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长期均衡的过程和结论。 掌握不同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及收益、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的意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了解生产者剩余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一节 市场结构一、竞争与垄断厂商的决策包括三个方面:价格选择、产量选择和规模选择。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这些决策的过程和结果都与市场的组织形式有关。市场(market)是指交易的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市场不仅仅是指交易的场所,它还包括组织这些交易的方式和制度安排。如果我们把可交易的物品分为产品和生产要素两大类,相应的交易就分别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进行。产品又可分为有形产品(物质产品)和无形产品(非物质产品),因此产品市场又可分为有形产品市场和无形产品市场。微观经济学研究划分更细致的市场,如小麦市场、土地市场、苹果市场、圆珠笔市场和AB两地间的长途客运市场等。一个具体产品市场中的全体厂商被称为一个行业。不同的市场组织形式是按照竞争的程度或垄断的程度来区分的,而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主要由三个方面来界定。一是市场中的厂商数目。厂商数目越多,单个厂商影响市场的能力(即垄断程度)就越低,竞争程度就越高。二是市场中各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别。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竞争程度就越低。三是厂商进入行业(即要素流动)的阻碍。进入越困难,垄断程度就越高,竞争程度就越低。按此标准,市场被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类(见表61)。其中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本章专门讨论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选择,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有关内容放在下一章进行讨论。“厂商数目多”还暗含着“厂商规模小”的假定。一个由众多的小规模厂商构成的行业中每一个厂商都显得微不足道,它们都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市场。这是保证竞争的最重要的因素。“厂商数目多”是消除卖方垄断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市场的竞争性,还必须消除买方垄断,即假设买者数目也多。在现实的产品市场中这一假设通常都能实现,因此“买者数目多”就没有被突出地提出来。 “厂商充分多”只是完全竞争市场第一个条件的简单提法,更准确的提法应当是“买者和卖者都充分多,每一个买者和卖者买卖的数量都很少”。同样的,垄断竞争市场第一个条件的准确表述是“买者和卖者都比较多,每一个买者和卖者买卖的数量都比较少”。完全竞争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不完全竞争的理论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由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剑桥大学的罗宾逊提出。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1. 买者、卖者充分多买者、卖者充分多是完全竞争的最为重要的条件。“竞争”这一概念指的是市场参与者的任何行为对市场不产生影响,其反义词“垄断”则指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市场能产生一定影响。这里特别强调卖者充分多,每一个厂商都是市场这个汪洋大海中的“沧海一粟”,它无论怎样调整产量都不能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它们都只能被动地接受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因而完全竞争厂商被称为“价格的接受者”。2. 产品同质产品同质这个条件要求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两个厂商的产品只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是有差别的,那它们就不是同质的。同质产品要求产品的功能、质量、规格、包装、商标、购物环境和售后服务等完全相同,消费者无法区分产品是由哪一家厂商生产的。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不会关心产品的生产厂商,购买任何一家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一样的。于是,任何一家厂商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都会导致其产品无人问津。这个条件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完全竞争厂商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3. 要素流动自由要素流动自由是指厂商进入和退出行业是完全无障碍的,各种资源可在厂商之间和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入流出。这样,经济理性主义就会使得要素由获得较低报酬的生产流向获得最高报酬的生产,而后者正是利润最大的,是高效率的生产。于是缺乏效率的厂商终将被市场淘汰,留在行业中的厂商都是高效率的生产者。对完全竞争厂商长期行为的研究表明,一旦某个厂商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长期中市场就将吸引新厂商加入这一行业来争夺所存在的超额利润。争夺的最终结果是超额利润被消灭。相反,厂商的亏损也会被退出行业的行为所消除。总之,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厂商在长期中只能获得正常利润。4. 信息完全信息完全是指市场是完全透明的,不存在买者或卖者所不了解的信息。每一个消费者和厂商都可根据完全的信息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经济抉择。消费者根据完全的信息准确地确定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的购买数量,厂商则根据完全信息准确地决定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工厂规模和产量。这个条件也进一步排除了厂商不按市场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的可能性。这四个条件都十分苛刻,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满足这样条件的市场,但它的重要性值得人们研究,正如物理学将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所谓理想气体作为最重要的气体加以研究一样,经济学也将完全竞争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形式来研究。