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doc_第1页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doc_第2页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doc_第3页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doc_第4页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客运输习题集第一章第一节 旅客运输的特点和任务重点掌握:旅客运输的特点了解:旅客运输的任务和原则第二节 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掌握:我国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第三节 我国旅客运输系统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略)第四节 国外客运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略)第五节 客运交通行为理论重点掌握: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掌握:客运出行分析的假设条件了解:交通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交通行为模型的应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与一般消费者选择行为一样,其研究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_理论。2、旅客运输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旅客在旅行上的需求,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运送 、 、 、 至目的地,并保证他们在旅途中得到舒适、愉快的物质与文化的优质服务。3、铁路运输方式可细分为_铁路、_铁路、_铁路、_铁路和轻轨等。4、交通运输系统按运输对象分为 和 两个子系统。按作用与运距分有 、 与 三部分。按运载工具及方式分,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 、 、 、 和 管道五个系统组成,而现代化旅客运输系统,则由前面的四种运输方式组成。5、公路运输可分为_ 、_ _。二、选择题1、旅客运输的服务对象包括( )。 A.旅客 B.行李 C.包裹 D.邮件 E.货物2、客运站舍的位置宜设在客流易于( )处,使旅客便于换乘不同的交通方式。A.聚集 B.集散 C.分散 D.疏导3、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 )来承担。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运4、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 )等,旅客运输企业都应该给予满足。A.饮食 B.休息 C.照明 D.温度5、高速铁路是指列车时速在( )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输线。A.200 B.300 C.250 D.3506、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运输方式包括(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E.管道7、能为旅客提供门到门的便利服务,时间上也比较灵活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水运 C.铁路 D.航空8、在交通行为观点中,在经济收入提高后,快速性的要求更优于经济性的要求,最优道路是指( )最短路。A.地理上的 B.观念上的 C.习惯上的 D.时间上的9、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因素有( )。A.出行时间 B.出行目的 C.供给属性 D.需求属性 E.外部环境10、旅客运输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做到( )。A.安全 B.迅速 C.便捷 D.舒适 E.经济 F.顺利11、反映出旅客交通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是( )。 A.旅行目的 B.旅行方向 C.旅行时间 D.旅行条件三、名词解释交通行为理论四、问答题1、影响客运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2、旅客运输工作的原则有哪些?3、试述四大客运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势?4、旅客运输有哪些特点?5、交通行为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联系实际说明。