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镇申报2012幸福小镇材料.doc_第1页
素朴镇申报2012幸福小镇材料.doc_第2页
素朴镇申报2012幸福小镇材料.doc_第3页
素朴镇申报2012幸福小镇材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群众幸福美满地生活 素朴镇“二宜一满意”幸福小镇材料一切发展为群众,为群众发展一切,一切发展造福群众,让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地生活。近年来,黔西县素朴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按照“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总体要求,不等不靠,靠跑靠要,“弯道超越、强行起飞”,大力实施幸福小镇建设。1、 基本情况 素朴镇距省城贵阳86公里,距毕节市142公里,距黔西县城仅31公里,全镇辖22个村(社区),总人口10084户418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0人,农业人口41234人,劳动力30149人,外出务工人员6435人。全镇海拔在8001441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7摄氏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全镇国土面积1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28亩,其中水田3560亩,旱地31468亩。镇内聚居着苗族、彝族、仡佬族、布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4231人,占总人数的10%。贵毕高等级公路和736县道穿全镇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乌蒙第一镇”之称。 截止目前,我镇集镇建设原有房屋建筑按照规划设计改造率达95%以上,新建房屋达100%,并结合我镇实际,融入“明清风格”文化元素,特色鲜明。集镇内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集镇内主要交通干道和次干道、巷道路面硬化率达100;建设有集镇农贸市场1个,专业市场1个、集镇超市8家,乡村旅馆3个,餐饮店11家。集镇周边山头绿化覆盖率达到95%;集镇居住区、街道等公共地带绿化覆盖率达35,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居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建有中小学校各1所,幼儿园1所,我镇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0,义务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95以上劳动力得到所需的职业培训。建有一个图书室、12个农家书屋、2个文化活动室、1个体育活动场和1个健身场,建有一套完整的广播、音响、视频等文体设备,培养出了一批文艺创作人才,有两支文艺演出队伍。一甲卫生院1个,80以上居民常见病能在集镇内得到治愈。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集镇区居民养老保障覆盖率达100,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集镇内无新增吸毒人员、无违法生育、无损坏公物、无宗族派性、无家庭暴力、无虐老弃幼、无偷税漏税、无封建迷信、无邪教组织。集镇信访接访率达100,区域内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涉爆、涉毒、涉抢等案件发生,镇人民政府、街道社区和村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率达到100%,居民对重大民生建设事项知晓率达到100%,居民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干部选举中参与率和投票率达到90%以上,居民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重要事项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率达到80%以上。我镇培育和发展了旅游和餐饮2个主导产业;集镇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集镇内无零就业家庭。建有便民服务中心1个,集镇内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干群和谐,居民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百姓对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不等不靠、靠跑靠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工夫 一是结合实际,我镇成立了素朴镇科盛村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管理幸福小镇开发建设,节约了时间,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得到了有力的保证。二是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支持。经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资金300多万元和各级各部门匹配的资金共计500多万元,用于素朴集镇人饮工程建设;争取到幸福集镇建设等各项资金700多万元,用于集镇民居及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采取BT模式引进资金打造特色集镇建设。成功引进重庆一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黔南康海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建设单位来我镇建设发展,累计总投资共计3500多万元;引进重庆云邦集团对集镇公园、农贸市场进行开发建设。(二)加大投资、加快步伐,在居住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大力实施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建设。在贵毕路素朴入口匝道建设“乌蒙第一镇-素朴”标志广告牌,增设草坪灯,加大对“乌蒙第一镇-素朴”的宣传推介力度;投资183万元建成“乌蒙第一镇”牌坊;投资168.3万安装145盏仿古路灯;投资450.00万元对老街路面进行改造;投资3500万元把新老街改造成具备“明清风格特色”街面(已完成新老街房屋立面改造、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天然气管道铺设、人行道铺青石板);投资250余万元让集镇主干道由“白变黑”,投资454.8万元修建一个集镇公园和一个农贸市场;全镇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在贵毕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每户都安装灯笼,并在房屋集中处屋面镶嵌彩灯。二是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我镇加大集镇周边山头的绿化力度,绿化率达95%。加大整脏治乱力度,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设有专门的填埋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保持集镇区域常年干净整洁、清爽有序,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绿色、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三是加大饮水工程投入力度,投资580余万元修建素朴镇集镇饮水工程,可解决集镇饮水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三)政策扶持、培养人才,在鼓励创业上下功夫一是教育激励并重,加大培育力度。结合实际,我镇以乡土人才为重点,加强农村适用人才的教育培养。知识和理论培训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请有关方面专家和专业人才前来开设讲座、授课或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分期分批把乡土人才选送到相关的农业院校、党校、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广播电视大学进行进修深造。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充分培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养农村适用人才,利用网络平台,打破乡土人才成长环境的封闭性,以理念熏陶人才、用知识提升人才、引外智开发人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乡土人才的创业的评价激励机制。就乡土人才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协调资金,特殊是鼓励返乡农工自主创业,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充分激发乡土人才发展自我、造福乡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培养农村致富能手。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微型企业17家,一方面,对微型企业老板及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资金,对微型企业进行扶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100余人,带领农民致富1500余人,如我镇培养出古胜村冯长书、黄佑兴等致富能手。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梯队建设。加强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我镇把乡土人才的管理服务职能统一纳入镇党群办(综合办),形成党群办(综合办)统管、各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乡土人才管理、服务的工作新格局,把乡土人才的培育和挖掘纳入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观层面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建立乡土人才库,镇、村二级本着及时发现、动态培育、注重功用的原则,我镇对本辖区的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对乡土人才逐个登记造册,建立起二级乡土人才库;制定培育乡土人才的总体规划、实施战略和具体步骤,根据本地社会形态、产业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本着突出重点、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