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学校教育发展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1.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历程;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目录第五章学校与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3.应用 (1)能准确分析学校教育制度在人类教育发展历程中在地位和作用; (2)能根据终身教育理念,科学分析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3)能正确看待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学制改革试验。 目录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二、学制的确立依据 三、学制的类型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 五、学制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 二、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三、学制的演进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一、入学年龄 二、修业年限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目录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要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 一?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学校教育的具体任务?培养目标和任务决定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要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培养目标和任务决定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二)学校教育制度的要素?1.学校的级别?2.学校的类别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要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的类别?3.学校的结构?1.学校的级别?学前教育机构?初等学校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要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中等学校?高等学校?2.学校的类别?按学校任务分?按教育对象特点分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要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按主办单位分?按学校组织形式分?3.学校的结构?学校的结构,决定了学校的类别,反映了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多种关系。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要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考虑人口状况 二、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考虑人状况?4.依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5.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一)双轨制?18世纪初露端倪,19世纪定型,以欧洲为代表?一轨是学术教育,自上而下,即先有大学,再有中等教育的预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备学校(文法学校),最后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负责培养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一轨是职业教育,自下而上,即先有小学,后有职业学校,负责培养熟练劳动力。 ?两轨之间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二)单轨制?19世纪后半期形成,以美国为代表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大学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大学?特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三)分支型?20世纪上半期形成,以苏联为代表小学初中阶段不分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可进入对口的高等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小学、初中阶段不分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可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 ?中学阶段开始分轨,可以进普通中学,也可进中等专业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1.建立科学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利于保证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实现?2.建立科学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利于促进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3建立科学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五、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3.建立科学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普及和提高?4.建立科学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制对于教师的意义?“由于一般教师都是在既定级别与类别的学校中工作,教师对学制问题未必都很关注。 若不想囿于见闻,不满足于就事论事 五、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制问题未必都很关注。 若不想囿于见闻,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埋头工作,那就不妨关注学制问题。 陈桂生?(一)正确理解学制的性质与任务?学校的性质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与半日制 五、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制与半日制?学校的任务普及与提高;升学与就业?(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区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 五、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1)把握课程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2)把握课程教学的进度与方法 五、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2)把握课程教学的进度与方法? (3)把握课程教学的要求与程度?(四)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学制改革,涉及到校舍、师资、设备、经费、教材等方面,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五、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制改革,涉及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加强学习,开拓创新。 目录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一)非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即指教育的活动和存在形式与社会生活、生产浑然一体的原始形态,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固定的教育场所和规范的教育内容。 ?(二)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指教育活动已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态,它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教育场所和比较规范的教育内容。 ?形式化教育,通常指有专门教育机构的教育,教育形式定型。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教育主体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教育主体不固定固定非形式化教育与形式化教育的区别教育对象不固定固定教育活动偶发规范化、知识化教育场所与设施不固定固定教育与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独立?(三)教育实体?教育实体是指具有教育职能的机构。 ?教育实体的出现是非形式化教育发展为形式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教育实体的出现,是非形式化教育发展为形式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教育实体主要包括学校、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少年之家)、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儿童图书馆、少年报社、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儿童剧院、儿童公园、儿童运动场)、成年人的社会文化教育设施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人的社会文化教育设施。 ?学校是建立在固定的场所并且有一定的设施及设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存在的、有目的、有计划进行教育的机构。 ?最早的教育实体是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其教育职能的专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了。 ?原始社会末期,有关于成均和庠的传说,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实体的萌芽。 ?从夏朝开始,庠、序、校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实体的 一、教育实体的产生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从夏朝开始庠序校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实体的出现。 ?19世纪后半期,我国开始学习西方设立新式学校,标志着现代教育实体的出现。 ?(一)西方学校教育系统?古希腊的教育实体之间开始形成初步的衔接关系。 ?古罗马教育实体之间逐步建立起有限的而非普遍的衔接关系。 二、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古罗马教育实体之间逐步建立起有限的而非普遍的衔接关系。 ?中世纪的西方教育实体之间形不成沟通和衔接关系,基本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1718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的思想,为改变中世纪教育实体之间的无序状态提供了思想基础,但在实践层面未能落实。 二、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但在实践层面未能落实?19世纪,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文实中学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革新以及职业教育的推进,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已然基本形成?(一)中国学校教育系统?夏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实体之间已经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划分,但不同层次之间处于分离状态,相互之间并无沟通与衔接。 二、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隋唐以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实体之间开始建立初步的衔接关系。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将教育实体之间初步的衔接关系分割得四分五裂。 ?宋朝时期,教育实体屡有兴废,相互之间断续不定,难以保持稳 二、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宋朝时期,教育实体屡有兴废,相互之间断续不定,难以保持稳定。 ?明清时期,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之间教育实体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 ?在形式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实体经历了从“非制度化教育实体”到“制度化教育实体”的演变过程,制度化教育的形成直接促进了学制的产生。 三、学制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一)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是指通过配套的制度使不同教育实体之间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且严格按照制度运行。 制度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了上 三、学制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育体系,并且严格按照制度运行制度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建了下衔接、左右沟通、类型多样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个阶段即非形式化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但没有制度保障,而且缺乏基本的稳定性。 ?第二个阶段即形式化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教育实体来推进, 三、学制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并且有了一定的制度,但制度之间并不配套。 ?第三个阶段即制度化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配套的制度予以规范。 ?(二)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现,它使教育实体不再处于游离状态,而是把各级各类教育实体统合成完整的、配 三、学制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套的学校教育系统。 ?近代教育兴起以后,特别是在公共教育制度形成以后,随着学校大量增加,需要确立一定的规范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标准,并在学校职能健全以后,解决上下级别学校衔接、不同类型学 三、学制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校分工以及办学权限之类的问题,学校教育制度由此应运而生。 ?现代学制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产物,其最早始于西方,酝酿于18世纪,确立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 ?中国学制的建立始于清末新政时期。 “壬寅癸卯学制” (1904)、“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壬戌学制” (1922)。 三、学制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后,除1951年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外,并没有再发布完整的统一学制文件,但学制改革始终在探索和推进。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现行比较完备的学制结构系统。 壬子癸丑学制系统图壬戌学制系统图壬子癸丑学制系统图壬戌学制系统图?(一)制度化教育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 (1)制度化教育以“杰出人才论”为指导思想,“以至少牺牲半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一半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 (2)制度化教育以成套制度、密集规范构筑起封闭的教育壁垒,限制了制度化教育体系以外的大量青年接受这种教育的机会,民主的气息十分稀薄;? (3)制度化教育把学习与文凭、文凭与就业资格、就业资格与社会位等同起来,损害了人们原有和本该有的求知欲;? (4)制度化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人”,打击了部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4)制度化教育培养出批又批高分低能人,打击了部分人的学习积极性;? (5)制度化教育是一种代价昂贵的教育,使得国家、社会和家长的投入越来越多,不胜负担。 ?制度化教育一方面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突破界限的尝试? (1)需要用开放的教育系统代表封闭的教育系统。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1)需要用开放的教育系统代表封闭的教育系统。 ? (2)现代教育制度倾向于沟通与融合。 ?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将逐渐消失。 ?(二)终身教育的兴起?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终身教育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国际终身教育的提出与演进?1965年,法国教育家(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局继续教育部长)保尔?朗格朗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7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推动了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1976年,美国通过终身教育法。 ?198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关于终身教育报告中,提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教育发展原则。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教育发展原则。 ?瑞士、法国、俄罗斯等国也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教育改革的终身教育思想。 ?2.中国终教育的提出与演进?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教育法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xx年党的十六大报告?xx年xxxx教育振兴行动计划?xx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3.终身教育的特点?终身性?全民性 四、终身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目录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学校教育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般而言入学年龄早修业年限短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问题?一般而言,入学年龄早,修业年限短,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数量;入学年龄晚,修业年限长,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小学入学年龄的几种主张?