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建筑材料第一、二章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以化学分析获得的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率来表示。2、材料的结构:一、宏观结构:1、散粒结构2、聚集结构3、多孔结构4、致密结构5、纤维结构6、层状结构。二、显微结构。三、微观结构。四、建筑材料的孔隙3、孔隙形成的原因:1、水分的占据作用;2、外加的发泡作用;3、火山爆发作用;4、焙烧作用。4、孔隙的类型:1、连通孔隙;2、封闭孔隙;3、半封闭孔隙。5、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随着孔隙数量的增大,则1、材料体积密度减少;2、材料受力的有效面积减少,强度降低;3、由于体积密度的减小,导热系数和热容随之减小;4、透气性、透水性、吸水性变大,一般来说,多孔材料对气体及水的扩散、透过较为容易,如果孔隙是孤立的,孔壁是由不透气材料构成,则不透气、不透水;5、抗冻性是否降低,则要视孔隙大小和形态特征而定。6、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体积密度。7、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8、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或称总孔隙率。9、开口孔隙率Pk 是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闭口孔隙率PB为总孔隙率P与开口孔隙率PK之差。10、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砂,石子,水泥等)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包括散粒材料中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和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11、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12、耐水性: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KP=fw/f13、抗渗性:材料抵抗水压力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14、抗冻性:浸水饱和的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抗冻性。15、材料抗冻性的好坏,取决于材料吸水饱和程度(即水饱和度)、孔隙形态特征和抵抗冻胀应力的能力。16、导热系数与材料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孔隙率、孔隙形态特征、含水率及导热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17、材料抵抗在应力作用下破坏的性能称为强度。强度通常以材料的强度极限表示。18、耐久性是指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19、冲击韧性是指材料抵抗冲击作用的能力。冲击韧性以标准试件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来表示。20、对材料耐久性判断的实验室快速试验包括:1、干湿循环2、冻融循环3、加湿与紫外线干燥循环4、碳化5、盐溶液浸渍与干燥循环6、化学介质浸渍。21、岩石结构按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及玻璃质结构;按矿物颗粒大小分为有晶质及隐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分为有等粒、不等粒、斑状及似斑状结构。22、岩石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岩石构造常见有:块状构造、层片状构造、斑状、杏仁状及结核状构造、气孔状构造。23、岩石按地质形成条件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24、岩浆岩,是地壳内部熔融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根据岩浆冷却的条件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深成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受上部覆盖层的很大压力下,缓慢均匀冷却而形成的。喷出岩:岩浆上升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火山岩: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到空中,迅速冷却后所形成的岩石。25、沉积岩,地表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在压力作用或天然胶粘剂胶结作用下而形成的岩石,按沉积形成条件分为三类: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生物沉积岩。26、变质岩,岩石由于地质作用发生再结晶,使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以至化学组成都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包括:正变质岩、副变质岩。27、烧结砖: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及焙烧而成。烧结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及烧结空心砖。28、粘土的主要性质:可塑性和烧结性。29、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为:原料调制,成型,干燥,焙烧,烧结砖。30、抗风化性能:指烧结普通砖在长期受到风、雨、冻融等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这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能,它可用抗冻性、吸水率及饱和系数来评定。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第一节石膏1、 胶凝材料:在工程中常常需要将散材料或块状材料结合成整体,具有这种粘结作用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2、 石膏:是以硫酸钙为主要化学组成的气硬性胶凝材料。3、 按煅烧温度:31低温煅烧石膏:建筑石膏、模型石膏、高强度石膏32高温煅烧石膏4、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建筑石膏与水拌合后,最初是具有可塑性的浆体,这时水与石膏发生水化反应。随后浆体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但尚无强度,此过程称为凝结。