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模块三考试(答案与答题纸).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模块三考试(答案与答题纸).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模块三考试(答案与答题纸).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模块三考试(答案与答题纸).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模块三考试(答案与答题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大成学校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学校_班级_姓名_学号_-密-封-线-密-封-线-第卷 (共20分)一、(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漠(s ) 少不更事(gng) 万壑(h) 金石可镂()B、惘然(wng) 模棱两可(m) 吞噬(sh) 皮开肉绽(zhn)C、削弱(xu) 瘦削不堪(xio) 青冢(zhng) 恬然自安(tin)D、暮砧(zhn) 绰绰有余(chu) 船舵(du) 人才济济(j)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 银镯 踌躇 宽洪大量B书藉 惊惶 应酬 沸反迎天C投奔 蹒跚 坎坷 百无聊赖D折罪 杜馔 告戒 走头无路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昨天下午,城管执法队员在巡查时抓获一名非法小广告张贴者,随后又顺藤摸瓜捉到了幕后 人。由于雪阻,造成大量南下北上旅客列车 不前,湖南火车站滞留了大量旅客,铁道部正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早日缓解。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旅游 都江堰景区损失惨重,许多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古迹因山体滑坡而倒塌。A支使 停止 胜地 B指使 停滞 胜地C指使 停止 圣地 D支使 停滞 圣地4、对下列两个句子病因的判断及对句子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文章的内容有问题,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一一语序不当,应把“即使”调至“文字”前。这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厂家已经接到大量订单。缺少宾语,应在“喜爱的”后加“产品”二字。A. 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句判断和修改也都正确。B. 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C. 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D. 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一般认为,曹雪芹完成了前八十回,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B海明威(1899-1961 年),美国小说家,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老人与海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指的是杨贵妃,因为她得到了唐明皇的宠爱,所以叫“明妃”。D.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与元稹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二、默写(共10分)6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10分)蜀道之难, 。(蜀道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师说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劝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第卷( 共80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7题。(2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吾师道也 师: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11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其曲中规 中: 而闻者彰 彰: 声非加疾也 疾: 而绝江河 绝: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B车柔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登高而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 11.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5分)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果 ( )( )青 ( )降温( )学校_班级_姓名_学号_-密-封-线-密-封-线- ( )( )轮(曲) ( )受绳( ) ( )( )利 性恶之人博学(学习)知明而行无过(君子)(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4分) 绝句 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2前两句,从“愈”和“欲”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为了描绘这个画面作者采用了_ _和_ 的手法。13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为表达这种感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2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造句林斤澜汉山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还要撑着脚步,绕道“家访”就是找找家长,特别是判分发生问题的时候。家长刚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龙井,眼望绿雾如烟,肠胃自在舒张。看见班主任来了只好顺手让茶。班主任微微喘着气,接过碧绿茶,不觉连喝几口,手里递过去作业本。家长竟觉着班主任太认真了,自己忍着叹气,皱着眉头打开本子“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霉。”家长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刘强这小子不是不会。就是犟。成心。“造句:天气这两天气得我气儿不打一鼻孔出来。”家长心想:还带气儿,过分了。也别说,思想倒活跃。“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应。”家长忖度:歪用成语。可用得还四平八稳的他妈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刘强,听着是“牛犟”,可你犟得过老师?班主任喝完了碧绿,出来一句话:“叫人怎么判分?”谁都明白“判分”的分量。“分”就是成绩,就是价值。小成绩加起来就是大成绩,就是前途,就是命运。“造句:但是毛保宝打水漂打开了李石的脑袋,但是他爸说开个价吧。”家长心头一跳:这里窝着事儿。回头叫刘强刘强,没答应。莫非找李石去了?赶紧跟班主任说:就在胡同口,李石怎么在把角那儿练起摊儿来了。说着拉上班主任往外走,路上班主任告诉家长,毛保宝的爸爸是大款,难怪开口就是开价。李石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偏瘫,李石三天没来学校说着走到胡同口,黄昏里,看见摊子已经归置在一堆,刘强指点着裹着纱布的李石,在作业本上划拉着什么。家长望班主任一笑:好一幅“补课”图画。班主任往前抢了一步,又见李石的爸爸蹬过三轮斗车来,李石和刘强架起瘫在摊儿边的妈妈,连抱带抬上了三轮,推着过马路去了。家长随着班主任走到摊儿前,班主任随手拿起作业本,习惯地翻着。家长却盯着儿子的背影,心想谁说“牛犟”跟“缺根弦儿”一般?看看从什么角度判分吧。我也来造句,也造造“但是”“可以有个性,但是不可以狂。”家长自觉有点抹稀泥味道,又来一句:“乐于助人,但是也要坚持原则。”眼角里看见班主任对着作业本摇头,又判不及格了吗?再来一句:“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好哩,家长给自己判了声“好”。虽说还是“抹”,可是“好”。