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doc_第1页
养儿“防”老.doc_第2页
养儿“防”老.doc_第3页
养儿“防”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现实版养儿“防”老的思索2013年3月2日,我跟随部里领导和20多名部里干部深入酒房镇花花庙村履行群众岗职责,问群众所需,所盼,解群众所急,所困。我联系的是酒房镇花花庙村南沟组的11户群众,整整一天,在南沟组组长的帮助下,我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情况。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可我还是把每户家庭的详细情况记载了下来。其实说真的,之前,我觉得我做好了一切下乡的准备,甚至在大脑里勾画着下乡后的情景,想象着和他们聊天,说说笑笑,干群一家亲的场景。可是当我真正走进第一户人家的时候,心里就开始不是个滋味了,我完全高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成长了25年见到的最困难的地方,南沟组50几户人家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各个山坡上,东一家西一户,居住没有一点点规划。土路、土坯房、土地板、土炕、比我年龄还大的家具。 我们挨家挨户的了解情况,群众都很朴实,很可爱,每一家我们都要坐下和一家人聊聊天,问问家里人、问问收入、问问生活困难、问问需要我们做什么,朴实的问题、朴实的聊天,每一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一一记载,能当场为群众解决的当场就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留下彼此的电话,一周以内联系解决。鞋子上、裤子上、衣服上沾满了尘土,浑身却充满了力量,低头看着脚上的泥土,我告诉自己,这一次,我终于脚接地气了,终于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重了。这期间,让我感触最深、感觉最亟需解决的就是当前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养儿防老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60、70年代的家庭,每家每户都不惜违反计划生育,东躲西藏,甚至砸锅卖铁的交罚款只为生个儿子,然而,现实版的养儿“防”老是什么样呢。 先说说我这次亲身经历的一个现实版的养儿“防”老的真事吧。南沟组一对70高龄的老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老夫妇分家后单过,就住在老夫妇的隔壁。小儿子和老夫妇住在一个院子,却活生生的用一道篱笆墙将老两口隔离了出去。我们去的时候,老两口正坐在家门口晒太阳,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我就有种老两口相依为命,幸福也悲哀的感觉。组长为我们双方彼此介绍过后,老两口说去屋里聊,穿过门楼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道篱笆墙,老头说,这是二儿子亲手搭建的,为的是跟他们老两口划清界限。老两口就住在一间漏雨的房子里,黑漆漆狭小的房间里,容不下五个人。我们让老两口坐在炕沿上,还没等我们找到站的地方,老头就开始解裤子,诉说自己的难处了。老头快80了,患有前列腺,肚子上一直插着个管子,什么活都干不了,还钻心的疼,全靠老伴伺候着,老太太70多了,腿脚不方便,走起路来都是小步子换着走。老头告诉我们,他们老两口好几年不种地了,这些年要不是政府的补贴他们老两口早都活活饿死了。两个儿子没有一个管他们,在儿子眼里他们就是陌生人。我仔细观察过那件黑漆漆的房间,房间仅有的几件家具我都叫不上名字,只有在大宅门那样的电视剧里才见过,它们的年龄绝对比我长很多,窗户上没有玻璃,用一层薄纸糊着,阴暗的房间一股冷气直窜心底。平复老两口有点激动的情绪后,我们问老人,当前最希望政府帮忙解决什么问题时,老人说只要他们老两口有口吃的,什么也不图,什么也不要,还不断的说他们活着是政府的累赘,他们不该活着。老夫妇的房门口,就是二儿子亲手搭建的那道隔离父母的篱笆墙,难道这就是养儿“防”老吗?我真的好恨,父母将嗷嗷待哺的我们幸幸苦苦的拉扯大,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报吗?在走访的其余几乎群众家里,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赡养老人已经成了农村老人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类家庭的四分五裂,亲情的缺失是我们最难做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境地,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根据国家政策,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的老人需要符合五保条件,即持有农村户口,因年老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方可进入。这类老人不符合政策条件,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却不履行赡养、抚养、扶养义务,那他们的晚年何去何从?这是执政者亟需解决的当前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大多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低文化人群,自私自利,对亲人没有感恩之情,没有回报父母的意识,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缺失。既然养儿“防”老悲剧版已经发生,为何这么多年来得不到改变,这就是社会原因了。一方面群众对法律知识不闻不问,即便政府来宣传他们要么不参加,要么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然不放在心上,如果他们了解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也不会落到这般境地。即便得不到子女精神上的赡养,用法律强迫子女进行物质赡养来保护自身的权益有何不可。另外一方面,社会影响很重要,所谓环境改变一个人,执政者对不赡养父母的子女不严惩、对赡养父母的子女不表彰,使得农村缺乏知识的社会群体误以为赡不赡养父母只是自家的家事,又不犯法,别人无权过问。针对这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目前只能加大法律制裁力度,强迫那些不赡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