以后浆体逐渐变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此过程称为硬化。5、初凝时间:从加水拌和一直到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终凝时间: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6、建筑石膏的性质:凝结硬化快、硬化初期体积微膨胀、孔隙率高、防火性好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强度、细度、凝结时间;据此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建筑石膏的应用:室内抹灰、粉刷和生产各种石膏板等第二节石灰1、 欠火石灰:外部为正常生石灰,内部有未分解的碳酸钙过火石灰:孔隙率小,结构致密,表面常被熔融的粘土所包覆2、 石灰的熟化:两种熟化和使用形式,石灰膏和熟石灰石灰的硬化:按作用分为干燥作用和碳化作用,石灰以干燥硬化为主,碳化作用只限于表面3、 石灰的性质:保水性好、硬化慢和强度低、耐水性差、干燥收缩大技术要求:有效氧化钙含量和有效氧化镁含量、未水化残渣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有产浆量;据此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石灰的应用:石灰乳涂料和砂浆、灰土和三合土、硅酸盐制品第三节水玻璃1、 水玻璃:也称泡花碱。建筑上常用的为硅酸钠的水溶液,它是无色或淡黄、灰白色粘稠液体,水玻璃模数愈大,则水玻璃粘度愈大,粘接性、强度、耐酸性、耐热性也愈高,但也愈难溶于水,且粘度也太大不利于施工。2、 硬化后的特点:粘结力强和强度高、耐酸性好、耐热性高、耐碱性和耐水性差第四节菱苦土1、菱苦土是用菱镁矿在750850温度下煅烧后,经磨细而成。菱苦土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镁,也称镁氧胶凝材料第四章水泥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1、 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也称波特兰水泥2、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首先将几种原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在磨机中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将生料入回转窑煅烧,煅烧后获得的黑色球状物即为熟料。熟料与少量石膏,或者再加入少量混合材料共同磨细即成水泥3、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在最初四周内强度发展迅速,硅酸盐水泥四周内的强度,实际上就是由它决定的。硅酸二钙大约从四周起才发挥其强度作用,约半年左右才能达到硅酸三钙四周的强度。铝酸三钙强度发展很快,但强度低,它对硅酸盐水泥的13天的强度起一定作用。铁铝酸四钙的强度发展也较快,但强度较低,对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贡献小4、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及其产物硅酸三钙:在水泥矿物中,硅酸三钙含量最高。它与水作用时,反应较快,水化热量大,生成水化硅酸钙及氢氧化钙。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几乎不溶于水,而立即以胶体微粒析出,并逐渐成为凝胶。硅酸二钙:其水化产物与硅酸三钙相同,但数量不同,其水化反应较慢,水化放热量小铝酸三钙:与水作用时,反应极快,水化放热量很大,生成水化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与水作用时反应也较快,水化热中等,生成水化铝酸三钙及水化铁酸钙凝胶,后者强度也很低石膏:为调节凝结时间而掺入适量石膏。水化硫铝酸钙是难溶于水的针状晶体,它生成后即沉淀在熟料颗粒的周围,阻碍了水化的进行,起到缓凝的作用5、 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51初始反应期:水泥加水拌合成水泥浆的同时,水泥颗粒表面上的熟料立即溶于水,并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或者固态的熟料矿物直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时伴有放热反应,形成膜层,以水化硅酸钙凝胶为主体52潜伏期:水化反应和放热速度缓慢,在0.51小时内,水泥颗粒仍是分散的,水泥浆的流动性基本不变53凝结期:放热速度加快,并达到最大值,说明水泥继续加速水化。原因凝胶体膜层虽然妨碍水分渗入,使水化速度减慢,但它是半透膜,水分向膜层内渗透的速度,大于膜层内水化物向外扩散的速度,因而产生渗透压,导致膜层破裂,使水泥颗粒得以继续水化54硬化期: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逐渐缩小为毛细孔,水化生成物进一步填充毛细孔,毛细孔越来越少,使水泥浆体结构更加紧密,逐渐产生强度6、水泥石的组成:水泥浆体硬化后的石状物为水泥石。水泥石是由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和毛细孔等组成的非均质体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因素:养护时间、温度和温度、水灰比7、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的水化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用分饼法和雷氏法来检验8、 硅酸盐水泥强度与强度等级制成40mm40mm160mm的试件,在201下,养护至3天和28天,测定各龄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据此六个强度等级,包括普通型和早强型9、 水泥石腐蚀类型:软水侵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碳酸腐蚀、一般酸腐蚀腐蚀原因:一、水泥石中存在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等水化物是造成腐蚀的内在原因二、水泥石本身不密实,含有大量的毛细孔,外部介质得以进入介质的温度、流速、压力则是加速腐蚀的外在因素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合理选择水泥品种、提高水泥的密实度、设置保护层10、 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强度等级高和强度发展快、抗冻性好、耐腐蚀性差、水化热高、抗碳化性好、耐热性差、干缩小、耐磨性好第二节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1、 混合材料:掺入到水泥或混凝土中的人工或天然矿物材料称为混合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混合材料:常温下能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硬性水化产物,并能逐渐凝结硬化产生强度的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包括粒化高炉炉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非活性混合材料:常温下不能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或反应甚微,也不能产生凝结硬化的混合材料称为非活性混合材料。