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工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国茶文化之三,若纸如磬 似玉非金,主讲:卢时光,课程简介,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分为五讲:第一讲 源远流长 四海名扬 介绍中国茶的起源、传承;饮茶方式的演变;中国诗词、绘画、书法、宗教中的茶文化;各地茶俗;中国茶与外国文化的交融:日本茶道、英国的下午茶、土耳其的茶俗、醇厚的俄国茶文化等简介。第二讲 茶分六色 绿红青黑 中国茶的分类,绿、白、黄、青、红、黑茶中典型的代表的茶品的介绍。第三讲 若纸如磬似玉非金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精美的茶具赏析。第四讲 雄奇壮秀 泾渭分明 茶艺:冲泡前的准备工作;冲泡一壶好茶的要点;青茶(铁观音)茶艺和黑茶(湖南黑茶/云南普洱茶)茶艺的现场演示及讲解。第五讲 型色香韵 品位人生 品茶,品茶的生理基础;品茶的感官分析:型、色、香、韵;感受中国茶艺的美学:茶之美、器之美、环境之美、人文之美。,“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曹雪芹红楼梦,妙玉,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p)已盖藏”之说。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一、茶具的分类,1、泡茶器具在茶事活动中与茶叶、茶汤直接接触的容器和器具,如茶壶、茶则、茶罐、茶匙等。2、品茶用具盛放茶汤并方便品饮的用具,如茶海(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3、备水器提供泡茶用水(储水、煮水)的器具,与清水接触的用具如热水瓶等。4、辅助用具方便煮水、备茶、泡饮过程及清洁用的器具,如茶荷、茶针、茶漏、茶盘、茶池、水盂、茶巾、汤滤等。,(1)茶壶茶壶(teapot),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茶壶是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壶来泡茶和盛茶,独自酌饮的。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差别,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2)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3)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茶托”又称“茶船”。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4)茶海(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起均匀茶汤的作用,多用于乌龙茶的冲泡。,(5)茶盘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材质广泛,款式多样,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材质和式样,最重要也是三字诀:宽、平、浅。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这都是为了烘托茶杯、茶壶,使之雅观。,(6)茶船又名“茶托”或“盏托”,亦称茶托子、茶拓子。其用途以承茶盏防烫手之用,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清代寂园叟陶雅中提到:“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盏则托作圆形而不空其中。宋窑则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颇朴拙也。”可见船形茶托出现于明代。在茶具这个庞大的家族中,茶船虽处于从属地位,却不可或缺。,(8)水盂外形类似僧人化缘用的钵,多为陶瓷所制,用来承接温热茶具后不要的水、冲泡完的茶叶、茶梗。虽是附属之具,却它却无法施展泡茶的真功夫。,(9)煮水器,(10)茶则茶则量器的一种,茶末入釜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四之器中指出:“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茶则也是陆羽提到的28种茶具之一。,(12)茶罐盛放茶叶之器具,多以瓷器、陶器、金属锡、竹木等制成,现在商品茶叶多以马口铁、纸制品制成。,(13)茶匙(茶扒、茶拨)主要用途是将茶叶拨入茶壶或盖碗,以避免手污染茶叶;也用作将泡过的茶叶从茶壶中拨出。,(14)茶挟形如镊子,一般头部弯曲,用于烫杯是防止烫伤和将分好的茶挟放至盏托上,再送至客人面前。,(15)茶荷茶荷为置茶的用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承装茶叶后,供人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状,并据此评估冲泡方法及茶叶量多寡,之后才将茶叶倒入壶中。,(16)茶漏茶斗又称茶漏,常在用小壶冲泡乌龙茶时,置于壶口 。(17)茶针形状为一根细头针状,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常用于疏通紫砂壶。,(18)茶巾茶巾的折叠方法有两种:四分法和三分法(阳关三叠),二、瓷器,(1)瓷器定义凡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但目前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2)青瓷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著称于世。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有的青瓷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眼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龙泉窑釉色苍翠,有粉青色、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龙泉窑赏析釉色青翠如玉。造型简练古朴。器物胎体较厚,稳重大方。,汝窑它是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 、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汝窑瓷器仿制难度大,成品价格高,今年仿制较成功的有东道汝窑、台湾晓芳窑等。,(3)青花瓷 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色在色性上是一种沉静而清冷的颜色,画在微含青色的白瓷上面,既能破除纯粉白瓷的单调,又增加了清澈明快的情调,给观者造成一种趋向宁静的心理反映,因此愈觉清纯美妙,明快秀雅。青花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度、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4)斗彩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欢快的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暗八仙:传统寓意纹样。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韩湘子持箫,蓝采和持花篮,何仙姑持荷花)组成的纹饰,俗称“暗八仙”。它与“八仙”纹同样寓意祝颂长寿之意。,(5)五彩和粉彩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粉彩,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 。,五彩盖碗(康熙),粉彩花鸟(局部),(6)瓷器的鉴别(1)胎体:胎土细腻、洁净,无杂质;色泽纯净、自然,不掺杂增白剂。厚薄一致,修整处理得当。传统手工拉制胚体,灌浆注模是低档品。(2)器型:比例协调,造型古朴,传承有序,不臆造。(3)纹饰:手工绘制,用笔流畅,有传统国画技法,印花是大路货,价值较低,没有艺术欣赏价值;传统纹样要规范,现代创新要有继承。(4)釉色:明亮、明快,给人以美感;高温釉清澈透明、釉上彩没有缺损、单色釉匀净统一。(5)工艺难度:方器、几何造型和复杂造型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斗彩、五彩和粉彩两次烧制,成本高,一般价格高。,三、紫砂器,(1)定义紫砂是一种陶器,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紫砂器一般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在GB/T 10816-2008紫砂陶器标准中,对标准的适用范围定义如下:“用于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而透气性能好的无釉紫砂陶器”。