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法式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朱 永 春 提 要 文章通过对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殿阁地盘分槽图的考释,提出:地盘图中殿阁之“阁”,不是多层楼阁之“阁”,而是底层架空的“阁栏”之“阁”。法式“斗”字的三种记法: 枓、鬬、斗,是作了明确区分的。斗底槽之“斗”,不是枓栱之“枓”,而是取拼接之义的“鬬”的通借。殿阁地盘分槽图是铺作层的俯视图。进而论证了“槽”为铺作层内的狭长空间。并厘清了“骑槽檐拱”等相关问题。关键词 地盘分槽图;阁;槽;铺作层;斗一释“殿阁”在探讨法式中“殿阁”一词之义前,先梳理法式中两个相关问题:首先,应当注意法式中附图与释文的关系。稍检法式,就可见出它是遵循“图文一致”的,亦即有释文,必在图中可见。尤其是卷三十一的地盘图(平面图)和草架侧样图(横剖面图),图文几乎完全一致。 如地盘图中的“殿阁身地盘九间身内分心斗底槽”(图1),在对应的草架侧样图的释文是“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图2)。其中地盘图释文的“地盘九间”,因为草架侧样图上并不能反映,草架侧样图释文就没有该字样。同理,草架侧样图可见到的“六铺作”斗栱,地盘图不能反映,释文当然也就没有该字样。注意地盘图释文中的“分心斗底槽”,在草架侧样图释文中不见“斗底”字样,应当是草架侧样图不能反映“斗底”。这是我们破解“斗底”的关键,下文将详明。第二,应当区分大木构架的类型与通常所言的建筑类型。法式卷三十一中的“殿堂”、“殿阁”、“廳堂”,均指是大木构架的类型,不应混同一般的建筑类型。例如,关于法式中造梁之制有五,文献1认为:这里所说造梁之制“有五”,也许说“有四”更符合下文的内容。五种之中,前四种檐栿、乳栿、劄牵、平梁都是按梁在建筑物中的不同位置,不同功能和不同形体而区别的,但第五种廳堂梁栿却以所用的房屋类型来标志。1这里廳堂的房屋类型,应当是大木构架的类型,李诫将廳堂梁栿另立一类,除了考虑到它与殿堂梁栿的材栔不等,应当主要考虑到厅堂梁栿有插梁的性质(图3),实际还是从构造角度考量。法式地盘分槽图中的标题是“殿阁”,而相应的剖面图却称“殿堂”。为何要称“阁”,对此,有学者的解释是:“暗示出单层的殿和多层的阁,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形式,故平面称殿阁,断面图画的都是单层的房屋,只能称殿堂。”2 这种解释有悖法式“图文一致”原则,如果为说明多层的阁可以采用单层殿结构形式,完全可以多作一幅多层阁的断面图,而不必“暗示”法。有必要对“殿阁”之义重新审定。问题出在这里的“阁”作何解。汉代文献中,“阁”的本义为门的一部分,近于“观”。许慎说文解字释:“阁,所以止扉也。从门各声”,段玉裁注:“阁本训直橛。汉书所谓门牡者,而阁居两旁,每扉以一长杙,上贯于过门版,下拄于地,故云所以止扉。” 3 。这段文字可以大致辨认出阁是底部架空的,即今天所称的干栏结构,干栏早期又称作“阁栏”。汉代的“阁”不同于“楼”,尚不是单一的建筑类型,而是底部架空的一类建筑或构筑物的统称 ,如秦汉高台建筑间联系的“阁道”,门阁,储存性质的阁,藏书阁“天禄阁”和“石渠阁”。法式中“殿阁”,指的是殿堂式大木构架中架空的那部分,李诫将地盘分槽图冠以“殿阁”,恰恰在表明地盘分槽图描述的是“阁”(架)在柱上的铺作层的“地盘”,而不是柱根地盘。