具体地说,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比较方便,并能以简明的形式揭示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其次,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竞争的一个极端情况,为其他类型市场的研究提供参照标准。最后,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结论可近似地应用于那些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三、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由较多厂商提供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称为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首先垄断竞争市场存在较多的小规模厂商,它们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其次这些厂商所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这里说的产品差别不仅指产品实质性的差别。两个厂商的产品哪怕是完全相同的,但只要它们在消费者心目中存在差别,就被看成是有差别的产品。产品差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差别越大垄断就越严重。由于存在产品差别,市场中各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也是有差别的。但既然是同种产品,这种差别就不会很大。为简化讨论,我们有意忽略这些差别而对所谓“代表性厂商”进行分析。最后垄断竞争市场中要素流动是比较自由的,或者说厂商进出市场是比较自由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预见,长期中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或亏损都会被自由进出市场的厂商所消灭,厂商从而获得正常利润。四、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market)是指由不止一个但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商提供同一种产品的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也简称为寡头市场,其中的厂商都称为寡头。寡头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从而每一个寡头在市场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不难看出,寡头市场是更接近完全垄断市场的一种不完全竞争市场。因为厂商数目很少的条件保证了这个市场存在较高程度的垄断,所以这些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差别就不再被强调了。这些寡头若生产同质产品(如金属冶炼和水泥等产业),则称它们为纯粹寡头;若这些产品是有差别的(如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则称其为差别寡头。由于资金规模、市场信誉和专利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新厂商想进入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五、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完全垄断市场(perfect monopoly market)是指行业中只有唯一厂商的市场,完全垄断也简称垄断。表61已指出,垄断市场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厂商唯一,市场由唯一的这家厂商提供商品;其次是其他市场无相近的替代品,这就进一步排除了可能的竞争因素;最后是行业禁入,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这一行业参与竞争。十分明显,完全垄断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垄断最为严重的一种市场。行业禁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其一为资源独占。一家厂商控制或独占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关键资源,其他厂商无法获得这种资源。其二为政府特许。政府出于某种目的而排除其他厂商进入这一行业的可能性。这些目的可能是商品的高额利润(如我国的烟草专卖和食盐专卖等),也可能是行业的特殊性(如供电、供水等),还有可能是保护发明创造(如专利许可)等。其三为自然垄断。有些产品(如重型机械和飞机等)生产的最适规模非常大,一家厂商率先达到这一规模后其产量即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他厂商通常不敢在这一厂商降价的潜在威胁下投入巨额资金进入这一市场。自然垄断的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商品从生产技术上来看竞争是不经济的。如完全竞争的铁路运输市场中,两地间必须修建为数众多的属于不同厂商的铁路,这显然是极不经济的。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和收益一、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根据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讨论,除吉芬物品外的所有商品都服从需求规律,因此本章及下一章的讨论范围排除了吉芬物品的特例,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调下降的(见图61)。图61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单个厂商面对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就不一样了。因为厂商只是市场中的沧海一粟,它可以按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价格出售任意的产量。这里说“任意”是相对微不足道的厂商而言的。即使它将产量扩大一倍,也不过是“沧海两粟”,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厂商不能提价,否则其产品的需求量将缩减为零。另一方面,厂商也不必降价,因为它按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售出任何数量的产品。于是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D就是一条水平线,其高度等于市场价格P0(见图61)。厂商面对的需求函数是:PP0 (61)这就表明,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它无权选择价格。