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防安全08.doc_第1页
家庭消防安全08.doc_第2页
家庭消防安全08.doc_第3页
家庭消防安全08.doc_第4页
家庭消防安全0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赵县消防大队政宣组2009年1月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探讨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 一、家庭火灾的特点:(一)火灾荷载大,燃烧产生浓烟和毒气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现代家庭中各种用品用具逐渐多样化,而这些物品绝大部分都由C、H、O、N、S等元素组成,属可燃物或毒性物质,这些物品的添置以及未经审核的盲目装修增加了家庭的火灾荷载,为火灾的扩大蔓延提供了条件。家庭火灾从初期到发展猛烈阶段的过程中,室内温度迅速升高,氧含量越来越少,可燃物逐渐以不完全燃烧为主,燃烧产生大量浓烟、单纯窒息性二氧化碳和化学性毒气。烟气混和物刺激人的眼、鼻、气管、呼吸道和肺等器官,给扑救工作带来了难度。化学性毒气的主要成分是CO、HCN、HCI等,当这些毒气浓度分别达13000ppm、200ppm、500ppm、时,其毒性均可在10分钟内致人死亡。家庭中各种用具的燃烧是这些毒气的主要来源,如木家具燃烧产生CO、HCN、NH3;纺织品燃烧产生CO、HCN、NO2、NH3;尼龙燃烧产生CO、HCN、NH3、CH。CHO;塑料、橡胶、皮质燃烧产生CO、SO2、H2S、HCN、NO2、HCI。家庭火灾产生的毒气来源广、种类多,且浓度在发展阶段已高于上述浓度,因此若人员疏散不及时,火灾容易使人窒息中毒,尤其是老人、病人、小孩和残疾人。 (二)用电不慎引起的火灾频繁。现代家庭常用电器品种繁多,其中存在质量缺陷的占相当大的比例,电线及阻燃管也存在质量伪劣的问题。这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本身的质量问题和电器通电、断电、接地保护措施不完善而发生漏电、短路等现象,使电器内部电压突然升高、电流突然增大而导致燃烧或爆炸。另外线路老化、裸露、接头松动、私拉乱接等家庭中常见的违章用电,都容易导致线路和电器因短路、接触电阻过大或过负荷引起火灾。用电不慎引起家庭火灾的形式多样。使用产生高热的电器用具,如电熨斗、电炒锅,电灭蚊器,电吹风等,容易因为热量调节部件失灵、可燃物距电器用具太近及电器的隔热保护装置被拆卸或受损导致可燃物着火燃烧不产生高热的电器用具,如电视、音响、洗衣机等,内部的电子电路中电容器易发生故障而使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发热起火;常用的发热型照明灯具被安装在可燃物附近或不利于热量散发的部位,也会引起火灾。 (三)生活用火不慎易引起家庭火灾 家庭生活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火的使用,用火不慎引起火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炊事用火不慎:厨房一般建筑面积较小,物品密集,用火次数频繁,易发生火灾事故。如用油炸食物时,油过多溢出或锅不稳使油溢出,遇明火燃烧;炒菜时,人离开导致食物被烤焦并最终被引燃;当液化气罐离灶太近且与灶无隔离物时还有可能引燃液化气罐罐口。 2吸烟不慎:烟头表面温度为200一300摄氏度,中心温度为700800度,烟头的烟灰被弹落时,有一部分不规则颗粒带有火星,若落在比较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经1至3小时阴燃可引起火灾。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时,人在烟末灭之前睡着,则容易使烟头落在床上或沙发上,最终导致火灾及人员伤亡。 3取暖不慎:火盆长期固定在木架下,木架底部被烤焦、炭化而起火,引燃邻近可燃物而造成火灾;另外有些老年人喜欢将烘笼放进被褥取暖,由于长时间烘烤或烘笼被打翻,被褥被引燃发生火灾,并且往往造成人员伤亡。 二、家庭火灾的防火对策:(一)强化宣传教育的作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但宣传也要讲究方法,单纯的法律法规条文、标语的宣传让群众觉得枯燥无味,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加强对典型火灾案例及逃生自救方法的宣传,可以使群众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火灾事故的了解,逐渐认清火灾的突然性、易发性和灾害性本质,逐步养成预防火灾的习惯,最终增强防火意识。消防宣传的另一个侧重点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消防教育,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校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制定分两步走的实施方案,即第一步从消防小常识入手,培养青少年的防火意识;第二步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消防技能,激发青少年在预防火灾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二)严格按防火规范进行城乡居民住宅工程的审核和验收 住宅工程的审核和验收是为了防止居民住宅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住宅工程未向当地消防部门申报,导致这些工程存在乱设计、乱施工现象。最典型的就是设计成塔式结构的“筒子楼”,即唯一的楼梯间直达顶楼。楼梯间四周都是住户,这种住宅楼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烟气在楼梯内产生烟囱效应,上升的速度达68ms,对住户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另外还有些家庭对居室进行盲目装修,大量使用B2、B3级建材,增加了居室的火灾荷载,降低了居室的耐火等级,因此消防部门除了对参加审核、验收的住宅工程要严格把关外,还要加强与当地经贸委、建委等部门的信息交流,避免漏审、漏验。