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_第1页
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_第2页
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_第3页
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_第4页
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 农村 城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 党成立初期 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主要开展工人运动 2 大革命失败 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3 长征到达陕北后 确立了革命道路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的任务 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1 党成立初期 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一 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南昌起义 1927年7月27日 中共前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 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在南昌组织武装起义的决定 八一南昌起义 flv 2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 党的工作中心开始向农村转移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奠基阶段 井冈山时期 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 初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 代表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1930年1月 毛泽东的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一文标志以乡村为中心 先在乡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 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的初步形成 右图为井冈山茨坪 左图为井冈山斗争雕塑 1938年11月 毛泽东在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 先占乡村 后取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左图为1938年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期间作报告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一文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届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成熟阶段 1936年以后 二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 依据 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认为 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 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四分五裂 军阀割据 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 为当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 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第二 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 人民革命愿望强烈 加之经历民主革命的洗礼 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第三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四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第五 党的领导的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主要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革命根据地 即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 2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 所谓 工农武装割据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1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 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没有土地革命 就不能发动农民 根据地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 所以 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不开土地革命 如何处理好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保证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 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 即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其成果 同样 没有武装斗争 也不能开辟 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因此 进行土地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开武装斗争 3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农村根据地是支持革命斗争的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 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有了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依托 土地革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 为了使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获得胜利并得到巩固和发展 就必须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2 武装斗争3 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 1939年7月7日纪念抗战两周年时 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给师生们做报告 毛泽东饶有趣味地引用了 封神演义 里的一段故事 勉励同学们奔赴抗日前线 他说 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 元始天尊送给了他杏黄旗 四不像 打神鞭三样法宝 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 我也送你们三样法宝 这就是 统一战线 游击战争 革命中心的团结 会场顿时热闹起来 笑声一片 这就是 三大法宝 的最初由来 同年10月 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 发刊词 中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问题 三大法宝 的由来 1 统一战线 1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A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敌人异常强大 革命势力异常弱小 A 三座大山B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外交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 决定 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从1941年 1949年 美国在物资 货款和装备等方面给国民党政府的援助总数达60亿美圆 B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 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毛泽东 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懂得 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 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 是不能胜利的 而要胜利 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 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A 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无产阶级拥有广大的同盟军 B 各帝国主义之间利益不统一 导致了依附于它们的买办大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治营垒不统一 给革命者利用矛盾打开缺口 争取暂时的同盟军结成统一战线 提供了可能 2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3 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由工人 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为联盟反帝反封建目标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联合统一战线 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目标 只包括工人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由工人 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组成 打败日本侵略者为目标 由工人 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各民主党派 开明绅士 其他爱国分子 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还包括台湾同胞 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有理 自卫原则 即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这是斗争的防御性 有利 胜利原则 不斗则已 斗则必胜 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 有节 休战原则 在一个时期把顽固派进攻打退之后 在他们没有举行新的进攻之前 应当适可而止 以免影响统一战线的大局 抗战中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 2 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 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党对军队的领导是通过思想领导 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三湾改编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二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 打仗 做群众工作 生产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941年八路军开进南泥湾flv 红军第三次反 围剿 胜利 3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环境 第一 党的建设是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大多数的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 党的建设是在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推进的 第一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 根本原因 主要目的 主要途径 主要形式 党的自身建设的主要经验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第二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自身建设的主要经验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 第三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自身建设的主要经验 第四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课题 第一次概括并论述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明确指出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独有的性格和作风 关于党的作风建设 案例分析 黄克功桃色事件 黄克功16岁参加红军 参加过井冈山的反围剿 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二度赤水 夺取娄山关的战斗中立过大功 曾任团政委和旅长 在抗大学习后留校任第六队队长 他年轻又功勋卓著 颇受人们瞩目 16岁刘茜是山西定襄人 初在太远求学 1938年8月投奔延安 在抗大学习 遂与队长黄克功认识 被黄克功追求不已 渐渐恋爱 然而两人的经历 性格爱好多有不同 矛盾纠葛日益增多 刘茜对黄克功的爱情日渐淡漠 当黄克功发觉刘茜疏远自己并另有所爱时 怒不可遏 1937年10月5日傍晚 黄克功把刘约到延河边 要求与刘宣布结婚 刘不从并终止恋爱关系 黄克功拔枪恐吓 刘毫不屈服 黄克功感情冲动 失去理智 不顾一切下了毒手 黄克功事件发生后 延安党政军机关反映激烈 纷纷痛斥黄克功惨无人道的行为 要求严肃革命纲纪 杀人偿命 但也有人认为 黄克功毕竟才26岁 为革命立过大功 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黄克功枪杀刘茜一案 在延安和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 据说当时一个国外的记者代表团正在延安访问 案件处理是否得当 在国内外都会产生影响 外国记者拭目以待 国统区称之为桃色事件 国民党特务煽动造谣说 共产党高级将领找老婆要杀头 倒不如过来给你们弄个三房妻妾的 黄克功给毛写信争取宽大处理 毛没及时回信 等到开审那天 被判处死刑的时候 毛的回信来了 但是却让他大为失望 黄克功桃色事件 雷经天同志 你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 黄克功过去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 今天处以极刑 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 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 一个共产党员 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 残忍的 失掉党的立场的 失掉革命立场的 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 如赦免他 便无以教育党 无以教育红军 无以教育革命 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 处他以极刑 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 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 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 所以不能不这样办 共产党与红军 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 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 他之处死 是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 一切共产党员 一切红军指战员 一切革命分子 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 请你在公审会上 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 除宣布法庭判决外 并宣布我这封信 对刘茜同志之家属 应给以安慰与体恤 毛泽东1937年10月10日 黄克功桃色事件 案例分析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 必须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 建设一个广大群众的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是一项坚决的任务 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艰苦斗争中成长壮大 离不开过硬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 从思想上保证党的纯洁性 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 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 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