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砂、自然冷却的矿渣等2、 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细度:80m方孔筛筛余不超过10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标号:从32.552.5R分为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等其他技术要求与硅酸盐水泥相同3、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的组成及定义矿渣水泥(P.S):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火山灰水泥(P.P):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粉煤灰水泥(P.F):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技术要求:强度等级、氧化镁、三氧化硫三种水泥的相同点:早期强度低和后期强度增进率大、强度发展受温度影响较大、耐腐蚀性好、水化热少、抗碳化能力较差矿渣水泥的特点:泌水性干缩性较大、耐热性好火山灰水泥的特点:抗渗性高、干缩大,易起粉粉煤灰水泥的特点:早期强度更低、干缩水,抗裂性高4、 复合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两种及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性质接近普通水泥,并且水化热低、耐腐蚀性、抗渗性及抗冻性较好第三节 其他品种的水泥1、 白色及彩色硅酸盐水泥2、 快硬硅酸盐水泥3、 道路硅酸盐水泥4、 高铝水泥5、 硫铝酸盐水泥6、 膨胀水泥第五章 混凝土一、混凝土分类及普通混凝土组成及基本要求1、混凝土按体积密度分类:1)普通混凝土,体积密度在20002500kg/m3;2)重混凝土,2600 kg/m3以上;3)轻混凝土,1950 kg/m3以下。2、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作用:混凝土由水泥、水、砂及石子组成的。水和水泥成为水泥浆,砂和石子为混凝土的骨料。水泥浆填充砂子的空隙并包裹在砂子颗粒的周围而成为砂浆,砂浆又填充石子的空隙并把石子颗粒包裹起来。在硬化前的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在砂、石颗粒之间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施工所要求的流动性。硬化后,水泥浆成为水泥石,将骨料牢固地胶结为整体,使混凝土具有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混凝土中的骨料,一般不与水泥浆起化学反应,其作用是构成混凝土的骨架,减少水泥硬化所产生的收缩并可降低造价。3、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2)强度,3)耐久性,4)经济性。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4、对粗、细骨料技术要求的项目:细骨料(砂):1)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2)泥、泥块及有害物质,3)坚固性,4)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粗骨料:1)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2)针、片状颗粒,3)泥、泥块及有害物质,4)强度及坚固性。5、骨料面干饱和吸水率:骨料在饱和面干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饱和面干吸水率。6、骨料坚固性:坚固性反映骨料在气候、外力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通常用硫酸盐浸泡法来检验颗粒抵抗膨胀应力的能力。7、最大粒径: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8、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工程上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a1, =a1+a2,。ai为过筛时各级遗留砂样的质量。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沙,1.50.7为特细砂。筛孔:5, 2.5, 1.25, 0.630, 0.315, 0.160mm。9、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连续级配是从最大粒径开始,由大到小各级相连,其中每一级石子都占有适当的比例;间断级配是各级石子不连续,即省去中间的一、二级石子。10、压碎指标:将一定量气干状态1020mm的石子装入压碎指标测定仪的圆筒内,放好压头,在试验机上于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卸荷后称出试样质量m0,然后用孔径为2.5mm的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量剩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m1,压碎指标为:。11、评定砂粗细程度和级配的意义:用级配良好的砂配制混凝土,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即节省水泥,而且因水泥石含量少,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得以加强。12、评定石子最大粒径和级配的意义:骨料最大粒径增大时,骨料总表面积减少,因而水泥浆用量减少,不仅节约水泥,还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少发热量及混凝土收缩。配制中等强度以下的混凝土时,应当采用最大粒径大的粗骨料。但不得大于结构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实心板不大大于板厚的一半,并不得超过50mm。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最大粒径一般不大于16mm;颗粒级配使不同粒径的颗粒适当搭配,使石子的空隙尽可能小,减少水泥用量,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13、针、片状颗粒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如针、片状颗粒含量增加25%,高标号混凝土的塌落度约减少12mm。