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炼油操作规程培训题集.doc_第1页
新版炼油操作规程培训题集.doc_第2页
新版炼油操作规程培训题集.doc_第3页
新版炼油操作规程培训题集.doc_第4页
新版炼油操作规程培训题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操作规程理念部分 1第二章 基础操作规程 16第三章 常减压装置操作规程 33第四章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规程 57第五章 焦化装置操作规程 78第六章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规程104第七章 半再生重整装置操作规程132第八章 连续重整装置操作规程163第九章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装置操作规程191第十章 加氢改质装置操作规程227第十一章 公用工程操作规程252 第一章 操作规程理念部分 一.填空题:1.新版操作规程中B级可以加入 来提示操作人员注意重点安全操作。答案:提示框2.在新版操作规程中, 级规程可以按照需求来设置,但项目要少、精练。答案:C3.在新版操作规程中,A级规程是 ,B级规程是 。答案:纲要,具体操作4.在新版规程的使用中,装置开、停工规程要分别与 配合使用。答案:开、停工统筹图5.新版操作规程规定了 按照规定的 执行操作。答案:操作人员,操作动作6.已经执行的操作通常由 在 对操作规程进行标记。答案:内操作员,控制室7.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 ,操作人员可以按事故处理预案处理,使装置达到相对安全的 状态。答案:事故,退守8.对已经执行的操作不要忘记做 ,如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可在该操作页相对的空白页上对操作逐项修改,主管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执行,原规程中该操作部分做标记 备查。答案:标记,废止9.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执行临时规程,临时规程由装置 负责编制并指导执行,完成后必须 。答案:主管工程师,备案并说明原因10.在操作规程上做标记是在每项具体操作前面的 内。答案:操作性质符号11.操作性质代号说明操作动作的性质,分别用 、 和 表示确认、操作和安全确认。答案:( )、 、< >12.操作者代号,表明操作者的岗位名称。 用M表示, 用I表示, 用P表示。答案:班长,内操,外操13.新版操作规程组成结构如下:工艺技术规程、 、开工规程、停工规程、 、基础操作规程、 、操作规定、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附录。答案:操作指南,专用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14.操作指南,以对生产期间 的调整为对象,以 为目标,防止异常波动引起的 发生。答案:操作异常,控制稳定,生产事故15.操作指南包括操作范围及控制目标的 和 处理,如果 不能够控制则过渡到 。答案:正常操作,异常操作,异常操作,事故处理预案16.新版操作规程使用的特点是 , 动作执行完毕,要做出 。答案:操作前确认,具体操作,确认并标记17.开停工方案中的状态分 。答案:初始状态、稳定状态和最终状态18.班长用 表示, 表示内操, 表示外操。答案:M、I、P19.状态卡与操作部分应 。答案:分页描述20.描述开停工过程中装置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所必要的过渡状态属于 。答案:稳定状态二选择题2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的操作规程是( )级规程。AA级 B. B级 C. C级 答案:C22.在编写新版操作规程过程中,规程主要应由( )来编写。A主管工程师、班长及操作员 B. 主管工程师 C. 车间主任答案:A23.( )描述开停工过程中工艺和设备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所必要的过渡状态。 A.C级 B. 稳定状态 C.提示注意框 答案:B24.( )是描述和定义各个状态的卡片,需要单独成页。A状态卡 B. C级 C. 注意框答案:A25.在操作过程中,外操应在( )的指挥下进行操作,并将操作的结果及时通报( ),便于操作过程的步步确认。A班长 B. 技术员 C. 内操答案:C,C26.基础操作规程应( )修订一次,满足装置培训需求。A.3-5年 B.