第二章第一节 旅客运输产品与质量特性重点掌握:旅客运输产品的质量特性掌握:旅客运输产品的概念第二节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重点掌握:旅行服务的特点掌握:旅行服务区别于其他服务业的特征了解:旅行服务的基本内涵第三节 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分析与控制掌握:客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内容了解:旅客的服务期望及影响因素影响服务期望的因素、铁路旅客运输的质量保证第四节 客运服务标准化掌握:服务标准化的概念、分类了解:铁路客运部门推行服务标准化的重要性第五节 旅客运输工作主要指标重点掌握:旅客运输工作中一些重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复习题:一、填空题1、客流数量表示客流的_。2、客流的主要特点是在时间、空间分布的_。但从长时间来看,_上是平衡的。3、旅行服务产品是以“活动”形式提供的_。4、由发送地点至到达地点进行位移的旅客的集合称为 。它的内涵还包括旅客 、 、 、 、 。5、旅客运输产品的质量特征有 、 、 、 、 、 。6、 是指旅客列车在车底配属站和折返站之间的平均速度。7、旅客运输业的产品就是人在空间的移动即_ 。8、产品的概念就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包含三个层次:_ _;_ _;_ _。9、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有:_ _;_ _;_ _。10、按顾客参与服务活动的程度,可将服务分为_ _;_ _;_ _ _三种类型。11、标准化工作的两个基本术语是 和 。12、通常情况下,旅客对铁路服务质量的评价要素包含 、 、 、 、 。13、客运服务部门推行标准化活动的总称是 。二、选择题1、发送地点至到达地点的行程表示客流的( )。 A.方向 B.客流量 C.运输量 D.距离2、旅客列车车底周转时间以( )为计算单位。 A.天 B.小时 C.分钟 D.月3、铁路运输工作中最重要的数量指标有( )。 A.载客人数 B.旅客周转量 C.货物周转量 D.等待时间 E.旅客人数4、以下属于舒适性指标的有( )。 A.售票时间 B.乘坐舒适度 C.站车环境舒适度 D.旅客旅行舒适度 E.客车车辆人均占有面积5、我国客流的基本特点是( )。 A.数量大 B.行程短 C.行程长 D.城镇文化程度低 E.城镇文化程度高6、计算旅客周转量时,旅客人数应以( )为准。A.客流 B.人公里 C.发送旅客人数 D.运送旅客人数7、在其他质量特性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旅客对不同客运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就是( )问题。A.旅行条件 B.舒适度 C.经济性 D.时间性8、铁路客运部门的服务标准分为( )。A.工作标准 B.国家标准 C.作业标准 D.行业标准 E.管理标准9、铁路旅客运输以( )为计量单位。A.公里 B.换算公里 C.吨公里 D.人公里10、旅客在乘坐列车过程中的舒适程度指( )。A.舒适指标 B.乘坐舒适度 C.条件满足程度 D.旅客满意度11、以下属于客车运用指标的有( )。A.旅客列车车底周转时间 B.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C.旅客列车载客人数 D.运用客车需要数 E.客车载客人数三、名词解释1、旅行服务 2、服务标准化 3、旅客运输产品 4、客流 5、服务标准6、发送旅客人数 7、运送旅客人数 8、旅客周转量 9、旅客平均运距10、旅客运输密度 11、旅客列车技术速度 12、旅客列车旅行速度13、速度系数 14、旅客列车直达速度 15、旅客列车车底周转时间16、旅客列车始发正点率 17、旅客列车运行正点率四、判断题1、旅客运输的客运量在时间上基本是平衡的。( ) 2、从核心产品层次上说客运产品就是旅客的位移。( ) 3、换算周转量的计量单位是换算吨公里,是将旅客人公里数和货物吨公里数直接相加得到的。( ) 4、人公里和吨公里是铁路运输产品的计量单位,也是铁路运输的产品。( ) 5、旅客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旅客列车在运行区段内,每小时平均运行的公里数。( ) 6、速度系数是指旅客列车旅行速度与技术速度的比值,它通常大于1。( )五、问答题1、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旅行服务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3、影响顾客服务期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六、计算题1、T10次列车从重庆10:10出发,第二天10:54到北京,T9次列车15:42从北京出发,第二天15:58到达重庆。已知车底在配属站整备时间为9小时,在折返站整备时间为4小时,每天开行一对,每个车底编成辆数为17辆,计算T9/T10次列车的车底组数及运用客车需要数。(重庆为本段)2、设某局今年市郊运输的发送人数为400万,平均运程35公里,管内运输350万人,平均运程120公里,直通运输发送人数800万人,在管内的平均运程210公里,直通运输到达人数500万人,在管内的平均运程150公里,直通运输通过该局的人数300万人,在管内的平均运程320公里。求该局全年的旅客周转量和旅客平均运程。