审核、验收后的工程要满足疏散要求,妥善处理装修效果与安全之间的矛盾,积极使用A、BI级建材,避免使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毒气的建材,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三)保证电器、线路质量,预防电气火灾及用电不慎引起火灾电的使用贯穿家庭一日生活的始终,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预防电气火灾,首先要根据防湿、防潮、防热、防腐等具体要求,合理选用线路种类;其次确保各类电器、线路的质量安全,保证线路能在电器添置的情况下,不出现过负荷情况;另外线路敷设时应尽量走近路、直路,避免迂回曲折,减少交叉跨越。线路间的相互连接及线路与电器的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产生的焦耳热易引燃绝缘层。因此接头要牢固,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线路穿墙的部分要设置套管,防止线路磨损而造成漏电、短路;线路未穿墙的部分要设置阻燃套管,避免因线路起火而引燃室内其他可燃物。 一常用灯具应安装在距可燃物一定的距离外,防止照明热引燃可燃物; 一雷雨人收看电视则不应使用室外天线,以防雷击起火; 一使用洗衣机时不可一次投入过多衣物,防止电机过载,甚至“闷车”; 一电冰箱在使用时应保持后部干燥通风,避免接触可燃物; 一电热毯容易因折叠造成电热丝断裂产生火花或长时间通电而起火,因此使用电热毯时,人不能离开且不能在固定位置折叠;电熨斗在使用时和使用后都有较高的温度,易引燃被烫熨的衣物,因此使用后应放置在专用的架子上,让其自然降温,防止因余热引起火灾。 (四)防止室内外乱堆放不能将物品,尤其是可燃物堆放在影响疏散的部位,如走道、楼梯间休息平台及楼梯下等位置,也不能将可燃物堆放在用火频繁及易产生高温的地方。如灶台、取暖器附近,防止可燃物表面温度达到着火点而起火。另外有的家庭擅自储存过量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因此这种现象应杜绝。 三、发生火灾怎样自救? 发生火灾的情况很复杂,火势发展也非常迅速,不可能有什么标准方法,只能按一般常规,介绍一些自救方法。1、火势开始不大,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尽快设法扑灭初起之火,这是最有利的办法;或设法延缓火势的发展,以利于自救。 住平房比较容易自救,住楼房发生火灾时,自救要比住平房难一些。因为火灾发生后,烟雾弥漫难以下楼。此时,不要盲目开门,可向门上洒些冷水进行冷却,以延长火势蔓延时间,同时,应立刻向窗外挂出醒目物件,以示室内有人,也可以大声呼救,便于来人营救。2、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的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3、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住户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 二是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四是可以转移到其它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四、居民住宅火灾的逃生 近年来,居民住宅火灾形势严峻,并呈上升势头,导致巨额财产损失和巨大人员伤亡。据统计,2002年我省发生居民住宅火灾共2431起,伤亡221人,直接财产损失7564万元,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分别占火灾总数的402、531。 2003年发生居民住宅火灾共2450起,伤亡220人,直接财产损失778.9万元,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分别占全省调查火灾总数的41.7%、50.1%,居各类场所之首。 现代的居民住宅居民通常都是单元式的,主要由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储藏室、阳台等组成部分。单元式居民住宅的火灾特点为:火灾温度高,空气压力大;局部空间内火势猛烈,可然物多,蔓延快;受困人员复杂,自救能力弱,疏散速度慢,疏散困难;易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因此,单元式居民住宅火灾的逃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楼梯道走廊逃生。在火灾初期,楼道、走廊没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时,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 二利用窗户逃生。 在火场受困时,大多数人可采用这个办法。利用窗户逃生的前提条件是火势不大,还没有蔓延到整个单元住宅,同时是受困在较熟悉的室内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做法是:将绳索(无绳索可用床单或窗帘撕成布条代替)一端系于窗户横框(或室内其他固定构件)上,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两腋和腹部,将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层的窗口,然后破窗入室从通道疏散,其他人可沿绳索滑下。 三利用阳台逃生 。 在火场中由于火势较大,楼道走廊已被浓烟充满无法通过时,可利用阳台逃生。紧闭与阳台相通的门窗,站在阳台上避难,等待消防人员到来。高层单元住宅建筑从第七层开始每层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在此类楼层中受困,可拆破阳台间的分隔物,从阳台进入另一单元,再进入疏散通道逃生。 四利用空间逃生 。 