半年 C.不定期答案:A27.每一个可操作的过程都以( )的模式建立。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可能相同答案:A28.最终状态是装置执行规程之后的( )。A.稳定状态 B.退守状态 C.过渡状态答案:A29.操作规程分为三级,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的是( )。A.A级 B.B级 C.C级答案:B 30.操作者代号中,M代表( )。A.操作员 B.技术员 C.班长答案:C31.操作者代号中,P代表( )。A.外操 B.内操 C.班长答案:A32.在进行装置开停工操作过程中,通常由( )在控制室进行标记。A.班长 B.内操 C.主管工程师答案:B33.操作规程的使用,主要由( )指挥,( )执行操作。A.主任,操作工 B.技术员,操作工 C.班长,操作工答案:C34.装置开停工统筹图,用于规程执行中的时间统筹,其编号与主体操作规程( )。A.一致 B.不一致 C.均可答案:A35.在操作规程上做标记时,对已执行的操作( )。A.可重新做标记 B.做标记 C.无需做标记答案:B36.在操作规程的使用中,如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可以( )。A.按事故处理预案来处理 B.立即命令停止操作,停工 C.继续操作答案:A37.在开停工过程中对特殊设备类的操作( )调用已编制好的特殊设备操作规程。A .可以 B .不可以答案:A38.在开停工过程中出现事故情况下由( )指挥进行紧急处理。A.班长 B.管理人员 C.装置主任答案:A39.新版操作规程中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稳定状态的是 ( )。AA级 BB级 CC级答案:A40.新版操作规程中规定了规程的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的是( )。AA级 BB级 CC级答案:B41.新版操作规程中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的是( )。AA级 BB级 CC级答案:C 42.在操作指南中,如果不能把操作异常处理好,可以退回到( )。A最初状态 B.停工状态 C. 退守状态答案:C43.状态卡在( )级规程中出现。AA级 BB级 CC级 答案:B44. 统筹图配合执行开停工操作规程,它指明:A各自倒班班组的各自工作任务 B. 明确执行各操作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执行顺序 C.操作规程的进度 D.以上三者都有答案:D45.C级规程作为要点和说明,主要针对( )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其编号与( )严格对应一致。A. 规程纲要 ,A级规程 ; B. 操作动作,B级规程 ; C. 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卡。答案:B46.在编写新版操作规程时,操作描述应该( )A每句话只表示一个动作 B每一句话的描述以动词开头C严格遵守通用词语的定义 D以上三者都有答案:D47.C级规程格式可以不同于( )的操作动作的描述格式A. A级 B. B级 C. C级 答案:B48.稳定状态卡必须具备下列充分必要条件:A. 保证操作人员与装置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B. 可以较长时间停留进行问题处理或确认的状态 C. 是一个符合生产规律的存在的状态 D.以上三者都有答案:D 49.除非遇到安全问题,规程不修改就执行不下去时,可由( )在修改处签字,继续执行规程。A. 班长 B. 技术员 C. 装置主任 答案:C50.状态卡可以分为( )。A. 初始状态卡. B.稳定状态卡 C. 最终状态卡 D.以上三者都有答案:D三判断题:51.新版操作规程必须分为A、B、C级答案:错52.新版操作规程在使用中可以随时修改。答案:错53.操作员应该参与新版操作规程的编写。答案:对54.在编写新版规程的过程中,“稳定状态”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越多越好。答案:错55.开停工规程中统筹图及开停工纲要和开停工操作中的步骤编号要一一对应。答案:对56.事故处理预案包括事故现象,事故确认和事故处理。答案:错57.事故处理预案中退守状态为事故受到控制,不会继续扩大的一种相对安全的稳定状态。答案:对58.外操作员要执行内操作员指定的操作,但是也可以自己做其它操作而不与内操进行沟通。答案:错59.规程的初始状态对应着装置开停工的起步状态。答案:对60.最终状态是装置执行规程之后的目标状态,也可以是一个最终的稳定状态。答案:对61.