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示范申报表.doc_第1页
新技术示范申报表.doc_第2页
新技术示范申报表.doc_第3页
新技术示范申报表.doc_第4页
新技术示范申报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申 报 书示 范 工 程 名 称: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地区 (部 门):建 设 厅二八年十二月示范工程名称洛阳博物馆新馆工程建筑面积43654开工时间20071129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名称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工程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罗晓东、项目经理范工程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马振强、项目总工 讯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中州中路121号邮 政 编 码471000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洛阳市文物管理局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机十院国际工程公司监理公司勘察单位:河南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洛阳博物馆新馆工程,坐落在洛南新区,面临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占地300亩,建筑面积约4.2万,总投资3.5亿元。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0.00以上为一类,地下室为二b类,耐火等级一级。整个建筑外形如大鼎造型,颇具气势,寓意“鼎立天下,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基础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及条基,持力层在第3层砂卵石层上。主体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个建筑由主楼和辅楼组成,主楼两层为文物展厅,一层设置中央大厅、基本陈列厅、机动展厅、互动展厅,二楼设置六个专题陈列厅;辅楼三层为文物库房,办公及学术研究场所。十三个现浇混凝土斜坡屋面。外墙面装修:外墙为干挂花岗岩,辅楼内院为仿石氟碳外墙昂涂料。室内墙面:大厅、门厅、中央电梯厅、会议报告厅等公共部分均为干挂洞石墙面,卫生间为内墙面砖,其余为内墙乳胶漆。室内地面:大厅、门厅、中央电梯厅、会议报告厅、公共卫生间等公共部分均为仿洞石地面;内部卫生间、茶水间为防滑玻化地砖;展厅和机动陈列、多媒体厅均为橡胶地面;配电设备间为细石混凝土。门窗为断桥隔热铝合金窗,中空加胶钢化低辐射玻璃6+12A+6。 地下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和合成高分子涂膜、卷材防水。屋面防水:防水等级为级,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安装工程:设有给排水、空调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强弱电系统以及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拟推广新技术项目名称、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本工程拟推广建设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05)中的9大项共及33小项,创新技术6项,具体名称、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如下: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1.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本工程一层梁板、二层部分梁板砼使用HEA及聚丙烯纤维配制补偿收缩砼,HEA使用量共计80吨,聚丙烯纤维1.5吨。1.2清水混凝土技术:外立面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约100m3。2.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2.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2.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基础梁、独立基础及上部框架柱、梁纵向主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规格828,共计使用量约7500吨。2.2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本工程梁、柱中横向及竖向直径大于22钢筋均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共计使用约8000个接头。2.3预应力施工技术:2.3.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展馆首层、二层板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共使用钢绞线约150吨。2.3.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展馆21道梁采用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框架梁砼施工技术,预应力框架梁最大跨度为30米,最大悬挑跨度9米。共使用钢绞线约15吨。3.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3.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本工程墙、柱、梁模板均使用双层覆面18厚胶合板及60100,100100木方配以483.5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楼板模板使用12mm镜面胶合板,共计使用约127379。4.钢结构技术本工程中央大厅钢结构屋盖约300吨,跨度36米,采用如下新技术:4.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本工程钢结构节点设计、施工图绘制、优化下料等均采用CAD辅助技术。300吨钢结构均使用该技术下料。4.2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采用2mm超薄型防火涂料,厚度为2.0mm,耐火极限2.0小时,高空刷涂方法施工。防腐采用两遍防锈漆。使用面积约5800。5.安装工程应用技术5.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5.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本工程中、低压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采用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室内风管数量约为25000。 5.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本工程中的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公称直径DN100的镀锌钢管的连接采用沟槽卡箍连接,共计约5000米。5.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本工程采用该施工管理技术,避免了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交叉、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安装后的拆改工作量,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成本。5.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5.