这一结论,从法式卷十七至卷十九中大木作功限,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冠以“殿阁”计算造作功的构件,只有铺作,并且与“楼阁”的平座层并举。而在“殿堂”名下,则要计算梁、柱的功限。再如法式卷七中的小木作制度,柱间的截间格子用“殿堂”,额间的照壁版和铺作的檐竹網木贴,冠以“殿阁”。图1法式卷三十一的殿阁地盘图图2殿堂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图图3厅堂“十架椽屋分心用三柱”草架侧样图二地盘分槽图是铺作层的俯视图地盘图即“平面图”。问题是,法式中地盘分槽图描述的究竟是哪一个平面。文献2和文献4,不约而同的想到柱端平面的仰视,文献4还强调了因宋式建筑存在侧脚,柱端平面不等于柱根平面: 这里的“地盘”当指建筑物的平面图,而“分槽图”即建筑物的仰视平面图,相当于柱头部位的平面;因之可将其分解为两个概念来理解。“分槽图”的尺寸与平面图有所不同,因为柱子有侧脚,柱头平面小于柱脚平面尺寸是不言而喻的。4这些见解,都极富建设性和启发性。法式地盘分槽图中圆点表示柱,水平复线为“额”,柱能和额在一个面上,只能是柱端平面。惟认定其为仰视图还可商榷:姑且不论宋代工匠营造过程中有没有“仰视”的概念。若为仰视,图中应还可见到的平棊,并未出现。我们认为,殿阁地盘分槽图是铺作层的俯视图,理由是:如前所述,“殿阁”表明的是“阁”(架)在柱上的铺作层,殿阁地盘图也就应是铺作层的“地盘”;地盘分槽图是殿堂式大木构架特有的属性,它有别于厅堂式结构的特征在“槽”,下文将详明“槽”与铺作层的关系,而仰视没有彰显出“槽”的特征。例如,同一位置对厅堂结构建筑“十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图3)的仰视图,几乎与殿堂式的“分心槽”(图2)仰视相同;法式是唐宋工匠施工经验的总结。从施工过程看,是自下而上的,当铺到铺作层,工匠在其上俯视,顺理成章。注意到法式地盘分槽图上有表示柱端的圆点,表示额、拱、梁的复线。这些本非处于同一平面,按现代制图相当于“俯视”的结果。实际上,即铺到衬枋头那一层时,工匠所见的地盘图。事实上,中国古代未必有严格意义制图概念,不能排除是一张忽略铺作层层高的地盘图。三“枓”、“鬬”、“斗”法式“斗”字有三种记法:枓、鬬、斗。“枓”专指斗栱之“斗”。因此法式殿阁地盘分槽图中,“斗底槽”中的“斗”字不是斗栱之斗,否则当记作“枓底槽”。如法式卷九中的“枓槽板”。“鬬”,义是“拼接”,汉语拼音去声。(它有两个异体字“鬥”和“闘”,宋代通用。如法式中的“鬬八”,梦溪笔谈就记作“闘八”(图4)。)说文解字注:“鬬,遇也。叠韵。凡今人云鬬接者,是遇之理也。”3这解释了“鬬”字如何从本义“遇”,引申到鬬接拼接。事实上,在古建筑术语中“斗”取“拼接”义,并非孤例。如“穿斗式”梁架之“斗”,法式中的“鬬尖”、“鬬八藻井”和天花中的“鬬十二”、“鬬十八”、“鬬二十四”、“穿心鬬八”等,其中之“斗”,最初均取“拼接”义。其中闘八数量较多,宋代已有将“鬬八”作藻井专有名词的趋势。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九中,就记藻井作“闘八”。 图4 元本梦溪笔谈中“闘八”记法 至于“斗”字,李诫是有意作出区别的。首先可排除斗栱之“枓”,如法式殿阁地盘图中的“殿阁身地盘九间身内分心斗底槽”,在对应的侧样图中,不见“斗底”字样,如果这里“斗”指斗栱之“枓”,侧样图中释文也就不必删去。这样,“斗”字剩下只有两种可能:斗底形状;斗底(拼接)的槽,即用“斗”字通借“鬬”。中国古代文字中,用同音或相近音的字假借是非常普遍的。