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1. 厂商的总收益TR(total revenue)根据收益的概念,厂商的总收益为TRPQ,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P0,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函数为:TRP0Q (62)其图像即为收益曲线,这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P0的射线(见图62)。图6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2. 厂商的平均收益AR(average revenue)平均收益被定义为收益R的平均值R/Q:ARPP0这就说明厂商的平均收益与产量无关,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与需求曲线重合(见图61)。3. 厂商的边际收益MR(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被定义为收益R的导数,即dR/dQ,其式为:MRP0P0这就说明厂商的边际收益也与产量无关,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也与需求曲线重合(见图61)。综上可知,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水平线PP0是三位一体的,它既是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又是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见图61)。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前已说明,完全竞争厂商无权决定其产品的价格。短期内,厂商也不能改变其规模。于是,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的选择就只剩下产量一项了。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是指该厂商利用既定规模的工厂选择了利润最优产量的状态。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式5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PSMC (63)一、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中最优产量的选择图63中横轴表示产量Q,纵轴表示产品价格P,该图画出了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这三条曲线由厂商的规模所决定因而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坐标图还画出了厂商的需求曲线,这条水平线同时还是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前文已经说明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即这条水平线也是厂商不能改变的。厂商只能根据这些既定的条件,按原式63来选择最优产量以达到短期均衡。厂商这样做了以后,其利润可能出现以下各种情形。图63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中获得超额利润1. 获超额利润的情形假设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价格P1高于SAC的最低值,水平线D1就是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它同时也是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厂商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必须选择适当的产量使短期均衡条件式63得以成立。显然,Q1就是这样的产量(即厂商应生产点a处的产量)。此时厂商的总收益为P1Q 1,即图中矩形daeo的面积。厂商的总成本为平均成本与产量之积(点b的纵坐标乘以Q1),即图中矩形cbeo的面积。厂商的利润则为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图表现为矩形abcd的面积。由于市场价格高于SAC曲线的最低点(收支相抵点),所以只要选择价格P(即AR)高于SAC处,即图中Q与Q之间的任何产量Q,厂商就能获得利润(PSAC)Q0。当然,按利润最大化条件选择产量Q1所获得的利润是这些正的利润(超额利润)中的最大者。图64描绘了这种情况下厂商的利润曲线。图64 短期内获超额利润企业的利润曲线2. 获正常利润的情形随着市场价格的下降,厂商的经营点a也沿着SMC曲线下移,厂商的利润不断减少。当市场价格降低到SAC的最低值P2时,厂商三位一体的水平线为图中的D2(见图65)。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厂商选择在点a生产,即选择产量Q2。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均为P2,或者说厂商的总收益与总成本都等于图中矩形aboc的面积,即厂商的利润等于零。除非选择产量Q2,其他的产量下平均成本都高于平均收益(SAC曲线位于AR水平线上方),这都会使厂商蒙受亏损。图66描绘了这种情况下厂商的利润曲线。在图65中点a被称为收支相抵点或盈亏平衡点,当市场价格高于这一点的纵坐标时,厂商生产最优产量所获利润为正;当市场价格低于这一纵坐标时,厂商即使生产最优产量也蒙受亏损(负利润);当市场价格恰好等于这一纵坐标时,厂商生产最优产量获得正常利润。图65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获得正常利润的情形图66 短期内获正常利润企业的利润曲线3. 亏损但仍须继续营业的情形如果市场价格继续下降,无论选择怎样的产量厂商都只能亏损(见图610)。当市场价格降至P3时厂商三位一体的水平线为图中的D3(见图67)。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厂商选择在点a生产,即选择产量Q3。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为P3,平均成本则等于点d的纵坐标。总收益等于矩形aboc的面积,总成本等于矩形dbof的面积,两者之差即矩形fdac的面积就是亏损额。图67 亏损但须继续营业的情形既然厂商选择任何产量都要蒙受亏损,那么它是否要停止营业呢?下面用三种方法来分析这一问题。(1)利用决策成本的概念现在厂商面临“继续营业”还是“停止营业”的选择。因为无论作何选择均不能改变固定成本,所以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从而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现在的决策成本只是可变成本(图67中矩形obeg的面积)。若选择“继续营业”,则收益为矩形aboc的面积,它超过了决策成本,于是此时仍应继续营业。收益与决策成本之差(矩形acge的面积)为决策利润,即相对停止营业来说,继续营业所减少的亏损。(2)比较继续营业和停止营业的亏损额虽然继续营业要蒙受亏损,但停止营业也是要亏损的。停止营业的亏损就是固定成本。在图67中线段ed的长度表示此时的平均固定成本,矩形fdeg的面积等于固定成本,这是停止营业(产量Q0)所必须蒙受的亏损额。由此可见,此时选择产量Q3继续营业所带来的亏损要小于停止营业带来的亏损,所以此时厂商虽然亏损,但须继续营业。