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雒晓东 伤寒论 六经气化学说讲解 第一部分气化学说概述 气的三个层次 哲学 宇宙 通天地 亘古今 无非一气 人体的层次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一切物质六经的层次 经气 一 气化 狭义六经层面 广义宇宙层面 气 经气 黄帝内经 素问 离合真邪论 言 真气者 经气也 灵枢 刺节真邪篇 言 真气者 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化 经气运动 升降出入 开阖枢 气化特性 标本中气及从化 二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派代表人物 张仲景 张志聪张卿子黄元御陈修园唐容川张斌刘渡舟 三 伤寒论 六经气化学说 本质 天人相应 人与自然相统一概念 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和开阖枢等运气学说内容阐释人体六经生理病理的学说体系 四 脏腑经络实质 气化结构 中医的脏腑经络 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属 耗散结构 的范畴 一种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的 活的物质结构 一种高度有序的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补充的 气化结构 五 气化学派对 六经 的认识 六经就是涵盖了脏腑经络 五体九窍的内容体系 其体系能反映疾病演变规律 此生理概念将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分为6个系统 每一经以其直接所属的脏腑为核心 以经络为依据 联系气血精津液 五体九窍而成 唐容川言 六经出于脏腑 脏腑各有一经脉 游行出入 以布其化 谓六经之上 其主治者皆其本气也 本气根于脏腑 是本气居经脉之上也 第二部分六经气化学说的核心内容 经气 六经本质核心内容三焦为人体一身气化之枢纽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开阖枢 阴阳多少 气血盛衰 第二部分六经气化学说的核心内容 六经系统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反映六经的气化特点 主从关系及联系方式 用开阖枢理论反映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 用六经的气血多少 阴阳盛微反映其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的相对定量关系 用脏腑经络和经气相统一的观点反映人体六经气化的有机联系 以 元真 胃气 相火 三大系统阐述六经表里相合三大系统的作用特点 一 经气 来源 素问 离合真邪论 言 真气者 经气也 灵枢 刺节真邪篇 言 真气者 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母气 谷气 清气 经气 五脏元真所化 发于六经 随三焦气化布散了周身的精微物质 蕴含着较大能量 包括气 血 精 津 液五种 二 三焦 人体一身气化之枢纽 唐容川言 三焦者 人身之膜隔也 内有微孔络脉 为五脏六府经气转输 上下通降 外内出入的一身气化之枢纽 通主全身气化 三焦下根于肾 上通于肺 系诸于五脏六府 外连于腠理 主通行气液 升达命火 推动激发一身脏腑经络的气化 三焦无所不包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一腔之大府也 通过三焦人体经气可到达每一处角落 每一个细胞 三焦本质 人体组织间隙 1 气化场所2 气化通道 二 三焦为人体一身气化之枢纽 六经气化升降出入之机 三焦生理病理 上焦如雾 以概括心阳 肺卫 宗气的功能作用中焦如沤 以概括脾胃胆肠的消化功能下焦如渎 以言二便的生成泄出之功用 类经附翼 三焦辨 三焦者 五脏六府之总司 三焦不枢 多假诸脏腑以为其病 或为水停 或为阳郁 如有阳郁 外则为头汗 无汗 内则为大便不出 胃气不和 如有水停 上则为口渴 中则胸满结滞 下则为小便不利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少阳之上 火气治之 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 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 