,(2)紫砂器的造型美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有取材于自然,如飞禽、游鱼、走兽;树木、藤草、花卉、蔬菜。有借形改造,如古代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方圆组合等造型。有抽象造型的,如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萦绕、奇石山川的花纹。可以说只有想象不到的,没有紫砂艺人巧手做不出来的。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 紫砂的造型丰富是其他工艺品所不具备的。,(3)紫砂器的材质美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紫泥外、绿泥和红泥统称紫砂泥。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或以不同成份配比,不同温度气氛烧成,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的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上釉,但胜似上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红、闪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质朴浑厚,古雅可爱。紫、朱、米黄三色为紫砂器的本色。,绿泥与紫泥相拼,制成墨绿泥。绿泥与段泥泥相拼,制成琵琶黄泥。绿泥与黑泥泥相拼,制成菜茄泥。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制成褐色拼料泥。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及氧化钴,制成黑料泥。红泥可以炼制淘出朱泥。,(4)紫砂器的实用美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其一,砂壶砂质传热缓慢,保温性强,提握抚摸不感炙手,且有健身作用。 其二:紫砂壶胎具双重气孔结构,冷热急变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无需担心开裂。 其三: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真是久且色泽光明。 其四:用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持久。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气过早散失。紫砂壶易吸茶汁,内壁不刷而无异味,壶经用久,增积茶锈,定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5)紫砂器的艺术美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据不完全统计,依据实物可考,从明正德(公元1506年)开始,至清宣统(公元1911年)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这种情况,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此壶造型简约,色泽偏黄泛紫,风格高洁古雅,乃传世紫砂茗壶之三大经典壶式之一。,井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此壶造型简约,色泽偏黄泛紫,风格高洁古雅,乃传世紫砂茗壶之三大经典壶式之一。,石瓢陈曼生一日,忽然见到一个乞丐,行乞于街角,前置一石器。形状独特,似瓜非瓜,于是以石器为原形绘壶再加上壶盖、壶嘴以配之,经过易稿数百次,终成壶式,起名曰“石瓢”。并在壶身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公作瓢壶,合欢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奏响人间欢乐,遂以合镲为样,合欢为名,设计出合欢壶,以朱泥造之,通体大红,富含吉祥与幸福之意。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适用于节庆、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壶身铭文:八饼头纲 为鸾为凤 得雌者昌 曼生铭,周盘相传,曼生见罗盘虽如铜勺,表面圆通,却坚持己见,曲直合一乃为人之道也。遂以罗盘为原型,绘壶以省之,名曰周盘。 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三足鼎立方显智者胸襟,周盘暗蕴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怀,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石铫提梁茶待客“器之要者”首推铫,煎茶煮水皆宜。古人以石、铜、瓷为铫,曼生提笔画铫以为壶型,为适手而设置提梁。因铫之初乃石器,故命名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此壶系以铫为型,古朴庄重,大气雄浑。铭文:铫之制 搏之工 自我作 非周种 曼公作石铫铭又一: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石瓢提梁相传,曼生一日翻读桐君灵,以究茶汤之药效,恰有好友诗人钱菽美到访,曼生以新制石瓢壶煮白石以待之。好友随口曰:石瓢乃曼公最为钟爱之壶型,何不置提梁于此壶,以观其效?曼生心动,遂依石瓢壶绘之,去壶柄,设提梁,得提梁石瓢壶。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6)紫砂泥料1、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2、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本山绿泥不可以直接成泥制作作品,这是配制泥料的常识。“吐黑”是因为泥质结构疏松,壶泡养以后表面因为吸附黑色素。,(3)段泥也称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段泥原矿目前非常稀贵,现在宜兴制壶人开始用本山绿泥加紫泥来人工调配,形成非自然段泥料。,(4)红泥,又称朱泥,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5)底槽清(底皂青),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紫泥最底层,质量佳,带鸡眼的紫泥矿。烧成的壶呈现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底皂青矿料直接成泥对烧成温度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以前通常加入石黄或其他泥料(嫩泥),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产品滋润感,控制得当可以用来调控色泽 。,(7)清水泥,是一种炼泥方法,这种不加其他杂料直接粉碎成泥方法炼制的泥料统称清水泥。以前清水泥在紫砂一厂,是指直接用紫泥矿料加工成的低档粗货原料,主要制作低档产品和花盆。在80年代后期,优质原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础护理考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药品法律法规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
- 2024福建医师三基考试真题卷(附答案)
- 2025年标准员之基础知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 2024年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端调试维护员及检修员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老年人健康(疾病预防及饮食健康)等基本知识试题与答案
- 摆与地球自转的特点课件
- 面包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个案
- 通山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
- 超声科副主任竞聘演讲
-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 2025年日本市场数字广告投放洞察报告-Sensor Tower
- 2025年电气自动化专业考生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ZLP63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