3、设某局管内X月份客运情况如下表所示,试求其列车平均载客人数,客车平均载客人数和客座利用率(每月按30日计):平均每天旅客运送人数 旅客平均运程 全月开行旅客列车总数 平均列车全程运距 平均列车编成辆数 平均客车定员人数 36000人600公里600列900公里15辆120人第三章第三章 铁路旅客运输系统概述第一节 铁路旅客运输的地位与作用(略)第二节 铁路客流分类及旅客列车种类重点掌握:客流的概念、旅客列车了解:客流的分类、旅客列车的车次、行包、行邮列车的分类第三节 铁路旅客运输生产管理系统(略)复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铁路对客流的分类,是按旅客的乘车行程是否跨越铁路局管辖范围为界限,将客流分为两种: 、 。其中旅客乘车行程跨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铁路局的客流称为_。2、行邮、行包列车根据其技术水平和服务特色分为 、 和 三大类。二、选择题1、为了区别不同方向、不同区段、不同种类和不同时刻的列车,需要为每一列车编定一个识别码,这就是( )。A.车次 B.车号 C.车码 D.编号2、列车在全过程运行中,( )。A.可以变更车次 B.不能变更车次 C.可以变更等级 D.不能变更等级3、铁道部规定全路向北京、支线向干线或指定方向为( )。A.下行 B.顺序 C.逆行 D.上行4、我国铁路的旅客列车车次主要采用何者为标识( )。A.阿拉伯数字 B.英文字母 C.拉丁字母 D英文5、上行方向的车次编码为( )。A.单数车次 B.双数车次 C.阿拉伯数字的车次 D.英文字母的车次三、名词解释1、直通客流 2、市郊客流 3、管内客流四、问答题1、直通客流、管内客流的旅行需求有哪些不同?2、现行运行图上开行的旅客列车分为哪几种?按等级高低进行排序。第四章第四章 铁路旅客运输设备第一节 客运站概述重点掌握:客运站各种布置图的优缺点掌握:客运站作业的分类了解:客运站分类、客运站设备的分类第二节 客运站流线组织掌握:流线疏解的基本方式了解:客运站内各种流线的特点、及流线组织的原则第三节 旅客站房了解:旅客站房的分类、旅客站房的位置、各种客运用房的布置第四节 站场了解:各种站线应如何布置、旅客站台、跨线设备的设计与布置第五节 站前广场掌握:站前广场的功能了解:站前广场的范围、布置、组成及交通组织第六节 客车整备所掌握:客运整备所的布置图的类型了解:客车整备所的作用与设备第七节 客运机车(略)第八节 客运站能力计算掌握:客运站咽喉道岔(组)、到发线、客车整备线的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了解:候车室、行包房、售票室、跨线设备以及出入站口的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复习题:一、填空题1、旅客站台的布置随_的不同而不同。2、车底在客车整备所的各项作业采用_作业和流水作业两种方式。3、尽端式客运站的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均为_。4、为办理铁路旅客运输,铁路应具备相应的客运技术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包括 、 、 。5、客车整备所布置图,按作业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 。6、车站站房的平面布置应按旅客在站内流水式通行的顺序来安排,应使 流线、 流线、 流线畅通,尽量减少交叉干扰。7、客车整备所应具有的设备 、 、 、 、 。8、旅客站台按高度分可分为_、_和_。9、客运站全年旅客最高月份中,日平均一昼夜内旅客同时在候车室内的最大候车人数即为 。包括_、_和_,通勤和通学旅客除外。10、_、_和_在客运站内的集散活动,产生一定的流动过程和路线,通常称为流线。客运站流线从流动方向上可分为_和_两大流线,从流线性质上可分为_、_和_三种流线。11、各种流线组织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流线的相互_,最大限度地缩短旅客_,避免_。12、旅客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应按远期旅客列车长度来确定,一般有效长不应小于 _m,位于级铁路的客运站,其到发线不应小于 m。改扩建客运站,条件特别困难时,个别到发线有效长可采用 m。13、车站跨线设备按其与站内线路交叉关系可分为 、 、 。14、客运站按基本用途划分,可分为_、_和 _ _、_四种。15、客车外部洗刷分为_和_ 两种。16、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有两种_ _和_。 17、客运站的能力是由_、_、_三个子系统构成的。 18、目前国内外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有_、_、_三种。 二、选择题1、旅客站房的建筑规模,应根据( )的平均值来设计。 A.候车人数 B.旅客人数 C.最小候车人数 D.最大候车人数2、通过式客运站的旅客列车到发线均为贯通线,站房设在( )一侧。 A.正线 B.机走线 C.机待线 D.车辆停留线3、客运站的客运业务作业包括( )。 A.客票发售 B.行包的承运 C.行包的装卸 D.行包的管理和交付 E.邮件装卸4、站房与站台的断面关系可分为( )。 A.平行式 B.线平式 C.线上式 D.线下式 E.交叉式5、( )仅在改建或扩建客运站时为了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方可考虑采用。A.混合式客运站 B.尽头式客运站 C.通过式客运站 D.三种都可以6、独立的客车整备所可以对客车进行( )作业。A.