正当他自我欣赏的时候,却又看见班主任把作业本一摔,扭头就走了。家长赶紧抓过本子看孩子们的“补课”:“造句:但是班长哪门功课也不是尖子,但是他听话第一;老师说教师节不要送礼,但是家长们送脑黄金脑白金;赵庆什么也不送也当班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了真话不及格。”这时,家长看见刘强和李石推走了车,合计着什么往回走来了,还造句吗?简直是哥儿俩。家长的精神一恍惚,眼前竟出现汉山小学的班主任和家长自己:班主任一身绿茶水变稠了,硬了,化不开了,跟苦胆似的吐出苦水:糟糕,把判分忘了。家长自觉透明,毫不抹稀泥,说:“真棒,把判分忘了!”14、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小说通过记叙班主任的课后家访,旨在表现老师工作的认真、艰辛,讽刺了以刘强父亲为代表的一部分家长惯于“抹稀泥”的教育作风。B、这篇小说以“造句”为切入点,折射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映现在小学生纯真的眼中,读来就更令人深思。C、本文由“判分”开篇,以“忘了判分”作结;由“绿茶”铺垫,以“茶水变苦水”收场;中间以各色“造句”相承转,组织有章法,读来颇为顺畅。D、“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可理解为对学生一时一事的评价尽管未必反映其全面素质,但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E、这篇小说的语言一改同类作品直白、浅露的特点,总体来看,用语颇为典雅,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15、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学生“刘强”这一人物形象。(4分) 16、作品以“造句”为题,文中两个小学生造出许多个句子,试简要分析下面两个“造句”,表达了小学生什么样的心理和看法?(真实的意图)(2分)(1)用词不很恰当、感觉不很通顺的造句,如“但是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 (2)符合要求的正确造句,如“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真话不及格。” 17、作品的结尾,班主任和家长都说了一句“把判分忘了”,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含义?(3分) 五、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将“更快、更高、更强”这个口号用于奥林匹克运动。这个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这6个字既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要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指要不断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6个字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我,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现实生活中,高位截瘫的张海迪选择了文学创作、下肢瘫痪的郑智化选择了歌唱、聋哑人邰丽华选择了舞蹈他们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走向成功。超越自我就是不断进取、不倦追求,永不满足的一种精神。请以“超越自我,走向成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北京市大成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语文测试试卷答案第卷 (共20分)学校_班级_姓名_学号_-密-封-线-密-封-线-一、(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漠(s ) 少不更事(gng) 万壑(h) 金石可镂()B、惘然(wng) 模棱两可(m) 吞噬(sh) 皮开肉绽(zhn)C、削弱(xu) 瘦削不堪(xio) 青冢(zhng) 恬然自安(tin)D、暮砧(zhn) 绰绰有余(chu) 船舵(du) 人才济济(j)答案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 银镯 踌躇 宽宏大量B书藉 惊惶 应酬 沸反迎天C投奔 蹒跚 坎坷 百无聊赖D折罪 杜馔 告戒 走头无路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昨天下午,城管执法队员在巡查时抓获一名非法小广告张贴者,随后又顺藤摸瓜捉到了幕后 人。由于雪阻,造成大量南下北上旅客列车 不前,湖南火车站滞留了大量旅客,铁道部正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早日缓解。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旅游 都江堰景区损失惨重,许多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古迹因山体滑坡而倒塌。A支使 停止 胜地 B指使 停滞 胜地C指使 停止 圣地 D支使 停滞 圣地3.答案 B4、对下列两个句子病因的判断及对句子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文章的内容有问题,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一一语序不当,应把“即使”调至“文字”前。这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厂家已经接到大量订单。缺少宾语,应在“喜爱的”后加“产品”二字。A. 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句判断和修改也都正确。B. 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C. 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D. 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一般认为,曹雪芹完成了前八十回,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B海明威(1899-1961 年),美国小说家,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老人与海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指的是杨贵妃,因为她得到了唐明皇的宠爱,所以叫“明妃”。D.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与元稹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答案:C(明妃是王昭君)二、默写(共10分)6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10分)一夫当关, 。(蜀道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位卑则足羞,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师说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劝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何也? (过秦论)第卷( 共80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7题。(2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吾从而师之 师之: 答案:参照书上。(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13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其曲中规 中: 而闻者彰 彰: 声非加疾也 疾: 而绝江河 绝: 参考答案:合乎 清楚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横渡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B车柔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登高而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C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 参考答案: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各种客观条件罢了。11.