在工匠的营造秘本中,以相近音的简单字假借复杂的字就更多。比较后,笔者觉得理解成“拼接底”稍妥帖。关于“斗”字这一用法,法式卷三十三彩画作中的“四斗底”值得注意。(图5 )这里“斗”,显然不是斗栱之“枓”,只能是“斗形”或拼接(鬬)。仔细观察,它不是三个矩形合成,而是相互渗透搭接,这应当就是“斗”(鬬)了,其用法,语法结构正如同一页“交脚龜文”中“交脚”的“交”。 图5 法式卷三十三彩画作中的“四斗底” 和“交脚龜文” 四释“槽” 明确了殿阁地盘分槽图的性质和“斗”字的确切含义,就可以进一步厘清何谓“槽”。本来,从法式所绘的分槽图,特别是“单槽”和“双槽”,是不难直观判断出,分槽图中条状图形对应的当为“槽”(图1)。对“槽”的认识障碍,主要来自如何释法式中的“骑槽檐拱”、“衬枋头骑槽”等。文献1限于当时对“殿堂”和“厅堂”两类大木构架不甚明朗,为释“骑槽檐拱”,曾将“于枓栱出跳成正交一列枓栱的纵中线谓之槽。” 1 文献4在维持“槽”的这一解释下,对分槽图作了进一步阐释:而“槽”的概念从法式卷四对多跳华拱的称谓为“骑槽檐拱”,在铺作正心最上置“压槽枋”等可知,即一列铺作所在的纵中线。在建筑物中,由于柱网形式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铺作分布方式。凡建筑物内部只设一列内柱,柱上布置枓栱者称“身内单槽”,在中心设一列中柱,柱上布置枓栱称“分心槽”,若在建筑内部设两列内柱,柱上布置枓栱称“身内双槽”,在建筑内部柱子成环状布列,其上设一周枓栱者称“金箱槽”。4这一解释,大体圆了分槽图各类型,但还存在两个主要障碍:“斗底”如何解释;若在中心设一列中柱,柱上布置枓栱称“分心槽”,图3厅堂式大木构架也存在一列中柱,且柱上布置枓栱,为何只称“分心”不称“分心槽”。我们知道:如果承认地盘分槽图是殿堂式大木构架特有的,考察一种解释是否成立,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将其用于厅堂式,若也能成立,必然解释有误。此外,什么算“内柱”尚可商榷。法式将不含副阶的殿堂主体部分冠以“身”,副阶内殿堂主体叫“身内”,“身内”不同于今天所言“内部”,它包括内檐柱。以单槽为例,“身内”有三列柱而不是一列。为了克服槽为纵中线说的矛盾,文献5作了折衷调和: 分槽是殿阁特有的做法,所谓“槽”是指殿身内柱柱列及铺作层所分割出来的殿内空间,可能因其状如覆槽或覆斗,故冠以“槽”、“斗”等宇样。由此推演,又把槽形空间的边沿柱头枋的中线也称之为“槽”,如“骑槽檐拱”即指骑于檐柱缝上的华拱;“衬枋头骑槽”是指衬枋头和柱头枋正交骑于檐柱缝之意。这里“槽”与“缝”是同一个意思。5 这一解释不排除“槽”为“纵中线”说,但将分槽图之“槽”转向空间,有启发性。但从槽形空间到纵中线延伸,建立在推测基础上。尤其“槽”指何空间尚可商榷。因铺作层为一平面,内柱柱列及铺作层所分割出来的殿内空间,当指铺作层以下的空间。虽然一般说来,铺作层是殿堂式大木构架特有的,但它以下的那个空间并不是特有的。例如,若分心斗底槽中的槽指得是柱列被铺作层分割出来空间,在厅堂式分心结构中,柱列被栌斗所在的面分隔后,存在同样的空间。何况,所谓铺作层之“层”,与栌斗所在的“面”一样,都是概念上的而不是实体的“层”或“面”。笔者以为:槽,即殿阁地盘分槽图中的条状图形,殿阁地盘图既然描述的是铺作层的俯视,“槽”,实为铺作层内的狭长空间。以下是对此的进一步解释:首先,法式卷九、卷十和卷十一中在“佛道帐”等处,尚有“枓槽板”、“夹枓槽板”、“车槽”等,均指狭长条状图形。即是说,从法式用词习惯看,将长条状图形称“槽”。