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选题.doc_第1页
浅谈科研选题.doc_第2页
浅谈科研选题.doc_第3页
浅谈科研选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科研选题作为一名研究生,科研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它包括选择课题的提前准备,基本原则于课题的转换等等,由于它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奔着实用性的原则,我就结合上课的内容谈一下科研选题的事项。在这里重点谈论一下怎样选题,不展开讨论课题的转换技巧。一:科研课题的概念在了解怎样选择科研课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科研课题,其内容含义是什么。一般而言,课题就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就科学活动而言,也就是要探索自然界未被认识的问题;就技术研究而言,也就是尚未被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包括原有技术、工艺、设备的改进或应用范围的扩展和优化)。研究课题既不完全属未知的领域,又不完全属于已知的领域,而是已知与未知的辩证统体。从广义来说,科研选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研究人员征一个较长时期内,从事研究活动的领域。科学史表明,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一个时期内总是集中精力在某个领域内进行探索,从而在这个领域内取得丰硕的成果。由于人的认识水下和精力有限,因而,在某个时期内有相当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特点所限制的。只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研究方向,才能把握选择具体研究课题的线索和范围,也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面对广阔的领域和数不清的问题,就会不知从何着手、所以许多学家都非常重视研究方向的选择。汤姆逊有一次主持剑桥大学的竞选委员会,会上,许多人推荐了一些有学问的人、而汤姆逊说:“这些人都很重要,可是他们不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的人。”就一般而言,研究方向是根据某一具体研究课题取得成功后开拓出来的。各个具体研究课题取得成功,就展示了一个研究方向。而所谓研究课题,就是科学领域尚未被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能从自己所探索的领域内发现,提出和形成个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一个科研新手,只能大体选定某个研究方向,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可见,确定研究方向与选择研究课题是相辅相成的。课题展示了方向,方向限定了课题,它们是点与面的辩证统一。然而,不管选择别人的研究方向,还是自己去开发研究方向,都要从提出问题和选择研究课题开始。二:研究课题的基本来源课题的来源是广泛的,然而要发现个有价值的课题,又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这是个创造件的思维过程,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需要研究人员有广博精深的学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识别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再分析综合、选择出有意义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研究的课题,这其中包含一系列的科学思维活动,显示出一个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里我们不妨借鉴别人成功的选题经验,从各种角度进行课题的选择。1:社会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实际问题大家知道,澳人利亚的畜牧业是较发达的。1933年澳大利亚曾引进了一种良种牛,但是其粪便在草原上曾经一度结块,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灾害。当时。那里的科学家们就关心起牛粪的问题来,对它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遍布草原的袋鼠粪便并不成堆结块,因为行一种叫屎克郎的昆虫特别喜欢它,但这种屎克郎对牛粪不感兴趣,于是,科学家们就把“屎克郎”作为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后来,终于在小国和其它国家和地区找到一些既适应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又对牛粪感兴趣的屎克郎品系。经过培育、繁殖和发放,牛粪的灾害问题得到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只要我们留心。定能找到有价值的课题。在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各省市大都已汇集成册,研究人员可以从中进行选择。2: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科学发展史表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缘问题,交叉问题从来都是科学上的重要生长点。因为这种问题原先是各门专门学科未能顾及到的,是认识上的空白地带,也正是科学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善于在这里进行科学耕耘,必定能采集到新的认识成果。3:对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的怀疑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理论、传统的观点和结论,寻找它们的缺陷和矛盾,然后,再设法证明这种怀疑是否正确。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时间和空间的公式时,爱因斯坦却尝试着对它的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他利用每一分钟空闲时间研究公式,这些公式将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向全世界解释时间和空间。终于在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就发表了成名理论狭义相对论。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前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结论,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如果若善于思考,仔细推敲,定能发现许多问题。许多科学家敢于这样做,他们推翻前人或他人的理论、观点或结论而取得了成功。4:科学史上记载的难题历代科学家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研究,解决了许多科学难题,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此繁荣昌盛。是历代科学家成果的积累,这无疑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科学家们留下的难题同样也是宝贵的财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会遇到困难。而总会在某些文献上记载他们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即使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也未见得十全十美,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的不断改进和更新,许多难题就会变得可以解决。