洗刷 B.检查 C.修理 D.消毒 E.整备7、影响存包房存放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A.行包的平均尺寸 B.行包码放高度 C.行包堆放面积占库房使用面积的比重 D.到达行包中批件的比重 E.行包的平均周转时间8、检票时,在站台入口处组织好客流,并确认客票( )是否正确。A.方向 B.日期 C.车次 D.到站 E.始发站9、旅客进、出站检票口的( )应符合一定的规定。A.最多数量 B.平均数量 C.最少数量 D.数量10、客车整备所是客车进行( )的场所。A.技术检查 B.改造 C.修理整备 D.停留 E.报废11、客运站的作业主要包括( )。A.客运服务作业 B.调车作业 C.技术作业 D.编组作业 E.客运业务12、客票的发售、行包的承运、装卸、保管属于( )。 A.客运服务作业B.技术作业C.客运业务 13、( )是进行客运技术作业的场所。 A.站房B.站场C.站前广场D.行李房 14、到达行包的作业流程顺序是( )。 A.卸车、搬运、保管、提取B.卸车、保管、提取 C.卸车、搬运、保管D.卸车、过磅、保管、提取 15、按流动实体不同,流线可分为( )。 A.进站流线、出站流线B.进站流线、行包流线、车辆流线 C.旅客流线、行包流线、车辆流线D.旅客流线、行包流线 16、车辆流线是指( )。 A.线路上机车流线B.站前广场上的公交车辆等的流线 C.旅客列车流线17、通过式客运站中,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机务段( )。 A.横列配置 B.平行配置 C.纵列配置 D.交叉配置18、在单线或双线客运站上需单独设置货物列车到发线时,当作业量较大和有两个方向以上线路引入时,其股道数量可根据( )确定。 A.车流量 B.车辆数 C.机车数量 D.作业需要19、技术作业按照列车的种类不同,可分为( )作业。 A.始发、终到列车 B.通过列车 C.市郊列车 D.管内列车 E.旅游列车20、候车室的布置形式视站房的规模,客流简繁和布局需要,可分为( )。 A.平行候车的方式 B.分线候车的方式 C.分散候车的方式 D.集中候车的方式 E.交叉候车的方式21、某站、年最高月日均上车的旅客人数为5000人/天,年平均日上车人数为4000人/天,客运站售票窗口张数站全日上车人数的20%,则该客运站售票能力为(A)。 A.1000张/天 B. 8000张/天 C. 5000张/天 D. 4000张/天22、某站,每辆客车的计算长度为25.5米,客车的编成辆数是20辆,调车机车的长度为20米,安全距离要求10米,则该站的整备线有效长度为( )。A.540米 B.55.5米 C.530米 D.520米23、在双线区间客运站上,当客车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且位于靠站房一侧时,上行正线布置在( )。A.站房对面最外侧 B.第一、二站台之间 C.第二、三站台之间 D.第三、四站台之间三、名词解释1、流线 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四、判断题1、站房的主要入口多设于站房中部或偏右部。( ) 2、站房的出站口多设于左侧或偏左部。( ) 3、站场是客运站的主体,包括线路、站台、跨线设备等。( ) 4、客运站就是指专门办理旅客运输业务的车站。( )5、客运站正线的位置与站型无关。( ) 6、对于单线通过式客运站,为了使客车车底取送及机车出入段与货物列车通过正线不发生 交叉,其正线位置应设在站房对面的最内侧。( ) 7、车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为13-24对时,到发线数量应为3-5条。( ) 8、供旅客及行包搬运用的平过道,其宽度不应小于2.5米。( ) 9、特大型、大型客运站站台雨棚长度的标准不小于550m,且与站台等长。( )10、客车车底送到后,除改编作业外,技术整备、客运整备及等待送往客运站等作业都在一条整备线上进行,并尽可能平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就是移位作业。( ) 11、动车组按动力装置一般可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 ) 12、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包括技术整备、客运整备、客运业务等。( )13、咽喉道岔就是指车站咽喉区作业最繁忙、通过能力最大的道岔(组)。( ) 14、利用率计算法在计算咽喉道岔通过能力时比较精确,但繁琐,所以一般不采用。( ) 15、不能被两项作业同时分别占用的相邻道岔应并为一组。( ) 16、空费时间即正线上产生不能用来正常接发旅客列车的合理空闲时间。一般用空费系数表达。( ) 五、问答题1、客运站的设备能力由哪几部分组成?影响各种设备能力的因素是什么?2、客运站布置图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3、客车整备所对客车车底的主要整备作业有哪些?4、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是如何确定的?5、客车整备所的两种作业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6、论述旅客流线组织的原则及要求,客运用房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的基本布局方法。7、站前广场有哪些功能?由哪些部分组成?