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杨振华)第1章总论_第1页
审计学(杨振华)第1章总论_第2页
审计学(杨振华)第1章总论_第3页
审计学(杨振华)第1章总论_第4页
审计学(杨振华)第1章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 杨振华 审计 Auditing yzhh2012 教务处 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选修课32学时2学分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能够收集 鉴定审计证据 编写审计底稿 提出审计报告 掌握主要业务循环审计的要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要求学生在会计学 企业管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本课程的学习 能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审计问题的能力 考勤要求 1 平时成绩 40 点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2 期末考核 60 审计学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审计的种类 方法和程序第三章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第四章审计准则和依据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第六章审计计划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第七章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第八章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第十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第十一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第十二章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审计 审查 听 考 勾 比 勘 计算 会计 统计 稽核 审计就是专业人士带着这种审视 职业怀疑 谨慎 敏锐 的眼光角度 仔细地周密地进行审查计算 1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2审计的概念和属性1 3审计的目标和对象1 4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1章审计总论 1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3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阶段西周时期 周礼 凡上之用 必考于司会 宰夫岁终 则令群吏正岁会 月终 则令正月要 旬终 则令正日成 而考其治 治以不时举者 以告而诛之 即 年终 月终 旬终的财计报告先由宰夫命令督促各部门官吏整理上报 宰夫就地稽核 发现违法乱纪者 可越级向周王报告 加以处罚 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职官 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 秦汉时期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中央设 三公 九卿 辅佐政务 御史大夫为 三公 之一 执掌弹劾 纠察之权 专司监察全国的民政 财政以及财物审计事项 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 上计 制度日趋完善 上计 就是皇帝亲自参加听取和审核各级地方官吏的财政预算会计报告 以决定赏罚的制度 审计地位提高 职权扩大御史大夫不仅行使政治 军事的监察之权 还行使经济的监督之权 控制和监督财政收支活动 勾稽总考财政收入情况 隋 唐 宋时代隋 唐 设比部 掌管国家财计监督 行使审计职权 审计之权通达国家财政各领域 而且一直下伸到州 县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 北宋 设审计院 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 从此审计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 对后世中外审计建制具有深远影响 元 明 清时期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审计虽有发展 但总体上停滞不前 元代取消比部 明 清虽设都察院 但其职掌 对君主进行规谏 对政务进行评价 对大小官吏进行纠弹 之职能 具有一揽子性质 其财计监督和政府审计职能严重削弱 与唐代的比部相比 后退一大步 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国务院下设审计处 1914年北洋政府改为审计院 同年颁布 审计法 国民党政府根据孙中山五权分立理论 设立司法 立法 行政 考试 监察五院 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 这一时期我国审计日益演进 有所发展 但由于政治不稳定 经济发展缓慢 审计工作一直没有长足进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1994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实施 使民间审计步入法制轨道 并得到迅猛发展 1983年9月成产政府审计最高机关 审计署 在县以上各级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关 1995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实施 确立政府审计地位 2003年5月1日 审计署颁布施行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内部审计蓬勃发展 至此 我国形成了政府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 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间 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和6个时期 第2节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在西方 政府审计早于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奴隶制度的古罗马 公元前443年 古埃 公元前3500年 和古希腊 2000多年前 已有了宫廷审计机构 立法模式 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 议会为国家最立法机关 并对政府行使包括财政监督在内的监督权 在议会下设专门的审计机构 由议会或国会授权 对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独立审计监督 如美国 审计局 加拿大 审计公署 西班牙 审计法院 等 行政模式 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领导 罗马尼亚总统直接领导的高级监察院 或者隶属于政府的财政部 瑞典的政府审计局 司法模式 一般设立审计法院 拥有一定的司法权限 享有最高法院的某些特权 可以对违法或造成损失的事件进行审理并予以处罚 审计人员多为法官 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国家财政 法国 意大利 巴西是典型的代表 独立模式 审计机关不隶属于任何权力部门 以德国为典型代表 设立了联邦审计院 独立于立法 司法和行政部门之外 直接对法律负责 这种模式从形式上看是独立于三权之外 实际上它更偏重服务于立法部门 西方民间审计的萌芽16世纪末 地中海沿岸国家商品贸易得到了发展 出现了合伙经营方式 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成为必要 所有者请会计工作者来承担此项工作 17世纪初 中期 英格兰也出现了一批与之类似的会计工作者 形成于英国的股份制企业制度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 产业革命完成 在西方出现了以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为特征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884年 英国为保护股东利益 颁布 公司法 规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必须设监察人职位 负责审察公司账目 此时的英国民间审计没有成套的方法与理论依据 只是以查错纠弊为目的 对大量账簿记录进行逐笔审查 即详细审计 故称为英国式审计 发展 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美国的民间审计得到了迅猛发展 英国资本流入美国 执业会计师远涉重洋来到美国来开展民间审计业务 1887年 美国会计师公会成立 后来发展为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 AICPA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 从资产负债表 信用审计 