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大,对强度也有影响。14、泥、泥块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泥粘附在骨料的表面,妨碍水泥石与骨料的粘接,降低混凝土强度,还会增加拌合水量,加大混凝土的干缩,降低抗渗性和抗冻性。泥块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它在搅拌时不易散开。15、对粗骨料的强度要求: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表5-916、对水泥强度等级的要求: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水泥的强度为混凝土的1.52.0倍。若水泥强度过低,则水泥用量大,不够经济;水泥强度过高,水泥用量少,往往不能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混凝土的耐久性,为保证这些性质,还必须增加水泥,也不经济。17、对拌合和养护用水的要求:拌制和养护用水,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引用自来水和清洁天然水可用。污水、值小于的酸性水、含硫酸盐超过的水不能用。当对水质有疑问时,可用该水和清洁水分别配制混凝土做强度对比试验,如不低于清洁水拌制的,可用。一般情况下不用海水拌制混凝土。18、简单应用:根据筛分结果,评定砂的颗粒粗细和级配,评定石子最大粒径和级配。略。三、混凝土拌合物性质19、流动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能均匀密实填满模型的性能。20、粘聚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使骨料在水泥浆中均匀分布,在运输和浇灌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分层、离析的性能。21、保水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不至于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能。22、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质。是否易于施工操作的具体表现为:是否易于搅拌和自搅拌机中均匀卸出;运输过程中是否分层、泌水;浇灌是是否离析;振捣时是否易于填满模型等。23、影响和易性的因素:1)用水量,2)水灰比,3)砂率,4)其他影响因素: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24、恒定用水量法则: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一定时,即使水泥用量有所变动,为获得要求的流动性,所需拌合水用量基本上是一定的。流动性与用水量的这一关系称为恒定用水量法则。25、水灰比对和易性的影响:水灰比较小时,水泥浆较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有所降低,但粘聚性较好,泌水也较少。当水灰比过小时,在一定施工条件下将不能获得密实的混凝土;反之,水灰比较大时,水泥浆较稀,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有所增加,但粘聚性及保水性却较差;当水灰比过大时,将产生严重离析、泌水现象。水灰比一般为0.40.8。26、采用合理砂率的意义:在合理砂率下,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应用27、根据塌落度试验评定和易性:塌落度愈大,说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愈大。分四个级别:T1,1040mm,低塑性混凝土;T2,5090,塑性混凝土;T3,100150,流动性混凝土;T4,大于等于160mm,大流动性混凝土。 28、合理选择塌落度:从施工角度来说,塌落度适当大些好,便于混凝土拌合物成型,但由此引起水泥浆量增大,即水泥用量增多,且混凝土拌合物易离析、泌水;从节约水泥和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角度来说,塌落度适当小些好。因此,原则是: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塌落度。实际工作中,板、梁、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为3050.29、和易性调整:30、合理砂率确定:要根据所用材料及施工条件是否有利于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而定,如有利于保持粘聚性和保水性,可采用较小砂率,否则,应采用较大砂率。例如:石子最大粒径较大,级配较好,表面圆滑,可采用较小砂率;砂的细度模数较小,应采用较小砂率;水灰比较小,要采用较小砂率;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较大,则需采用较大砂率。四、混凝土强度31、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为,相对湿度大于90%)下,养护至28天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立方体抗压强度fcu.32、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33、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表示,共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十二个等级。34、混凝土受压破坏特点:三种可能情况:一是骨料先破坏;二是水泥石先破坏;三是水泥石与骨料界面先破坏。前两种情况一般不发生。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应该是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粘接去强度。35、决定混凝土强的的内在因素及混凝土强度公式:水泥强度和水灰比。,fcu: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MPa;C/W:灰水比;fc:水泥实际强度;A、B:回归系数。36、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外在因素: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施工质量。37、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测定及其意义:抗拉强度测定:采用劈裂法,间接求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劈拉强度fts=2P/ A=0.637P/A.