第五章第五章 铁路客运计划第一节 概述掌握: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计划的内容了解: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旅客运输计划同货物运输计划比较具有的特点第二节 客流调查了解:调查的分类、客流调查范围的划定第三节 客运量预测(略)第四节 客流计划的编制重点掌握:管内客流密度图的编制掌握:客流密度图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客流计划编制的阶段第五节 票额分配计划了解:票额分配计划的概念、分配依据、票额分配的方法第六节 旅客运输日计划掌握:站车客流信息传报的概念及报表了解:旅客输送日计划的内容、编制旅客输送日计划的主要依据、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的考核方法复习题:一、填空题1、_是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基础,根据该资料,可以掌握客运量的变化和发展情况。2、全面的、较大规模的客流调查,一般是以_为单位,在其吸引范围以内进行。3、跨_以上的旅客列车票额分配工作由铁道部负责。4、车站的客流调查范围可分为 和 两种。5、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是_ _、_ _、_ _和 。6、旅客从发送地至到达地所经过的客流区段的图解表示称为 。7、铁路客流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定时期的客流数量和客流变化规律,正确编制 和 ,以不断提高旅客运输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8、各直通客流区段的直通客流都是由_、_、_三部分组成的。9、软、硬卧车代用软、硬座时,软卧每一下铺按_人,硬卧每一下铺按_人计算,不再加超员率。10、旅客输送日计划的编制,实行_与日计划相结合的方法。11、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的考核包括 、 。12、站车客流信息传报的专用报表有 和 两种。 13、直通旅客列车的日计划主要按照 审批。 14、旅客输送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严格掌握旅客列车的乘车人数并及时调整 。二、选择题1、旅客运输计划一般是指( )。 A.长远计划 B.年度计划 C.日常计划 D.月度计划2、各铁路局和全路的直通客流图,只编制( )。 A.管内客流 B.到达客流 C.直通客流 D.直通到达客流3、客流图按客流性质可分为( )。 A.到达客流图 B.直通客流图 C.管内客流图 D.旅游客流图 E.市郊客流图4、( )每年进行一次,主要调查吸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引起客流变化的情况。A.综合调查 B.节假日调查 C.日常调查 D.应急调查5、以运输报单尾号为标准,再按尾号分为一件区、二件区、三件区的行包分区方法是( )。A.按线分区 B.按件分区 C.按运输报单尾号分区 D.按到达日期分区6、客运站的( )管理是客运站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A.成本 B.固定资产 C.运输收入 D.流动资金7、票额分配应从方便旅客出发,按照( )的原则进行。A.按需分配 B.长短途列车合理分工 C.换乘优先 D.保证重点 E.全面安排8、对市郊旅客一般应进行( ),内容包括工矿企业人数、居民总数、通勤通学人数和分布,各种交通工具的总运量和铁路的分担率等。A.综合调查 B.节假日调查 C.单项调查 D.客流调查9、硬座票额的分配数量以列车( )为基础,按各等级列车规定的超员进行分配。A.硬座计划定员 B.硬座实际定员 C.旅客计划定员 D.旅客实际定员10、管内客流图的编制方法与直通客流图不同,一般是先作( )。A.管内客流图 B.客流斜线表 C.管内斜线表 D.市郊客流图11、客流调查一般包括( )形式。A.综合调查 B.特别调查 C.节假日调查 D.临时调查 E.日常调查12、旅客运输计划根据执行期的不同可分为( )。A.长远计划 B.一般计划 C.年度计划 D.日常计划 E.月度计划13、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的考核中要求日计划兑现率要达到( )。 A. 100% B. 99% C. 95% D. 98%14、旅客密度表要按( )分别进行填写。 A.豪华 B.软卧 C.硬卧 D.软座 E.硬座15、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的考核中,车站日计划兑现率的计算公式为( )。A.各次列车兑现率的总和/列车数 B.各次列车兑现率的总和 C.各次列车兑现率各列车计划上车人数/列车数 D.各次列车兑现率的总和各列车实际上车人数/列车数16、在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的考核中,当实际小于计划时,每趟客车的日计划兑现率为( )。A. (1-A实际/A计划)100% B.1-(A实际-A计划)/A计划100% C. (A实际-A计划)/A计划100% D. (A实际/A计划)100%17、节假日调查的方法是由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等提出节假日旅行计划,包括( )等。