稳定状态描述开停工过程中工艺和设备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所必要的过渡状态。答案:对62.执行操作过程中遇到异常可以回到上一个稳定状态,确保安全地逐渐过渡到最终状态。答案:对63.每一个可操作的过程都以不相同的模式建立。答案:错64.新版操作规程是将装置从初始状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确认(含协同、辅助操作),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答案:对65.新版操作规程中分级要求中的A级是整个规程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结构,它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变化状态。答案:对66.新版操作规程的B级是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答案:对67.新版操作规程中分级要求中的C级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但不必要每个规程都有。答案:对68.在装置开工时,车间主任有权指挥操作员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答案:错69.在开停工操作结束后,必须对该规程进行使用后总结并对不满足操作要求的部分进行修改。答案:对70.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停止当前的操作,按事故处理预案达到一个稳定的退守操作状态。答案:对71.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装置负责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在操作完成后无须备案说明。答案:错72.操作规程主要是班长指挥,操作员执行操作。答案:对73.操作规程只规定了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操作动作执行指定的操作。答案:错74.要根据需要对操作规程进行更新,满足装置生产要求。答案:对75.操作规程在实施前无须进行审核。答案:错76.对已经执行的操作要做标记,如果需要重新操作,要对原操作规程进行适当修改并换页,原规程存档备查 。答案:对77.由于一些生产的操作连续性要求,会造成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员来不及去做标记,可以不做标记。答案:错78.外操作员一般情况执行内操作员指定的操作,也可自执行其他操作。答案:错79.在操作规程上做标记,标记通常由内操作员在控制室进行。答案:对80.操作规程分为三级,A级是对描述详细操作过程。答案:错四简答题:81.新版操作规程的稳定状态是如何定义的?答案:在保证人员、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在装置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必经过程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进行条件确认或问题处理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82.新版操作规程在使用上与旧版规程有何不同?答案:(1)、技术人员负责准备好操作规程;(2)、主要是班长指挥,操作员执行操作;(3)、操作确认,步步确认,动作执行完毕,要做出标记;(4)、存档备查;(5)、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停止当前的操作,按事故处理预案达到一个稳定的退守操作状态;(6)、注重操作动作的合理性、目的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减少随意性和不确定性。83.新版操作规程中哪些部分需要分级?答案:(1)开工规程;(2)停工规程;(3)专用设备操作规程;(4)基础操作规程。84.新版与旧版操作规程中操作指南部分差别较大,在制订操作指南部分控制点的主要标准有哪些?答案:(1)经常出问题的点,就是对平稳操作影响较大的点;(2)能够引起事故,影响安全生产的点;(3)操作员存在疑惑的点;(4)影响产品质量的点。也可以说是对关键点设定操作指南,而一般点无需设定操作指南。在编制过程中要体现装置特点,体现我要控制、我能够控制住的特点。85.制订某一控制点的操作指南由几个步骤组成,分别是什么?答案:共有6个步骤,分别是(1)控制范围、(2)控制目标、(3)相关参数、(4)控制方式、(5)正常调整、(6)异常处理。