应用38、混凝土强度公式中A、B系数的确定:回归系数A及B与骨料品种、水泥品种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试验条件允许时,应结合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配制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作强度试验,总结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经验公式或绘制出fcuC/W关系曲线。缺乏试验条件时,采用经验数值:碎石混凝土A=0.48,B=0.52;卵石混凝土A=0.50,B=0.61.。39、加速混凝土强度发展的措施:在保证足够湿度的情况下,提高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显著影响。蒸压养护。40、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1)采用高标号的水泥,2)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3)采用湿热处理,4)改进施工工艺,5)加入外加剂。五、混凝土变形的性质41、非荷载下变形的类型: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42、弹塑性变形: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可以恢复的弹性变形,又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43、徐变: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44、干湿变形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变化引起的。当混凝土在水中硬化时,会引起微小膨胀;在干燥空气中硬化时,会引起干缩。已干缩的混凝土,如再次吸水变湿时,一部分干缩变形是可以恢复的。湿胀变形量很小,一般无破坏作用,干缩变形危害较大。 影响因素:用水量,水灰比,水泥品种及细度,骨料种类,养护条件。45、徐变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的徐变,一般认为是由于水泥石中凝胶体在持续荷载作用下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中移动的结果。有如下关系:当水灰比较大时,徐变也较大;水灰比相同,用水量较大的混凝土,徐变较大;骨料级配好,最大粒径较大,弹性模量也较大,混凝土徐变较小;当混凝土较早龄期受荷时,产生的徐变较大。六、混凝土耐久性46、混凝土耐久性的含义:混凝土具有在所处的自然环境及使用条件下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质。47、耐久性包括的内容: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防止碱骨料反应等。48、碳化及其对混凝土和钢筋性能的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与混凝土中氢氧化钙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钙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此过程称为混凝土的碳化。 碳化引起混凝土收缩,易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微细裂缝。当碳化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时,在水和空气作用下,钢筋开始锈蚀。锈蚀还会引起体积膨胀,使混凝土保护层出现裂缝及剥离等破坏现象。49、碱-骨料反应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碱-硅酸凝胶。碱-硅酸凝胶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膨胀时,会使包围骨料的水泥石胀裂,使混凝土产生破坏作用。应用50、影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与防止措施:外界:二氧化碳的浓度及湿度;内在:混凝土本身的碱度及抗渗性。 防止措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使用碱度高的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小,水泥用量较多,强度高,振捣密实,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等,提高抗渗性。51、产生碱-骨料反应的条件与防止措施:条件:1)水泥中碱的含量大于0.6%,2)骨料中含有活性氧化硅,3)存在水分。 防止措施:采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掺用活性混合材料,吸收溶液中的钠离子或钾离子,使反应产物均匀分布而不至集中于骨料周围,因而减轻膨胀应力;掺用引气剂,在混凝土中产生微小气泡,反应产物能嵌进分散的空隙中,降低膨胀压力。5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1)选用适当品种的水泥。2)严格控制水灰比并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这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提高耐久性的重要措施。3)选用质量好的砂、石,严格控制骨料中泥、泥块及有害杂质含量,使其不致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4)掺用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掺用引气剂,可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5)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搅拌均匀,浇灌保持均匀,振捣密实,加强养护等,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增强密实性。七、混凝土质量评定53、标准差:54、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值55、概率参数t:56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强度保证率是指混凝土强度总体中,大于和等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fcu,k的概率P在正态分布曲线上的阴影面积表示。57、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标准差值越大,则数据越分散,曲线越扁平;值越小,则数据越集中,曲线越高窄。58、混凝土强度保证率的估算:59、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60、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一种是以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61、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要求的和易性;与使用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尽量节省水泥。