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学_第1页
后现代心理学_第2页
后现代心理学_第3页
后现代心理学_第4页
后现代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现代心理学或后现代社会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 而是一种思潮 后现代主义哲学不是哲学而是一种哲学反思 对后现代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主义的否定 而是对现代主义的补充和丰满 后现代是现代的派生与发展 它不是一个完整系统 用绝对化思考后现代本身是现代的 把握现代倡导的同一性 普遍性的同时考虑后现代个别性和多样性 这个世界才算丰富多彩 对后现代的理解 后现代是治疗策略 可以解构人性被文化压抑引发的心理痛苦 后现代比较在意少数人的感觉 利益和权力 可以帮助我们从权威性理论崇拜中解放出来 发展有创意的 轻松 自由的咨询风格 后现代是文化并存主义的 利于我们对不同学派的理论 技术的整合 后现代哲学核心 反对普遍化 总体化 同一性 等级体系 本质论 基础论和表象论 肯定多元性 多样性 差异 非中心 零散化 机遇 混沌 不确定性 流动和生成 后现代哲学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有尼采 主体不过是一种 虚幻 海德格尔 德里达等 现代主义哲学由康德的二元形式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 这样哲学具有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 后现代主义的首要特征 是反主客二分 反主体性 反普遍性 反同一性 反整体性 而强调差异性 强调不确定性 不是我说语言 而是语言说我 主张内在性 或是 感觉回归 把自我看作多面的 流动的 临时的和没有任何实质性统一的 现代主义的世界观 人是自然的解释者 培根 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 伽利略 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 主体 自我 能自己证明自己 自己肯定自己 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 科学的 一种精确的 具有权威性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认为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性的哲学已不复存在 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 真理不复存在 存在的只是对真理的不同解释 真实也只存在于话语 解释 言谈 思考 写作和传播中 现代化 过程指商品化 城市化 社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 是一个充满发明 革新和活力的过程 现代性 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 它相信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 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 现代性 通过新的技术 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 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形式 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 后工业社会 也称作信息社会 高技术社会 媒体社会 消费社会 最高度发达社会 在文化形态上称为 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时代在科学 教育 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的知识特征 一切知识都被信息化或数字化 符号化及商品化 不能信息化 计算机化的知识 几乎不被看作知识 同时知识全部商品化 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知识的生产和销售 甚至知识就是为了销售而生产 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 后现代的文化特征 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 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 扬弃传统的语言 意义系统 形式和道德原则 走向零散化 边缘化 平面化 无深度 通过各种炫目的符号 色彩和光的组合去建构使人唤不起原物的幻象和影象 满足感官的直接需要 后现代的心态和思维模式 后现代 表达的是一种 不确定性 模糊 偶然 不可表达 不可设定 及 不可化约 等精神状态和思想品位 后现代人反对传统的思维模式 后现代文化产品显示出 一看就懂 一看就照着做 的特征 文化快餐像漫画 卡拉OK等边看边唱 边玩耍边思考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生活观 后现代人推崇中国古代老子和庄子的生活哲学 这就是一种能屈能伸 从容不迫 静中有动 随机应变 顺其自然 具有不宣扬个性 也不顺从共性的自由生活方式 后现代生活方式 不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生活 愿意尝试各种新生活的可能性 充分利用消费社会提供的休闲条件 宁愿过以消费旅游为基本方式的 游牧式 生活 将生活艺术化和美学化 不但使生活充满着艺术的气息 而且使生活本身也成为艺术 后现代生活观 追求生活舒适 追求爽 酷的感觉 寻求刺激 后现代主义 一方面表现为以当下存在为中心的本体论 另一方面表现为口语即言语中心论的语言学 从横向思维转向纵向思维 理性思维方式的 树状结构 转为后现代横向思维方式的 根状茎 理论 同层面的丰满 后现代主义 根状茎 结构代表着后现代的思维方式 它是动态的 异质的 非二元对立的 根状茎方法将信息分散到非中心化的系统中 将语言分散到多重符号维度中 根状茎 意味着开放而不是封闭 是朝多个方面而不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 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 没有主次 永远处在运动之中 后现代主义 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 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 存在不是由人决定的 而是由存在决定的 存在自己展现自身的真理 人是在存在的近处 人是存在的邻居 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 不可预见性 不确实性 异质性 多元性 不可修正性 混沌 悖论 差异和谬误推理 知识的获得不是接受普遍真理或同意共识 而是不断地怀疑现存的范式 发明新的范式 后现代主义 用 精神分裂分析 取代 精神分析 精神分裂分析则把永不停歇的流动看作欲望自身唯一的客观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 不是正常世界的疯人 而是疯狂世界的正常人 它是个体逃脱现实原则 逃脱压抑性的自我和超我的各种限制 逃脱奥狄普斯情结的过程 后现代主义 