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园西医综合真题考点与答案解析.doc_第1页
医教园西医综合真题考点与答案解析.doc_第2页
医教园西医综合真题考点与答案解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教园西医综合真题考点与答案解析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7.2013N121B 胰岛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 A. 旁分泌调节 B. 血分泌调节 C. 自分泌调节 D. 腔分泌调节 7.2013N121B 答案:A【考点还原】(P6)“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过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如生长抑素在胰岛内抑制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P407)“胰岛素和生长抑素可以旁分泌的方式直接抑制相邻的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对)。【答案解析】旁分泌(P6、P368)是指细胞产生的激素或调节因子通过细胞间隙对邻近的其他种类细胞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的调节方式,胰岛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典型的旁分泌调节。血分泌(P368)是远距分泌的另一种叫法,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循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细胞的调节方式。自分泌(七版生理学P169)是指激素分泌后在局部扩散又反馈作用于产生该激素的内分泌细胞本身。腔分泌(七版生理学P169)指胃肠激素由内分泌细胞释放后,沿着细胞之间的缝隙,弥散入胃肠腔而起作用的调节方式。8.1998N14A “神经激素”是指A. 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 具有酶功能的神经递质C. 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 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E. 使神经兴奋的激素 8.1998N14A 答案:C【考点还原】(P6)“一些神经元也能将其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释放入血,然后经血液运行至远处,作用于靶细胞,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神经激素”(C对)。【答案解析】神经激素是指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C对),最典型的神经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也称血管升压素)(P6、P140、P258、P385)、缩宫素(P385)和下丘脑调节肽(P380)。9.2006N1A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A. 神经调节B. 自身调节C. 局部调节D. 体液调节E. 神经-体液调节 9.2006N1A 答案:E【考点还原】(P6)“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P232)“上述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释放的机制也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即寒冷刺激沿上行的神经传导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者再刺激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E对)。【答案解析】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外周温度感受器兴奋,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促进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最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在此过程中,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为典型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E对)。10.2012N122B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引起血压升高的调节属于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 D. 神经-体液调节 10.2012N122B 答案:D【考点还原】(P6)“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便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如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D对)。【答案解析】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直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嗜铬细胞膜中的 N1受体,促使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同时也提高靶细胞中儿茶酚胺合成酶系的活性,促进儿茶酚胺的合成(P412),儿茶酚胺合成并分泌入血之后参与体液调节,在此过程中,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为典型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D对)。11.1992N65A 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 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B. 动脉血压维持相对恒定C.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 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E. 平均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1.1992N65A 答案:E【考点还原】(P6)“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例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的初长度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张力;肾动脉灌注压在80-l8O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E对),从而保证肾泌尿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动脉血压改变的影响”。(P144)“这种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在肾血管特别明显(E对),在脑、心、肝、肠系膜和骨骼肌的血管也能看到,但皮肤血管一般没有这种表现”;(P243)“在没有外来神经、体液影响的情况下,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E对)。(P135)“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导致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表现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减小,动脉血压下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弱,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回升”(B错)。(P182)“在心力衰竭或脑干损伤的患者,常可出现呼吸运动增强和减弱交替的现象,其产生机制可能是肺泡气与化学感受器处的PCO2存在时间差和反馈增益过强。当PCO2较高的血液到达化学感受器时,可引起呼吸中枢的反应增强,使肺通气量增加;随着呼出的CO2增多,动脉血PCO2逐渐下降,当PCO2较低的血液到达化学感受器时,又使呼吸运动因缺少足够的CO2刺激而受到抑制,于是呼吸变慢变浅甚至停止”(A错)。(P235)“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和改变代谢水平等生理性调节反应,以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C错)。(P404)“胰岛素是促进物质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稳态的关键激素”(D错)。【答案解析】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3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活动均涉及自身调节:如调节肾血流量的肌源性自身调节(E对)和管-球反馈(P6、P243)、尿生成过程中的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P252、P253)、局部组织的代谢性自身调节(P143)、脑血流量的肌源性自身调节(P148)、心肌骨骼肌的异长自身调节(P6、P94)、以及内分泌系统存在的大量自身调节等等。但目前为止只考过肾血流的肌源性自身调节(1992N65A,1999N1A)和脑血流的肌源性自身调节(2012N121B)。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是因为过度通气时,肺通气量增加,呼出的CO2增多,血液中PCO2下降,呼吸中枢因缺少足够的CO2刺激而受到抑制造成的,属于化学感受器介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