审计 率先进入到了财务报表审计时代 美国规定所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都必须进行强制审计 都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出具报告 由于美国以立法形式推动企业会计公开制度 要求所公开的各种财务报表按一定的标准编制 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审计工作也必须步入规范化 标准化轨道 为些加速了对会计准则 审计准则的研究 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 1581年创立的威尼斯会计协会世界上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1721年负责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查尔斯 斯内尔 CharlesSnell 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管理审计与国际审计20世纪60 90年代末 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成功运用到经济管理领域 促进了审计技术的进步与管理咨询业务的发展 注册会计师从适应这一潮流的角度出发 开发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并把业务范围从主要执行审计职能向管理咨询领域扩展 如 提供经济和财务信息 电子数据处理 存货管理 人事管理与个人财务管理等 这无疑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被称为 强大的无形力量 跨国公司空前发展 形成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 德勤 安永 毕马威 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英式详细审计及其主要特点第二阶段 美式资产负债表审计及其主要特点第三阶段 会计报表审计及其主要特点第四阶段 管理审计与国际审计及其主要特点 3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2 股份制企业受托责任关系3 企业内部受托责任关系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受托责任关系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1 efficiency2 effect3 economy4 equity5 environment事前审计 经营审计 管理审计 经济审计 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都是适应上述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审计种类和方式 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1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等原理的发展及应用 2 电子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产生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审计 网络审计和即时审计 审计关系 指一项审计行为必然涉及的审计人 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面之间所形成的受托委托的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授权审计监督 报告审计结论 授权经营管理 报告经济责任 审计主体 审计客体 评价经济责任 实施审计监督 第3节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1 审计的概念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 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 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 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 监督 评价和鉴证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经济责任 审计的两个基本特征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 三种审计关系人据此产生 第一关系人 即审计主体 机构或人员 第二关系人 即审计客体 被审计单位 第三关系人 即审计委托者 2 缺少任何一方 独立的 客观公正的审计将不复存在 这就是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所谓超然独立性 权威性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1 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工作 恪守独立 客观 公正原则 按照法律 准则 原则 程序进行 2 审计人员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 从而获得执业资格 保证了工作的准确性 科学性 3 各国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制定法律赋予审计在整个经济中的经济监督 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职能 2 审计的属性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 正因为审计具有独立性 才受到社会的信任 1 机构独立审计机构应当独立开被审单位之外 具有自己的办公场所 2 经济独立不允许与被审单位有经济依附关系 不受其制约 3 人员独立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的精神 作出公允 合理的评价和结论 不受任何部门 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独立性 精神独立 实质 无形 形式独立 有形 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 审计组织 自信心 独立判断 人事独立 经济独立 工作独立 机构独立 财务独立 工作独立 第3节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 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 1 真实性和公允性政府和内部审计侧重真实性 民间审计侧重公允性 2 合法性和合规性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 法规 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揭露和查处违法乱纪行为 保护资财的安全完整 3 合理性和效益性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是否正常 符合事物发展常理 是否符合企业经营原理和原则 以及是否讲究效率 效果 内控是否建立 健全 找出问题 提出建议 改善经营 审计对象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财政预算 信贷 财务收支 负债 资产 损益 和决算 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1 审计的主体 2 审计的范围审计监督客体的外延 是审计对象的组成部分 3 审计的主要内容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 4 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记载和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 提供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证 账簿 报表等会计资料以及有关计划 预算 经济合同等其他资料 第4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 审计的职能 1 经济监督监督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特定方面在规定的标准以内 在正常轨道上进行 2 经济评价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 内控是否健全有效 从而有针对性提出意见 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活动 3 经济鉴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公允性 合法性进行审核 出具审计报告 2 审计的作用 1 制约性作用揭示差错和弊端审计通过审计证据 不但可以纠正核算错误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还可以揭露舞弊 保护财产安全 堵塞漏洞 防止损失 维护财经法纪通过对过失人或犯罪的查处 提交司法 监察部门进行处理 有助于纠正或防止违法行为 维护财经法纪 2 促进性作用改善经济管理通过审查取证 评价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