寒气治之 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 风气治之 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 热气治之 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 湿气治之 中见阳明 所谓本也 本之下 中之见也 见之下 气之标也 本标不同 气应异象 六微旨大论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本气所谓本 就是本气 来源于五脏元真 是人体经气在六经中的具体体现 为本经气化的依据 更是对本经气化特性的概括 太阳本气 寒 太阳之上 寒气主之 太阳本寒主要指布达于表的营血津液 营阴 标气三阳主要指在表的卫阳之气 且和肺的宣发功能联系密切 阳明本气 燥 阳明之上 燥气主之 指的是大肠 胃的燥化功能 即对水谷精微的充分吸收 并产生相应的阳热 旺盛机能 维护组织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少阳本气 火 少阳之上 火气主之 少阳运行气液 疏泄肠胃的功能 都离不开阳热 而且气为阳属火 火能生热 所以称为 本火标阳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太阴本气 湿 太阴之上 湿气主之 指的是太阴统津液 司输布 与阳明同主于里 由于津液本为水湿之气 其性寒凉 为太阴所统 濡养全身 故称太阴为 本湿标阴 少阴本气 热 少阴之上 热气主之 本热言其心阳命火的主宰作用 少阴统阴阳 司神机 主宰全身 以阳气为主导而运行精血 故 以热为本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厥阴本气 风 厥阴之上 风气主之 厥阴统血脉 司生发 其使血脉能够通畅流行 有蓄有泄 起到的调节和生发的作用 就是风气的体现 故称为 本风标阴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中气所谓中见之气 就是相互表里两经互称为中气 中气为与本气相关或相反的气 在人体可以通过表里两经的络属联系而经气相互渗透 以平衡协调本经之气 促进标气阴阳的化生 1 生理上的互相联系 2 病理上的互相影响 3 为三大系统提供依据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标气 阴阳为标 标 为标志或标识 是以本气为依据 在母脏的气化推动下 和中气的渗透作用下 循三焦气化产生的物质和功能属性 标气也是六经气化特性的反映 特别是能量和性质方面的标识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少阳太阴从本 少阴太阳从本从标 阳明厥阴不从标本 从乎中也 故从本者 化生于本 从标本者 有标本之化 从中者 以中气为化也 至真要大论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从本少阳从本 少阳本火标阳 以本概标 从其本气 主要对其相火的升发致用而言 重在三焦的功能 中见厥阴 以阴血为基 太阴从本 太阴本湿标阴 以本概标 从其本气 重在津液的生成输布 陈修园曰 少阳 太阴从本者 以少阳本火而标阳 太阴本湿而标阴 标本同气 故当从本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从本从标太阳从本从标 太阳本寒主要指布达于表的营血津液 营阴 标气三阳主要指在表的卫阳之气 且和肺的宣发功能联系密切 太阳本寒而标阳 言其卫阳以营阴为基础 中见少阴 指少阴心肾阴阳是太阳之气的根基 也有标本之分 少阴从本从标 少阴本热标阴 本热言其心阳命火的主宰作用 标阴言其心血肾精 少阴与太阳组成一大系统 皆为本标两从 陈修园曰 标本异气 故或从本或从标 而治之有先后也 三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 从中阳明从中 阳明本燥标阳 以本概标 反映大肠 胃的燥化功能 但其体阳而用阴 从其中气 离不开太阴脾肺转输津液的作用 厥阴从中 厥阴本风 言心包的敷布火气和肝脏的疏泄调节机能 标阴指其收蓄潜藏的阴血而言 厥阴从中 言其是少阳相火潜蓄调节 升发致用的基础 陈修园曰 阳明 厥阴不从标本 从乎中者 以阳明之中 太阴湿土也 亦以燥从湿化矣 厥阴之中 少阳火也 亦以木从火化矣 故阳明 厥阴不从标本 而从中气也 四 经气转输三种方式 经络运行 十二经络 十五大络 奇经八脉开阖枢 三焦经气传变 六经 经气转输规律有三种方式 