A.乘车日期 B.车次 C.人数 D.到站 E.返回日期18、管内客流斜线标准斜线以上为( )。A.上行 B.下行 C.顺行 D.逆行19、行包保管中,业务量大的车站可采用不同形式堆放。包括( )。A.按方向分区 B.按线分区 C.按件分区 D.按运输报单尾号分区 E.按达到日期分区三、名词解释1、客流图 2、直通客流图 3、管内客流图 4、市郊客流图 5、票额分配6、站车间的客流信息传报四、问答题1、客流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方法?2、铁路客流计划是如何编制的?3、铁路运输进行票额分配的依据有哪些?4、客流调查范围分为哪几种?各种范围的含义?5、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6、旅客运输计划同货物运输计划比较,有哪些特点?7、试述旅客输送日计划的主要内容。8、编制旅客输送日计划有何作用?编制的依据是什么?9、如何考核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的兑现率?10、论述站车间客流信息预报工作的意义。五、计算题下表为M局甲戊的管内客流斜线表,根据下表编制管内客流图。 到站发站距离(km) 甲 乙 丙 丁 戊上行计下行计总计甲16816801405124096052855285乙22519481900950191194830414989丙208115220101051410316214614623丁36012009159851350310013504450戊956426396125030283028上行计525633511381125011238下行计168033053241291111137总计52565031468644912911112381113722375第六章第一节 客运站的生产管理了解:售票处、旅客乘降、客运服务及行包运输等工作的组织过程第二节 客运站的技术管理掌握:客运站车场及线路的专门化的分类了解:客运站的技术作业文件的内容、各种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第三节 客车整备所对车底和客车的技术作业了解:客车整备所整备作业过程第四节 客运站各部门的协调及其技术作业过程与列车运行图的配合重点掌握:客运站各部门的作业应如何协调及技术作业过程与列车运行图的应如何配合第五节 客运站的财务管理了解:客运站的客运收入的构成、客运站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复习题:一、填空题1、旅客列车车底的洗刷、检查等整备作业一般在客车整备所进行,故在客运站及客车整备所之间需要进行_作业。2、为保证客运站的作业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车站技术设备,必须对车场及线路进行_。3、客运站车场及线路的专门化包括 专门化、 专门化、 _ 专门化。4、客运站的技术管理包括_、_、_等,保证安全而又无阻碍地结发列车,并严格按列车运行图正确及时地办理列车各项作业。5、客运站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6、客运站的行包运输工作分为_、_和_。二、选择题1、客车整备所的作业过程与客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必须与( )相协调。 A.旅客列车运行图 B.客流图 C.客流密度图 D.客流方向图2、客运站的工作组织主要包括( )。 A.生产销售管理 B.技术管理 C.客流管理 D.财务管理 E.资产管理3、要使客运站到发线上的作业与列车运行图配合,需要车列占用客车整备所接车线路的时间( )列车到达间隔时间与客车整备所到达线数量的乘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4、客运站车场及线路的专门化包括( )。A.按运行方向专门化 B.按邻接铁路 专门化 C.按列车种类专门化 D.按客流种类专门化 E.按所需设备专门化5、问事处应设置在旅客集中的( )等地。A.站前广场 B.大厅 C.售票厅 D.候车室 E.站台三、问答题1、客运站主要技术作业内容包括哪些内容?2、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特点?3、客运站工作与列车运行图应如何协调?4、客运站的客运收入包括哪些?第七章第七章 节假日和新老兵铁路客运组织第一节 春节和暑期运输组织了解:春、暑运期间的客流变化特点、春、暑运运输应如何组织第二节 节假日旅游列车运输组织掌握:旅游列车开行方案的特点了解:影响旅游列车开行方案制定的因素第三节 新老兵运输组织复习题:一、填空题1、节假日增长的客流主要是_,增长的客流方向主要是以_为主 2、新老兵运输采取 、 、 和 形式。二、选择题1、通常情况下,老兵运输期限基本为( )。 A. 40天 B. 1个月 C. 20天 D. 10天2、春暑运临客的牵引定数按现行运行图办理,在车辆运用方面,要压缩检修车,增加( ) A.机车 B.车辆 C.运用车 D.客车3、节假日客流要求在( )等方面适应节假日运输的特点。 A.运输组织 B.站车管理 C.临客运行组织 D.机车车辆运用 E.安全管理4、由于节假日客流增长较大,时间集中,而且往往是( )的,所以仅靠正常的图定列车无法满足客流的需要。A.双方向 B.单方向 C.不确定 D.有规律5、制定新老兵运输方案时,始发、中转铁路局,要根据新老兵乘车计划最终到站,要尽可能组织( )。A.管内运输 B.直通运输 C.市郊运输 D.专项运输三、判断题1、开行旅游列车编组不少于15辆,载客车辆不少于10辆,宿营车只能使用1辆,原则上不能使用软卧车。