轮 带轮等 1 根据承受载荷的不同 轴壳分为转轴 传动轴 心轴三种 转轴既能传递转距又能承受弯距 如齿轮减速机中的轴 传动轴只传递转距而不承受弯距或弯距很小 如汽车传动轴 心轴则只承受弯距而不传递转矩 如自行车前轴 2 按曲线形状轴可分为 直轴 曲周 绕性钢丝轴 2 轴的材料轴常用材料是碳素钢和合金钢 碳素钢 35 45 50等优质碳素结构钢因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运用较多 其中45号钢运用最为广泛 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 通常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 不重要或受力较小的轴 则可采用Q235 Q275等碳素结构钢 合金钢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但价格较贵 常用20Cr 20CrMnTi等低炭合金结构钢 经渗碳淬火后可提高轴颈耐磨性 四 滚动轴承 1 分类 1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 外圈 滚动体 保持架组成 滚动体与外圈接触处的法线与垂直于轴承轴心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公称接触角 简称接触角 2 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 滚动轴承可分为向心轴承 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 其公称接触角0 45 推力轴承 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 其公称接触角45 90 3 按照滚动体形状可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 滚子又分为圆柱滚子 圆锥滚子 球面滚子 滚针等 4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 5 滚动轴承的代号 a 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 结构和尺寸 是轴承代号的基础 按国家标准生产的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由轴承类型代号 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系列代号构成 基本代号左起第一位为类型代号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 代号为零时则省略 尺寸系列代号由轴承的宽 高 度系列代号 基本代号左起第二位 和直径系列代号 基本代号左起第三位 组合而成 内径代号 基本代号左起第四 五位 表示轴承公称内径尺寸 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的常用尺寸系列代号 轴承内径代号 b 前置代号用字母表示成套轴承的分部件c 后置代号用字母 或数字 表示 置于基本代号右边 并与基本代号空半个汉字的距离或用符号 分隔 轴承后置代号排列顺序 轴承内部结构常用代号 公差等级 实例 说明轴承代号的含义1 622036 深沟球轴承 2 宽度系列代号 2 宽 系列 2 直径系列代号 2 轻 系列 03 轴承内径d 17mm 2 7 0 312AC P67 角接触球轴承 0 宽度系列代号 0 窄 系列 代号位0 不标出3 直径系列代号 3 中 系列12 轴承内径d 12x5 60mmAC 公称接触角 25 P6 公称等级6级 五 联轴器 1 联轴器类型联轴器主要用于轴与轴之间的连接 使它们一起回转并传递转矩 联轴器可分为刚性和弹性两大类 刚性联轴器由刚性传力件组成 又可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式两类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 弹性联轴器包含有弹性元件 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 并具有吸收振动和缓和冲击的能力 2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凸缘联轴器 它是用螺栓联接两个半联轴器的凸缘 以实现两轴联接的 螺栓可以用普通螺栓 也可以用铰制孔用螺栓 普通的凸缘联轴器 通常靠铰制孔用螺栓来实现两轴对中 有对中的凸缘联轴器 靠凸肩和凹槽来实现两轴对中 半联轴器的材料通常为铸铁 当受重载荷或圆周速度v 30m s时 可采用铸铁和碳钢 凸缘联轴器的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传递的转矩较大 但不能缓冲减振 常用于载荷铰平稳的两轴联接 3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常用可移动式联轴器有 齿式联轴器 滑块联轴器 万向联轴器 1 齿式联轴器齿式联轴器是由两个有内齿的外壳和两个有外齿的套筒所组成 套筒与轴用键相联 两个外壳用螺栓联成一体 外壳与套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内齿轮数和外齿轮数相等 齿轮通常采用压力角为20 的渐开线齿廓 工作时靠啮合的齿轮传递转矩 由于轮齿间留有较大的间隙和外齿轮的齿顶制成球形 所以能补偿两轴的不对中和偏斜 为了减小轮齿的磨损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在外壳内贮有润滑油 齿式联轴器允许角位移在30 以下 若将外齿轮做成鼓形齿 则允许角位移可达3 齿式联轴器的优点是能传递很大的转矩和补偿适量的综合位移 因此常由于重型机械中 4 弹性联轴器 1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结构上和凸缘联轴器很近似 但是两个半联轴器的联接不用螺栓 而是用带橡胶性套的柱销 为了更换橡胶套时简便二不必拆移机器 设计中应注意留出距离 为了补偿轴位移 安装时应注意留出相应大小的间隙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在高速轴上应用十分广泛 2 弹性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是利用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