附有简要的图形说明。86.开停工统筹图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案:含义:开停工统筹图配合A级操作规程使用,是A级操作规程的图表化;作用:配合执行操作规程,它指明:各倒班班组的各自工作任务;明确执行各操作步骤所需的时间;操作规程的进度。 87.新版操作规程的文字表达方式如何,并将“班长与调度联系准备将燃料气引进装置内”这句话用新版操作规程的表达方式叙述?答案:“(操作者代号)+(操作性质代号)+(谓语动词)+(宾语)” 的语言格式表达要阐述的内容,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M - 联系调度引燃料气进装置88.新版规程中的操作者代号和操作性质代号分别是什么?答案:班长用M表示;控制室操作员用I表示;现场操作员用P表示。( ) 表示确认; 表示操作; 表示安全确认操作。 表示同时操作; 89.新版操作规程编写的要求?答案:一定要采用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与装置操作人员三者相结合的工作小组机制。反复讨论,全员参与;在操作规程的编制过程中,详细准确地描述每一个步骤,严格统一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分工明确,执行过程步步确认;同时开展以编写、学习和使用新版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90.编写新版操作规程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案:闭环管理、环环相扣、分级控制、完整准确。五问答题91.新版操作规程与旧版操作规程相比较主要有何特点?答案:(1)、体现新的管理理念:概念新,编制方法新,使用办法新;(2)、操作步骤详细准确,每一个动作的规定都全面;操作方法严格统一,操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人人必须遵守,统一操作方法;(3)、过程严密,环环相扣,步步关联,不可逾越;执行过程步步确认,防止误动作和漏项操作;(4)、编制过程集中各种经验的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5)、管理:随时更新,不断完善,螺旋式提高,会越来越完善。(6)、新版规程具有同类操作的一致性、通用性、统一性。92.新版操作规程分级部分各级的意义是什么?答案:A级:纲要。是整个规程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结构,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对所有稳定状态及其该状态下的操作目标进行详细规划。主要用于统筹各个岗位或系统的操作。B级:描述详细操作过程。是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包括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最终状态卡;操作目标以及目标下全部具体操作动作。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C级:要点和说明。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比如安全、设备、工艺流程图解等。编号与B级对应一致。93.编写事故处理预案部分的原则主要有哪些?答案:事故处理是一种策略,是对装置失去正常控制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体现在操作性上。其目的是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将装置处理到最安全的状态,处理过程中要保护好人员、设备、催化剂等的安全,要使装置达到最安全的状态。在事故处理预案中有目标退守状态,在此状态下,装置可进可退,进可以使装置恢复到上一个稳定状态;退可以使装置达到下一个稳定状态。操作步骤可以使操作员在事故发生时明确自己的任务,通过处理达到另外的控制状态,可以将事故所能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94.在新版操作规程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哪些部分的编写难度较大?答案:(1)工艺技术规程(2)操作指南(3)开工规程(4)停工规程(5)专用设备操作规程(6)基础设备操作规程(7)事故处理预案(8)操作规定(9)仪表控制系统操作法(10)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11)附录。