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花艺入门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华花艺入门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华花艺入门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华花艺入门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华花艺入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花艺入门 中国插花的基本素养与观念 1 第三章中国花艺概论 2 一 何谓中国插花 中国插花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 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 道 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 融入了中国诗 画的文化内涵 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 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 而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意境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 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 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3 二 中国人的插花观念 中国人是一个敬天法祖的民族 其哲学思想以 人生之道 为基础 而人的生命却在实有的宇宙之内 是宇宙万物的一部份 故其人生之道来自天地之道 所谓道 易经 认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于天于人无不如此 汉儒接受战国时新起的五行思想 以太极为元气 气若从现代宇宙论说 可视为宇宙的原素 能 由太极的 原素能 生阴阳两气 然后再变易演出五行乃至万物 到了宋元明理学家踵事生华 发扬光大 4 因此人的修为只有取法乎上 以天地造化的源头道理为师 才不致离经叛道 而能达于完美境地 故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所构成的 五行 学说 遂主导了三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的全部 五行学说 又称 阴阳五行说 阴阳起于早商的卜筮 五行也与商朝五方受年有关 从天地的根本出发 旨在试图体验事物构成的元素与现象 书 洪范 称 初一曰五行 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 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 换言之 五行乃宇宙变易的原始动力或成素 水火木金土只是此五成素的符号 5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习惯上常常把一件插花作品当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的整体 如果花是人 花器则是人立足的大地 而无形的空间就是天 天 地 人之间讲求的是和谐的美感 插花的人基于爱花的心态 把花木移到花器上 经过重新布置之后 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 花木的第二个生命世界很自然的就诞生了 6 方位的艺术插花的人手上拿着花枝 最先想到的是应该把花插在花器的哪一个位置 然后就是花应该往哪个方向插 这就是方位的问题了 所谓 方 是指方向角度 而 位 则是指立足的位置 中国人把花器当作是大地 把插花当作是有生命的景观创作 大地上有九个重要的立足点 一切艺术创造与生命的起点就是正中心的极点 插花的时候 以这九个点为基准 再加以变化 产生一种平衡的关系 自然可以创造出一件完美的作品 7 三 中国插花的 天道 与 地理 中国插花本身是极端完整的一项 方位 艺术 方 就是方向 位 就是位置 方讲究花枝间 天道 发展的情形 位讲求花枝盘据 地理 的情形 关于 地理 问题 中国人自古有把花器视为大地及花屋 或精舍 的两大观念 认为花器就是大地的观念 源自汉代而发皇于唐代 大地上有九个重要的立足点 正中点叫 极点 是大地核心 也是一切艺术造型及生命的母点 与天心相映 8 以 极点 为中心 横竖画一十字 横线古称 中绳线 竖线古称 子午线 子午线与中绳线构成了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等 四陲 四点正分布在四陲的核心 古称 地维 或 天柱 又称 四隅点 其古名称 屋漏 宦 窔 奥 是绘画 建筑 围棋 兵法 艺术等造型艺术常用的据点 至于A B C D 称为 四正点 重要性略逊于前者 也是插花最重要的立足点之一 9 空间艺术作品倘能处处顾及此九个基点所产生的宾主 内外 高低 轻重 大小 虚实 舒紧 扬抑等美的机能变化与平衡关系 才能算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中国插花艺术对于立足点的追求正是如此 也就是把九个点正放在象征大地的花器上 如果所插的是单株形 即仅使用其中的一个点插花 的 则这九个点的任何一点都是最理想最稳定的立足点 这种现象以盘插最为清楚 在古代中国的插花中有最崇高的地位 但瓶插时 瓶口象征内宫 口外瓶高的一半范围内象征 甸 或四野 正足以表现花器象征大地的观念与现象 10 花枝尾端除正中直上以外 有向四面八方散开的 其向四面散开的常以六种花材合插以表现天 地 及四正的方位 称为 六合插 有使用五种花材连同花器 代表地 而成 六合插 的 至于向八方散开的则多以十种花材来象征 是为 十方插 或 十全插 六合插或十方插系源自宋代的七孔插均以表现宇宙空间的完美与完整为重要旨趣 插作时各方位的花枝作高低与平衡之调配 成为完美的中立型作品 11 四 