用微观政治学取代宏观政治学 青睐女性主义 环境保护和生态团体 同性恋组织和反种族歧视等局部的和微观层次上的多元化的政治运动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 现代主义 心理现象的分类是以心理的实在作为基础的 认知 情感 意志 态度 人格等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成为我们对心理现象分类的根据和理由 后现代 诸如态度 情绪 记忆 思维 人格和个性等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 精神实在 作为基础 它们只不过是心理学话语的建构物 并文化地 历史地存在着 随时间 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 现代主义经典本质主义 每一种事物都有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恒定不变的本质 实证方法是达到这一内在本质的有效途径 现代本质主义 认为心理 行为 思维的千变万化是由生物驱力决定的 文化本质主义 认为文化通过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成为人的内在本质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 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对人的成长过程的影响 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会 内化 为人的 本质特点 强调人对社会自适应中呈现的多样性 有自在的意义 同时也不排斥一致性对人类生活的描述和引导 强调人的本质 心灵 理性都是一种文化的 语言的建构物 也关照驱力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 现代主义为了反对神学权威 把个人放到了世界的中心 认为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个神圣的 心灵 这个心灵是自主的 独立的 具有理性判断的能力 忽视个体心灵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把个体的研究与社会生活孤立开来 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个体身上 从个体的内部或直接的环境刺激中寻求人类行为的解释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 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研究离不开文化的思考 个体心灵的研究只有放到社会的历史背景中 放到文化的话语中才是合理的 所以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不是个体的心灵 个体的认知结构 过程等 而是社会文化和话语怎样建构了心灵 意识和行为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它包含着许多具体形式的心理学理论 如社会建构论或社会建构心理学 叙事心理学 解构心理学 多元文化论思潮 焦点治疗 问题解决疗法 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等等 后现代心理咨询要点 强调个体社会适应 而非自我成长 倡导行为 情绪个体化 反对普遍解释 尊重差异 学会宽容 发展创意 轻松的咨询 反对刻板 坚持相对主义 多样性 情景化 整合或者折中的咨询风格 关注问题解决 不关注问题的原因 后现代心理咨询要点 强调方法有效性 而非方法的正确 注重心理关怀 不致力于治疗导向 重视主观理解 不注重客观释义 反对理性 不用普遍经验索引个体 注重扰动 而非积极引导 保持对变化的中立 后现代心理学关怀 以人为本 人性回归于平凡尊重 差异大于普遍性 多元并存主义 方法 引进了话语分析 历史文化研究方法和相对主义的观念 特点 跟随社会变化而变化 如研究经济发展下的人被物役化 商品化和程序化的社会心态 后现代心理医师特征 感觉到的自我只是自我的一部份 没有真实自我 也没有真实的自我认同 接受情绪与感觉的流动 借以保持生活中的客观 现实 宁静 平实与坚定 鼓励把创造的想象力 直觉 顿悟 灵感以及对灵性的探索回归到咨询实践 扩展意识觉知 把所有人类的文化 哲学 艺术与科技进步纳入内心思维境界 后现代心理医师思考 的非自我认同 体验高层自我 智慧 慈悲 正义 美感 善意 无私 宽恕 追求 博爱 良知 接纳灵性 宗教意识 信仰给人类心灵产生的升华 探索高峰体验 让智慧与创造力饱满 承认无知 保持对多样生活方式 文化 宗教精神的神圣感和敬畏之心 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探讨人的社会性 从个体转向社会 从个人理性转向文化关系和社会互动 关注被商品化了的人性概念 他们非常关注生活在完全商品化和信息化社会中人的时空观 价值观和历史深度感将会如何产生变化 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注重语言的研究 认为语言不是表达思维 而是限定思维 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框架和思想范畴 把对语言的研究重点放在语言的建构性上 现代主义认为语言是心灵的真实反映 是描述和理解内在心理状态的可靠工具 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注重心理投射的研究 尤其是建筑风格和艺术观念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投射和影响 以建筑为例 古典的建筑渗透着透视艺术和情景深度 也是一种 中心化 轴心化 思想的表露 而后现代建筑追求的只是大众化和使用者的舒适 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提倡超个体主义研究 后现代主义为了减轻后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 主张让个人回归到大众与平凡之中 或以宗教性的怡然来消除自我奋斗的焦虑与恐惧 这即是所谓的超个人主义 它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主张的 自我实现 和 自我中心 的否定之否定 Gergen对后现代心理学的设计 1988年的 走向后现代心理学 的专题报告中 Gergen曾经总结了现代心理学的四大特征 同时 他还相应地为后现代时期的心理学者作了以下的设计 Gergen对后现代心理学的设计 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应该意识到 我们对周围世界所作的论述 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或者是遵照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所获得的产物 如果我们还坚持认为科学都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存在 无形中就会把那些本身还带有一定偏见的论述客观化 普遍化 Gergen对后现代心理学的设计 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 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找到具有普遍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