如“枓槽板”,对照法式卷三十二“天宫楼阁佛道帐”图不难判断,它概是与栱眼壁相同位置的构件(图6),只不过栱眼壁只能夹在斗栱间,而佛道帐中装饰性的斗拱只有外跳,“枓槽板”可以做成一整条。法式不仅将长条状图形称“槽”。还将不满足长条状图形,排除出“槽”的类型。如法式卷三十一厅堂式侧样图中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图7),柱等高,铺作层明显存在,但不存在长条状图形的“槽”,也就不被列为殿堂大木构架类型。第二,如前所述,槽应当是殿堂式大木构架特有厅堂式大木构架特不具备的。惟有这个空间是殿堂式大木构架特有而厅堂式所不具备的。第三,将“槽”理解为长条状图形,与“斗底”之释是呼应的。“金箱斗底槽”,金箱,当指地盘图中的矩形,“斗底”指矩形四周环绕并“斗接”的条状图形,这与法式卷三十三彩画作中的“四斗底”接近(图1、图5 )。“分心斗底槽”中,“分心”指纵向一列中柱等分,“斗底槽”指地盘图中的各三块图形拼接成两个条状图形。(图1)有学者将其看作3个槽2不确。“金箱斗底槽”和“分心斗底槽”中均有“拼接”,故名“斗底”。将“槽”理解为“纵中线”说的一个障碍,是只能将这里的“斗”理解成斗拱之“枓”,文献1的大木制度图样中,或将“斗”字换成了“枓”,或删掉“斗底”字样。事实上,法式中“斗”与“枓”是作了区分的。第四,“槽”的这一解释,并未和“骑槽檐拱”等的发生歧义。“骑”的本义为“跨”,颜师古注:“骑,为跨之耳。”引伸为兼跨两边,如用“骑墙”比喻兼跨两边。“骑槽檐拱”之“骑”,取其引申义,指得是檐柱缝上的华拱,一半在“槽”内,一半在其外,故名“骑”。同理,“衬枋头骑槽”,也是因衬枋头一半横跨在“槽”内。一半在其外。此外,压槽枋因成对位于槽之上,故名“压”。枓槽板車 槽图6法式卷三十二“天宫楼阁佛道帐” 图7法式卷三十一厅堂式侧样图中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 注释 仅厅堂式第18类“四架椽屋分心劄牵用四柱”,有较大出入,疑“分心”两字为“前后”所误。 故法式卷一和卷二,援引典籍来释注的“总释”中,有“楼”而无“阁”。 关于“金箱”之“金”,笔者以为有两种可能。(1)指彩画或雕刻。“金”本义为黄、白、青、赤、黑五色,因黄色为尊,独得金名。故说文释:“五色金也。黄为之长。”先秦至汉可能指五色的彩画,魏晋后也引申到雕刻。“金井”(不是清代陵寝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登高作业考试题及答案测试卷
- 田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校科研管理岗位面试题目及答案
- 儿童认知测评题库及答案
- 中央b类考试题及答案
- 管理英语2考试题及答案
- 书法考试题及答案
- 外国中文老师考试题及答案
- 专项公益资金管理办法
- 大学生创业基础2000116-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业建构筑物安全运维技术规范
- (正式版)HGT 6270-2024 防雾涂料
- 2024年的老龄化社会与养老产业
- 钣金生产工艺
- 公共关系管理培训课件
- 护理信息学课件
- JGJT220-2010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 纸箱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研究及改善策略9600字(论文)】
- 箱变基础修复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