62、配合比设计应具备的资料:1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2工程所处环境,耐久性要求;3混凝土结构类型;4施工条件,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及施工方法;5各项原材料的性质及技术指标,如水泥的品种及标号,骨料的种类、级配、砂的细度模数、石子的最大粒径,各项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体积密度等。63、配合比设计中三个参数(W、W/C,Sp)的确定:水灰比:要满足强度要求时根据强度公式算出,满足耐久性要求时根据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规定确定。两者取其中较小值。用水量:先按拌合物塌落度要求及所用骨料的条件,利用根据恒定用水量法所建立混凝土用水量表进行初步估计。再试测塌落度,看是否满足要求,直到符合为止。砂率:先凭经验或参考经验图表进行初步估计,拌制混凝土进行和易性试验,调整确定。64、初步配合比中砂、石用量的确定:体积法和假定体积密度法。65、确定初步配合比的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2确定水灰比;3确定用水量W;4计算水泥用量C;5确定合理砂率Sp;6计算砂、石用量S、G。66、根据混凝土简单配合比计算材料用量67、由初步配合比调整为基准配合比:按估计的初步配合比,称取15-30L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拌,检验和易性。当和易性合格后,实测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并确定调整后试拌用各项材料的用量,则试拌用混凝土的质量Qb为:Qb=Cb+Wb+Sb+Gb,然后算出基准配合比。68、由基准配合比确定出实验室配合比:检验强度:至少要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减0.05,其用水量相同,砂率可作适当调整。各项材料用量:用水量W与基准配合比相同,通过相应的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C,细、粗骨料S、G与基准配合比相同。校正:1算出混凝土的计算体积密度(材料重量除以1立方),2计算校正系数:实测体积密度除以计算体积密度,3校正:每项材料乘以。69、由实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70、根据现场施工用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九、混凝土外加剂71、外加剂按功用的分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外加剂,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或泵送剂。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有速凝剂、缓凝剂、早强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有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4提高混凝土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如防冻剂、膨胀剂、养护剂等。72、常用减水剂的类型:木质素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水溶性树脂减水剂、糖蜜类减水剂。73、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亲水基易溶于水,憎水基难溶于水,易浮于表面或吸附于油类或是水泥颗粒表面。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的表面能,从而产生润湿、分散、乳化、气泡等作用。74、减水剂的减水作用机理:掺入减水剂后,显著降低了水的表面能或水与水泥颗粒间的界面能,使水泥颗粒得以在水中分散;再由于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在斥力作用下,水泥颗粒更加分散;同时减水剂的亲水基还吸附了大量水分,增加了水泥颗粒表面水膜厚度,润滑作用加强,使水泥颗粒更易分散。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水泥浆的絮状结构破坏,其中被封闭的拌合水释放出来,从而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75、混凝土掺减水剂的效果:1在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且不致降低混凝土强度。2在保持流动性及强度不变(即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小用水量,故水泥用量也相应减少。3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降低,所以强度得到提高。76、氯盐类早强剂的早强作用:氯化钙能与水泥中的作用生成不溶性的水化氯铝酸钙,还与C3S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不溶于氯化钙溶液的氢氧化钙,增加了水泥浆中固相的含量,形成坚固的骨架,促进混凝土强度增长,同时,上述反应减低了液相中的碱度,使C3S的水化反应加快,也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77、硫酸盐早强剂的早强作用:迅速与水泥水化生成物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水石膏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均匀分布于水泥浆中,它与的反应要比外掺二水石膏更为迅速,因而很快生成钙矾石,提高了水泥浆中固相的比例,加速了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从而起到早强作用。78、混凝土引气剂的作用:加入引气剂时,使溶液很容易形成大量气泡,水泥浆的体积增加,从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这些气泡能隔断混凝土中毛细孔的渗水通路,使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提高。79、木钙减水剂及萘系减水剂的特点与应用:木钙:它是缓凝引气型普通减水剂,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一般混凝土工程,特别是有缓凝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单独用于蒸养或低温季节施工的混凝土。