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园林理论期末作业1 读书笔记 大地的孩子读隈研吾负建筑有感初次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作为一个学习建筑相关专业的人,书的标题极大地吸引了我:何为“负建筑”?翻了几页我才明白,误解来自于日文和中文微妙的语义差别,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最适宜的建筑”,我豁然开朗,并果断买下了这本书。这是一本理论性书籍,与其说它是一本关于建筑的著作,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建筑的哲学。作者隈研吾本身是一名建筑师,作品有长城下的公社竹屋、莲屋、日本三得利美术馆等,这些在扉页都可以看到彩图。而在书中,作者鲜少论及自己的作品,也没有讨论如何设计建筑,而是通篇用长城下的公社竹屋之一长城下的公社竹屋之二客观且冷静的语句从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建筑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宏观建筑现象进行探讨和解析,作者从历史追溯和时代发展的角度,把建筑当作一种行为而非一种物体,对建筑行为的表现方式、建筑风格的历史转变、建筑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进行探究和论述。有时“建筑”是这本书的主体,有时“建筑”甚至成为这本书的客体,主体变成了政治家们、经济家们、建筑师们、依赖公共建筑的市民们等“人们”我们知道,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我们只有跳出建筑本身这个条条框框,去探讨建筑和人的相互影响才能帮助我们寻找到建筑的本质,隈研吾的这本书正是这样。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带着这样一种疑问:作者是出于何种目的写这本书?这本书所要哦表达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怎样设计的建筑才是作者所提出的“负建筑”?文化差异带来的写作习惯的差异是一方面,我不是经常接触这种纯粹理论的书籍又是另一方面,作者在书中引用大量的事例,大多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之后是作者以自己的方式抽象化的解读,加上书中参杂着少量的图片,大多是在文中提及的建筑的图片,作者从未在文中直接地表述中心思想,而是把自己琐碎的感想和灵感藏在了作者的客观陈述和哲学辩论中,这使得我带着问题从头阅读到尾,去寻找蛛丝马迹、捕风捉影,试图去了解作者通过这本书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作者起初谈到建筑是一种令人感到消极的负面因素,一则它相对于地球上任何其他的物质,对人类来说是绝对的庞然大物,二则它的建造要消耗大量的物资,三则它一旦建成变便会相当长久地存在,此为它的不可逆转性。建筑行为是一种分裂大地的行为,建筑物在相对短时间内建成,之后在相对漫长的历史中存在,除非自然灾害、战争、拆迁等消极的外来因素才能让建筑物得到毁坏,因而建造建筑变成了一种具有相当风险的投资,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多的悲观因素。我们本需要慎重地对待它,然而一战之后,无数的建筑被毁灭、无数的家园亟待重建,加上20世纪现代建筑潮流的兴起,无数的建筑此起彼伏被兴建,一个个生硬地庞然大物矗立在那里,将我们的大地切割得四分五裂。尽管从历史的发展上看,建筑物的兴建似乎代表社会工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达,然而为何纵观建筑物的一生却是如此令人悲切因为建筑是一种独立体,作者贯穿在全书中的是有意无意地寻求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环境的分隔与统一、场和物的关系、建筑本身形式与自由的矛盾等。作者在书中提到过,这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诸多试验的集大成者,这种运用简洁而抽象的几何体构成的建筑风格作者却认为其“透明地让人倍感凄凉”,之所以用“透明”来形容风格派建筑是因为勒柯布西耶、密斯等现代建筑家试图用这样一种风格使建筑具有足够的纯粹感,风格派亦使用透明的方式来表达空间感,为此,他们使建筑成为了与环境分割了的艺术品。遗憾的是,我们生巴塞罗那展览馆(密斯凡德罗 1929年)白色的底座把建筑和大地分割了开来萨伏伊别墅(勒柯布西耶 1931年 )底层的框架立柱使建筑和大地分割了开来活的大地无法变得如同风格派想象得那半透明,活在虚幻与现实的缝隙里只会让建筑物成为一种负担。由此,我再次感受到了作者所隐含的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亦明白了建筑物可以成为一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物。关于建筑物和大地,作者曾提到过晒制砖法。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这种方式:“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加固地下的泥土,然后把它们堆砌起来。”如此非混凝土的物质可以使建筑再生,因而建筑物成为物质循环的一个环节,与大地融为一体,而非割裂。这只是作者在书中用简短的文字提出过的一个构想,可我想,所谓的“负建筑”也许可以从这样微小的理念中诞生,当人们的观念被纠正过来,当建筑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当有一天,它不再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下用来炒作和赚取利益的负面产物,不再和大地分裂开来,而是真正和环境融为一体,那么,“负建筑”的时代终将到来。悲观的建筑行为被作者形容为“圈地运动”,建筑师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下追求建筑设计的正统、品牌和个性。作者说,20世纪是混凝土时代,混凝土虽然可以浇灌出任何自由的形状,然而“浇灌”这种将液体突然定型的行为却失去了可塑性,而木结构的建造却可以随着时间对其进行修正和改造,也就达到了一种可持续性读罢全书,作者列举出不同的事例、提出不同的概念、进行不同的批判全部为对建筑的一种展望,既“一种既不是向心的,也不是结构性的,并且界限模糊,不会形成圈地效应的、式样灵活的建筑模式”。此刻回过头再看这本书扉页的插图,看那几张长城下的公社竹屋,看建筑和环境的浑然一体,看建筑与风景所连成一片的温暖气息,我终于明白了作者在这本负建筑中寄托的美好愿望。让建筑成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分析师工作计划与报表呈现方案
- 检察官助理的自我管理与时间规划
- 芯片架构工程师职业发展规划
- 初级心理辅导技巧养老护理员技能
- 江苏安全员C证学习笔记
- 邮政快递业务员高级应急处理能力考核方案
- 绿色供应链中级管理人员工作日志
- 知识产权职业发展规划
- 汽车质量工程师绩效改进计划制定与实施
- 碳管理数据分析师工作日历与任务分解
- 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 危重病人皮肤护理
- 人血清白蛋白-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制备工艺、特性表征与抗肿瘤效能探究
- 公益集市相亲活动方案
-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范文
- 委托保管扣押物品协议书
- 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有内容)
- DB31/T 367-2017黄浦江游览船及码头运营设施与服务质量要求
- 移模协议书范本
- 小学科学家长会课件
- 锂电池生产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