但经络系统与三焦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脉内之经气 从井荥而出于脉外 脉外之经气 循气街入于脉内 灵枢 卫气 记载 请言气街 胸气有街 腹气有街 头气有街 胫气有街 灵枢 动输 又指出 四街者 气之径路也 四 经气转输规律 四 开阖枢 门户模型 经气转输规律 太阳从开 阳明从阖 少阳为枢 太阴从开 厥阴为阖 少阴为枢 舍枢不能开阖 含开阖不能枢转 太阳 太阴为开 言营阴卫阳之出表卫外 太阳经气 特别是卫阳之气 是在上焦肺脏的宣发功能推动下布散于周身肤表皮毛的 这主要通过三焦气化的途径来实现 太阴所生的营血津液的转输敷布 主要是通过心脏布散血气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 灵枢 决气 言 上焦 主要指心肺 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 充身 泽毛 若雾露之溉 柯韵伯也言 营卫行于表而实发源于心肺 故太阳病则营卫病 营卫病则心肺病矣 四 开阖枢 门户模型 经气转输规律 阳明为阖 言其维护阳热于肠胃 完成受纳腐熟水谷 传导排泄糟粕的功能 性属燥金 赖肺气清肃下行 脾可通过转输津液以助阳明之燥化 厥阴为阖 言阴血由心包下潜 蓄藏于肝脏 相火蕴含其内 受其疏泄调节 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需要 肾主闭藏 以助厥阴之阖 四 开阖枢 门户模型 经气转输规律 少阳 少阴为枢 少阳为阳枢 以三焦为主输转气液 少阴为阴枢 以血脉为主流通运行血气 二者以君相之火为主持 内外交贯 环转流行不息 少阳为枢 外以助太阳之开 内以助阳明之阖 故 伤寒论 有服小柴胡汤后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 身濈然汗出而解 的记述 少阴为枢 通过心血的运行 外可助太阴之开以转输营血津液于周身 内可助厥阴之阖使阴血由心包下潜藏于肝脏 四 开阖枢 门户模型 经气转输规律 五 六经的气血多少 阳明多血多气 太阳 厥阴多血少气 少阳 少阴 太阴少血多气 主要着眼于六经本气方面 太阳多血少气 以其本寒而言 成为化生标气三阳的雄厚物质基础 言太阳之气以其三阴的精血津液为基础 厥阴的多血少气 以其藏血收蓄的特性而言 为人身给养的后勤保障 阳明为水谷之海 六气之源 故多气多血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以其阳热气化为人身立命之本 故多气少血 太阴脾 肺 肺为气之大主 脾主运化之能 皆以阳气为用 五 六经的阴阳盛微 少阳 一阳 水中生阳 以厥阴为根基 阳气由微而渐而盛 外应自然春升之气 故为一阳 主枢 从本 阳明 二阳 阳热已盛 阳明为其燥化之能 即受纳消化水谷之能 有强盛的阳气为基础 但量上不如太阳的阳气强大 故为二阳 主阖 从中 太阳 三阳 太阳统营卫 司气立 内通于六经 外应于六气 时时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其阳气量盛 故为三阳 其气主开 从本标两化 以少阴为基 五 六经的阴阳盛微 厥阴 一阴 厥阴功在蓄藏阴血 以助少阳相火之成化 为阴尽阳生之地 故为一阴 主收蓄疏泄调节气血阴阳 助少阳成化 其气主阖 少阴 二阴 少阴为一身阳气阴液之根基 阳根于阴 以心血肾精为基 但量上较太阴主持的津液为少 故为二阴 主心血肾精 重在心阳命火 心血肾精 重输转精血 燮合阴阳 为先天之本 水火之基 太阴 三阴 主一身津液 其阴气最盛 故为三阴 其气主开达表 六 五脏元真化生六经本气 循三焦气化生标气阴阳 以五脏为本 五脏元真以其根本属性化生出六经本气 再由本气生出六经标气 如心之元真化生出少阴君火之气 肾之元真化生出太阳寒水之气 包络之元真化生出少阳相火之气 六经即成为六大生理功能单位 六气燥湿相济 寒热相对 风火相助 互为中见而成三大系统 六经本气又得母脏之助 中见之气的渗透 循经络通过三焦气化而成标气阴阳的开阖枢之机 七 伤寒论 六经传经 气旺解析 素问 六微旨大论 云 物生其应 气脉其应也 生理 六气循厥阴 少阴 太阴 少阳 阳明 太阳的规律 各主两月 实为助旺人体六经标本之气 病理 六淫邪气中伤肤表太阳之气 使人经气逆转 由三而一 由阳而阴 由表入里 循太阳至厥阴的传变规律而日行一经 气传病传 气旺欲解时每日都有一经主气 成为六气的主体而起着主导作用 而每日之内 也有六经各自的主气之时 即其气旺盛之时 六经为病到愈期 其邪去正复往往按照这种时间规律 称之为 气旺欲解 每到气旺之时 即使其病不解 也必因正邪相争激烈 而其证候表现更为明显 突出反映了各经为病的特点 有助于我们进行辨证识病 分经论治 七 伤寒论 六经传经 气旺解析 七 伤寒论 六经传经 