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解析:从材料可知,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而孔子依然坚持恢复西周的礼制,说明其是周朝的“捍卫者”,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体现出重民思想,在当时以及后世具有积极的影响,与维护周制不符合,均排除。答案:D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解析:材料意思是最好的统治是百姓不知道统治者的存在,执政的人要悠然恬静,不要轻易发号施令,干扰百姓的生活,要给百姓以自由。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D3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A“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D“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解析: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变革时代,孔子关于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的思想,不能得到诸侯的认可,因此其到处碰壁,故选A。B、C项错误,郡县制和中央集权是在秦朝时期确立的;D项错误,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进行的。答案:A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解析:根据材料中“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指的人的本性是善的,故选A。答案:A5“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解析:依据材料“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和“无本者不立”可知并非抑儒而是尊儒,依据材料“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和“无末者不成”可知并非抑法而是尚法,D项符合题意。答案:D6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养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解析: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荀子反对剥削太重而使国富民贫,故A符合题意。B、C两项从题中材料无从体现。D项说法错误。所以应选A。答案:A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这一思想应为()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古代百家思想中主张避世成为隐士思想的是道家思想,故选B。A项是主张积极进世的;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D项是主张变法革新。答案:B8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在董仲舒看来,人之本性存有“善”的潜“质”,但未有“善”的体现,要使人之善的本性表现出来,就必须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教化他们,这是“天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民性本善,君权神授。故选A项。答案:A9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解析:“礼法兼用”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故B项正确。答案:B10“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墨家的主张:主张兼爱,故D项正确;A是儒家主张;B是法家主张;C是儒家主张,都与题意不符。答案:D11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答案:C12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主张民贵君轻 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解析:孟子的话强调维护统治秩序。“君权神授”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授予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维护统治秩序的政策。“大一统”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空前的统一,也是一种维护统治秩序的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1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解析:汉代士人政府崇尚文治,重视儒学的道德教化功用,由此很多士人凭借儒学入仕,飞黄腾达。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儒学的日渐功利化。A项表述错误,且材料无法体现;B项与题意不符;D项是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出现的现象。所以应选C。答案:C14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解析:朱熹主张“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即通过接触万事万物,贯通明理。A项强调“格物致知”,与材料观点一致。答案:A15下列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以致用,担负起服务于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物质追求,A项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因此不正确。答案:A16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为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A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B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C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这些例子明显不符合传统的三纲五常思想,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选C项。答案:C17下图为两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统治的加强 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考制度的影响 D思想控制的强化解析:从图中可见,节妇烈女在宋代之后,尤其明清时期增长迅速,与该时期思想控制加强的趋势吻合,故D项正确。答案:D18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曾发表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理解。从材料中“批判君主专制”和“天下为主,君为客”可知这是黄宗羲的思想。故选B项。答案:B19“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材料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学者具有各种弊端的批判,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中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对道学家的伪善作过激烈的讽刺和批判,符合题意和史实,所以答案选A。B、C、D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们发扬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务实学风,并无批判儒家学者的激烈言论。答案:A20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思想学说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错误;D项是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答案:C2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解析: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故A错误;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故B错误;南宋朱熹、明朝王守仁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集大成者,故C正确;明朝的李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弊端进行批判,故D错误。答案:C22“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指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也就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个工具,也就完成了“政治转向”。所以本题选D。答案:D2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解析:从材料分析,因为“缣贵而简重”,所以蔡伦便萌生了造纸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故C项正确。答案:C24下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解析:我国古代的科技以天文、数学、农学为主,并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天文、数学、农学等占据主导地位,而物理、化学等占的比例较小,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以传统的科技为主,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从事科技研究人员的多少,故D项错误。答案:B2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下列结论明显错误的是()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C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D授时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优秀的历法解析:D项明显错误,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出现在夏朝,即夏历,故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项都是正确的。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答案:(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7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什么措施促使了“它们最终流行开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2)材料二中,是哪些人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的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4)谈谈你认为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2分)答案:(1)原因: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3)基本主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影响:批判正统儒学和君主专制,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4)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心理策略课件
- 课件模板人物简笔画女生
- 课件模板app手机
- 中华传统服饰课件
- 法治宣传培训授课
- 浮雕蛋糕文字课件
- 挫折应对培训课程
- 课件最后一页金句
-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蜡疗法考试题及答案
- 3.2 摩擦力 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年指标房转让买卖合同范本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2024年海南省中职教师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 赛项规程
-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 (正式版)YBT 072-2024 方坯和圆坯连铸结晶器
- 广东高职高考数学题分类
- 建筑外观设计设计理念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