其中以操作指南、开工规程、停工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部分编写难度较大。95.请将操作性质及操作者代号填在下列语句前 - 确认用火作业票办理完毕- 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 手动打开主火嘴燃料气控制阀答案:(M)- 确认用火作业票办理完毕(P) - 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I - 手动打开主火嘴燃料气控制阀96.请阐述新版操作规程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答案:在规程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程,不要任意优化规程。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直接书写在规程的空白处供规程修改时使用,但决不允许擅自修改规程,违背规程操作。除非遇到安全问题,规程不修改就执行不下去时,可由主管工程师修改并由装置主任在修改处签字,继续执行规程。在使用过程中,个别阶段存在快速连续的动作造成操作员没有时间做标记的情况,此时,在遵守操作顺序的同时,允许在这一阶段操作动作执行结束后再做标记。特别注意:操作的主体是操作人员,由班长来指挥生产操作。97.叙述修订操作规程的任务是什么?答案:(1)更新生产管理的理念,操作人员更注重操作的专业化,管理人员注重服务功能和研究技术问题,逐步实现低成本、安全化、高效益管理。(2)保障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成为规范化的、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操作规程能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操作经验的积累而连续提高,改变目前多年不变的情况;操作规程确保同类操作的一致性、通用性、统一性。(3)使设备、装置运行可靠,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的完整、细致,从而使设备、装置运行更加可靠。(4)优化操作、提高装置生产效率:操作规程与优化操作和节能降本、提高质量有机结合;操作规程与生产实践从经验到实践再到经验螺旋式提高。(5)技术培训:全面规定了人员、岗位相关内容操作规程使相关人员分工明确、配合密切。98.新版操作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答案:(1)标记符号为“”,由班长、内操、外操执行。(2)内操指挥外操,外操执行完成的操作必须立即汇报给内操。(3)班长指挥规程的执行,遇问题及时向装置负责人汇报。(4)规程执行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优化,鼓励将优化的意见记录于空白处,并标上规程中对应的动作编号。(5)对于规程中根本不能执行的动作或可能引起安全的动作,必须经车间主任同意后,才能进行书面修改,修改人要签字,车间主任对修改项目负全责。(6)车间可以下达临时操作指令,经车间主任同意后,作为操作规程的补充,以解决操作规程并针对的特殊情况。(7)操作规程中直接确认由操作人员实施和负责,间接确认由车间管理人员实施和负责。99.叙述新版操作规程具有的优点是什么?答案:(1)目的明确;(2)实用性、可操作性增强;(3)具有严密性、安全性;(4)分工明确、责任划分清楚;(5)语言简洁;(6)核心内容突出且充实;(7)指导性增强;(8)易于执行。100.编制操作指南应注意的问题?答案:操作指南应按装置组成部分或系统分别编写。按操作控制参数、产品质量指标等内容编写目录,每一个操作指南内容应包括:控制范围、控制目标、相关参数、控制原则、影响因素、正常调整、异常处理,以及控制失控后转入相关事故处理预案等。控制原则要有说明并画出控制回路图。 第二章 基础操作规程 一.填空题1.离心泵严禁 ,以免损坏零件。答案:无液体空转2.基础操作规程对柱塞泵的启动规定:启动时,泵入口阀 ,泵出口阀 。答案:打开、打开3.基础操作规程对离心泵的启动规定,启动时,泵入口阀 ,泵出口阀 。答案:打开、关闭4.基础操作规程规定: 以上为高温泵, 以下为常温泵。答案:250、2505.正预热是指热介质从 后流向 的预热方式(泵入口阀关闭)。答案:泵入口阀、泵出口6.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开泵前的准备包括: , , , , 。答案:泵体检查 、润滑油系统投用、冷却水投用、液压油投用、电机送电7.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泵: , , , , , , 。