中华插花六个基本花型 花型花型是以花相为基础 由两主枝以上所构成的独立造型 三主枝全部直立 是花木的常态 也是生物的基本状态 此时前面的主枝 即是表现 花相 最清楚者 古人常云人生最有情趣之意境为 酒尝新熟悉后 花赏半开时 半开时的花 是一朵花的黄金时期 大约离中心三十度 微见花心 含蓄动人 当花瓣开离中心六十度时是为 全期 或 满开 是花朵最艳丽最隆盛之时 但到了六十五度左右 花朵生命开到极限 就是凋零之时 植物普遍都是开到离中心六十五度为最大之忍受开度 12 中华插花六个基本花型 花相中华插花三主枝的开合现象正与花瓣相似 三主枝之间有一无形之 中心点 在 是花相的精神所在 三主枝离心的最大角度共计一八零度 半开为九十度 每枝离 心 之张开角度不一定平均 而是因枝桠的实际需要作机动性的调配 若使枝六十五度 则客枝四十五度时 主枝则三十度 不可越过此度数 否则离心太远 整个结构易松散 无力且衰败 三主枝若确定 其他丛枝若是角度大些 也不致伤及整的气势与骨架 三主枝中 使枝动态最大 意象最明显 因此 从使枝之动态架势 即可明了作品的动态意识 13 五 中国插花的特色 中国插花非常注重 神形色 三大要素 造型艺术以 形 与 色 为其特色 插花艺术亦然 所不同的是 中国人品赏花木除其形色之美外 尚注意花的香味 光彩 质量 神气 性格等等 中国插花在素材的取舍上甚为广泛 凡是带有生命 意图 暗示 寓意进取 可以助长完成审美功能的静物 均为考虑的对象 因此除花木之外 尚包括干燥的植物 动物的躯壳及矿物 如灵芝 贝壳 蔬果 文玩等 这些花材除其本身具有的原始外观形色之美外 另有人文给予的美意与象征意义 形色指的是以多变而优美的点线面块体及繁复的色彩组合造形所形成的美 换言之即花及插花的形状与色彩 14 六个基本花型 依此可分六个基本花型 直立型 倾斜型 平出型 倒挂型 平铺型 综合型等 概略如下 一 直立型 又称 真型花 使枝正直 最多倾斜三十度 有雄伟 壮丽 平和 理智等成分 一般用在正当或隆重的场合 花相表达以主枝与使枝最显清楚 二 倾斜型 又称 行型花 使枝斜出三十度至六十度之间 其内容与形式相平衡 含有调和 柔弱 悠闲 可爱及秀美的特质 给人以舒畅感 一般都用于居室或日常生活生活中 三 平出型 又称 草型花 较洒脱 使枝线条带有强烈动感 向六十度至九十度斜出 有奔放放荡 征讨及旋涡式的美感意识 内容胜于形式 个性或动态至为强烈 常用于书斋 展览场 同乐会等特别场所 15 六个基本花型 四 倒挂型 指枝干斜出而低于器口的一种形式 灵动性较平出型更为强烈 有游荡 试探 开征 冒险 捞取 挣扎等性格 生存意识特别浓厚 常用以壁挂 或特殊造型之中 五 平铺型 是枝叶依附大地或水面 没有向空间突兀意图的一种形式 表现了知足常乐 无欲则刚的美感 其特色以第二度空间的 平远 为表现旨趣 六 综合型 为上弄各型的变化与综合运用 16 插花的灵之势 一件作品的完美呈现 不仅骨架气势稳定就足够 俗说 插花者不易插其灵 其灵之势 在于空间安排上 从虚空中布势 其深遂而空灵方妙 这就须具备三远 高远 平远 深远 三景 前景 中景 后景之层次了 所谓 三景具备 景物乃厚 三景分明 景物乃清 三远不够 景深不厚 三远交错 晶莹剔透 如能依上所述 用心参透 则一件美妙天成之作品不难于人 17 对初学者而言 花材的搭配常仅偏重于形色与质量的变化 而忽略其神气与性格 中国插花既首重意趣 而意趣的表现偏重在透过形色质量之外的光彩 神气与性格等所呈现的感受 其中自然不乏象征意味的探讨 象征意义在中国插花虽非绝对计较 但其所寓含的意味常决定了一件作品的好坏 18 意趣 内容之美 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喜欢把不言不语的花草赋予人的生命与感情 纵使枯木顽石也都有生命的意义 因此 插花常常是在花草的生命与象征意义上下功夫 创作的过程意味着创造花草的第二生命 插花的人发掘出每一朵花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创作时有的是用来表达某种理念 有的是为了抒发情感 或是用来描写景物 或是单纯的造型 观赏者可以从作品中获得领悟 进而受到感动 19 形式 构成之美 中国插花没有固定的 形 却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息息相关 既然把花的世界当成是人的世界 人际之间的伦理关系就成为创作时花与花之间的相对位置 创作时的 形 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中国人插花的时候会把所有的花材分为 主 客 使 三个部分 即盟主 客卿 使命三主枝 三者之间的位置 关系 比例与空间的互动 可以随创作者的意念自由运用 互相搭配 创造出变化多端的形式 达到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20 色彩 素材之美 中国人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就是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行 而万物之间又有 阴 与 阳 形成互相对立 互为消长的关系 花是大自然的产物 不仅外型多采多姿 更有丰富的色彩 按中国的哲学思想 这都是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 插花的人藉由对花的了解 掌握素材本身的特质 才能让作品呈现出协调的美感 21 传统五色所代表的各种意涵 22 在造型的表现上 中国插花喜欢采用不对称的造型形式 注重线的运用 强调刚柔的对比 高低的对比及疏密对比 不刻意追求装饰效果 而是注重追求简洁 自然 优美的造型 在色彩的搭配上 追求淡雅清新的色彩效果 如同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寻求幽雅的境界与神韵 在材料的运用上 能巧妙的选择 利用花材的自然形态 注重花材的象征与寓意 23 形成的渊源 古人云 欲知大道 必先知史 知之越多 爱之越深 因此 研究中国艺术插花中意境的形成 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 必须了解其诞生的历史 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插花较早的国家之一 插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