(3)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可变成本若继续营业,平均收益为线段ab的长度,它超过了平均可变成本线段eb之长(见图67)。这就是说,继续营业时平均每单位产量带来的收益抵消平均可变成本后还有多余。多出来的部分(线段ae之长)可用来部分弥补平均固定成本(线段de之长)。这比停止营业时固定成本一点也得不到弥补的情况当然要好一些。4. 亏损且继续营业、停止营业均可的情形当市场价格降至图68中P4的水平,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在点a处生产,即选择产量Q4。此时总收益等于矩形aboc的面积,总成本则为矩形dboe的面积,矩形edac的面积就是亏损额。此时的平均固定成本由线段ad的长度表示,固定成本则等于矩形edac的面积。现在可变成本既是继续营业的最小亏损额又是停止营业的亏损额,故继续营业和停止营业均可。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低点a称为停止营业点,当市场价格高于这一点的纵坐标时,厂商应该继续营业而不论盈利还是亏损;当市场价格低于这一点的纵坐标时,厂商亏损并应停止营业;当市场价格恰好等于这一纵坐标时,厂商亏损并继续营业和停止营业两可。图68 亏损单继续营业和停止营业两可的情形5. 亏损且须停止营业的情形当市场价格降至图69中P5的水平,如果厂商继续生产,按利润最大化条件便应选择图中点a处的产量Q5。此时的总收益等于矩形aboc的面积,总成本等于矩形ebod的面积,亏损额等于矩形eacd的面积。此时的平均固定成本由线段eg的长度表示,固定成本则等于矩形面积egfd的面积。由此可见,停止营业造成的亏损(固定成本)要小于继续营业的最小亏损,所以此时应当停止营业。图69 亏损且须停止营业的情形以上讨论了短期内厂商亏损的三种情形,图610是它们的利润曲线。图610 短期内亏损企业的利润曲线利用图611,我们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利润情况进行简短的小结。SAC的最低点f称为收支相抵点或盈亏平衡点。当市场价格高于这一点的纵坐标时,厂商的最大利润为正数;当市场价格恰好等于收支相抵点f的纵坐标时,厂商的最大利润为零;当市场价格低于收支相抵点f的纵坐标时,厂商的最大利润为负数。AVC的最低点a称为停止营业点。厂商的最大利润为负数时又可分为三种情况。当市场价格还高于这一点的纵坐标时,厂商须继续营业;当市场价格恰好等于停止营业点a的纵坐标时,厂商既可继续营业也可停止营业;当市场价格低于停止营业点a的纵坐标时,厂商必须停止营业。图611 短期内不同的市场价格下厂商的最大利润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供给量是指针对确定的价格厂商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供给函数则是供给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其图像即为供给曲线。在图611中只要市场价格高于停止营业点a的纵坐标,厂商就不会停止生产,其短期均衡产量就是对应这个价格的短期供给量。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与价格是相等的,而短期边际成本是产量Q的函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可写作PSMC(Q)。满足这一条件的产量Q就是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也就是对应这一价格的短期供给量。这就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SMC曲线位于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图612画出了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当市场价格为P1时厂商在点a处达到均衡,厂商利润最大的产量即短期供给量为Q1。于是,点a在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上。同理点b也在短期供给曲线上。这样的点都位于收支相抵点c以上,所以最优产量即短期供给量都使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当市场价格降低为P3时厂商的最优产量或短期供给量为Q3,故点c也在短期供给曲线上,此时厂商获得正常利润。当市场价格为P4时,厂商的最优产量为Q4。因为厂商的经营点d位于停止营业点f和收支相抵点c之间,所以厂商亏损并在短期内继续提供产量Q4。因此点d也在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上。当市场价格降为P5时,厂商的最优产量为Q5。厂商恰好在停止营业点f经营,此时厂商的亏损额恰好等于固定成本,继续生产和停止营业均可。因此点f既可以认为在也可以认为不在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上。当然,更低的市场价格会使厂商停止营业。当价格为P6时,厂商的最优产量为Q6。因为厂商的经营点g位于停止营业点f以下,所以厂商会采取停止营业的措施。Q6不再是此时的供给量从而点g也不在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上。连接a、b、c、d和f等点(也可去掉点f),便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图612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在用解析方法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时就可利用以上的几何分析,具体方法如下:1. 求出停止营业点f的坐标方法1求出平均可变函数PAVC(Q),然后求取这个函数的极值,即求解方程 AVC(Q)0,得停止营业点的坐标(Q0,P0)。方法2将平均可变函数PAVC(Q)与短期边际成本函数PSMC(Q)联立求解,即解方程AVC(Q)SMC(Q),得停止营业点的横坐标Q0,代入PAVC(Q)或PSMC(Q),求得停止营业点的纵坐标P0。2. 利用短期边际成本函数写出短期供给函数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为:PSMC(Q) 这里SMC只是函数符号,在具体计算时并不会出现这个符号。在具体求出的供给函数中若出现了此符号那就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初学者易犯的错误。,(QQ0)或写成PSMC(Q),(PP0) 因价格等于停止营业点的纵坐标时厂商既可继续营业也可停止营业,故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限制也可写成QQ0和PP0。假设我们已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则其边际成本函数为:SMC=由所给短期总成本函数可知:VC=于是AVC=令=0,即,得=2。此时AVC=3122+40=28,即停止营业点为(2,28)。这一点也是SMC与AVC两条曲线的交点,故也可令SMC=AVC求得。于是,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就是:P= (2)设完全竞争行业共有n家厂商,各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分别为Q=,则不难理解,整个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Q=。