三阳多循皮毛 肌腠而传 由外而内 或循经脉入府而成府证 或循胸膈三焦而传 由上而下 虚处则受之而留邪致病 三阴则或为传经 或为直中 总由太阳而来 虚则应之受之 因其表里两经经脉络属 气化相应 中气相见 故表里相传就为多见 亦有从里出表 脏邪还府的 是正盛邪却病邪有外出之机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 云 中阳则溜于经 中阴则溜于府 故三阳病多以经证为主 三阴因脏气受损 而脏不容邪 故主要表现在府 六经赅百病伤寒 中风怎么传变 热病怎么传变 湿病怎么传变 七 六经传经 第三部分六经辨证的实质 第三部分 伤寒论 六经辨证的实质 一 辨病性 1 贯穿全过程的基本矛盾 中风 伤寒 温病等 2 某一阶段的基本矛盾 六经病 3 定六经病位及其标本从化 或从本 或从标 或标本两从 二 辨病因 1 辨病邪 六淫 戾气 邪气盛则实 相互作用致病 2 辨体质 体内六气所偏 精气夺则虚 但以内因为根据 三 辨证 1 定位 当根据六经主证以定病位 以脏腑经络及所属五体九窍 皮部 经气出入之路径定位 2 定性 以体内六淫气化结合外邪而定性 3 定向 据六气所偏及传经特点和邪正虚实而定 4 定量 生理上以阴阳盛微 气血多少定量 病理上亦当结合六经阴阳气血 为邪所伤程度而定 邪气之量 体质量 病因量及之症状之量等 第三部分 伤寒论 六经辨证的实质 第三部分六经辨证的实质 如何定位 第三部分六经辨证的实质 如何定性 定向 太阳本寒标阳 标本两从 阳明从中气 故多燥热 湿热 少阳风火壅郁 从本 太阴本湿标阴 从本而化 多寒湿为患 少阴本热标阴 标本两从故寒热两化 厥阴本风标阴 从其中气 阴中出阳 多寒热错杂或从阳化热之证 但终属阴极 故亦多寒证 但总以肝 心包功能障碍为主 第四部分六经表里相合的三大系统 三大系统分而为三 合而为一 元真系统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 为先天之本 肇物之始 水火之基 分主全身表里 故此系统为 胃气 相火 两大系统的基础 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胃气系统为水谷精气的来源 先天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 先后二天之精气相合 为一身气化的基础 乃经气之源泉 相火系统重在主持一身经气的潜蓄 升发 致用过程及气机的调摄 元阴元阳的升发致用 水谷精气的生成敷布 均离不开此系统的作用 这三大系统生理上各有偏重 协同和合 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 1 太阳 少阴系统 元真系统气化规律 太阳从开 由心肺宣布气津于体表 太阳之气出入于胸中 为本气反从其母脏所出也 故太阳主表 外合皮毛 内根于肺系 司气立 统营卫 为一身之藩篱 少阴为枢 外以助太阴开 输转营血津液 内以助厥阴阖 以潜藏收蓄精血 以经脉转输血气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钟的奥秘课件
- 早课件教学课件
- 农村生态环保项目合作经营合同书
- 纪念白求恩课件说课稿
- 早教中心健康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识别试题
- 2025年美容师(初级)美容行业招聘与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 2025年市场营销专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营销效果评估)
- 全国公务员考试数学试卷
- 秦皇岛教招中学数学试卷
- 水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2025CSCO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 2025年贵州省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既有供暖蒸汽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 2025-2030中国细胞分选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 电信装维人员服务规范
- 2025年水文勘测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加油站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