在室内空间较大而火情不严重时可利用这个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将室内(卫生间、厨房都可以,室内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净,同时清除与此室相连室内的可燃物,消除明火对门窗的威胁,然后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并用淋湿被子、毛毯封堵防止烟和有毒气体的进入,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人员的救援。 五利用管道逃生 。 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时,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老人和小孩。 总之,在火场逃生中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正确估计火势发展和蔓延势态,不得盲目采取行动,先要考虑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行动。尽量减少所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逃生、报警、呼救要同时并进,防止只顾逃生而不顾报警与呼救。 五、几种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 家具、被褥等起火:一般用水灭火。用身边可盛水的物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也可把水管接到水龙头上喷水灭火;同时把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泼湿降温。但油类、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电气起火: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电视机起火:电视机万一起火,决不可用水浇,可以在切断电源后,用棉被将其盖灭。灭火时,只能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若使用灭火器灭火,不应直接射向电视屏幕,以免其受热后突然遇冷而爆炸。 油锅起火:油锅起火时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还可向锅内放人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将锅平稳端离炉火,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切勿向油锅倒水灭火。 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火,并迅速关闭阀门。六、学生预防火灾知识 1.火是一种自然现象。驯服的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许多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教师和家长做火的游戏。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在黑暗处划火柴、点蜡烛照明、弹火柴棍、烧马蜂窝等。可你知道这中间每一种玩法都可能引发火灾。 3.平时不要在身上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4.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要求在校学生不要吸烟。但有的同学违反规定,经常躲在墙角、厕所等处偷偷吸烟,如突然遇到老师或家长,就随意将烟头扔掉或藏在袖口里、衣袋里,未熄灭的烟头遇到可然物,就极易引起火灾。 5.现代化商场、宾馆、图书馆墙上都安有红色火警按钮,同学们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消防用的水龙带、水枪、提桶、灭火器以及专门用来消防锹、镐、钩、沙箱等也不要随意搬动。 6.电视机要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室内无人不要开机,使用后及时关机,拨下插头。 7.使用电熨斗熨衣服,要将熨斗放在耐火的砖、石板、铁支架上。不要在无人看管时接通电源,用完后及时拨下插头。 8.电冰箱应与墙壁及两侧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 9.不要用灯泡烤衣服、毛巾等物,也不要用纸自制灯罩,纸被烤糊引燃就会引发火灾。 10不要随便延长或拉电器设备的导线。尤其不要在家具和地毯下面拉设电线,防止搬家具或人员踩踏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11.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农村使用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1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13.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14.生火时,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15.低年级学生不要使用液化石油气。高年级学生初学点燃气灶,要按大人指点去做。 16.用煤气烧火做饭,要专心看守,随时调节气量,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造成漏气,发生危险。 17.液化气罐要远离火源直立使用,不能倒立和用火烘烤。严禁串气倒罐或把罐内残液倒出作为它用。还要提醒爸爸妈妈经常检查液化气灶的胶皮管及开关是否完好无损。 18.发现液化石油气外漏应立刻关火仔细检查,并请爸爸妈妈加以自理或打电话通知煤气站工作人员进行修理。 19.校园是求知、学习的场所,人员多而且集中,特别是小学校园,同学们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校园防火要特别注意不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火种进入校园。 20.实验课上使用的化学药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