因为各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都是单调递增(符合供给规律)的,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如此。三、生产者剩余与第三章中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相对应,我们利用供给曲线可以引入生产者剩余的概念。供给曲线上一点(Q,P)表示对于价格P,厂商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产量是Q。或者说,对于产量Q, P是厂商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称为供给价格)。根据供给规律,对于成交的产量Q中的第1单位产量,厂商的供给价格较低,对第2单位产量厂商的供给价格较高,以此类推,对最后1单位产量的供给价格最高。由于这些产品都是按最后1单位产量的供给价格成交的,所以厂商收入的实际金额要高于它所能接受的最低金额。我们将厂商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实际收益的金额与它所能接受的最低金额之差为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图613中S是厂商的供给曲线,其方程为P=P(Q)。厂商以价格P0出售了产量Q0从而收益为P0 Q0(矩形ABOD的面积)。当厂商已出售产量Q时,若要它再提供产量dQ,则它所能接受的最低金额为PdQ(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于是厂商出售产量Q0所能接受的最低金额为,即图613中曲边梯形OCAD的面积。根据生产者剩余的定义,生产者剩余为:PS= P0 Q0 (64)从几何图上看,生产者剩余等于曲边三角形ABC的面积。图613 生产者剩余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上一节讨论了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决定,本节将研究厂商的规模决定。一、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过程与条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产品价格是厂商利润额的决定条件之一。若短期内市场价格使得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或亏损),长期内市场会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厂商调整规模以获取更大利润(或减少亏损);另一方面新厂商进入行业以争夺超额利润(或部分原有厂商退出行业)。这些变化会改变行业的供给,从而改变市场价格,进而减少乃至消灭厂商的利润(或亏损)。当利润(或亏损)被消灭,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就不复存在了,这些变化也就停止了,厂商就实现了长期均衡。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都要将工厂的规模调整至最优工厂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各个厂商都获得正常利润。这里所说的规模调整包括一连串的规模产量调整。短期内厂商利用一个一般的工厂来生产最优产量,长期中它会根据这一产量来选择相应的最优工厂。这个规模一经选定,原来的产量通常又不是新工厂的最优产量了,于是厂商再根据新工厂的规模选择相应的最优产量。然而对于这个新产量,新工厂的规模往往又偏离了最优,于是新一轮的规模产量调整又将展开,直到厂商用最优工厂生产最优产量为止。我们将完全竞争厂商用最优工厂生产最优产量的这一状态称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以上分析指出,长期均衡蕴含短期均衡,或者说短期均衡是长期均衡的必要条件。图614画出了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三种不同规模工厂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假设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价格 P1高于LAC的最低值P0,那么必然存在这样规模的工厂,其SAC的最低值也小于P1。例如,图中以SAC1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厂商工厂1就是如此。这家工厂只要选择Q1和Q3之间的任何产量都能获取超额利润,当然厂商会按照利润最大化条件来选择产量Q2从而获得最大利润,并以此达到短期均衡。短期内厂商不能改变自己的规模,新厂商也来不及进入这一行业来争夺存在的超额利润。长期中,厂商会调整自己的规模以获取更大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行业中存在的超额利润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新厂商的加入增加了行业的供给,根据供求定理,这会使市场价格下降。市场价格的下降会降低乃至消灭工厂1的利润,但只要市场价格没有降到与LAC的最低值P0相等的水平,行业内就仍有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如市场价格降低至图中P2的水平,工厂1的确会蒙受亏损,但图中SAC2所代表的厂商工厂2却仍可获得超额利润。于是工厂1会将自己的规模调整到工厂2或更优的水平,同时新厂商继续加入行业争夺超额利润,市场供给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这一过程一直要持续到价格降至LAC的最低值P0。此时除了图中SAC0所代表的厂商外,一切规模的工厂都蒙受亏损,而这一家工厂工厂0生产产量Q0获得正常利润。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厂商都会将规模调整至工厂0的水平,从而都获得正常利润。超额利润消失了,新厂商加入行业的过程也就停止了,原有厂商也不再调整规模和产量,完全竞争的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图614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如果一开始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价格 P3低于LAC的最低值P0,那么对于任何规模的工厂,其SAC的最低值都大于P3,如图中的3家厂商都是如此。此时行业内所有的厂商都蒙受亏损。短期内厂商不能改变自己的规模,当亏损额低于固定成本时继续生产,当亏损额高于固定成本时停止营业。长期中,厂商会调整自己的规模以减少或消灭亏损。更重要的是,行业中普遍的亏损会使一些原有的厂商通过短期内停止营业而在长期中退出这一行业。大量厂商的退出减少了行业的供给,根据供求定理,这会使市场价格提高。市场价格的提高会减少各厂商的亏损,但只要市场价格没有提高到与LAC的最低值P0相等的水平,行业内普遍亏损的现象就仍然存在,降价过程将继续进行。这一过程一直要持续到价格提高到LAC的最低值P0。此时所有留下来的厂商都会将规模调整至工厂0的水平(否则会亏损),都生产产量Q0从而获得正常利润。亏损消失了,厂商退出行业的过程也就停止了,它们不再调整规模和产量,完全竞争的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由此可见,单个的厂商不能独立地实现长期均衡。当一个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时,行业中其他厂商也同时实现了长期均衡。