因此,只要仔细查阅文献,定能从中找到尚未解决的又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三: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的选择不是科学家随心所欲的事情,它与科学发展本身以及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紧密相联,因此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选题必须遵守一些原则,否则是无意义的。1:必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是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首要的基本原则,它规定了科研选题首先要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需要。选择研究课题的眼界一要投向生气勃勃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这条原则也可以叫做需要性原则。也就是研究课题必须面向实际,按需要选择。所谓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实际;二是科学发展状况的实际。就社会实际来说,它又包括生产交际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非生产实际两个方向。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首先要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工作需要出发,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科学表明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常常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工作需要的基础的。2: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因此,纯属迷信荒诞的课题不选,从根本上违反科学原理的课题不选。人们常说,科学无禁区,这一般来说是对的,但是科学实践一再证明行不通的课题就不要再去选了,否则就不是进行科学研究,甚至是伪科学的研究。应该说,科学无禁区,选题有限制。就是说,科研课题的选择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才能保证科研方向和路线正确无误,保证研究获得成功。但是,对于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间的分界并不是条鸿沟截然分割开来的,有时很难区别。因为人们在认识论上,本身对分界问题没有弄明白、在判所问题时。不总是统一的,有时产生产重分歧。因此必须采取应该小心的态度。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走向迷途。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科研选题应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它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保证课题本身内在的先进性、新颖性,即该课题确定是前人或他人没有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科学问题;其二是要保证课题预期结果的独创性、突破性、即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发现成充实前人或他人没有发现的真理或已经发现但不完全的真理。重复原有理论、复制原有课题的课题不能作为科研课题。创造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含义、从这个含义上说,选题的创造性原则是必要性原则引申派生比来的一个重要原则,没有创造性的课题就失去了它的必要性和价值。4:可能性原则所谓可能性原则、就是既要具备定的主客观条件的选题才有预期成功的可能。客观条件是指科研人员为完成某个课题所必须具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等,它反映着研究人员对所选课题的掌握和驾驭的程度。科研选题应当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大体相吻合,并留有一定余地为宜,过低或过高地估计自己那是不对的。客观条件是指科学研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设备、仪器、等各种物质手段,以及必要的资金、人力和图书情报资料等。在科研活动中不但要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所提供的物质条件,而且要善于充分发现和利用创造某些有利条件。这里还应当指出,科研活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物质条件、必须在确定科研课题时就应给予落实。否则,再好的研究课题也只能束之高阁,难以实现。四:课题选择的程序和方法1:社会实践和选题如果说前面所讲的选题的必要件只规定了基本的选题原则,那么深入社会实践便是贯彻落实必要性原则的关键环节。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了解社会需要,是明确课题目标的前提之一,而且这种选择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不同的社会需要,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目标,产生不同的社会需要,产牛不同类型的研究课题。要学会具体地从相应的实践基础把握和提炼出一定类型的课题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寻找研究课题。一,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应用研究课题;二,到应用研究中去寻找基础研究课题;三,到自然科学、技术及社会领域中去寻找数学研究的课题;四,到社会实践、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数学研究中去早找哲学研究课题。2:科学技术情报和选题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在进行选题之前,预先搜集充分的科技情报、做好准备工作,对于正确选题和顺利研究至关重要。所谓科技情报,国内外学者各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把情报与信息等同看待的、有理解为知识的,有理解为资料的等等。研究表明,科技情报是产生于科学技术活动,经过人们的加工概括而又作用于科学技术实践的一种动态的知识,是人们的抽象思维对科技活动产生的消息、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加工的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化的特点,是动态概念。从信息角度来看,选题和开题研究的全部过程,就是科学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和反馈、加工和变换的复杂过程。一方面,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科学情报信息,使所选择课题尽可能具有较大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课题的研究、吸收、消化和变换消息,使课题成果以最大的信息量输出和传播出去。一般而言,在通过社会需要的调查,明确课题目标之后,必须广泛地搜集各种科技情报,特别是涉及日标有关的技术性情报信息,为提出各种课题方案的设想,以至论证评价课题,明确课题设计的内容提供资料准备。科技情报的来源有正式渠道利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一般有图书期刊文献系统(包括学术专著,各种期刊杂志、技术资料、文献索引、文摘杂志等)、国际联机检索、学术会议等。非正式渠道主要是通过广泛交流,与同行学术朋友的交谈和通信,随时互换科技情报,获得各种内部资料、非公开出版物和论文印本等。非正式方式是获取科研情报的重要手段,往往行之有效,因为非正式渠道获得的情报是双向的、互利的,因而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最活的材料。同行之间进行学术调变和学术访问,是选题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也是开题研究中释疑解难的重要途径。不管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情报,一般都应由新到老,自近及远。顺藤摸瓜式地把握有关问题的大量材料,由此可以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