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5分)学校_班级_姓名_学号_-密-封-线-密-封-线-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果 ( )( )青 ( )降温( ) ( )( )轮(曲) ( )受绳( ) ( )( )利 性恶之人博学(学习)知明而行无过(君子)答案:蓝(蓼蓝) 提取水 冰(直)木 车柔(曲)木 直金(刀剑) 就(砺)(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4分) 绝句 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2前两句,从“愈”和“欲”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为了描绘这个画面作者采用了 _和_的手法。(2分)13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为表达这种感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2分)答: 答案:12衬托。(或拟人手法)(1分)13从结句中的“归”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虽然眼前景色美不胜收,然而岁月荏苒,归期遥遥,反而勾起了诗人异乡漂泊的伤感。作者是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来反衬出乡思之深。四、现代文阅读(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题造句林斤澜汉山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还要撑着脚步,绕道“家访”就是找找家长,特别是判分发生问题的时候。家长刚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龙井,眼望绿雾如烟,肠胃自在舒张。看见班主任来了只好顺手让茶。班主任微微喘着气,接过碧绿茶,不觉连喝几口,手里递过去作业本。家长竟觉着班主任太认真了,自己忍着叹气,皱着眉头打开本子“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霉。”家长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刘强这小子不是不会。就是犟。成心。“造句:天气这两天气得我气儿不打一鼻孔出来。”家长心想:还带气儿,过分了。也别说,思想倒活跃。“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应。”家长忖度:歪用成语。可用得还四平八稳的他妈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刘强,听着是“牛犟”,可你犟得过老师?班主任喝完了碧绿,出来一句话:“叫人怎么判分?”谁都明白“判分”的分量。“分”就是成绩,就是价值。小成绩加起来就是大成绩,就是前途,就是命运。“造句:但是毛保宝打水漂打开了李石的脑袋,但是他爸说开个价吧。”家长心头一跳:这里窝着事儿。回头叫刘强刘强,没答应。莫非找李石去了?赶紧跟班主任说:就在胡同口,李石怎么在把角那儿练起摊儿来了。说着拉上班主任往外走,路上班主任告诉家长,毛保宝的爸爸是大款,难怪开口就是开价。李石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偏瘫,李石三天没来学校说着走到胡同口,黄昏里,看见摊子已经归置在一堆,刘强指点着裹着纱布的李石,在作业本上划拉着什么。家长望班主任一笑:好一幅“补课”图画。班主任往前抢了一步,又见李石的爸爸蹬过三轮斗车来,李石和刘强架起瘫在摊儿边的妈妈,连抱带抬上了三轮,推着过马路去了。家长随着班主任走到摊儿前,班主任随手拿起作业本,习惯地翻着。家长却盯着儿子的背影,心想谁说“牛犟”跟“缺根弦儿”一般?看看从什么角度判分吧。我也来造句,也造造“但是”“可以有个性,但是不可以狂。”家长自觉有点抹稀泥味道,又来一句:“乐于助人,但是也要坚持原则。”眼角里看见班主任对着作业本摇头,又判不及格了吗?再来一句:“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好哩,家长给自己判了声“好”。虽说还是“抹”,可是“好”。正当他自我欣赏的时候,却又看见班主任把作业本一摔,扭头就走了。家长赶紧抓过本子看孩子们的“补课”:“造句:但是班长哪门功课也不是尖子,但是他听话第一;老师说教师节不要送礼,但是家长们送脑黄金脑白金;赵庆什么也不送也当班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了真话不及格。”这时,家长看见刘强和李石推走了车,合计着什么往回走来了,还造句吗?简直是哥儿俩。家长的精神一恍惚,眼前竟出现汉山小学的班主任和家长自己:班主任一身绿茶水变稠了,硬了,化不开了,跟苦胆似的吐出苦水:糟糕,把判分忘了。家长自觉透明,毫不抹稀泥,说:“真棒,把判分忘了!”14、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小说通过记叙班主任的课后家访,旨在表现老师工作的认真、艰辛,讽刺了以刘强父亲为代表的一部分家长惯于“抹稀泥”的教育作风。B、这篇小说以“造句”为切入点,折射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映现在小学生纯真的眼中,读来就更令人深思。C、本文由“判分”开篇,以“忘了判分”作结;由“绿茶”铺垫,以“茶水变苦水”收场;中间以各色“造句”相承转,组织有章法,读来颇为顺畅。D、“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可理解为对学生一时一事的评价尽管未必反映其全面素质,但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E、这篇小说的语言一改同类作品直白、浅露的特点,总体来看,用语颇为典雅,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答案:A、E15、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学生“刘强”这一人物形象。(4分) 答案:刘强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有意将句子造“歪”,表现了他的倔强;(1分)通过造句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对不合理的现实能够怀疑、肯思考的孩子(1分);同时,从与李石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1分)语言流畅(1分)16、作品以“造句”为题,文中两个小学生造出个许多句子,试简要分析下面两个“造句”,有何意图。(2分)(1)用词不很恰当、感觉不很通顺的造句,如“但是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 (2)符合要求的正确造句,如“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真话不及格。” 答案:(1)表现了孩子们急欲表达对某种不合理现象的看法,甚至顾不得用词的妥帖,不吐不快的心理。(2)准确地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真实看法、意见。17、作品的结尾,班主任和家长都说了一句“把判分忘了”,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含义?(3分) 答案:班主任说“糟糕,把判分忘了”,含有对“不知该如何对学生作出评价”的困惑;家长说“真棒,把判分忘了!”含有对僵化、单调的评价标准的不满,表达了期望改革的心愿。五、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将“更快、更高、更强”这个口号用于奥林匹克运动。这个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这6个字既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要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指要不断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6个字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我,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现实生活中,高位截瘫的张海迪选择了文学创作、下肢瘫痪的郑智化选择了歌唱、聋哑人邰丽华选择了舞蹈他们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走向成功。超越自我就是不断进取、不倦追求,永不满足的一种精神。请以“超越自我,走向成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绝句 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翻译: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 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 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 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