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是同义语。根据以上分析,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就是其LAC曲线的最低点,有7条曲线经过这一点,它们是: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以上三条线是重合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PARMRSACSMCLACLMC (65)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式65蕴含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式63,说明长期均衡是短期均衡的充分条件而短期均衡则只是长期均衡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一定也选择了利润最优产量。条件式65蕴含SACLAC和SMCLMC,由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的定义式510和式511可知,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是用最优工厂来生产的。条件式65蕴含SACSMC,说明厂商在SAC的最低点生产。换言之,当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其生产的产量不但是利润最优产量而且还是成本最优产量。于是,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用最优工厂生产最优产量。条件式65蕴含ARSAC,说明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获得正常利润。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 行业增产对要素价格的影响一个行业增产意味着该行业要增加对要素的购买,从而可能影响要素的价格。根据这种影响的差异,我们将行业分为三类。成本递增行业。如果一个行业在要素市场中是举足轻重的,则该行业增产会导致要素市场的需求明显增加,从而使要素价格上升。我们将增产会导致要素价格上升的行业称为成本递增行业(increasing cost industry)。在现实经济中,成本递增行业是较为普遍的。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业增产将导致其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成本不变行业。如果一个行业面对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该行业作为要素市场的买者就是微不足道的,从而其增产并不影响要素的价格。我们将增产并不影响要素价格的行业称为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 cost industry)。这种行业的增产不会导致其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上下移动。成本递减行业。如果要素生产者增加产量会使其生产效率提高,那么对应其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价格就可能会降低。这就会使其生产出来的要素违反供给规律。一个行业如果面对这样的要素市场,则其增产就会使所投入的要素价格降低。我们将增产会导致要素价格下降的行业称为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 cost industry)。成本递减行业增产将导致其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2. 新旧长期均衡状态的过渡如果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由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的价格就会等于LAC的最低值。这个交点也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为了寻找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另外的点,可假设外生变量的影响使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比如市场需求增加了。根据供求定理,市场需求的增加会使产品价格提高,从而原来的长期均衡被打破。产品价格的上升使原来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并获取正常利润的厂商能够通过增产来获取超额利润。这又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行业。于是,行业的短期供给不断增加。行业短期供给的增加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增加了要素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使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右移。要素需求增加并不改变成本不变行业的LAC曲线,但会使成本递增行业的LAC曲线上移,并使成本递减行业的LAC曲线下移。因此,原长期均衡被打破后的非均衡状态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LAC曲线上下移动(成本不变行业不移动,成本递增行业上移,成本递减行业下移);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右移。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右移的根本原因是短期供给曲线与新的市场需求曲线决定的产品价格高于LAC的最低值。只有消除了这个原因才能到达新的长期均衡状态,因此在原均衡被打破到新均衡被建立的这一过程中,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不断右移,它与新的市场需求曲线决定的价格不断向可能也在移动着的LAC的最低值靠近。一旦两者相等,新的长期均衡状态便出现了。此时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和LAC曲线都停止了移动,前者与新的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另一个点。下面对三种不同的行业作更具体的分析。3. 不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图615左图中横轴表示由n家厂商构成的成本不变行业中厂商i的产量Qi(i1,2,n),纵轴表示产品的价格。右图中横轴表示行业的产量Q,纵轴仍表示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曲线D1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1交于点a,由此决定的价格P1与LAC的最低值相等,各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i1,行业的均衡产量Q1为各厂商均衡产量之和:Q1。因此,点a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图615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假定市场需求的提高使需求曲线D1向右移至D2,与行业短期供给曲线S1交于点c,这使得市场价格由P1提高至P2。