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本工程中各类电缆共约2万多米,电缆头制作工程量大。本工程应用了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即保证施工质量,又提高了施工进度。5.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5.4.1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接入网XDSL、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公共及紧急广播系统、会议电视系统);5.4.2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以太网);5.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由现场数据采集/控制设备传输网络、和中心主控制设备组成,对冷热源、空调和通风系统、变配电、照明等系统监视控制);5.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本工程全部设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提前预警,通过联动启动灭火系统);5.4.5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利用入侵袭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对所保护对象采取技术防范);5.4.6 综合布线系统(光纤);5.4.7 智能化系统集成(通过软件信息集成综合管理);5.4.8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信号防雷和电源防雷、接地系统)。6.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6.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6.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一)各种砌块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控制技术:展馆及辅楼填充墙均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共计使用约6858m3。(二)膨胀聚苯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应用技术:本工程0.000板底采用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面积约20000 m2。6.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全部采用国内推广的三种类型的节能门窗,断桥型门窗,中空钢化玻璃,低辐射率钢化玻璃。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6+12A+6中空低辐射钢化玻璃,传热系数小于3.0W/K,辐射率0.25。玻璃采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密封。此类铝合金窗使用面积约900。7、建筑防水新技术7.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7.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第三道采用弹性体改性沥青带页岩防水卷材,厚度3mm,面积约78000。7.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屋面第一层防水使用3mm厚SAM-950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面积约60000。7.2 建筑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主楼土0.00及8米及辅楼外墙面,干挂石材内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面,使用2厚JSA-10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约9600。 无机型防水涂料:展馆前跌落水池蓄水屋面上使用德高水泥基防水涂料两层共约 2000。 聚氨酯系列涂料:屋面防水采用2mm 厚SPU-301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面积约270008.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8.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8.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单层建筑面积大,为了保证建筑物测量精度,本工程采用全站仪观测技术,建立施工控制网,提高工作效率,测量成果可靠。8.1.2施工放样技术: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应用部位:基础与主体结构。8.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8.2.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通过先进的电子测温仪的监测,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使用量约3850 m3,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P6。8.2.2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本工程受力复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监测包括结构截面的应力、预应力水平、温度应力的检测。施工控制包括结构变形控制、结构稳定性控制。9.建筑企业计算应用和管理技术9.1 工具类技术:设计图纸现场CAD软件放样;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控制使用自动计量电脑控制软件系统;模板及脚手架CAD设计技术;标书及施工组织设计自动编制;竣工图纸绘制。9.2 管理信息化技术: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均使用“PKPM”工程管理软件;投标报价预算管理使用“鲁班”预算软件;在工程文档资料管理上,使用河南省新版推荐的“孜含”单项资料管理软件。现场计算机进行局域网联机,并与Internet联网,使工程项目管理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其它先进适用新技术1.外墙干挂花岗岩背栓施工技术:干挂花岗岩面积达 6200。2.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展馆二层外挂斜板使用轻质墙板松本泰安板,使用量约3000。3.喷涂硬泡聚氨脂外墙外保温体系应用技术:本工程外墙外保温采用建筑节能、环保的喷涂硬泡聚氨脂,厚度为50mm、30mm,面积约23000m2;屋面保温采用45厚喷涂硬泡聚氨酯,面积约20000 m2。拟组织技术攻关和创新的项目及内容1.斜陡坡面结构泵送混凝土拌制和浇筑技术:主楼展馆屋面均为现浇斜陡坡屋面,混凝土约2000m3,最大坡度51,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416mm。自主采用螺旋式分段浇筑施工工艺。2.超长抗渗裂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施工技术:主楼展馆一、二层及屋面夹层均为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板,共使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约150吨。3.漏斗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应用技术:展馆屋面由十三个大小各异的“漏斗”组成,总汇水面积达到15150。本工程采用了完全区别于传统的重力雨水排泄方式的虹吸雨水系统。本工程共计采用了25个虹吸雨水系统,45个虹吸雨水斗。工程进度计划计划开工: 2007年11月29日计划竣工: 2009年2月21日新技术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