( ) 2、旅游列车不得超员运输,可以使用铁路公用乘车证。( ) 3、旅游列车除在有旅游需求的站办理旅客乘降外,其他站不办理客运业务。( ) 4、春运直通临时快车始发准超员20%,途中准超员50%。( ) 四、问答题1、节假日客流变化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组织?2、旅游列车开行方案有哪些特点?3、影响旅游列车开行方案制定的因素有哪些?4、春暑运期间客流的变化特点有哪些?第八章第八章 铁路旅客列车工作组织第一节 旅客列车工作组织概述掌握:乘务组的工作制度的分类及轮乘制、包乘制的概念了解:旅客列车乘务组的组成及其分工第二节 列车乘务组需要数量计算了解:列车乘务组需要数量的计算第三节 旅客列车乘务作业组织了解:旅客列车乘务作业的过程及作业要点第四节 旅客列车餐饮服务管理掌握:铁路客运餐饮服务的特点了解:铁路客运餐饮服务的原则、铁路客运餐饮服务的供餐方式、我国铁路客运餐饮服务流程第五节 旅客列车运输收入管理重点掌握:列车运输收入产生的原因了解:列车运输收入的组织管理第六节 旅客列车服务管理略复习题:一、填空题1、为保证旅客运输列车安全,旅客运输乘务组实行_制。2、包乘制实质是乘务组包车底制,乘务员包_制。3、 、 、 合称“三乘”。4、为保证旅客列车安全,旅客列车乘务组实行固定班组制。旅客列车的乘务组织形式,按照既有利保养车辆又合理使用劳力的原则,一般实行 和 。5、一个乘务组一次往返的实际乘务工时,包括_ 、_ _、_ _、_ _和_ _。6、铁路旅客列车餐饮服务具有 、 、 、和 的 特点。二、选择题1、我国铁路大多采用的旅客列车乘务组的乘务制是( )。 A.轮乘制 B.包乘制 C.乘务制 D.套跑制2、列车长每次出乘前要编制( )。 A.运行图 B.趟计划 C.出勤计划 D.验票制3、旅客列车乘务组包括( )人员。 A.列车长 B.列车员 C.列车行李员 D.乘警 E.检车员4、旅客列车乘务组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工作环境处于列车动态运行中的( )状态。A.封闭 B.开放 C.半封闭 D.半开放5、列车运输收入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 )。A.列车段 B.工务段 C.机务段 D.电务段 E.列车班组6、列车乘务组数乘以( )即为该乘务组即为所需乘务员的数量。A.人员计划数 B.计划人数 C.人员编制定员数 D.实际人数7、乘务组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 )。A.出退勤制 B.趟计划 C.验票制 D.统一作业制 E.包乘制8、目前各客运段乘务人员人数的计算标准是( )。A.计划乘务工时 B.实际乘务工时 C.定额人数 D.都不是9、根据两种不同乘务制度可计算服务于某列车的乘务组数,根据列车乘务组的编制定员数便可确定乘务员的需要数量,计算方法有( )。A.定员法 B.计划法 C.分析法 D.图解法 E.计算法10、旅客列车乘务组主要特点之一是面对的是具有( )旅行需求的旅客。A.单一 B.特殊 C.多元化 D.合理三、名词解释1、包乘制 2、轮乘制 3、包车底制 4、包车次制四、判断题1、包车次制有利于加强车辆设备和备品的管理,乘务人员熟悉沿途情况和旅客乘降规律,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 2、包车底制的缺点是交接手续复杂,不利于车底保养。( ) 3、检票次数原则上400km一次,不足400km的列车,每个单程不得少于一次,无票旅客多的区段亦可多次。( ) 4、运输条件设施的不完善,是产生无票乘车的主要原因。( )五、问答题1、列车运输收入的组织管理包括哪些方面?2、乘务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3、各乘务组的分工如何?4、包乘制和轮乘制各自的优缺点?5、列车运输收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铁路客运餐饮服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7、旅客列车服务管理的基本策略有哪些?第九章第九章 铁路旅客列车运营工作组织第一节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重点掌握: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掌握: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定义第二节 旅客列车运行方案掌握: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原则、直通旅客列车合理开车时间范围的确定了解: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和详图的编制步骤、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和详图的编制方法第三节 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掌握:加速客车车底周转时间的方法了解: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车底周转图的分类第四节 铁路客运调度工作了解:客运调度日常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