根据新的价格P2,短期内各厂商将产量提高至Qi2并获得超额利润,长期均衡被打破。此时不但行业中原厂商的产量和增至Q2,超额利润还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行业,于是行业供给提高了。一方面,行业供给的提高增加了要素的需求,但对于成本不变行业来说这不会使LAC曲线移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的增加导致行业短期供给曲线S1向右移动,从而市场价格下降,但只要市场价格仍高于LAC的最低值P1,各厂商仍然能获取超额利润。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继续右移,直到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移至S2并与需求曲线D2交于点b。此时,价格恢复为P1,各厂商的均衡产量恢复为Qi1,超额利润消失,长期均衡状态得以恢复。与上期均衡状态不同的是,行业内的厂商数目增加了。这就说明,点b也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点a和点b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表明其连线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即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高度与LAC曲线最低值相等的水平线。(2)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与图615一样,图616左图中横轴表示由n家厂商构成的成本递增行业中厂商i的产量Qi(i1,2,n),纵轴表示产品的价格。右图中横轴表示行业的产量Q,纵轴仍表示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曲线D1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1交于点a,由此决定的价格P1与LAC的最低值相等,各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i1,行业的均衡产量Q1为各厂商均衡产量之和:Q1。因此,点a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图616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假定市场需求的提高使需求曲线D1向右移至D2,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1交于点c,这使得市场价格由P1提高到点c对应的新价格上。根据新的价格,短期内各厂商将提高产量并获得超额利润,长期均衡被打破。此时不但行业中原厂商的产量增加,超额利润还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行业,于是,行业供给提高了。一方面,行业供给的提高增加了要素的需求,对于成本递增行业来说这会使LAC曲线向上移动至LAC。另一方面,行业供给的增加导致行业短期供给曲线S1向右移动,从而市场价格下降,但只要市场价格仍高于LAC的最低值P2,各厂商仍然能获取超额利润。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继续右移,直到它移至S2并与需求曲线D2交于点b。此时,价格等于LAC的最低值P2,各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i2,超额利润消失,长期均衡状态得以恢复。这就说明,点b也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将点a和点b等点光滑地连接起来,就得到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以上分析表明,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单调上升的曲线。(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图617中左图的横轴表示由n家厂商构成的成本递减行业中厂商i的产量Qi(i1,2,n),纵轴表示产品的价格。右图中横轴表示行业的产量Q,纵轴仍表示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曲线D1与市场供给曲线S1交于点a,由此决定的价格P1与LAC的最低值P1相等,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i1,行业的均衡产量Q1为各厂商均衡产量之和:Q1 。因此,点a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图617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假定市场需求的提高使需求曲线D1向右移至D2,与行业短期供给曲线S1交于点c,这使得市场价格由P1提高到点c对应的新价格上。根据新的价格,短期内各厂商将提高产量并获得超额利润,长期均衡被打破。此时不但行业中原厂商的产量之和增加,超额利润还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行业,于是,行业供给提高了。一方面,行业供给的提高增加了要素的需求,对于成本递减行业来说这会使LAC曲线向下移动至LAC。另一方面,行业供给的增加导致行业短期供给曲线S1向右移动,从而市场价格下降,但只要市场价格仍高于LAC的最低值P2,各厂商仍然能获取超额利润。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继续右移,直到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移至S2并与需求曲线D2交于点b。此时,价格等于LAC的最低值P2,各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i2,超额利润消失,行业的均衡产量为Q2,长期均衡状态得以恢复。这就说明,点b也是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将点a和点b等点光滑地连接起来,就得到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以上分析表明,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单调下降的曲线。关键术语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收支相抵点 停止营业点 生产者剩余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主要观点 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选择最优产量,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亏损情况下可能继续营业也可能停止营业。 完全竞争厂商与行业同时达到长期均衡,此时各厂商用最优工厂生产最优产量且都获得正常利润。基本训练一、填空题1.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 )。2. 停止营业点满足的条件是( )。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 )曲线位于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4. 