答案:严重泄漏、异常振动、异味、火花、烟气、撞击、电流持续超高8.热油泵的暖泵速度: 。答案:50小时9.离心泵操作法中,开泵前准备工作包括 、 、 。答案:离心泵状态确认、离心泵辅助系统投用、离心泵灌泵10.齿轮泵操作法开泵操作步骤中,开泵前必须先 齿轮泵的 、 。答案:全开、入口阀、出口阀11.离心泵操作法中,开泵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 、 、 、 、 、 、 ,应立即停泵,联系检修至完好,重复开泵操作。答案:异常泄漏、振动超标、异味、异常声响、火花、轴承温度超高或冒烟、电流持续超高12.加热炉操作规程规定在长明灯点火后必须进行长明灯 。答案:稳定性试验13.加热炉的炉体形式有 、 和 。答案:立式炉、圆筒炉、方箱炉14.加热炉调整火焰要做到 、 、 炉膛明亮、火焰垂直。答案:多火嘴 齐火焰 短火苗15.炉膛温度调节要做到四勤: 、 、 。答案:勤看、勤分析、勤检查、勤调节16.炉膛温度的调节要及时、严格、准确地进行 的调节。答案:三门一板17.加热炉的鼓风机在启动之前操作员应确认风机入口阀处于 状态。答案:全关18.冷却器切除的状态确认为:(M) - ;(P) - 。答案:确认生产指示或异常状态需要切除;冷却器处于运行状态19.换热器切除的状态确认为:(M) - ;(P) - 。答案:确认生产指示或异常状态需要切除、换热器处于运行状态20.冷却水箱切除的状态确认为:(M) - ;(P) - 。答案:确认生产指示或异常状态需要切除、冷却水箱处于运行状态21.蒸汽去系统切除的步骤为:(M) - ;(P) - ;M - ;P - ;P - 。答案:确认生产指示或异常状态需要切除、蒸汽发生器处于运行状态、通知调度、缓慢打开蒸汽发生器放空阀、同时缓慢关闭蒸汽发生器蒸汽并系统阀22.空冷器投用后的状态确认为: (P) - 。答案:空冷器运行正常,无泄漏23.新版操作规程离心泵操作法中,开泵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异常泄漏、 、异味、 、 、轴承温度超高或冒烟、 。立即停泵,联系检修至完好、重复开泵操作。答案:振动超标、异常声响、火花、电流持续超高24.液压油是隔膜泵内处于 与 之间的一种液体。液压油准确的将柱塞的冲程动作传递给隔膜。答案:隔膜 、柱塞25.基础操作规程对柱塞泵的灌泵规定,现场操作人员应首先打开 ,打开 排气;确认排气完毕,关闭 。答案:泵入口阀 、放空阀 、放空阀26.可调流量的泵启动前,先将流量调至 ,启动后,逐渐调整流量至 。答案:最低 、正常二选择题:27.常温泵灌泵操作步骤为:(P ) 确认泵内气体排净P 打开泵出口导淋P 缓慢打开泵入口阀P 关闭泵出口导淋。正确步骤为:A. B. C. D. 答案:B28.基础操作规程对柱塞泵的停运规定,关泵出口阀、停电机、关泵出口压控阀及手阀的顺序为:A关泵出口阀、停电机、关泵出口压控阀及手阀 B停电机、关泵出口阀、关泵出口压控阀及手阀 C关泵出口压控阀及手阀、关泵出口阀、停电机答案:B29.离心泵停泵的正确顺序为:-盘车 -关闭泵出口阀()-确认泵入口阀全开 -立即停电动机A. B. C. D.答案:B30.加热炉爆炸气分析时间要求从开始采样到分析结束并下达分析单到装置的时间应在( )内完成。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答案:A31.加热炉引燃料气前盲板状态的确认应由( )来确认。A.外操作员 B.班长 C.内操作员 D.技术员答案:A32.加热炉点火之前对炉膛负压需要进行确认的人员应是( )。A.外操作员 B.班长 C.内操作员 D.技术员答案:C33.按冷却器投用前检查中的规定“冷却器封头、联箱、管壳程接管法兰螺栓无松动,无缺损”应由( )确认。A班长 B内操 C外操 D其它答案:C34.按换热器操作法规定换热器交付检修操作中“热流介质排净” 应由( )确认。A班长 B内操 C外操 D其它答案:C35.按空冷器操作法规定检查工艺介质流程操作中“工艺介质流程正确” 应由( )确认。A班长 B内操 C外操 D其它答案:C36.空冷器风机属于下列那种类型风机?A、轴流式 B、离心式 C、均有答案:A37.下列属于机泵温度升高的原因的是: A、转子不平衡 B、风机叶片磨损 C、润滑油、脂少答案:C三判断题:38.基础操作规程规定,离心式风机启动时,出入口挡板应打开。答案:错39.停泵操作步骤(容积泵)-缓慢调节泵冲程调节器至“0”位-关闭泵出口阀-停电动机(见电动机停机规程) 答案:错40.新版操作规程离心泵操作法中,开泵前准备工作顺序是:离心泵灌泵、离心泵辅助系统投用、离心泵状态确认答案:错41.离心泵操作中,开泵工作顺序事:启动电机、灌泵、关闭排凝阀。答案:错42.按蒸汽发生器操作法规定蒸汽并入系统操作中“ 通知调度,蒸汽并入系统” 应由班长操作。答案:对43.基础操作规程规定,泵启动后如出现严重泄漏、异常震动,应立即停泵。答案:对44.