学制中的入学条件,最关键的是小学入学条件在小学入学条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入学年龄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在小学入学条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入学年龄?小学入学年龄,争议较多?4岁说?唐彪(清代教育家)“生子至三四岁时,口角清楚,知识稍开,”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钱学森“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 ?罗曼(美国儿童能力开发研究所博士)“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 如果想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 ?5岁说?马卡连柯“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763年,普鲁士规定5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870年,英国规定5岁儿童必须进入小学。 ?6岁说?美国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 ?7岁说?有研究认为,成人的脑重约为1400克。 而新生儿的脑重约为390克,9个月婴的脑重约为960克,3岁是增至1011克,到7岁时,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克个月婴的脑重约为克岁是增克到岁时已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 ?(二)世界各国小学入学年龄?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德国和英国曾规定5岁儿童入学外,多数国家都规定67岁为入学年龄。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01982世界教育统计年鉴入学年龄国家和地区数国家和地区数其中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4岁211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4岁2115岁3686214156岁113263121203127岁4671711928岁211总计19942553544419?英国初级学校7岁,预备学校8岁?德国6岁?法国6岁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法国6岁?美国6岁?日本6岁?苏联7岁?(三)中国小学入学年龄概况?清末民国时期?1904年癸卯学制7岁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04年癸卯学制7岁?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6岁?1922年壬戌学制6岁入学?1949年以来的入学年龄?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7岁?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行6岁入学的实验 一、入学条件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实施若干问题意见6岁,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仍可实行七周岁入学;特别困难的地区,还可适当推迟入学年龄。 ?1996年小学管理规程6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 ?按照现行的学制,从6岁上学到博士毕业,需22年。 如果加上3年学前教育,需25年。 按平均寿命75岁计算,有1/3时间在校学习。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如果28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则学习22年,工作32年,时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为145%。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修业年限中,影响最大、争论最激烈的往往是基础教育阶段学制,即中小学学制。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学制国家六三三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葡萄牙、挪威、意大利、韩国、印尼、泰国法国越南黎巴嫩(一)国外基础教育学制的主要类型五四三法国、越南、黎巴嫩五三四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西班牙四六三德国四四四捷克、罗巴尼亚?据UNESCO1995年统计年鉴,国外189个国家中,基础教育学制总年限为10的有8国,11年的有40国,12年的有111国,13年的有26国,14年的有4国。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有国年的有国?(二)中国基础教育学制的演进?清末民国时期?1904年癸卯学制五四?五制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04年癸卯学制五四?五制?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四三?四制?1922年壬戌学制六(四二)?三三制?1949年以来的基础教育修业年限?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五年一贯制?1953年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小学改用四二制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53年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小学改用四二制?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五三?二制?1980年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六?三三制?1986年4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鹏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指出“目前,我国小学和初中的学制有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六?三制、五?四制、五?三制和九年一贯制等多种形式。 多种学制并存,是我国现存的实际情况。 ?关于“五四”制的实验?从1980年开始,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始进行“五四”制的实验研究。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81年,北京师大副校长肖敬若发起成立“学制研究小组”,明确提出中小学实行“五四三”制的设想,并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等单位开展了“五?四”制改革的实验。 ?1984年底,已连续2次召开全国中小学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工作会议。 ?国家教委1989年工作要点提出“采取措施,加快小学、初中五四制的实验,选择几个不同特点的县、中等城市和若干所学校进行试点。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从1990年开始,国家教委在山东诸城县,烟台市一个区(或县),湖北省沙市、潜江县,黑龙江省密山市,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辽阳市宏伟区,河北省青龙县,上海市一个区(或县)进行“五四”改革实验。 ?1990年10月,国家教委在湖北省沙市召开了“ 五、四”学制区域性实验研讨会。 据会上初步统计,除国家教委定的六省、市9个实验区外,北京、天津等11省、市还有数百所学校在进行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五、四”学制实验。 会议一致认为小学五年可以完成六年的教学任务,提出要积极地进行和扩大“ 五、四”学制区域性实验,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五、四”学制的优越性和向“ 五、四”学制过渡的经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早确定“ 五、四”学制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学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国家颁发基本学制等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 二、修业年限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管理规程,规定小学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或5年。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中式烹调师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计算机操作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工监测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2025年服务体系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地质勘查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殡葬服务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共享办公工位预订系统市场前景与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操作手册/西门子/软件/Simotion Programming-MCC
- DBJ53T-44-2021云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五金件盐雾测试报告
- 肛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诊疗要点
- 选择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陕西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废旧船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2025年4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