完全竞争厂商用( )生产( )的这一状态称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5. 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获得( )利润。二、辨析题1. 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如果对商品的生产增加税收,则增税的负担主要落在生产者头上;如果对商品的销售增加税收,则增税的负担主要落在消费者头上。”【北京大学1998年考研真题】2. 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一个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那么它就不应该在亏损的状态下维持它得到的利润。”【北京大学1997年考研真题】3. 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利润总是达到最大。”【北京大学2000年考研真题】4. 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由于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利润必等于零,企业进入某行业后都会处于零利润状态,因此企业就无必要进入。”【北京大学2000年考研真题】三、选择题1.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 )。A. 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影响商品价格B.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接受市场价格C. 价格和销售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D. 价格改变不会影响销售量2. 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 必然能得到正的利润 B. 不可能亏损C. 必然蒙受最小的亏损 D. 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蒙受亏损,则亏损最小3. 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A. 亏损,立即停产 B. 亏损,但继续生产C. 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 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4. 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 ARAVC B. 总亏损等于FC C. PAVC D. 以上说法都对5.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A. 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B. 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 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D. SMC曲线的上升部分6.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A. MRLMCSMC,式中MRARP B. MRLMCSMCLAC,式中MRARPC. 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D. 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7.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 显成本和隐成本都得到补偿 B. 利润都为零C. 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 D. 以上说法都对8. 下列行业中( )最接近完全竞争。A.自行车生产 B.玉米生产 C.糖果生产 D.服装生产9.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SACMRAFC B.亏损额与FC相等C.R=VC D.以上均对10.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 )。A.每个厂商都获得正常利润 B.每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C.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 D.以上均对11.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水平的 B.垂直的 C.递增的 D.递减的12.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A.递增直线 B.递减直线 C.水平线 D.垂直线13. 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有AVCARSAC,则厂商( )。A.亏损并应停止生产 B.亏损但应继续生产C.获超额利润 D.获正常利润14. 完全竞争厂商如果把产量调整到其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则( )。A.一定取得了最大利润 B.一定不能取得最大利润C.一定亏损 D.是否取得最大利润尚不能确定15.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水平的 B.垂直的 C.递增的 D.递减的16. 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 )。A.过原点的递增直线 B.递减直线 C.水平线 D.垂直线17. 停止营业点满足的条件是( )。A. AVCAR B. AMCMR C. AFCAR D.ACMR四、简答与作图题1. 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点梳理与注册职业卫生师考试关联分析
- 2025济南市种子、农机器具、农业物资购销合同
- 2025普洱茶购销合同
- 水处理设备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经营权转让合同
- 2025年中级体能训练师考试热点知识点与模拟题集
- 泥浆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
- 贵州省毕节地区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健身教练中级面试题及解析
- 物业成立方案范本
- 银行vip室管理办法
- 牙脱位护理查房
- 宠物殡葬师培训知识点
- 护理质量重点环节管理
- 受限空间事故心得体会
- 202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10.4热机【2025秋北师大新版九上物理主题式课件】
- 甲醇改装培训课件
- 贵州人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度事业单位考试(D类)《中学综合应用能力》新版真题卷(附答案)
- 口腔设备学发展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