叶轮轴盘与轴松动,联轴器螺栓松动,将造成轴承箱剧烈震动。答案:对四简答题:45.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泵启动后排量不足的分析及处理。答案:原因:1)泵吸入管线漏气;2)入口管线、过滤器堵塞或阀门开度小;3)入口压头不够;4)单向阀不严;5)排出管泄漏;6)柱塞填料环磨损;7)密封填料泄漏;8)液压油系统不正常或排气不充分;9)隔膜变形或损坏处理:1)排净机泵内的气体,重新灌泵;2)开大入口阀、疏通入口管线或拆检入口过滤器;3)提高入口压头;4)检查排出管路并进行处理;5)液压系统重新加油排气;6)上述方法处理无效,找钳工拆检。46.写出液态烃泵的灌泵操作步骤。答案:-稍开放空阀向安全线排放()-发现放空管线外表结霜,立即关闭放空阀-用蒸汽或水暖密封压盖()-确认密封压盖温度不低于40-盘车()-确认无泄漏47.加热炉点火操作前应该进行的检查有哪些?答案:(1)加热炉检查(2)燃料气流程检查(3)蒸汽系统检查(4)工艺介质系统检查(5)仪表、电气系统检查48.说明柱塞泵按照作业票安全规定交付检修的最终状态确认步骤?答案:(P)-确认泵处于冷状态(P)-确认泵与系统完全隔离(P)-确认泵内介质已排干挣,排凝口阀门打开,排气口阀门打开(P)-电动机停电49.说明离心式风机开机后的检查和调整操作步骤?答案:(P)-确认风机振动在指标范围内(P)-确认轴承温度和声音正常(P)-确认润滑油油标,液面正常(P)-确认润滑油温度正常(P)-确认风机皮带松紧适度(P)-确认风机冷却水正常P-调整风扇角度满足工艺要求(可调角度空冷器风机)P-调整风机入口阀、出口阀至合适开度I-风机出口放空阀投自动(离心式风机)(P)-确认风机入口、出口压力合乎要求(I)-确认风机联锁投用50.说明离心式风机最终状态确认步骤?:答案:(P)-风机入口阀在合适开度(P)-风机出口阀在合适开度(I)-风机出口放空阀在自动位置(P)-风机出、入口压力正常(P)-风机出口流量正常(P)-风机入口排凝阀关闭(P)-动静密封点无异常泄漏五问答题:51.详细叙述高温泵灌泵暖泵操作步骤。答案:P 缓慢打开泵预热线或稍开入口阀(P ) 确认泵不转P 盘车180º/半小时(P ) 控制暖泵升温速度50/小时(P ) 确认泵体与介质温差小于50P 投用封油P 调整封油压力52.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启动后的确认步骤?答案:(P)-确认泵的振动在指标范围内(P)-确认轴承温度和声音正常(P)-确认齿轮箱、曲轴箱温度和声音正常(P)-确认润滑油的液面正常P-调整润滑油温度、压力正常(P)-确认液压油液位正常,品质合格(P)-确认泄漏在标准范围内P-调整冷却水(填料箱)53.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最终状态确认的步骤?答案:(P)-泵入口阀全开(P)-泵出口阀全开(P)-泵出口压力正常(P)-泵出口流置正常(P)-泵出口压控返回在调节状态(如果有)(P)-排凝口,排气口加丝堵或盲板(P)-动静密封点无泄谝54.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初始状态确认步骤?答案:(P)-泵入口阀全开(P)-泵出口阀全开(P)-泵出口压力正常(P)-泵出口压控返回线在调节状态(如果有)(P)-排凝口、排放口加盲板或丝堵55.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停泵状态?答案:P-停电动机(见电动机停机规程)P-关闭泵出口阀P-关闭泵出口压控阀返回阀及其手阀(如果有)56.离心式风机的开机准备步骤?答案:(P)-确认出口阀关闭P-放空阀调整至合适开度(P)-确认风机出口压力表安装好P-投用压力表P-投用轴承箱冷却水(I)-确认风机联锁符合开机条件(P)-配合内操确认风机联锁符合开机条件P-盘车P-关闭风机入口排凝阀P-电动机送电(见电动机开机规程)57.新版操作规程离心泵操作法中,开泵前准备工作中为什么要灌泵答案:1)排净泵体内及油中存水;2)排净泵体内气体;3)否则机泵不上量,严重时引起气蚀。58.叙述加热炉长明灯点火操作操作步骤?答案:< P > - 确认配备有防护面罩的头盔< P > - 确认配备有长袖筒的防火手套< P > - 确认配备有防火服< M > - 确认炉区具备点火操作条件< M > - 确认用火作业票办理完毕( P ) - 确定一个准备点火的长明灯 P - 将该火嘴的软联接固定好并将其拿出炉膛; P - 调节二次通风门 I - 调节烟道挡板开度( I ) - 确认炉膛负压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P - 打开其手阀,稍排空,在炉外点燃 P - 将点燃的长明灯送入炉内固定好 P - 从看火门观察长明灯燃烧状况 P - 调整长明灯手阀的开度( P ) - 确认该长明灯燃烧正常59.