萘系:为非引气性,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高强度、流态、泵送及冬季施工混凝土。80、使用氯盐早强剂和硫酸盐早强剂应注意的问题:氯离子能使钢筋锈蚀,硫酸钠会与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碱骨料反应)十、轻混凝土81、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要求:按来源不同,分三类:1天然轻骨料,2工业废料轻骨料,3人造轻骨料。按颗粒形状不同,分圆球型、普通型、碎石型。技术要求:堆积密度、强度、吸水率、最大粒径与颗粒级配。82、筒压强度:压入深度为2cm时的压力值除以承压面积(圆筒113)。83、加气剂:铝粉。与氢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气84、全轻混凝土与砂轻混凝土:按细骨料种类,轻骨料混凝土又分为全轻混凝土(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和砂轻混凝土(细骨料全部或部分为普通砂)。85、轻骨料的强度等级:筒压强度,普通型为3.5、5.0、7.5、10、15、20、25、30,圆球型为3.5、5.0、7.5、15、20、25、30、40。86、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特点:轻骨料具有颗粒密度小、表面粗糙、总表面积大、易吸水等特点,所以拌合物流动性可变动的范围较窄。塌落度要求比普通混凝土低1020mm。和易性也受砂率影响。87、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特点:轻骨料混凝土由于自重轻,弹性模量低,因而抗震性能好。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拌合物流动性可变动的范围较窄。骨料与水泥石之间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变形较普通混凝土大。抗冻性较好。88、加气混凝土性能特点及应用:加气混凝土的强度与体积密度有关,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凡是有高温、高湿或化学有害介质的车间,不宜采用加气混凝土配筋构件。加气混凝土由于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强度不高,在寒冷地区作为外墙,抗冻性较差。89、大孔混凝土的结构特点:适用于非承重的墙体。大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吸湿性小,收缩一般比普通混凝土小30%-50%,抗冻性可达15至25次,水泥用量低。9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特点:基本要求于普通混凝土相同。此外,还应满足对混凝土体积密度的要求。设计方法分为绝对体积法和松散体积法。十一、抗渗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的组成及应用:配制方法:富水泥浆法,外加剂法,采用膨胀水泥。抗渗混凝土主要用于有防水要求的水工构筑,给排水工程构筑物和地下构筑物,以及有防水抗渗要求的屋面等。第六章 砂 浆1、新拌砂浆的和易性:是指新拌砂浆是否易于在砖、石等表面上铺成均匀、连续的薄层,以及与基层紧密粘接的性质。流动性用沉入度表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2、砂浆流动性的选择,应根据施工方法、基层吸水性和施工环境温湿度等条件来确定。通常情况下,若基层为多孔的、吸水较大的材料,或在干热条件下施工,应选择流动性大一些的砂浆。相反,若基层为密实的、吸水很少的材料,或在湿冷条件下施工,应选择流动性小的砂浆。3、影响新拌砂浆保水性的主要因素是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砂的品种、细度和用量,以及用水量。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粉煤灰等掺合料,可明显提高砂浆的保水性。4、砂浆的强度是以边长为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砂浆的抗压强度大小划分为八个强度等级,即M0.4,M1.0,M2.5,M5.0,M7.5,M10,M15,M20。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水泥用量。砂浆强度公式:5、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且新拌砂浆的体积密度:水泥砂浆不应小于1900kg/m3;水泥混合砂浆不应小于1800kg/m3.2)砌筑砂浆的强度、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3)经济上合理,水泥及掺合料用量较少。6、抹灰砂浆的功用:是保护建筑物墙体或其他部位的表面,并使其平整美观。特点是(1)需要较多的胶凝材料;(2)与空气接触面积大7、防水砂浆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防水剂而成。水泥砂浆配合比,按水泥:砂=1:23,水灰比控制在0.50.55,砂要求级配良好。第七章1.钢的分类:按合金: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非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碳含量0.25%0.60%) 按质量:普通,优质和特殊 按用途: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 脱氧度:沸腾钢,半镇定钢,镇定钢和特殊镇定钢2.钢的冶炼:氧气转炉法和平炉法3.钢的主要力学性能:抗拉性能:屈强比(屈服强度与强化强度之比)在0.600.75;延伸率5和10表示长为5D和10D时的延伸率;冲击韧性k越大,抵抗冲击能力越强。钢材中硫磷含量越高时,k越低。温度越高,k越高。 时效:随时间越长,刚才机械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硬度:钢材表面积局部体积内抵抗变形和破裂的能力。测量方法有布氏法(布氏硬度HB450)和洛氏法。 工艺性能:冷弯性能: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可焊性:含碳量小于0.3%的非合金钢既有良好的可焊性,硫锰等会降低可焊性。4.钢的组分对钢性能的影响:结合方式:固溶体,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铁的基本组织:铁素体-强度硬度低、塑性高、韧性大,奥氏体-强度低、塑性高,渗碳体-钢的塑性小、抗拉强度低,珠光体-刚才强化含碳量:0.8%的碳素钢共析钢,其组织为珠光体。0.8%为过共析钢,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有害杂质:磷: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硫:显著降低了热加工性和可焊性。氮:强度提高、韧性塑性降低。氧:机械强度、塑性和韧性降低,增加了热脆性,降低了可焊性。合金元素:碳: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可焊性降低。锰:高锰钢耐磨性显著提高。硅:而提高钢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大。钒:提高强度和韧性,但过高时会降低塑性和韧性。钛:强度,韧性和可焊性提高。5.钢的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冷加工:常温下,钢材经拉,拔或扎等加工,使其发生塑性变形,而调整其性能的方法。加工后屈服点提高,塑性降低,钢材得到强化。 时效处理:经时效处理后的钢材再受拉,抗拉强度亦提高,塑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得到恢复,这种现象叫时效强化。 热处理:淬火-加热至基本温度以上保温,然后投入水中急冷。机械强度提高、硬脆性增加。回火-加热至基本温度一下150160C,保温后按一定制度冷却至室温。硬脆性降低,韧性得到改善。(高温回火-500650;中温回火-300500;低温回火-150300)6.热轧钢筋级别:宜用非预应力钢筋。,宜用预应力钢筋,其中为带月牙肋为高度肋。冷拔:乙级35mm,甲级为预应力钢筋,直径为4和5mm.第八章1、木材优点:比强度(强度与体积密度之比)高,导热系数低,易加工,部件连接简单,耐化学腐蚀,抗冻性高。缺点:构造上的不均匀性,有天然的疵病,吸湿性高,导致尺寸变化较大,易翘曲和开裂,易腐,易燃。2、针叶树:树干直而高,易得到大材,纹理通直,木质较轻,易加工,膨胀变形小(衫木,冷杉,云杉,红松,樟子树,马尾松)显微结构由管胞和髓线组成。3、阔叶树:树干较短,通直部分更短,木质重而硬,膨胀变形大,易开裂,不易加工(水曲柳,柞木,核桃偢)其中杨木,桦木等木质较软,易加工。显微结构由导管、木纤维和髓线组成。4、树木三切面:横切面可以观察到木质部、髓心和树皮,径切面和弦切面。木材物理性质:(1) 木材的吸湿性和含水率:木材中水友三种状态自由水、物理结合的和化合结合的。木材干燥时先是自由水蒸发,而后是吸附水蒸发。牧草受潮时先是细胞壁吸水达到饱和后,在是自由水开始吸入。细胞中的吸附水可以使细胞壁厚度增加和使细胞中的纤维分离,而使木材的质量和体积增加,强度下降。积集在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不改变细胞壁中纤维之间的距离,从而木材的强度和体积不受影响,只是增加了质量。(2) 木材的腐朽与防腐:侵害木材的真菌有:变色菌、霉菌和腐朽菌。防腐1)将木材干燥,使含水率小于20%。2)用化学防腐剂对木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喷涂法、浸渍法、压力渗透法及冷热槽浸渍法。防腐剂有水溶性和油质两种。第九章1、聚合物:由千万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连接的大分子化合物2、聚合反应类型:加聚反应(由低分子的单体相互加成连接大分子链的过程),缩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双官能团的单体相互作用的反应)。3、聚合物的结构特征:a,结合键(共价键,分子键);b,聚合物大分子链的形状(线型、网体型);c,聚合物的聚集状态(晶态和非晶态);d,聚合物的物理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4、结晶度:晶体的体积或质量所占的百分数5、塑料:以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加入各种添加剂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制而形成的材料或制品的总称。6、塑料的优缺点:轻质高强、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装饰性好、电绝缘性能好;不耐高温、易着火、高温或者常温下会出现塑性变形、易老化。7、塑料的基本组成:树脂,添加剂8、常见的添加剂:填料;增塑剂;固化剂;着色剂;稳定剂。9、老化:在使用条件下,受到阳光、氧、热等作用,塑料中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塑料性能恶化的现象。10、塑料的分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11、热塑性塑料常见品种:a、聚乙烯塑料(PE);b、聚氯乙烯塑料(PVC) c、聚苯乙烯塑料(PS) d、ABS塑料12、热固性塑料常见品种:a、酚醛塑料(PF)b、氨基塑料(UF、MF)c、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13、橡胶的组成:生橡胶、硫化剂与硫化促进剂、增塑剂、防老化剂、填充料。14、常用合成橡胶:a、三元乙丙橡胶(EPDM)b、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PE)c、氯丁橡胶(CR)d、丁基橡胶(BUTYL)15、粘结理论:a、机械作用力b、分子间作用力c、化学键力16、粘结剂作用的基本条件:a、胶粘剂必须是容易流动的液相状态物质;b、胶粘剂与被粘物之间必须处于湿润状态;c、在保持湿润状态下,对被粘物表面进行适当的糙化或形成人为缝隙,增加胶粘剂与被粘物的实际面积;d、胶粘剂本身的内聚力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显示出其粘接力大小;e、设法降低胶粘剂的残留内应力。17、胶粘剂的组成:粘料、固化剂、填料、稀释剂18、常用胶粘剂:a、热塑性树脂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聚乙烯醇及聚乙烯醇缩醛胶粘剂)b、热固性树脂胶粘剂(环氧胶粘剂、不饱和聚酯胶粘剂)c、合成橡胶胶粘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豆制品加工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北京服装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搬运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
- 2025年陈列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金安中学周考试卷及答案
- 情景识字课件
- 书法生篆书考试题及答案
- 税务面试考试原题及答案
- 药剂师考试处方题及答案
- 钢结构基础钢结构的焊缝连接
- 中华字经拼音版-4000字不重复
- REXA 电液执行机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开关型)
- 从文学到电影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
- 危重患者抢救记录表
- 2023年至2023年明心秋季六年级资优生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8月23曰更新附有答案
- 192168,11设置路由器的步骤
- GB/T 8758-2006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 GB/T 4937-1995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 GB/T 2941-2006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