请叙述离心泵在检修后开泵操作的A级操作框架图部分内容?答案:1 离心泵开泵准备11投用冷却水系统12投用润滑油系统2 离心泵灌泵21常温泵灌泵22高温泵灌泵3 离心泵开泵31启动电动泵4启动后的调整和确认41泵42动力设备43工艺系统60.离心泵在启动后需要操作员进行确认的内容有?答案:(P)-确认泵的振动正常(P)-确认轴承温度正常(P)-确认润滑油液面正常(P)-确认润滑油的温度(P)-确认无泄漏(P)-确认冷却水正常(P)-确认电动机的电流正常(P)-确认泵入口压力稳定(P)-确认泵出口压力稳定61.换热器的投用步骤是什么?答案:(P)- 确认换热器冷介质旁路阀开P- 稍开换热器冷介质出口阀。P- 稍开换热器放空阀(不允许外排的介质,稍开密闭放空阀)(P)- 确认换热器充满介质P- 关闭放空阀(或密闭放空阀)P- 缓慢打开换热器冷介质出口阀P- 缓慢打开换热器冷介质入口阀P- 缓慢关闭换热器冷介质旁路阀(P)- 确认换热器热介质旁路阀开P- 稍开换热器热介质出口阀P- 稍开换热器放空阀(不允许外排的介质,稍开密闭放空阀)(P)- 确认换热器充满介质P- 关闭放空阀(或密闭放空阀)P- 缓慢打开换热器热介质出口阀P- 缓慢打开换热器热介质入口阀P- 缓慢关闭换热器热介质旁路阀62.新版操作规程中关于加热炉的采样时间、分析时间、点火时间是如何规定的?答案:(1)采样时间a:开鼓风机、引风机或用吹扫蒸汽吹扫炉膛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用蒸汽吹扫必须保证烟道顶部见汽5分钟以上)后停鼓风机、引风机或吹扫蒸汽。b:吹扫结束的10分钟内必须进行炉膛内爆炸性气体分析采样。(2)分析时间从开始采样到分析结束并下达分析单到装置的时间应在30分钟内完成,最好能进行现场分析。(3)点火时间a:爆炸性气体采样分析合格15分钟内必须完成点火操作,同时点火前应采用便携式可燃气体分析仪进行复查。超过15分钟必须重新进行爆炸性气体采样分析。b:5秒钟内点火不成功,严禁二次直接点火,必须按规定吹扫炉膛,重新进行爆炸性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重新点火。63.叙述加热炉炉膛爆炸分析的操作步骤?答案:(M) -确认要点火的加热炉I -打开该炉烟道挡板I -打开该炉密封挡板I -关闭通风机入口阀I -打开该炉风道控制阀P -打开该炉各火嘴的二次风门P -启动通风机I -打开通风机入口阀,置换炉膛P -关闭该炉烟道挡板I -确认炉膛呈正压状态P -关闭通风机(M) -联系化验人员炉膛爆炸气采样P -配合、监督化验人员在正确地点、时间采样64.叙述加热炉日常维护内容及注意事项? 答案:(1)检查炉内负荷,判断炉管是否有弯曲脱皮,鼓泡,发红发暗等现象,注意弯头、堵头、法兰等处有无漏油。(2)检查火焰燃烧情况,炉出口温度、炉膛温度。(3)检查燃料气是否带油,燃料气压力是否稳定。(4)注意炉膛内负压情况,经常检查风门、烟道挡板开度,并根据氧含量分析提供数据进行调整。(5)内外操作员做好联系,掌握炉子进料量变化,做好预先调节。(6)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做到妥善保管。65.按冷却器操作法中的规定冷却水系统投用的操作步骤为:答案:P - 关闭入口排凝阀P - 打开冷却水入口阀门P - 出口排凝见水后,关闭排凝阀P - 打开冷却水出口阀门(P) 冷却水系统投用正常,无泄漏(发生泄漏等异常情况,停止投用,执行切除操作,联系检修单位处理,直至完好后,重复投用操作)66.论述蒸汽发生器投用的操作法( B级 ) 答案:投运1.投用前检查1.1检查蒸汽发生器及其相连管线状况<P> - 蒸汽发生器施工完成(P) - 水压试验盲板拆除(P) - 蒸汽发生器人孔、封头、联箱、管壳程接管法兰螺栓无松动,无缺损(P) - 蒸汽发生器出入口阀、副线阀、排凝阀完好(P) - 蒸汽发生器放空阀门完好、全开<P> - 蒸汽发生器平台,护拦完好<P> - 消防设施齐备,压力表完好(P) - 蒸汽发生器系统安全阀检验合格,投用正常(P) - 蒸汽发生器系统液面计完好1.2工艺介质流程(P) - 工艺介质流程正确1.3仪表系统<I> - 仪表投用正常,指示正确(P) - 蒸汽发生器液面报警系统检验合格2.建立液面P - 打开软化水控制阀副线阀P - 蒸汽发生器建立液面,液面控制在30-70%之间,投用软化水控制阀P 投蒸汽发生器液面仪表(P) - 液面计与二次表指示一致(P) - 液面投用正常,无泄漏(发生泄漏等异常情况,停止投用,执行切除操作,联系检修单位处理,直至完好后,重复投用操作)3.引热源P - 蒸汽发生器热源出口阀缓慢开35扣P - 蒸汽发生器热源入口阀处排凝阀开35扣P - 用热水保护,排净水汽及乳化物P - 关闭热源入口处排凝阀P - 缓慢打开热源出入口阀,至全开P - 缓慢关闭副线阀(P) 热源投用正常,无泄漏(发生泄漏等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